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将冷却塔供冷系统应用于杭州某电子厂房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项目中,主要从建立冷却塔供冷系统模拟平台,系统运行模式和控制,影响因素及优化,实测分析及节能改造的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利用TRNSYS模拟软件,针对杭州市某电子厂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建立适合的冷却塔供冷系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探讨了冷却塔供冷系统在其它典型城市工业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潜力,并对冷却塔供冷系统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却塔供冷系统在工业建筑节能改造中的节能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电子厂房空调系统需要全年供冷,在冬季,利用冷却塔自然供冷可以节约冷水机组的运行能耗,其节能潜力较为可观。本文针对上海地区某电子厂房空调系统,分析了冷却塔间接供冷方式下供水温度、冷却塔及板式换热器效率对自然供冷率的影响。通过自然供冷率的对比,分析系统的节能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在12月到3月四个月内采用冷却塔自然供冷,可以...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兰州某数据中心应用冷却塔自然供冷的工程实例,通过对冷却塔自然供冷系统运行期间供回水温度以及典型机房温度场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冷却塔自然供冷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机房的供冷需求,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冷却塔供冷系统运行能耗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大量模拟结果,分析了冷却塔供冷系统形式、气象条件、建筑负荷特点、供冷温度等对冷却塔供冷系统运行能耗的影响,以深化对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认识与理解,为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冷却塔免费供冷技术的分类及原理。以间接供冷为例,分析了风机盘管、板式换热器、冷却塔选型要点。以大型商业建筑内区中服务于零售与餐饮两种业态的冷却塔免费供冷为例,分析了新风系统及冷却塔供冷所需承担的室内负荷比例;讨论了在我国不同气候环境下、不同地区冬季,使用冷却塔免费供冷技术时所需的室外湿球温度、供冷切换温度、换热温差、供冷时长及规律。以某项目为例,计算分析主机供冷与冷却塔免费供冷在不同地区的运行费用及投资回收期,为不同气候环境下冷却塔免费供冷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过渡季、冬季可利用冷却塔供冷系统(利用冷却水的冷量为建筑供冷)为常年存在冷负荷的建筑(大型办公建筑内区、计算机房、电气间等)供冷。结合工程实例,对某造纸厂电气间冷却塔供冷系统进行设计计算。在对冷却塔流量进行设计计算时,应在保证过渡季、冬季冷却塔供冷系统较长的连续运行时间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冷却塔进出水温差、流量比,最终确定冷却塔流量。  相似文献   

7.
以杭州某办公楼为例,提出了建筑内区在过渡季和冬季利用新风供冷和冷却塔供冷2种方案,对二者进行了技术要点分析和综合比对。对于新风供冷方案,分析了室内温度、新风温度、新风比之间的关联及供冷小时数的影响。对于冷却塔供冷方案,分析了不同室内温度、供回水温差下所对应的风机盘管最高供水温度,研究了冷却塔热工性能曲线、冷却塔流量比、供回水温差对冷却塔供水温度的影响,探讨了冷却塔供冷不同工况下运行水温、切换温度、供冷时长、水泵配置及供冷系统运行策略。最后,计算了新风供冷和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节能量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冷却塔供冷技术是一种日益成熟的节能技术,可推广应用到分布式能源项目中。以北京丰台产业园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为例,分析了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设置方式、系统投资及收益等,结果表明,冷却塔供冷技术在分布式能源项目中应用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冷却塔供冷系统设计方法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概述了冷却塔供冷技术的基本特性,利用冷却塔的特性曲线对其热工特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冷却塔供冷技术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B区)国家会议中心工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步骤.提出了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冷却塔供冷系统在上海保利凯悦酒店及商业文化中心酒店项目中的应用,对冷却塔供冷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系统设计中冷冻水、冷却水供回水温度的确定、水泵匹配、冷却塔配置、系统节能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朱颖心  王刚  江亿 《暖通空调》2008,38(1):36-40
针对区域供冷系统存在的能耗问题,通过对日本两个典型区域供冷项目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指出其能耗水平,结合国内典型公共建筑分散供冷供暖系统的能耗数据,指出区域供冷高能耗的根源所在.在分析了国外一些成功区域供冷案例的成功之处后,进一步指出区域供冷遇到的各种问题,认为区域供冷系统节能的前提条件是具备高密度的冷负荷用户和足够量的廉价天然冷源.  相似文献   

12.
集中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节能运行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简述了集中空调系统中冷却水系统典型运行方式,并指出这些运行方式不节能的原因。提出了冷却水泵变速驱动和风机起停控制的节能运行方式,并以算例分析了该方式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谭礼保  李强民 《暖通空调》2006,36(12):104-108
根据上海一办公楼置换通风和冷却顶板复合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特点,应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了采用转轮除湿方式的复合系统的供冷季能耗,并分别模拟了采用冷却除湿方式的复合系统、带热回收装置的混合通风系统和置换通风系统的供冷季能耗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湿热地区采用转轮除湿方式可比冷却除湿方式节约制冷机冷量,空调季总能源费用比混合通风系统节约30%左右。  相似文献   

14.
陈晨  王小芝  盛安风  杨国荣 《暖通空调》2012,42(9):61-63,109
采用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与比焓作为风侧经济器使用与否的判定条件,对新风免费冷却节能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新风免费冷却节能效果评价指标———新风免费冷却节能率。应用该指标分析了我国不同气候条件下6个典型城市的3种不同类型建筑新风免费冷却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北方严寒及寒冷地区节能率较高,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次之,温和地区节能率较低。宾馆建筑全年新风免费冷却节能率低于同一地区办公建筑和商场建筑。  相似文献   

15.
The cooling degree days concept is a tool to estimate and analyze weather 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buildings, i.e. the cooling system electric energy consumption. The main problem with applying this method is that it disregards latent cooling loads. This paper deals with an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electric energy consumption due to cooling in buildings based on cooling degree days, which allows an estimation of latent loads. In addition to applying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ase temperature to base humidity, a new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which is based on a significance test of the enthalpy latent days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 Analogous to the performance line concept, the influence of latent loads can b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performance surface” graph. The performance surface is a plot of electric energy consumption as a function of cooling degree days and latent enthalpy days. The above methods are tested on data set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wo buildings and hourly meteorological data.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EnergyPlus能耗模拟,探讨了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和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这2条节能技术路径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降低供暖空调全年能耗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节能潜力较小,经济性较差;单纯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并不能保证降低建筑年耗冷量,应综合分析全年供热供冷能耗确定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17.
Increasing concerns about the lack of energy resources, global warming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pushed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 energy saving strategies such as energy labeling programs. In this research, a new energy labeling program is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for the wet cooling towers in Iran. The cooling tower parameters, including its cooling capacity and the fan power consumption, are measured using an experimental setup.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standardized to compensate the effect of the ambient wet bulb temperature on the cooling tower performance which cannot be controll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ling tower capacity and the fan power consumption may be correlated properly using a linear function which conducts the authors to present a linear energy index (EI).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products, the energy rating limits are extracted for the main types of cooling towers, including induced draft and forced draft ones. The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ression of the program authoriza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Administration of such program may lead to considerable energy saving in the cooling systems which have major economic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especially in the large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8.
针对程控机房需要全年供冷和以显热负荷为主的特点,采用开式冷却塔+板式换热器+空气冷却器等设备设计了冷却塔间接供冷系统.给出了系统主要设备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哈尔滨市某机房为例,通过DeST软件模拟其全年冷负荷,比较了改造前后的节能量,结果显示,该系统与原机房专用空调相比,每年可节能40%,投资回收期为1.16年.分析了冷却塔间接供冷系统在全国31个城市推广应用的节能潜力,对部分城市可节能15%~40%.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在亚热带地区的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  李继路  刘谨 《暖通空调》2012,42(6):45-47,10
以广州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评估了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满负荷能效比。计算分析了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的热物理特性、夜间蓄冷损耗以及夜间维持房间正压的冷损耗等,并最终得出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综合能耗比。结果表明,混凝土楼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在亚热带地区的应用不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热电冷三联供供冷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火用)分析方法,从能量利用的全过程出发,考虑输送能耗的影响,利用能源(火用)效率代替设备的能量利用效率对热电冷三联供的集中供冷和常规的电供冷方式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更客观、合理的结论,为合理采用热电冷三联供的集中供冷方式提供了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