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目前个人通信业务的现状及其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分析影响个人通信发展的因素,综述个人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个人通信的研究和发展是当今通信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个人通信业务的现状及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分析了影响个人通信发展的因素,总结了个人通信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4.
郭坚 《移动通信》1998,22(4):8-10
本文拟就无绳电话系统在个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及应用方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单一依靠微区层的无绳电话、小区层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宏区层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来实现个人通信网(PCN)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这三种系统相互结合才是实现PCN的最佳方案。同时,文章就我国发展PCN的步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介绍个人通信发展形态、组成式及其世界动向。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通信的提出及其概念通信是指人们通过通信系统交流信息的过程。从人与通信系统的关系来说,现代通信系统有以下特点:现代通信主要是固定地址的通信,即呼叫时拨打的号码是某个固定终端的号码,而不是某个个人的号码。然而现代社会中人员流动性很大,信息变化迅速,呼叫常不能直接到达被叫,严重影响了及时通信,由此提出了通信个人化的概念。所谓通信个人化,即通信面向个人,不是面向终端。建立个人通信号码(PCN),以便主叫时进行确认,被叫时进行跟踪。个人通信打破了传统网络中,用户、终端、网络接口—一对应的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10.
以胶济客运专线(高密段)的覆盖方案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模拟测试,验证了市区段高铁采用DCS1800覆盖的可行性,提出了高铁覆盖GSM&DCS混合组网方案。其中在郊区路段采用GSM900进行专网覆盖,市区路段引入DCS1800进行专网覆盖。  相似文献   

11.
雷震洲 《世界电信》1997,10(1):9-12
本文陈述了以欧,美,日为代表的移动通信三大技术走向,着重分析了目前第二代系统中蜂窝通信,PCS,无绳电话和移动卫星通信等各个分支的发展状部况;介绍了欧美在从模拟蜂窝向数字蜂窝过渡时采用的策略,提出了实现第三代系统的3个步骤;最后,分析了移动 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一、GSM的发展GSM技术的发展分为phaSS1和phase1两个阶段。phase2阶段对GSM的技术规范进行了一整套详细的修正和补充。后来,当GSM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发现能被GSM所用的900MHz无线频段空间已变得非常狭窄,于是,有人将目光放在了1800MHz频段上,由此产生了DCS1800。DCS系统最初的产生,是对GSM900的补充。二、GSM900与DCS1800的区别GSM900和DCS1800两个系统在网络结构上有很大的共同性:它们都是由MSC/VLR(移动交换中心/访问位置寄存器)、HLR/AUC(归属局位置寄存器/位置区域码)组成了交换网部分;由BSC/…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信在中国的高速发展 ,采用GSM 90 0和DCS 1 80 0双频系统组网已势在必行。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无双频的GSM网络存在 ,双频网络组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电信采用双频GSM系统的技术原因 ,然后对双频GSM系统组网技术中的一些典型情况作了探讨 ,并提出了各种情况下的一些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无线通信》1997,3(4):29-32
我国自1994年底开始,在十多个省市筹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其发展势头世人皆叹,到现在GSM数字网已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257个地市和1,173个县,随着这项业务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18.
范政  纪涌 《无线电工程》2002,32(12):6-9,22
该文综述了双频网在室内覆盖中的意义,介绍了DCS1800微蜂窝的优势、双频网分布系统的设计和双频网的优化。还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移动终端的不断小型化,以数字蜂窝、无绳电话、寻呼以及卫星通信等为代表的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迅速发展,目前已能提供多种业务,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从本质上看,它们只能提供终端对终端的移动通信业务,而不是个人对个人的通信。针对这一情况,世界上在发展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时,提出了一种个人移动通信的概念:即由无线接入提供的终端移动能力、基于个人号码的个人移动性以及由个人业务环境所管理的业务移动性的综合,以保证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关于第3代…  相似文献   

20.
DCS1800作为GSM技术的延伸,它可对GSM网进行有效的补充。本文介绍了DCS1800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北京DCS1800实验网的网络结构及组网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