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PS技术在山体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海铁路宝天段某山体滑坡变形观测为例,介绍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山体滑坡变形测量的应用,观测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为类似山体滑坡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交口县双池镇堡只村北部山体滑坡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分析了堡只村山体滑坡的成因和变形破坏模式,并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评价。指出滑坡推挤区后缘人工堆载为主要的诱发因素,开展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是现阶段保护堡只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2)
本文针对我国山体滑坡灾害多发,偶然性大、损失严重,却又缺乏相应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的问题,开展了如何实现对山体实时监测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惯性传感器网络的山体滑坡实时监测系统,解决山体滑坡灾害难以监测和预防的问题,达到了对山体滑坡实时监测和提前预警的目的。从而实现减少或避免因山体滑坡灾害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以某热力电厂因地下采空区和山体滑坡导致地上建筑物倾斜为例,就倾斜变形的现场检测方法,变形量和倾斜率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介绍,对倾斜变形对工业建筑结构适用性的影响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以某边坡作为工程依托,获取了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从滑坡的规模及边界范围入手,根据滑坡变形的强烈程度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变形区,并分别对两个变形区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大容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得到的滑体土物理性质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可为类似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建筑滑坡变形监测工程为例,介绍了变形监测网点设计及观测的方法,并对变形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滑坡的治理及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BOTDR技术在山体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山体滑坡的常用监测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时难以均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自从光纤传感技术提出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布里渊散射的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抗电磁干扰、长距离检测、高灵敏度等优点。由于山体滑坡体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物质组成多样、变形部位不规则、环境因素较多等特点,本文重点探讨了将BOTDR技术应用于山体滑坡监测的方法,并提出了结合TCP/IP协议实现立体远程监测的方法。虽然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将它应用在山体滑坡的监测中将有着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某建筑紧邻斜山坡建造,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测结果和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进行施工安全预警,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出现异常变形的支护结构和边坡进行加固处理,使支护桩及山体边坡变形明显收敛并趋于稳定,有效地避免了山体的滑坡和深基坑的塌方,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详细介绍了工程监测预警方案以及不同地段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9.
槲疃山体滑坡边坡加固监测变形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栋  丁万涛  张乐文 《安徽建筑》2004,11(4):91-91,93
安全监测是公路侧山体滑坡加固工程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于查明高边坡的工作性状、评价高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和验证设计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对槲疃山体滑坡边坡加固工程进行安全监测的基础上进行了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和山体开裂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分析了山体开裂的原因,结合该地区滑坡设计经验,提出两种设计方案,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优化比较,通过目前山体监测情况分析,指出方案一是合理的,该研究为相似地质条件下滑坡的加固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薛万蓉  卢正 《山西建筑》2012,38(15):227-228
为了保证重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灾区某滑坡进行了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详细阐述了滑坡监测的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对该滑坡监测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观测滑坡深部变形是了解滑坡启动机理以及进行滑坡监测预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作为监测实例,收集了测斜仪监测方法和拉线式监测方法测量出的深部变形数据,分析了深部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地表变形的关系,对比了两种监测方法获得的数据,测斜式监测方法表现更加灵敏,但量程小,拉线式监测方法量程大,但灵敏度低。依据深部与地表协调变形对滑坡变形启动模式提出了新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监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立建 《城市建筑》2014,(20):264-264
实施变形监测主要目标是为实现对高层建筑运行现状的全方位检测,并做出相应评价,及时提供预警信息。文章以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静态)作为课题研究目标,探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工作范围,总结变形监测方案设计要点,确定观察周期,并以此为基础总结沉降监测工作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受三峡库区175 m水位蓄水影响,引起了古滑坡复活,前后缘出现了大规模的变形,坡体的稳定性降低,直接威胁到景区、航道、电站的安全。本文根据滑坡的地形地貌及滑坡变形的监测数据,结合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对滑坡的复活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得到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滑坡属于牵引式滑移,其整体的稳定性取决于滑坡前缘强变形B、C区的稳定,若前缘强变形区再次发生大规模变形破坏,势必影响滑坡的整体稳定性。最后,针对滑坡提出了采用专业监测预警+裂缝封闭+截排水沟+清除前缘垮塌区表面危险岩块的综合防治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滑坡监测数据的理论分析,表明监测点位移累加值依赖于监测周期,其运动轨迹具有分形特征;同时,基于滑坡的演化过程及地表裂缝的分期配套,提出在滑坡灾变过程中,内部各点运动方向的趋势性将逐渐增强,运动分维数是一个降低的过程。根据三峡库区一复活型滑坡的宏观变形特征,判定出该滑坡处于缓慢变形阶段;利用计盒定理,求解该滑坡2007~2009年的地表GPS监测点运动轨迹曲线的分维数,其值均接近于1,反映出滑坡运动方向趋势性较强,滑坡变形对主控因素的响应较敏感,该结论与滑坡的实际变形特征吻合。监测点运动轨迹的分形理论对滑坡监测数据的有效利用、滑坡演化阶段的判断及变形趋势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勇  曹雾  彭晓涛 《山西建筑》2014,(27):70-72
以三峡库区某典型滑坡为例,介绍了滑坡基本特征,结合Morgenstern-Prince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别计算出各个监测点水平位移17种预测模型的5年预测数据,分析了预测数据变化趋势和滑坡变形趋势。  相似文献   

17.
边坡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边坡及其加固工程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可掌握边坡的变形动态,对滑坡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分布式、长距离、实时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可满足加固工程安全监测和滑坡早期预警的要求。对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BOTDR)的测量原理和优点进行介绍,设计一套基于BOTDR的新型分布式边坡监测系统,详细阐述工程应用中传感光纤的布设方法、光纤保护和温度补偿技术等。通过将传感光纤按一定的方式布设在加固工程及坡体内,并相互连接构成基于BOTDR的边坡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进而实现对整个边坡的远程分布式监测。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边坡分布式变形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OTDR技术的边坡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边坡及加固工程的变形情况,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用于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市某滑坡监测实施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滑坡监测方法有地表位移监测和深部位移监测,而当滑坡处于加速阶段,主要采用应急地表位移监测.因此,测量机器人就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本文结合攀枝花市某滑坡雨季应急变形监测,在滑坡变形的各个阶段,采取灵活的测量机器人全自动化应急监测方案,获取宝贵的监测数据,以及根据滑坡体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和滑坡体类型,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  相似文献   

19.
从看似杂乱无章而毫无规律可言的观测序列中发现系统内部的一些重要信息,对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应用混沌递归图法检验观测序列是否具备确定性的原理、算法和过程。结合长江三峡库区某滑坡的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滑坡的确定性特性,并由确定性检验结果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朱赛楠  殷跃平  王猛  朱茂  王晨辉  王文沛  李俊峰  赵慧 《岩土工程学报》2021,(4):688-697,I0004,F0003
金沙江结合带是一条以强烈挤压为主的活动性断裂带,带内经强烈侵蚀切割形成褶皱高山与深切河谷地貌,岩体结构复杂破碎,软弱岩层发育,流域性特大高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以金沙江色拉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测绘、多期遥感数据分析、InSAR动态观测、物探、地表位移监测等手段,详细分析了色拉滑坡的基本特征、变形过程、形成机理及发展趋势,并结合金沙江水电开发及特殊地质条件探讨了高位堵江滑坡早期识别与灾害风险管理问题。形成认识如下:色拉滑坡前后缘高差693 m,体积约6520×104 m3,属于典型特大高位滑坡。可分为后部下错变形区(Ⅰ)、中部拉裂变形区(Ⅱ)和前部应力集中区(Ⅲ)3个变形区。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降雨与河流冲刷侵蚀等作用影响,失稳模式为多级渐进式破坏,未来滑坡前部发生破坏失稳的可能性较大。采用空天地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可及时识别高位滑坡变形区域与变形量等信息,为此类流域性灾害链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