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框架建构论是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从非理性到理性、从宏观到微观、从解释到解读等诸多的传统转向.框架建构论从微观动员的过程,对社会运动中的意识形态、文化、话语和符号性行为等"框架"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并形成了一套具有全新视角和完整体系的社会运动理论.框架建构是观念、价值、文化和集体共同感等心理认知的重塑,使一群看似毫无关联、或相对疏散的社会群体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共同观念、价值追求、集体共同感的高度组织化的群体.场域视角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运动中框架建构者主观意识之外独立的结构性因素,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政治结构和媒体等.  相似文献   

2.
贫富差距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但是贫富差距的状态并不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而是通过人们的主观公平感这一中介环节影响社会和谐。文章通过衡量贫富差距的两个指标——基尼系数和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的对比数据,描述我国社会当前的贫富差距状态,分析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现阶段人们的公平感,进而探讨缩小贫富差距、增进人们的公平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原则,是理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是"科学发展观"的最佳实践。教育公平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入手,落实教育的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是欧美国家最基础和最正统的社会思想体系,具有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和多种多样的理论层面.个人主义精神与自由市场制度是自由主义福利理论中两个相互依赖的核心主题.本文主要通过自由主义思想渊源、代表人物、国家角色、市场作用、对福利和福利国家的态度,以及影响福利发展因素等理论层面,开创性和全面介绍自由主义福利理论体系,以期自由主义福利理论体系对文化价值观念正由集体主义文化向个人主义文化取向转变,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国社会有所帮助和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政治、经济、文化3个方面分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和谐”内核。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政治理论的和谐内核蕴含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关系、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人民的自由权利等的论述中;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经济理论的和谐内核蕴含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新民主主义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的论述中;新民主义社会论文化理论的和谐内核蕴含于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科学的文化、大众的文化等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几种在20世纪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民主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它们分别是:精英主义民主论;多元民主论;合作主义民主论、参与式民主论;共识民主论;民主制的民主化等.这些理论反映了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政治的变迁,也折射出各国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尽管西方民主在制度的系统性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面临如何实现实质性民主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重刑是惩罚的最好方法",这是古代重刑主义思想的经典表述。我国古代严刑峻罚,缘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文化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社会心理原因作为经济、政治和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对严刑峻罚制度的出现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对实现教育公平的积极作用,同时探讨高等教育收费所引发的不公平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强调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执政时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更重公平论和社会共享论.这些新提法和观念内含了丰富的社会公平思想,即:缩小收入差距,避免两极分化;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及其分配的公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由兼顾公平发展到注重公平;社会改革成果共享,实现团结互助,利益均衡和互惠.这些社会公平观念反映了新的执政时期中国社会公平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村消费不足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再分配的公平性考察发现,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再分配严重不公,不但没有促进城乡公平,反而加剧了城乡的不公平,剥夺了农民应有的权益,导致农民福利水平低下,制约了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因此,要扩大农村消费,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取向,弥补制度设计缺陷,让再分配真正体现公平,使农民的福利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善,增强农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群体的"弱势心态"有蔓延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比较引发、相对剥夺感激发、自控感降低加重。这种"弱势心态"可以成为一种内在动力,激励人奋发向上;也可能会成为一种障碍,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和危害。消解社会群体的弱势心态,不仅需要个体的改变,更需要政府完善利益分配制度、强化政府公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包括社区成员所具有的外部联系、社区的内部关系和社区成员所共享的文化,它对农村的民主管理、经济发展、乡风文明都具有重要作用。受传统的家庭主义文化与城乡二元制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比较封闭和分散,缺乏关系型社会资本,社区居民间的信任度较低。对加强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大量农村流动人口流向城市就业以来,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以及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对他们所进行的不利宣传和"污名化"影响,导致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逐渐体验到绝对剥夺和相对剥夺的后果,指出此情形不利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即前一阶段的政策选择往往会决定和影响着后一阶段的政策方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理论依据,探求韩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重大社会系统工程,其建设需要一套强有力的制度来加以保障,属于社会控制的范畴.作为最能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刑法,其价值的正确取向及科学合理的完善和适用,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二者契合于对于人的自由价值、秩序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掀起了一场与西方的原始主义相对应的"文化寻根"的热潮.<小鲍庄>与<麦秸垛>均是具原始主义倾向的汇聚在"寻根"旗下的力作.横向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叙事内容、叙事视角以及价值取向,展现在原始主义影响下的中国新时期寻根文学创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非独大学生群体认为相对于同龄的独生子女,他们应得的利益失去得太多,因而产生了相对剥夺心理,这已成为影响其成才的不良因素之一,高校心理工作者要了解相对剥夺心理并找到合理应对的措施,帮助他们坦然面对,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的"职业陶冶"论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和核心精神.它最初发轫于"管理训练"意义上的"陶冶",旋即演变为与实用主义相提并论的"陶冶主义",最后形成了职业教育阶段论意义上的"职业陶冶"观念.从教育阶段立论的"职业陶冶"论将职业教育划分为"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准备教育"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即"职业陶冶"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铺垫,对整个职业教育的成效至关重要."职业陶冶"论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反映了黄炎培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对实用主义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考量.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饮食等方面,可以看出中西节日文化的三大差异: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泛神性与世俗性,而西方传统节日具有极强的宗教特征;中国的传统节日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西方的传统节日个性主义色彩浓厚;中西传统节日体现了不同的饮食内容与不同的饮食文化。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进行交际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起源于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英美国家,其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效率提高论,代表理论有代理成本说、防御剥夺说、信息不对称性假说。文章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的正负影响,由此提出今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