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海水淡化产业进程促进沿海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海水淡化──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首要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之际,一个现实而紧迫的战略性问题却摆在了人类面前:水资源危机。  从全球范围来看,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介绍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水资源状况,论述了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现状,并结合唐山海港开发区大唐电厂海水淡化技术实例,阐明了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介绍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水资源状况,论述了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现状,并结合唐山海港开发区大唐电厂海水淡化技术实例,阐明了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水淡化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淡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在介绍海水淡化中蒸馏法等主要方法的同时对浓盐水的处理和利用方法予以综述,并针对海水淡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海水淡化——21世纪的朝阳产业 解决淡水资源紧缺问题,目前采取的开源节流措施是从地域上和时间上对淡水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淡水资源总量,淡水紧缺问题至今形势严峻。充分利用占地球水总储量97%的海水和苦咸水,进行海水(苦咸水)淡化,向大海要淡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进入20世纪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加速发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直接关系其成本的能耗指标也下降了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分为热法和膜法。热法主要是通过将海水加热,水蒸气受热蒸发再经冷凝成淡水的方法。膜法指的是海水在一定驱动力的作用下,盐分被一层半透膜截留,水分则通过半透膜成为淡水的方法。本文将简要介绍目前我国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进展情况,包括反渗透、电渗析以及尚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膜蒸馏、正渗透等技术。一、反渗透技术发展现状反渗透又称为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驱动使溶剂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属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水资源的紧缺将严重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进行了综述,对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海水淡化的缺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可忠  朱明 《人民长江》2009,40(1):63-64
从能耗、价格、对供水系统的影响、水质、环境、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讨论了海水淡化的缺点,并针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淡化水的价格远远高于传统的水价。如果淡化水不经过特殊处理,会对供水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但是它也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慎重考虑设立大型海水淡化装置的提议,权衡利弊,用全局、发展的眼光考虑海水淡化和水资源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风为能源的海水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并用于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海水淡化高成本的重要途径.文中介绍了风能海水淡化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实例,并为推动我国风能海水淡化进程提出了制定海水淡化远景规划和开展沿海各主要城市海水淡化厂最优厂址研究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亚海水淡化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通过试验装置规模为2m^3/h的试验,对相关技术的可行性、不同含盐量的亚海水能耗展开研究,并进行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能耗变化以及不同规模工程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分析,论证了反渗透技术进行亚海水淡化的技术可行性和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海水淡化是解决我国沿海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必然趋势,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海水淡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海水淡化”将呈现出比“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更大的价格优势。国家发改委环资司人士近日在青岛表示,目前我国海水利用技术基本成熟,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据了解,我国在反渗透法、蒸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m^3/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以及5000m^3/d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已建成运行的海水淡化水产量约为3.1万m^3/d;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我国海水淡化成本逐步下降,目前已接近5元/m^3。  相似文献   

12.
海水淡化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蛳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而蓄水、调水、开采地下水等方式,只能实现水资源的时空位移,总量并没有增加.河北省属资源性缺水省份,但位于渤海湾西岸及北岸,海岸线总长487km,海水资源丰富,同时,国内外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成本逐渐降低,这些均为我省实施海水淡化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另外,海水淡化及其设备制造还可形成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因此,海水淡化产业化,是解决河北省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河北省未来充满生机、颇具潜力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标准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逐步形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现行海水淡化标准44项,在编标准8项,待发布标准2项,各标准内容合理,关系协调,标龄分布相对适宜,但与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仍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海水淡化标准体系,为海水淡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4.
沧州渤海新区位于淡水资源短缺的沧州东部临海地区,随着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奋斗目标的全面展开,渤海新区更多地承担起建设全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历史重任.在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面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向海洋要淡水是世界沿海国家的共同发展趋势.渤海新区与渤海毗邻,海水资源丰富,在海水淡化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充分利用海水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发展,是解决渤海新区淡水资源短缺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海水淡化利用已经日益成为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乃至全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健全我国海水淡化利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梳理了我国海水淡化利用管理的体制现状,总结了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健全我国海水淡化利用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开展了管理体制框架设计,分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城市层面三个层面提出了总体构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发改、水利等国家相关部委的事权划分与职能分工,以及健全我国海水淡化利用管理体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莹  赵辉 《中国水利》2014,(9):19-20,26
通过对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现状及水利部近年开展的工作的分析,认为还存在海水利用发展慢、扶持政策落实差、自主产业发展缓慢、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促进海水淡化发展的建议,如纳入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作为水利公益工程进行扶持,搭建产学研平台,设立专项资金,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淡化海水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增量淡水资源,成为很多沿海国家缓解水资源紧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资源,在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和生活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的利用现状,分析淡化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为今后开展淡化海水用于生活用水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河水利》2003,(2):50-50
水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离的物质。可如今世界上许多地方饮用水都日益紧缺,我国北方有的大城市到夏天甚至不得不控制供水。海洋面积虽然占地球表面面积的3/4,但海水却不能直接饮用。因此,海水淡化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目前,不少国家都在进行海水淡化实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逆浸透膜式,即利用海水和淡水浓度差,向海水施压并通过浸透膜变成淡水。但这种方法成本过高,需要经常清洗浸透膜,维护庞大的装置难度也非常高,而且海水利用程度也只有30%。至于用电离法淡化海水,那成本更是高昂。日本辛德莱拉依特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  相似文献   

19.
综述分析指出利用海水淡化开辟新的水源已成为沿海国家解决各自水危机的最终选择,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处理法和膜处理法两大类,反渗透膜处理法由于在能耗、处理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而成为当今世界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根据全球主要应用海水淡化的国家工程实例,重点以反渗透技术为主,介绍海水淡化在全球的工程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天津地处渤海湾,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城市之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可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的不足。当前海水淡化工艺技术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下力气进行技术攻关,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海水淡化产业链.切实实现海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