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攀西某铜镍矿选矿厂的铜镍混合精矿铜、镍品位分别为3.60%和7.91%,铜镍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铜镍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嵌布粒度微细,浮选分离难度较大。为高效分离该铜镍混合精矿,在再磨、脱药的基础上进行了抑镍浮铜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加活性炭和硫化钠磨矿后(磨矿细度为-0.026 mm占76%)浓缩脱药,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为28.88%、含镍0.78%、铜回收率为84.55%的铜精矿和镍品位为8.75%、含铜0.62%、镍回收率为98.96%的镍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镍混合精矿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某低品位铜镍钴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某铜镍钴矿含铜0.17%、含镍0.28%、含钴0.021%,采用"粗磨丢尾—铜镍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镍分离"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8.68%、回收率60.44%的铜精矿和镍品位4.52%、回收率74.42%的镍精矿,钴富集在镍精矿中,品位0.32%、回收率70.24%。  相似文献   

3.
分离前的钢-镍混合产品其旷物成分主要是黄铜矿、镍黄铁矿、磁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针硫镍矿、方黄铜矿和其他矿物。由于选矿厂中这类产品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为了达到选择性分离的目的,采用了精矿四次清洗脱药和两次再磨的多段选别流程。用石灰抑制含镍矿物,所加的石灰量应使矿浆中游离CaO的浓度保持在650~1000克/米~3。铜精矿中铜和镍的品位与其中所含的黄铜矿和方黄铜矿比例有关,含铜为25~30%,含镍为2%。从浮铜的尾矿中可得到四种镍精矿,其中含Ni~5%,含铜3.5%。工业条件下浮选的特点是泡沫产品产率很  相似文献   

4.
师伟红  周涛  刘守信 《矿冶》2010,19(2):24-27
针对内蒙某铜镍矿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含镍较高的性质,采用组合抑制剂Y-5,以达到较好的铜镍分离效果。一段磨矿-0.074mm占70%,石灰与硫化钠为调整剂,丁基黄药与Z-200为捕收剂进行铜粗、扫选。铜粗精矿再磨至-0.045mm占86%,添加Y-5进行铜精选,获得了较理想指标:铜精矿品位30.26%,回收率88.10%,铜精矿含镍0.89%;镍精矿品位4.89%,回收率98.89%,镍精矿含铜0.25%。  相似文献   

5.
某复杂铜镍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铜镍多金属矿含铜0.39%, 含镍0.49%。为综合回收各有用矿物, 采用“铜镍混合浮选-再磨分离”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选矿工艺研究。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9.02%、铜回收率60.47%的铜精矿, 镍品位4.78%、镍回收率87.43%的镍精矿。  相似文献   

6.
某低品位铜镍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某地强蚀变蛇纹石型难选低品位铜镍硫化矿为研究对象, 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系统的浮选试验, 对含镍0.159%, 含铜0.094%的原矿, 在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70%时, 采用碳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作为脉石矿物抑制剂, 丁基黄药和Y89-0混合黄药为铜镍硫化矿物捕收剂, MIBC为起泡剂, 获得了铜镍品位分别为2.861%和3.228%的铜镍混合精矿。混合精矿采用石灰作镍矿物抑制剂进行分离, 得到含铜15.93%, 含镍1.41%的铜精矿, 铜回收率达81.34%; 镍精矿含铜0.59%, 含镍5.98%, 镍回收率为56.04%; 分选指标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辽宁岫岩某低品位含铜镍矿石铜、镍品位分别为0.15%、0.24%,矿物成分复杂,金属矿物含量较少。87.41%的铜和80.08%的镍均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主要目的矿物镍黄铁矿嵌布粒度较细。为回收利用矿石中的铜、镍,在分析矿石性质的基础上,按铜镍混浮—铜、镍分离原则流程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细度-0.074 mm占85%的条件下,原矿经2粗3精2扫铜、镍混浮—铜镍混合精矿再磨至-0.038 mm 80%—1粗3精3扫铜、镍分离浮选,最终获得了镍品位2.98%、含铜0.74%,镍回收率57.12%的镍精矿和铜品位16.05%、含镍1.36%,铜回收率51.59%的铜精矿。试验结果可供选厂确定选矿工艺流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铜镍硫化矿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辉铜矿、镍黄铁矿、含镍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蛇纹石、石英。原矿含铜0.88%,含镍0.57%,该矿石属于典型的低品位铜镍硫化矿。为更好地对铜镍矿物充分回收利用,对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70%,Na_2CO_3用量1 000 g/t,CuSO_4用量20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300 g/t,捕收剂用量150 g/t、松醇油用量40 g/t的条件下,采用两次粗选、两次精选、二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回收率为84.39%、品位为4.87%的铜精矿,回收率为78.83%、品位为3.05 g/t的镍精矿。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铜镍混合精矿铜镍矿物嵌布粒度细且致密共生、残留药量大、铜离子活化干扰造成铜镍分离困难的特点,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精矿再磨至-0.037mm占73.34%后,采用活性炭脱药、石灰+新型抑制剂NJ抑镍浮铜进行铜镍分离,闭路试验最终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8.26%、铜回收率84.13%,镍精矿镍品位8.02%、镍回收率97.91%,精矿中铜镍互含下降明显,获得了合格的铜精矿和镍精矿,实现了低碱条件下铜镍分离。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某大型镍多金属矿含镍0.73%、含铜0.16%、含钴0.029%,脉石以蛇纹石、绿泥石、辉石和滑石为主。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浮选条件试验,采用一粗两精三扫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可以获得镍品位为8.09%、镍回收率为79.37%、铜品位为1.52%、铜回收率为73.63%、钴品位为0.28%、钴回收率为73.89%的浮选精矿。  相似文献   

11.
吉林某低品位铜镍硫化矿石铜品位为0.27%、镍品位为0.48%。矿石中含镍矿物主要为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铜蓝、斑铜矿。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单一浮选流程不能获得较好的选别指标;由于矿石中紫硫镍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等有用金属硫化物与磁铁矿嵌布关系密切,因此采用弱磁选对含镍矿物进行富集,获得目的矿物含量高、易泥化脉石含量低的磁性产品和目的矿物含量低、易泥化脉石含量高的非磁性产品,再分别进行磨浮流程处理。结果表明:原矿磨细至-0.074 mm占30%时进行弱磁选,磁性产品和非磁性产品分别再磨至-0.074 mm占85%后采用1粗2精2扫闭路浮选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4.53%、镍品位为6.65%、铜回收率为54.63%、镍回收率为44.90%的铜镍混合精矿1和铜品位为1.88%、镍品位为3.37%、铜回收率为23.98%、镍回收率为24.13%的铜镍混合精矿2,尾矿铜、镍品位分别降至0.06%和0.16%,实现了对该铜镍硫化矿石的有效分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某低品位难选铜镍矿石铜、镍品位分别为0.23%和0.69%,现场采用预选脱除滑石—铜镍混合浮选再分离铜流程获得铜精矿和铜镍混合精矿,铜镍回收率较低。为给现场工艺流程改造提供依据,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条件下,以六偏磷酸钠+CMC为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Z-200+J622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铜镍混合浮选,铜镍混合精矿经3次铜精选,获得了含铜18.08%、铜回收率52.17%的铜精矿和含铜2.81%、含镍16.25%、铜回收率41.73%、镍回收率81.78%的铜镍混合精矿。与现场生产指标相比,铜、镍回收率分别提高了9.67和3.45个百分点,浮选指标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广西某低品位铜镍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宾  韦新彦  霍锡晓 《现代矿业》2012,(10):31-34,40
广西某低品位铜镍矿含铜0.11%,含镍0.18%,铜矿物主要为硫化铜,镍矿物为镍黄铁矿。试验采用浮选—磁选联合工艺流程,在进行了详细的条件试验下,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铜镍精矿产率1.83%,品位:铜4.81%、镍7.34%、钴0.31%、银230.60 g/t;回收率:铜88.69%、镍80.12%、钴55.76%、银78.75%。  相似文献   

14.
四川某低品位硫化铜镍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某低品位铜镍矿含铜0.18%、含镍0.43%,脉石以蛇纹石、滑石类的含镁矿物为主。在对矿石进行充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选用脉石矿物的有效抑制剂WL-001,在实验室不预先脱泥的条件下,采用1粗2扫4精铜镍混浮、1粗1扫3精铜镍分离、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可以获得铜品位20.11%、含镍0.67%、铜回收率55.86%的铜精矿和镍品位5.57%、含铜0.60%、镍回收率73.96%的镍精矿。  相似文献   

15.
某硫化铜镍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该硫化铜镍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两点出精矿的选矿流程。闭路试验表明,当原矿品位为Ni0.68%、Cu0.534%时,所获镍精矿镍、铜品位均大于3.5%,回收率分别大于60%、76%。  相似文献   

16.
新疆瑞伦某铜镍硫化矿原矿含铜0.14%,含镍0.51%,属于高镍低铜硫化铜镍矿。原矿中铜品位较低,同时含有大量易泥化的滑石、蛇纹石等脉石矿物,给该铜镍矿的高效回收带来不利影响。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铜镍硫化矿石,进行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 μm占75%,以碳酸钠为p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水玻璃和CMC为抑制剂,Z-200、丁铵、丁黄和戊黄为捕收剂的条件下,经2粗4精3扫铜镍混合浮选,铜镍混合精矿以石灰为pH调整剂、Z-200为捕收剂、BK-204为起泡剂,可获得含铜26.12%、含镍0.55%,铜回收率76.49%、镍回收率0.44%的铜精矿,含镍10.42%、含铜0.39%,镍回收率73.14%、铜回收率9.97%,MgO降至5.88%的镍精矿。试验解决了镍精矿中氧化镁杂质含量较高的问题,提高了精矿质量,可以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某硫化铜镍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铜优先浮选—铜优先浮选铜精矿磁选—铜优先浮选尾矿铜镍混合浮选联合流程,最终得到Cu品位25.43%、回收率52.08%、Ni品位0.19%、MgO含量2.32%的铜精矿和镍品位3.57%、镍回收率81.55%、含铜2.53%的铜镍混合精矿;全流程铜总回收率90.77%,镍总回收率82.10%。结果表明,该流程具有铜精矿品位高、镍损失率低、铜镍回收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四川某铜镍矿含铜0.35%、含镍0.78%,脉石以滑石、蛇纹石类易浮、易泥化的富镁硅酸盐矿物为主,生产现场由于不能对脉石进行有效抑制,只能采用预先脱泥工艺,不仅造成铜镍损失严重,且流程复杂。采用新型有机抑制剂WY-03后,获得了镍精矿镍品位6.36%、镍回收率82.02%,铜精矿铜品位23.97%、铜回收率72.96%的优异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用旋流器分离出的西藏某铜钼矿选矿厂铜钼分离钼粗精矿中的微细泥和含大量微细泥的钼精选1尾矿进行单独分选处理是解决该选矿厂铜钼分离效果不理想的有效手段。在低矿浆浓度下对这种铜钼矿物粒度微细、含泥量高的难分离试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品位分别为23.12%和2.98%的试样采用1粗4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可取得钼品位为44.97%、钼回收率86.46%、含铜1.17%的钼精矿和铜品位为24.45%、铜回收率99.71%、含钼0.43%的铜精矿,铜钼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大冶铁矿选厂采用SL-SSF75-1型高效闪速浮选机,对硫精矿进行再选。生产实践表明,经分离浮选的硫精矿平均含铜0.914%。硫精矿再选后,含铜品位降至0.634%,作业铜收率30. 99%。闪精与铜精合并为入库铜皮精,其含铜品位仍可达考核要求,使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