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住宅区规划,除了遵循城市规划的一般原理外,还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本文试图根据小城镇的规模、结构布局、社会生产水平、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对切合小城镇而有别于大中城市的住宅区规划,从规模、组织结构、公建配置、用地指标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河北省清河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提供了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综合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科学、合理评价小城镇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灰色关联理论引入到评价因素隶属度确定的环节,改进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基于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结合小城镇效益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小城镇建设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天津的三个小城镇建设的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与综合评价.改进后的综合评价模型为科学、简易的进行小城镇效益综合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物元分析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用物元分析理论对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进行了探索.在依据不同小城镇特点,建立多因子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三个小城镇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将物元分析法与模糊矩阵、灰色关联评价法进行比较评价,由于物元分析中的关联度引入了负数,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结果说明该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简便易算且特别适合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评价城市住宅声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城市住宅区声环境品质评价模型,居民的主观反应与客观实测量为模型之二变量,主观量与客观量相结合对住宅声环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城镇供暖设备的技术可行性,选择适宜我国小城镇的供暖设备,为我国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选择供暖设施提出建议,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开发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小城镇的特点,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现阶段的供暖设备从总费用年值、环境影响因素、能源技术导向以及舒适度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得到了现阶段小城镇建设的供暖设备选择优序,最佳供热方案是热电联产,其次是分户式燃气锅炉.结论 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小城镇供暖设备和方式的多种因素与效益.因此能够得到切合实际的综合评价结果,对小城镇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城镇的总体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科技示范小城镇评价系统,促进全国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方法研究基于小城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算法建立评价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科技示范小城镇评价系统.结果根据小城镇的量化指标,系统可以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值.结论通过和其他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具有直观、简明、定量、精确等特点,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城镇有别于大中城市的特点,提出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应与小城镇的规模和环境特征相协调,与小城镇的交通特点和道路功能相适应,还应考虑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横断面设计的区别。在对小城镇道路功能与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街道的空间尺度,给出了各种类型道路宽度的建议值,论述了道路横断面各组成要素的布置及适宜的取值范围,最后给出了推荐的道路横断面图。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城市住宅区邻里交往模式的转变,城市住宅区邻里交往出现交往空间缺乏细部设计、交往空间环境过渡景观化、交往空间盲目开发水景、交往空间对城市空间的封闭、交往空间中青年人参与性弱等问题,进而提出现代城市住宅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适宜性营造的观点,并根据此观点提出强化地域适宜性、行为适宜性及识别适宜性三条设计对策,为现代住宅区的邻里交往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深圳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剖析物业管理对房地产发展的重要作用,呼吁规划师,建筑师在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每个环节建立物业管理观念,以利于提高住宅区规划,设计水平和物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将旧住宅区的改造规为一个大系统,讨论了实现旧住宅区改造资金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研究了加速旧改的对策;旧改的有效性估价;旧住宅改造方案的评价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城市住宅再开发的经验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两条途径实现旧住宅区改造资金的良性循环:一是广开财源,扩大资金来源渠道;二是节省投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环境特色创新与研究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立足当前的现状,剖析小城镇环境特色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色设计和辖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加强小城镇环境特色研究与创新设计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防止小城镇在演化过程中轨迹偏差,有必要建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预警指标体系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的核心。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和原则,尝试构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指标体系的现实应用,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环境特色创新与研究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立足当前的现状,剖析小城镇环境特色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色设计和辖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加强小城镇环境特色研究与创新设计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居住环境的地域特色对提高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居民地域环境的地方依恋特征的研究可以挖掘小城镇居住环境的地域特色。本研究通过对丹东市虎山镇的居住环境进行实地踏勘,采样、取照,在量表设计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当地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地方依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城镇居住环境中,延续因子、独特因子、效能因子也是当地居民所看重的地方依恋特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利用定量方法对小城镇环境的地方依恋特色研究的可资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着自然生态肌理被破坏、空间尺度具有非人化倾向、城市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逐渐破碎等地域性缺失。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小城镇城市设计需要注重其具体的地域性表达。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回归应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把握设计内容,构建"3+4+3"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地域性回归研究框架。基于此理论构架,并结合株洲市云田镇的地理区位及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探讨了云田镇的地域性回归城市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广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出发,研究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京都 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健康、高效发展以及为制定我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理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是一个地域最显著的特征,建筑的功能、造型等要素往往是当地地理气候特征的反应.在现今的小城镇住宅中,无论是建筑的形式还是技术的应用,很少去考虑自然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以及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这样的结果造成不同的地理气候下与新建的住宅没有很大差别.通过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理论对小城镇住宅设计的影响研究,探索结合地域气候条件的小城镇住宅设计,建筑通过本身真实的形式来产生对地域气候的调节,从而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在小城镇住宅设计中考虑传统民居中的适宜技术,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加以利用,从而实现住宅的战略目标—节能.  相似文献   

19.
住宅区的小尺度休憩空间,易于为居民把握并建立有效控制的空间,与居民日常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大量珠江三角洲商品住宅区的实例,着重探讨了住宅区室外、架空层、室内等三类小尺度公共休憩空间的设计和营造。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环境特色创新与研究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立足当前的现状,剖析小城镇环境特色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色设计和辖区环境艺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加强小城镇环境特色与创新设计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