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通支撑体系与城市形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交通支撑体系作为城市众多子系统之一,它的转变受到社会、经济和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组群城市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态,交通支撑体系对城市形态的贡献更加明显.对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组群城市的交通支撑体系的转变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灰色模糊综合评估法来评价校园火灾的安全隐患,但从其使用的大量、有难度的数学计算法来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鉴于此,在安全科学评价理论基础上,应用设计、实验、对比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建立的一种建筑火灾百分制评价模式,以宁夏大学建筑实体进行试验,发现其结果是准确可靠的.借此评价模式能帮助高校在今后建筑火灾的防范、应急、控制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地整改与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3.
校园作为一个整体,如同城市一样有着它的特色、它的文化、它的故事,特别是历史悠久的老校园.本文通过对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大楼中空间传承的分析,试图寻找建筑空间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的方法,从而对更多校园中新建筑的空间传承的营造进行探讨,乃至对整个城市中新建筑的空间传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5.
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生态城市,体现地域特色,传承校园文脉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景色优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生态环境,已成为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是在对场地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为背景,以“承传校园文脉、交融学府情景”及“建设生态校园”为设计理念,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要求相结合,规划为“八大功能分区及一山、六园、十二景”的空间布局结构,从而营造一个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的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思考为例,在当代中等规模校园规划设计中,对于特定地域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根据其地域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特点,提炼满足该方案时空条件的规划与设计理念,选择合理且适合地域环境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传统的书院空间以及中医文化哲理中,寻找教育建筑及庭院空间设计的关联性的意向,同时强调过程研究,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寻找一个最佳的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承是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重要课题。借用"文化基因"概念,将抽象文化归纳为形制基因、形式基因和符号基因3个层级要素,并与现代建筑三原则构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六角模式框架"图,建构起"建筑文化基因传承"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主校门的文化环境,主校门选取泮池形制基因、环境形式基因、拱门符号基因三要素,包含了宏观和微观、抽象和具象、传统和现代3种文化属性,体现了中华府学文化、场地环境文化和华侨大学校园文化。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初步实现了建筑创作中将抽象文化建筑化的目的,体现了建筑文化基因传承理念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建筑类高校行业特色鲜明,其发展紧密结合地方和行业的需求,多属应用型大学,在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应用型大学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本文从阐述建筑类高校的特点出发,分析建筑类高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我国建筑类高校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对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建筑形态诸多要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了城市设计如何引导建筑形态以及建筑设计工作如何在城市环境中展开究,为建筑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筑类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才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从分析产学研用合作的内涵发展、合作机制入手,结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实践,指出了目前产学研用合作存在的问题,对建筑类高校进一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的对策进行了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开敞绿地空间应能够为在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学习、休憩、社交、放松心情的场地。然而由于规划者在设计之初对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再加上高校校园自身的发展,以及校园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得许多空间未能达到设计者预期的目标。以武汉大学医学部校园为例,通过分析其绿地空间的布局特征、空间结构以及用空间句法对校园中几块绿地以及整体校园进行集成度的解析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并提供相关建议,从而提高其绿地空间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福州传统古塔浓缩了宗教文化、建筑技术、雕刻艺术、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诸多元素,是福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闽都兴衰沉浮的沧桑历史。福州传统古塔中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的建造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古塔的石雕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反映了闽都佛教发展状况,宣扬了福州民间的风水理念,体现了福州的民风民俗及其传统的诗词文化,实录了闽港的航行历史,蕴含了极高的文物考古价值与人文观赏价值,体现了福州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的技术革新,不仅促进了高校档案建设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档案管理适应时代的发展、创新高校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文章以山东建筑大学档案管理系统为例,在分析档案管理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总结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性,针对山东建筑大学的高校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模块设计,并提出系统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带来的当今城市形象的雷同,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传统历史发展轴空间形态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评析,发现其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日益丧失.具体针对各历史景点及节点遭到的破坏、城市空间尺度的混乱、传统街坊空间的断裂以及发展轴空间景观单调的问题,提出了“街道的步行化”、“街廓的室内化”、“街坊的网络化”及“文脉的意象化”四个城市设计策略来强化具有历史文脉及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目的是希望能在全球性城市面貌大趋同的潮流中为保持地方个性做出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把分散在校内的计算资源通过校园网连接起来构建成一个具有较高计算能力的机群,提供一些计算服务如并行计算,系统基于GlobusToolkit作为中间件和校园网来构建计算网格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计算网格的原型,详细描述了其实现的内部机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南昌水专学报》2015,(2):94-98
通过对江西省430位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在高校组织伦理氛围下教师的伦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文章从组织伦理氛围视角探索组织承诺的结构,即情感承诺、经济承诺、持续(连续)承诺、规范承诺,发现高校教师组织承诺水平越高,出现对高校不道德行为越少;江西省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与高校的组织伦理氛围四个维度呈显著正向相关。  相似文献   

17.
《建筑遗产测绘》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习课程,测绘实践基地的选择和落实是影响测绘教学质量一大难题.文章以威海老洋房测绘实践为例,针对《建筑遗产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从测绘实践项目缘起、测绘教学的组织、测绘成果的表达等方面对威海老洋房测绘实践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不仅为测绘实习课程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紧密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且达到了完善建筑历史课程体系、填补英租时期建筑历史研究断层的成效,实现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历史建筑修复中的原真性,是衡量建筑文化遗产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文化意义统一程度的标准之一.本文针对如何在历史建筑修复中体现原真性原则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历史建筑主体修复、加改建部分修复及历史建筑周围环境的梳理.以长春敷岛寮旧址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测绘记录、查阅相关文献等方式展现其历史背景、保存现状以及保持...  相似文献   

19.
以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为实例说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下,如何在党建思想的引领下助推大学精神建设,丰富大学文化,培养大学生素质。文章以党建工作中的坚实思想和理论为思想引领,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育人教育中;图书馆是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校园搜书大赛、讲座、征文、真人图书馆等活动和新颖的服务形式有力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形式,在学生素质培养和校园文化塑造上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直观感受性,内容维度更加丰富、立体,形式更加生动、简洁,教育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大数据时代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优质素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有效载体,地方红色文化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通过校馆合作建立研究教学基地,加强红色文化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将红色文化素质拓展活动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程,打造一批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专题网站,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悦纳"能力等途径更好地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