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潮电子》2004,(10):52-52
面对MP3随身听称霸数字随身听市场的现状,相信作为随身听始祖的索尼(SONY)公司也早已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而自从索尼收购爱华(AIWA)以后,爱华便开始作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为其在市场上披荆斩棘——让爱华力推MP3成为索尼的最终策略。  相似文献   

2.
周嘉宁 《数码》2004,(4):90-91
长久以采,CD随身听市场基本上都是日系产品在唱独角戏,尽管最近一段时间艾利和的异军突起给整个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CD随身听的品牌仍然不多,除了索尼、松下、爱华和艾利和,难道我们就没有选择了吗?新年刚过,在MP3随身听市场颇具号召力的三星就有几款不错的机器开始上市,MCD-HF920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3.
杨玥 《数码》2005,(3):125-127
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随身听的缔造者索尼来说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1日,索尼迎来了随身听家族的25岁生日。Hi-MD和硬盘随身听等一系列新品的发布和上市也标志着这个庞大的随身听家族迎来了全面网络化。在网络的光环下,在Hi-MD和硬盘随身听的冲击下,也许很少有人再会想到古老的CD随身听了。但资深的发烧友也许不会忘记,1984年第一台CD随身听D-50面世,所以2004年正好是CD随身听的20周年纪念。在这个时候,索尼悄悄放出了最新的20周年纪念版CD随身听D-NE20。其中的“20”也许正代表着CD随身听走过的20个年头。无论是磁带,CD还是MD,索尼的纪念版随身听在设计,音质等方面常常有高人一筹的表现。此次D-NE20虽是低调出征,但CD随身听20周年纪念版的光环仍然令我们对它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4.
月亮斯坦 《数码》2004,(3):70-71
850元可以买一个怎样的随身听?传统的CD/MP3音质量好,容量也有保证,可惜体积大了点。MP3倒是不错,但是就这个价格来说,离主流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那么MD呢?850元只能买到一款低端的单放机,但一款单放机对大多数人来说又没有太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第一次接触MD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在索尼用爱华的品牌发布了一款新的低价位Net MD AM—NX9之后,也许在这个价位上我们有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月亮斯坦 《数码》2004,(2):48-50
每年的八、九月份都是日本厂商发布新品随身听的高峰时节,作为CD随身听市场上的两个主要对手,松下和索尼在这个市场上从来都是你追我赶。如往常一样。今年松下抢在了索尼前面发布自己的新一代CD随身听SL-CT810/CT710,早了索尼的D-NE10/NE900/NE800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索尼的几款新品已经上市热卖了快一个月以后,CT810/CT710才媚媚而来,而D-NE10的优异表现更让我们对这两款产品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6.
《新潮电子》2003,(11):66-66
谈到MD.一定少不了索尼(SONY)和夏普(SHARP)。作为MD领域两大巨头,索尼和夏普在产品方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发布的几乎每一款产品都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近期.夏普接连推出了数款MD随身听新品,其中MD-DS70在单放机领域向索尼发起了强劲的冲击。MD-DS70采用的“Δ∑”1-BIT数字放大技术更是令其如虎添翼;索尼自不能坐视夏普如此风光,也先后发布了两款单放MD随身听作为回应。  相似文献   

7.
《数码》2003,(8):52-55
熟悉随身听产品的朋友都知道,索尼的随身听产品可以分为四大系列。除了大家熟知的MD、CD,DVD和磁带机以外,还有一类就是Network Wakman,中文名为“网络随身听”。Network Walkman是索尼采用半导体存储器(闪存)的随身听产品,这点跟市场上绝大多数MP3随身听非常相似,不过,它一般仅仅支持索尼  相似文献   

8.
《新潮电子》2007,(1):178-181
纵观MP3随身听发展的历史,不论是当年Discman时代消费者对于索尼(Sony),爱华(aiwa),松下(Panasonic)等产品的笃信,还是索尼,夏普(Sharp)在MD时代人为铸就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潮电子》2004,(9):120-125
在2002年9月MD随身听诞生10周年之际,索尼(SONY)发布NET MD时曾扬言要彻底击败MP3随身听,然而事与愿违,后者不但没有灭绝,反而更加旺盛。而MD随身听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前进的脚步似乎慢了许多,何时被挤出随身听市场的讨论不绝于耳。在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沉默后,2004年1月24日的CES 2004大展上,索尼发布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Hi-MD,重新点燃了随身听类型之争。  相似文献   

10.
“随身听”即袖珍收、录、放音机,其发展历史仅14个年头,由索尼公司首创并注册的“WALKMAN”标志已成为这类小型机的代名词,产品遍布全球。虽然目前CD、DAT、DCC、MD等数码音源相继推出并日趋小型化,但卡式随身听以软件低廉、市场占有量大而在音响市场独树一帜。据索尼公司声称,其随身听已拥有一亿使用者,尤为青年人钟爱。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高档随身听中,索尼、爱华、乐声三大牌号就占了90%以上,且均已形成系列。特别  相似文献   

11.
月亮斯坦 《数码》2004,(2):18-19
自从2002年索尼发布了两款10周年纪念版随身听以后,MD市场就一直有些沉寂。特别是进入2003年,由于缺乏重量级的新品,MD在和MP3的较量中渐渐处于下风。正当大多数人都以为索尼将要放弃MD的时候,进入2004年刚8天,索尼就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布了新的Hi-MD规格,并表示将在今年的4月和6月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发售新的Hi-MD产品,一时间让整个行业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2.
在本期的年度推荐栏目中,大家可以看到本刊音乐版编辑杨晓东推荐了他刚买入的索尼Hi-MD随身听录放机NZ-NH1。一般来说。像我们这些专业媒体的编辑,在硬件器材上一般都不会去赶这种时髦——就在上一年度,本刊的年度随身听推荐器材是红得发紫的iPod。但即便如此。iPod也没有让我们的编辑起过动用年终奖金的欲望。但这一回。索尼公司11月刚在中国市场推出Hi-MD产品。不到两周,我们的编辑就自掏腰包入货。难道索尼魅力如斯,竟可以胜过那只被人咬掉一口的大苹果?  相似文献   

13.
Seed 《新潮电子》2004,(3):59-59
近日,爱华(AIWA)推出了两款属于Gigapavit系列的2GB容量硬盘随身听,令世人惊叹爱华与索尼(SONY)合并后所迸发出的绝妙创意和精妙的工业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扬  李仲博  徐文琦 《数码》2003,(7):71-85
MD绝对是当前最神奇的随身听产品.任何音乐迷也难以抵挡MD时尚玩意儿的诱惑。从1991年5月索尼发布这种新的音乐格式,1992年MD随身听诞生到今天,已经整整有十个年头。以前MD随身听和作为音乐媒介的MD光盘价格居高不下.在国内市场很难买到.保修等相关  相似文献   

15.
Seed 《新潮电子》2004,(3):58-58
从来没有人能够猜测到索尼(SONY)对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蓝图是如何描绘的,但索尼却总能让世人感到惊叹。对于MD随身听市场,索尼可谓称霸一方。然而索尼并没有因为优势而放慢前进脚步,相反,索尼早已谋划了Hi-MD这块崭新的疆场。在人们都在翘期盼索尼对Hi-MD提供更多的内幕和资料时,索尼却出其不意地发布了传统MD类型的新战车——录放NetMD机型MZ-N920(以下简称N920)和单放机型MZ-E520(以下简称E520)  相似文献   

16.
《数码》2004,(8):130-130
也许是Appla的iPod系列产品卖得太好了。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开始加入硬盘随身听的研发行列。身为随身听老人的索尼在近日量举推出多款硬盘随身听,在上期我们的杂志中已经介绍了其中一款顶级产品,而NW-HD1则是于7月份在纪念随身听上市26周年大会上发布的一款超小型硬盘随身听。  相似文献   

17.
说到CD随身听就不能不说索尼,近期索尼发布了三款新机型:D-NE20、D-NE920.D-NE820。它们的总体特点是:首次在DISCMAN中加入“数字放大”技术(DIGITAL AMP),也比上一代机型轻薄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新潮电子》2003,(11):30-31
自从索尼(SONY)推出MZ-NE810之后,随身听市场中便没有了Net MD的新生力量,特别是省略了ATRAC芯片的MZ-NE810,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Net MD.这让索尼的MZ-N10(以下简称N10)有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没有了挑战N10的勇士.让各大厂商在Net MD上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平静。这样的平静.使得原本就“猖狂”的MP3随身听对市场的侵蚀愈演愈烈.人  相似文献   

19.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迷上了“随身听”,当腰间别 着那个会唱歌的小盒子,骑着自行车满世界 飞奔的时候,那种惬意与激情并存的感觉的确让人 难以忘怀。参加工作之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终 于可以坐在家中悠闲地欣赏高保真音响带来的美妙 音乐了,但我对“随身听”的喜爱,并没有因 为Hi—Fi音响的存在而淡漠,反而变本加 厉,对它的音质与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随身听”市场,大部分被索尼 和爱华两大品牌所占领。索尼公司作为“随  相似文献   

20.
在本期的年度推荐栏目中,大家可以看到本刊音乐版编辑杨晓东推荐了他刚买入的索尼Hi-MD随身听录放机NZ-NH1.一般来说,像我们这些专业媒体的编辑,在硬件器材上一般都不会去赶这种时髦--就在上一年度,本刊的年度随身听推荐器材是红得发紫的iPod,但即便如此,iPod也没有让我们的编辑起过动用年终奖金的欲望.但这一回,索尼公司1 1月刚在中国市场推出Hi-MD产品,不到两周,我们的编辑就自掏腰包入货,难道索尼魅力如斯,竟可以胜过那只被人咬掉一口的大苹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