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队在推广应用金刚石钻进时,遇到几十米颗粒细而致密,研磨性很弱的坚硬岩石—硅质岩,采用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时,钻头打滑,钻进效率很低,甚至不进尺。主要原因是岩石硬度高,结构致密,研磨性弱,胎体性能与岩石性质不相适应。在钻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钻头研制当前,在坚硬、致密、弱研磨性的地层(即所谓“打滑”地层)钻进,普遍感到钻进效率低,钻头寿命短,钻探成本高。客观原因是这种地层强度大,硬度高,石英含量多(70%左右,甚至高达90%以上),矿物粒径小。这种物理力学性质的岩石决定了常规钻头上的金刚石很难压入(因硬度高),且与其对磨(或钻  相似文献   

3.
在极坚硬地层钻探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钻头打滑现象,给钻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钻孔施工周期长,增加了施工成本。针对打滑地层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难题,提出了提高胎体硬度、降低扇形块的面积、加大水口面积的设计思想;为了提高钻头的寿命,提出了将制作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的工艺、配方应用到制作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思路。通过室内微钻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孕镶金刚石钻头具有高时效、长寿命等优点.为解决打滑地层钻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常规钻头在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地层(即所谓“打滑”地层)使用,时效极低,有时根本不能进尺。如何对付“打滑”地层的钻进,研制适应该地层特点的金刚石钻头,是当前钻探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从1980年开始,我们对“打滑”地层用电镀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进行了研制与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有关情况论述如下。一、“打滑”地层与钻头打滑习惯上称为“打滑”地层的岩石,主要特点是岩石坚硬、结构致密、研磨性弱。常常表现为压入硬度大、石英含量多、矿物粒径小,因而研磨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我所针对钻探施工常遇到的“打滑层”的特点 ,合理设计钻头参数 ,制作了多种规格的“打滑层”钻头 ,钻进效果较好 ,为用户解决了钻进难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以下“打滑层”钻头设计要点。(1)选用高品级人造金刚石。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具有晶形好、单粒抗压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 ,钻进坚硬岩石具有特别明显的优点 ,是低品级金刚石所无法比拟的 ,也是突破“打滑层”的关键。(2 )选用中细粒度人造金刚石。当前国内人造金刚石强度与国外先进水平比有很大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使用粗粒度金刚石 ,由于强度不够 ,会造成金刚石磨钝…  相似文献   

6.
在水电勘探中,如遇坚硬打滑地层,孕镶金刚石钻头出刃慢,钻进时效低。针对这一问题,引用高频低冲击功液动冲击器,通过其产生的高频振荡来改善孕镶金刚石钻头的碎岩效果,提高坚硬打滑地层的钻进时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坚硬致密“打滑”地层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针对坚硬致密"打滑"地层研制了一种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室内微钻试验及现场钻进试验均表明:在钻进极坚硬致密"打滑"地层时,相对于普通金刚石钻头,新型自锐金刚石钻头可提高钻头机械钻速1~3倍,且钻头寿命相对较高,为攻克"打滑"地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碎岩钻进工具。  相似文献   

8.
坚硬致密岩层钻进用热压金刚石钻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坚硬致密岩石钻进中遇到的钻头打滑、钻进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改变弱包镶材料,加入强化的石墨颗粒,进行试验与研究,获得了颗粒状石墨能提高金刚石出刃的初步效果。随后对石墨颗粒的粒度和强化程度进行反复试验,得到石墨颗粒的粒度、含量和强化程度对金刚石出刃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研制成新型的热压金刚石钻头,生产试验表明能明显提高金刚石钻头的出刃效果,达到了提高钻进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我队皇城山矿区ZK202、ZK31两孔都曾出现过数层坚硬岩石,即硅化非常高的硅英岩、钾化花岗岩等,可钻性10~11级,研磨性很小。使用天然孕镶和人造孕镶钻头,平均时效只有0.4米左右,“打滑”现象比较严重。虽然采取加大压力,增加冲洗液中的岩粉含量,迫使金刚石出露,但效果都不理想,反而加剧了钻头高度的磨损。后来,我们选用了武汉地院人造电镀金刚石钻头,在岩石相同,操作规程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压力稍小,500~700kg),明显地提高了钻进效率,防止了“打滑”现象,平均时效提高到1.01米。人造电镀钻头、天然孕镶钻头和人造孕镶钻头在硬岩中钻进的各项指标对比见附表。  相似文献   

10.
我队过去在某铜矿施工,在推广应用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时遇到几十米、颗粒细而致密、研磨性很弱的坚硬岩石硅质岩,采用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时钻头打滑,钻进效率低,成本高,成了我队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的一只拦路虎。针对我队硬岩层钻进中存在的这一难关,设计试制了金刚石钻头喷砂机,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孕镶金刚石钻头,经过喷砂处理后钻进效率有明显提高。如某铜矿6319孔孔深674米,遇到一段坚硬的硅质岩,有七十多米,使用孕镶金刚石钻头喷砂前后钻进效果对比如下表。  相似文献   

11.
金矿复杂地层金刚石取心钻头选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矿复杂地层金刚石钻进存在岩石坚硬、地层打滑、漏失等问题,影响钻头寿命和钻进效率。在山东招远某金矿勘探中,通过对3个单位制造的金刚石钻头进行现场对比试验研究,证明JBD-75S仿生金刚石钻头在提高钻头寿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适合该复杂地层钻进。  相似文献   

12.
锯齿钻头适用于硬岩“打滑”地层,其效率较普通平底孕镶金刚石钻头高3—5倍。但在不完整地层钻进,效率就降低。如在1987年开始使用锯齿钻头时,在含砾凝灰质砂岩层及软硬交互的破碎层中钻进,平均寿命不超过12m。机台便因其寿命低而不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地矿部“八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是在普通回转钻进的基础上,靠孔底钻具组合中增加的液动冲击器产生的附加冲击载荷,来增加钻头孔底碎石的能量,从而提高钻进效率。尤其对于坚硬岩层钻进,冲击回转是克服钻头与岩石之间打滑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还可减少破碎地层钻进中  相似文献   

14.
设计制造与坚硬致密打滑地层相适应的金刚石钻头,仅仅是为该地层钻进提供了比较合理的锐利工具。但要取得好的钻进效果,还要正确使用这种工具,合理选择钻进参数,方能奏效。和常规地层不同,坚硬致密打滑地层孕镶钻头往往选用大钻压、低  相似文献   

15.
一、概 述金刚石钻头出现“打滑”现象只是相对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一是岩石的坚硬程度,即它本身的硬度大,结构致密,研磨性弱;二是金刚石与胎体消耗不匹配,即金刚石的品级低,和胎体性能不适应。对此问题,我们在生产实际中,对不同厂家、不同性能、不同底唇面金刚石钻头,在钻进“打滑”层中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证明“打滑”层存在,同时,也确实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从孕镶钻头金刚石出刃与分布、岩石抗压强度和压入硬度及碎岩机理等方面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给进压力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综合碎岩机理、确定钻进压力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孕镶金刚石钻头齿间相互独立,在坚硬地层中钻进极易产生打滑和单齿受力太大导致钻头损坏的难题,引入仿生爪趾结构原理和自补偿理念,研制了仿生自补偿一体式高胎体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钻头的一体式切削齿设计,主要在单齿的齿单元间采用加强筋方式强化单齿强度,单齿与单齿间设置齿间加强筋加强,使得钻头相邻齿单元、相邻单齿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钻进过程中,钻头齿的工作唇面会产生多个超过岩石极限破坏强度但远低于钻头胎体强度的应力集中区域,不容易出现少数几个接近或超过钻头胎体强度的应力集中区域的情况。如此,钻头的整体性更好,受力均匀,切削岩石的效率更高,寿命更长,尤其对于坚硬地层,防打滑效果更好。经现场试验表明:仿生自补偿一体式高胎体孕镶金刚石取心钻头较常规钻头具有更高的碎岩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钻探专家提出在金刚石正常钻进条件下,破碎岩屑的数量应与孔底排出岩屑的数量相应,否则,岩屑将会充满孔底部分,形成"岩屑垫",阻碍岩石破碎,所以设计钻头和选择钻进规程参数时,应该保证破碎岩屑体积与孔底表面、钻头胎体间的体积,即充满孔底的体积相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械钻速(钻头每转进尺)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给出了机械钻速与金刚石底出刃、岩屑排出程度的关系。提出了金刚石正常出刃和非正常出刃的概念,并对正常出刃金刚石钻头和非正常出刃金刚石钻头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研究和野外生产试验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温姝静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4):70-71,74
通过介绍"打滑层"地层,进而针对"打滑层"地层设计金刚石钻头,使得钻头在钻进中更能有效的进尺,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寿命。为用户和生产厂家都带来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钻进效率,合理利用钻进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本文采用摩擦热能辅助机械能碎岩(简称:热-机碎岩)的方法,将氮化硅作为摩擦元件引入孕镶金刚石钻头中,以提高钻头工作层的钻进性能。本文通过对钻头水口、摩擦元件的尺寸计算,钻头胎体、结构的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热-机碎岩孕镶金刚石钻头(简称:热-机碎岩钻头),并与常规六水口钻头和三水口钻头开展了室内钻进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六水口钻头和三水口钻头相比,热-机碎岩钻头加入摩擦元件后能够因摩擦生热而使岩石产生弱化作用,钻头钻速提高,在相同钻井液流量下最高可比六水口钻头的机械钻速高33.3%。热-机碎岩钻头胎体的磨损程度比三水口钻头小,热-机碎岩钻头可用于强研磨性地层的钻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