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e72.7Cu1Nb2V1.8Si13.5B9合金的热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治  何开元  张洛 《金属学报》1997,33(12):1289-1294
研究了Fe(72.7)Cu1Nb2V(1.8)Si(13.5)B9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763—883K)退火1h后的热磁曲线(σs-T曲线)借助于碰分析的方法,由σs1/B-T曲线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合金中α-Fe(Si)相和剩余非晶相的体积分数、饱和磁化强度及Curie温度随退火温度Ta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当Ta<823K时α-Fe(Si)相的饱和磁化强度σsα和Curie温度随Ta的增加略有下降,当Ta≥823K时σsα和TCα保持不变;剩余非晶相的饱和磁化强σsA度和Curie温度在整个退火温度范围内均随Ta的增加而单调下降并且两者之间呈近似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了成发为Fe73NbxAl5-xGe2P10C6B4(x=0,1,5,原子百分比)的合金系。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宽约5mm、厚度不同的条带,通过DSC、XRD以及Faraday磁天平、静态磁性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结构和磁性能。发现含1%(原子)Nb的Fe73NbxAl5-xGe2P10C6B4合金的过冷液相区△Tx最宽,达到66K,且能制备出厚度大小100μm的完全非晶。整个合金都具有很高的饱和强化强度σs。经973K退火900s后,由于α-Fe等晶相的析出,使得各金的σs和Hc都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3.
龚彦  蒋成保  徐惠彬 《金属学报》2006,42(8):830-834
研究了(Fe0.81Ga0.19)100-xBx(x=0-20)合金的相组成和磁致伸缩特性.结果表明:x=1时,铸态合金由A2(bccFe(Ga))相和Fe2B相组成;x=5,10,15,20时,为A2相、L12(α—Fe3Ga)相和Fe2B相组成.800℃保温3h油淬后,当x=1,5时,为修正的DO3(Fe3Ga)相和Fe2B相组成;x=10,15,20时,为修正的D03相、L12相和Fe2B相组成.加入B元素后铸态合金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在x=1和10处出现峰值;油淬后随着B含量增加,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其中x=10合金的λs比相应油淬Fe81Ga19合金的λs增加了80%.油淬态合金,随B含量添加,析出Fe2B相,导致Fe-Ga合金基体中修正的D03相的Ga含量相应提高,磁致伸缩提高;随着B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合金中出现了过多的Fe2B相和L12相,磁致伸缩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了成分为Fe73NbxAl5-xGe2 P10 C6B4 (x =0 ,1,3,5 ,原子百分比 )的合金系。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宽约 5mm、厚度不同的条带 ,通过DSC、XRD以及Faraday磁天平、静态磁性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结构和磁性能。发现含 1% (原子 )Nb的Fe73NbxAl5-xGe2 P10 C6B4 合金的过冷液相区ΔTx 最宽 ,达到 6 6K ,且能制备出厚度大于 10 0 μm的完全非晶。整个合金系都具有很高的饱和比磁化强度 σs 。经 973K退火 90 0s后 ,由于α Fe等晶相的析出 ,使得各合金的σs 和Hc 都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8Co2Zr8Nb2B9M1(M=Ta、Cu)非晶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下对合金进行等温热处理。利用DTA、XRD、TEM、VSM和阻抗分析仪研究合金的热行为、微观结构、磁性能及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晶化初期,Fe78Co2Zr8Nb2B9Ta1非晶合金析出α-Mn亚稳相和α-Fe(Co)相,Fe78Co2Zr8Nb2B9Cu1非晶合金仅析出α-Fe(Co)相。600℃退火后的Fe78Co2Zr8Nb2B9Cu1合金中晶化相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Fe78Co2Zr8Nb2B9Ta1合金。合金的M s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Fe78Co2Zr8Nb2B9Ta1合金的H c在600℃退火后明显增大,这与α-Mn型相的析出有关;而Fe78Co2Zr8Nb2B9Cu1合金的H c在600℃退火后达到极小值。合金的GMI max值随退火温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Fe78Co2Zr8Nb2B9Cu1合金具有比Fe78Co2Zr8Nb2B9Ta1合金更显著的GMI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水冷铜模吸铸方法制备了最大截面直径为2mm的Y6Fe60.5Co11.5B22铁基大块非晶合金,研究了冷却速率对合金磁性能的影响,分析并计算了合金的临界冷却速率。大块Y6Fe6.5Co11.5B22非晶合金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其矫顽力Hc=2.53A/m,饱和磁化强度Ms=1.24T,初始磁化率明显高于相同成分的晶态合金。热稳定性分析表明,该合金具有较高的非晶形成能力,其形成非晶的临界冷却速率(Rc)约为119K/s。  相似文献   

7.
新日本钢铁公司正发的一种新型稀土永磁体,其成分含(Wt%):R(主要是Sm)23~28,Cu4~10,Fe15~25,Zr0.2~5,B0.005~0.06,余为Co和难免杂质。该成分的熔体直接连续浇铸成厚度<3mm的薄板,并进行急冷(水淬)处理。该合金是以R2Co17金属门化合物(R是以Sm为主的稀土金属)为主体的磁化性能优良的R-Co-Cu-Fe-Zr-B系永磁材料。在该合金中添加微量硼,通过直接连续铸造快冷处理,可抑制粗大X相的析出,不致于引起饱和磁化强度的降低,显著改善了磁化性能。上述成分的R(主蛋是Sin)、Cu、Fe可以保证充分高的饱和磁…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辊旋淬法制备出Fe69Co8Nb7-xVxB15Cu1(x=0,2,5,7)系列非晶合金,将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进行退火,通过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B-H磁滞回线仪对退火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软磁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软磁性能影响显著,当TaTg时,由于结构弛豫,内应力的释放,非晶合金的矫顽力(Hc)降低;当Tx1TaTx2时,由于bcc结构α-Fe(Co)纳米晶相的析出,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s)明显增大;当TaTx2时,由于α-Fe(Co)晶粒粗化和非磁性相的析出,合金的软磁性能急剧恶化。其中Fe69Co8Nb5V2B15Cu1非晶合金在580℃退火1 h,表现出极为优异的软磁性能,其Bs=1.15 T,Hc=0.9928 A/m,μi=48460,而Fe69Co8V7B15Cu1非晶合金在650℃退火1 h,则发生软磁到硬磁性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将Fe73.5Cu1Nb3-xTixSi13.5B9(x=0,1,2,3)合金快淬带进行高能球磨制成粉末样品,在550℃真空退火1h,研究了磁粉的相结构及磁性。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延长,不添加Ti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中析出晶化相的晶格常数增大。添加Ti的Fe73.5Cu1Nb3-xTixSi13.5B9(x=0,1,2,3)合金在球磨60h后再退火,可以得到单一α-Fe(Si)软磁相,且随Ti含量增大,析出晶化相的晶格常数减小,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铜模吸铸工艺制备出直径为3 mm的Cu50.4Ti27.1Zr16.2Co6.3和Cu50.9Ti27.4Zr16.4Co5.3非晶圆棒,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构组织、相成分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当升温速率为20℃/min时,该两种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分别为59 K和41 K;在磁性元素含量较小的铜合金体系中,小范围变化Co含量对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不大;样品直径由3 mm增大到5 mm时,非晶基体中会析出较多形状不规则富Co和Ti的混合相,使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研究了M11-xCax(Ni,Co,Al)5合金中Ca含量对金属氢化物(MH)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合金的平台压力的影响.实验结累表明随苦合金中Ca含量的增加。活化性能得到改善.但是电极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却下降,特别当X≥0.2时、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明显下降.在x=0.1时.合金电极具有最大的电化学放电容量331mAh·g-1(C/3,在1C,2C倍率放电条件下、x=0.1和x=0.2的合金电极具有较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在x<0.3时,合金的平台压力随着x值的增加而上升,但x=0.4的合金平台压力比2=0.3的合金平台压力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王延玲  徐坚  杨锐 《金属学报》2003,39(4):364-368
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计分析表征了Tix(Cu0.45Ni0.55)94—xSi4B2(x=50,60,70,75,80)合金粉末高能球磨后产物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合金成分在50≤x≤70范围,球磨产物主要为非晶相,但仍残留有α—Ti纳米晶体,当x>70%时,机械研磨仅导致初始晶体相的晶粒细化,形成纳米晶结构,未发生非晶化;不同Ti含量非晶相的晶化行为依赖于合金成分;用2%的V,Zr,Nb元素分别部分替代x=70和x=75合金中Ti时,对非晶相形成范围的扩展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磁测量、X射线衍射及热磁分析等测试技术和双相无规磁各向异性模型,研究了Fe73.5Cu1.0Nb3.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磁性与有效磁各向异性及铁磁相饱和磁化强度的关系,发现在不同晶化退火温度Ta下,当有效磁各向异性〈K〉达最低值、合金中非晶相的饱和磁化强度σAS与αFe-Si纳米晶的σαS之比σAS/σαA=0.55时,合金的软磁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Tb0.36Dy0.64(Fe0.85Co0.1)2-xBx(x=0,0.05,0.15,0.30)合金的结构、显微组织和磁致伸缩.结果表明,Tb0.36Dy0.64(Fe0.85Co0.15)2-xBx合金基体仍为MgCu2型立方结构Laves相,合金点阵常数α随B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B含量达到x=0.15时,样品中开始有杂相析出.少量B(x=0.05)添加时,合金的饱和磁致伸缩有所提高;随B含量继续增加,合金中形成1∶3相以及富硼相,饱和磁致伸缩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多组元Alx(TiVCrMnFeCoNiCu)100-x高熵合金系微观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一族多组元A1x(TiVCrMnFeCoNiCu)10-x(x=0,11.1,20,40)(x为原子百分数,下同)伪二元高熵合金,研究了该新型合金系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Al含量为零时,合金为fcc,bcc,σ相和非晶相等多相共存;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微观组织趋于简单,当x=20时,合金中只有bee简单固溶体;但当Al含量继续增加到x=40时,合金中开始出现Al,Ti等金属间化合物;多组元合金的高混合熵效应能够有效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等复杂相的析出,有助于简单固溶体的形成。使该合金系的相数低于由Gibbs相律所定的最大平衡相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相还原法,通过控制颗粒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制备了不同尺寸、不同Fe含量的片状FexCo1-x(x=0.1~0.6)合金纳米颗粒,研究了不同成分铁钴合金纳米颗粒的微结构及形状对其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0.1时,铁钴合金纳米片为面心立方和密堆六方两相共存结构;当x≥0.2时,铁钴合金纳米片为单相体心立方结构。同块体合金相比,铁钴合金纳米片的点阵发生膨胀。纳米片的饱和磁化强度低于合金相应的块体值,纳米片的矫顽力高于块体及球形纳米颗粒的矫顽力,并且随铁含量的提高而降低。颗粒的片状形貌使得一致取向Fe0.6Co0.4合金纳米片的磁化行为随外场方向而改变,磁化的易轴在面内方向,难轴为纳米片的法线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一系列不同Co/Ni摩尔比的FeCoNiCrZr非晶薄带,并对该系非晶合金进行等温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Co/Ni摩尔比的变化对(Fe0.52Co0.48-xNix)73Cr17Zr10系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在0.06~0.30之间变化时,所制备的合金薄带基本为非晶结构;(Fe0.52Co0.48-xNix)73Cr17Zr10(x=0.18,0.30)两种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为Am→α-Fe(Co)+Am′→α-Fe(Co)+Cr2Ni3+Fe3Ni2+Cr2Zr+未知相;Co/Ni摩尔比的增加增强了合金的热稳定性,抑制了退火后α-Fe(Co)相的析出。两种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退火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在低于第一晶化峰值温度θp1退火时,Ms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步上升;在温度高于Tp1退火时,Ms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8.
借助XRD、DTA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快淬Fe78Si9B13非晶带的热稳定性,分析了高压烧结条件对球磨非晶粉末烧结获得的块体合金相对密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晶合金中,a—Fe相初始晶化温度为469℃,Fe2B第二相初始析出温度为509℃;在P=5.5GPa高压烧结条件下,随着烧结功率Pw的增加,块体合金的a-Fe相晶粒尺寸D逐渐增大,在10.3~14.2nm之间;块体合金的相对密度也随烧结功率Pw升高而增大,当Pw=1207W时,获得了相对密度为99.6%的a—Fe单相纳米晶块体合金,其饱和磁化强度Js=1.52T,矫顽力Hc=1.9kA/m。  相似文献   

19.
WC—Co硬质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WC-Co硬质合金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因素、磁化机制和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与抗弯强度σ(TRS)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WC-Co合金4πσ的主要因素是γ相含量和γ相成分,其次是γ相结构。其4πσ同合金标称钴含量或合金碳含量间均不存在单一性对应关系。γ相分布和热处理及添加稀土元素对合金4πσ的影响,实质上仍归结为上述基本因素的作用。WC-Co合金的4πσ同抗弯强度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因而难以用饱和磁化强度(Ms或4πσ)取代σ(TRS)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Co-W-C系合金的磁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寿荣  任庆峰 《硬质合金》1995,12(4):211-215
研究了Co粉、Co-W-C固溶体合金及WC-Co硬质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磁力,提出了比娇顽磁力(Hsc)物理量。结果表明,用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和比娇顽磁力Hsc分别取代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磁力Hc表征该系合金的磁性更为合理;该系合金的磁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其磁性与合金碳含量间不存在“单一性”对应关系,Ms值与抗弯强度σbb间也无“良好的”对应关系;用Ms鉴定硬质合金的碳含量和综合评估合金材质,例如鉴定人造金刚石生产专用硬质合金顶锤的材质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