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铁碳微电解反应中填料易板结及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增加内循环装置改进反应器结构,同时将铁碳微电解与H2O2进行工艺耦合,用于处理多晶硅有机废水,考察了Fe-C投加量、初始pH值、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工艺条件对多晶硅有机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大小为:铁碳投加量>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其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铁碳投加量250 g·L-1,初始pH值2.8,H2O2投加量112 mL·L-1,反应时间83 min,该反应条件下COD的去除率为71.26%。铁碳/H2O2降解多晶硅有机废水COD的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0.5273X-0.6347,降解COD的速率常数为0.527 3 min-1。  相似文献   

2.
冯雷雷 《塑料助剂》2023,(4):12-15+23
针对塑料生产废水成分复杂、色度高等特点,采用混凝-O3/H2O2氧化联合工艺处理,工业塑料废水混凝沉淀分离后,在温度25℃、pH 7、双氧水0.6 mL/L、臭氧(O3)浓度17.28 mg/L条件下氧化反应30 min,出水CODCr为20.49 mg/L,满足工业塑料废水的排放要求,为塑料制造业生产废水降解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Fe0类Fenton氧化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中的最适Fe0和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和最佳处理时间,研究了处理后出水BOD5/CODCr(B/C)值、体系中亚铁和总铁含量以及·O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Fe0类Fenton体系中,最适Fe0投加量为6.59 g/L,H2O2投加量为3.33 g/L,初始pH=3,处理时间为50 min, CODCr去除率达到42.50%。相比于传统Fenton体系,Fe0类Fenton体系CODCr 去除率提高了约17%,出水B/C值达到0.34,加速了·OH的产生,H2O2添加量明显减少,铁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可以有效减少含铁污泥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3O4、CoFe2O4、CuFe2O4、NiFe2O4、MnFe2O4等5种尖晶石磁性颗粒,并研究了其作为催化剂非均相Fenton氧化柠檬酸镍的效果。结果表明CoFe2O4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4种磁性颗粒,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CoFe2O4为催化剂,研究了非均相Fenton反应的最佳条件。对于含0.5mmol/L柠檬酸镍的废水,在初始pH为3、催化剂投加量为0.3g/L、30mmol/LH2O2分3批次平均投加的情况下,柠檬酸镍的去除率可达97%,进一步加碱沉淀可去除废水中99%以上的镍。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一种高效低成本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采用O3催化氧化、O3/H2O2催化氧化两组氧化体系处理工业园区印染废水并对比处理效果和成本投入,考察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O3气体流量和O3气体浓度对工业园区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O3/H2O2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在进水流量为1.2 m3/h、回流量为2.5 m3/h、O3气体流量为1.0 m3/h、O3进气浓度为16 g/m3、反应时间为60 min的运行条件下,COD由42.03 mg/L降至30.23 mg/L,去除率为28.08%;UV254由0.497 cm-1降至0.315 cm-1  相似文献   

6.
员建  李若楠  徐楷  苑宏英  高富 《水处理技术》2022,(5):100-103+113
采用高锰酸钾(KMn O4)、紫外/过氧化氢(UV/H2O2)两种预氧化方式,通过改变氧化剂的投加量对三卤甲烷(THMs)、卤乙腈(HANs)生成势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氧化方式均能很好的削减生成势,其中 UV/H2O2预氧化效果较佳。在 KMn O4预氧化过程中,KMn O4投加量为 5 mg/L 时,THMs、HANs 生成势去除率分别为82.7%、80.2%;在 UV/H2O2预氧化过程中,紫外光强 12 W,H2O2投加量为 5 mg/L 时,THMs、HANs 生成势减少幅度较大,生成势去除率分别增长到 83.1%、83.7%。当两种预氧化方式的氧化剂投加量均大于 5 mg/L 时,两种物质生成势去除率增长缓慢并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7.
硫酸亚铁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硫酸亚铁法处理含氰废水进行研究,首次分别测定易释放氰浓度和总氰浓度,结果表明在pH 4~6,处理后废水中铁氰化物含氰质量浓度0.2 mg/L,总氰质量浓度为2 mg/L.采用硫酸亚铁处理含氰废水达不到排放标准是由于游离氰过高引起的,且生成铁蓝很稳定,因此,可以在过滤前进一步加入氧化剂一步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传统Fenton氧化法对高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不理想。为提高高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传统Fenton法基础上选用廉价、安全易得的Fe0代替Fe2+参与反应,并创新性地加入硼(B)作为还原剂,以促进Fenton体系对高盐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柠檬黄)的降解。结果表明,B/Fe0/H2O2体系对高盐废水中柠檬黄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盐(Na2SO4)浓度为0.2 mol/L、反应60 min时,柠檬黄的最终降解率达到100%,B、Fe0以及H2O2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2 g/L、0.02 g/L和1 mmol/L。B/Fe0/H2O2体系对盐(Na2SO4)浓度在0~0.4 mol/L的废水都有着很好的柠檬黄降解率,且在废水中含有其他不同阴离子组合时...  相似文献   

9.
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Fe0/氧化石墨烯(GO)强化Fenton体系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过程的水平分别为m(Fe0)∶m(GO)=2∶1、H2O2投加量9.99 g/L、初始pH=2。然后采用单因素实验进一步确定了硫酸亚铁和铁粉的投加量分别为10.22、4.94 g/L,处理时间为50 min, CODCr去除率达到87.67%。强化Fenton体系处理出水BOD5/CODCr(B/C)值由原水0.27提高至0.39,且明显高于传统Fenton体系(0.31),表明处理后废水可生化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以浸渍法制备金属复合催化剂Mn-Ti-Mg/Al2O3,采用SEM-EDS、XPS、BET对复合催化剂的表观形貌、原子组成、金属元素的存在状态、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其pHzpc。之后将其作为多相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对其催化效果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O3流速、溶液初始pH对其催化效能的影响,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Ti-Mg/Al2O3复合催化剂对于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效果较好,催化剂投加量和臭氧流速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煤化工废水COD的去除率,废水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处理。经过催化臭氧氧化处理之后,废水的pH显著降低,导致催化剂中金属活性成分溶出,催化剂活性降低。在温度22℃、溶液初始pH 7.8、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10 g/L、臭氧流速1.0 mg/min、反应时间40 min条件下,采用Mn-Ti-Mg/Al2O3催化臭氧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处理后废水...  相似文献   

11.
通过H2SO4改性制备了TiO2光催化剂,采用XRD和激光粒度仪进行表征,研究了H2SO4浸泡浓度、光照时间、pH和氧化剂H2O2用量对钻井废水进行光催化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H2SO4改性并未改变TiO2晶体结构,在钻井废水水样pH=6、H2SO4改性TiO2用量15 g·L-1、光照时间30 min和氧化剂H2O2用量1.0 mL条件下,钻井废水的COD值降为2 mg·L-1,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H2O2改性稻杆作为Pb2+吸附剂,具有改性工艺环保、简单、成本低,以及对Pb2+吸附率高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改性剂。优化改性工艺,制备优良吸附性能的H2O2改性稻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详细探讨了改性工艺的影响因素如pH值、H2O2用量、Fe2+/H2O2物质的量之比、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稻杆颗粒度和稻杆用量等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对改性工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出最适宜的改性工艺为:在100 mL的溶液中,不加FeSO4的情况下,稻杆用量为3 g,改性pH值为8,H2O2用量为稻秆用量的30%,稻杆颗粒度为40目,改性温度为20℃,改性时间为4 h。用2 g H2O2改性稻秆处理100 mL 200 mg/L的Pb2+废水时,对Pb2+的吸附率为94.45%,吸附容量为9.445 mg/g,表明H2O2改性稻秆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蔡世颜  徐菁  汪博飞  夏娜  程珊  刘琪 《净水技术》2023,(S1):160-166
芬顿氧化法因其具有较好的有机物降解效果已应用于许多大规模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中,近年来发展出以紫外光(UV)/H2O2等方法为代表的类芬顿技术,其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均与芬顿技术类似,但光芬顿所需的Fe2+浓度更低,反应不需要很低的pH,运行更加高效、安全和简单。文章通过构建光芬顿反应体系,搭建光芬顿反应装置,以H2O2投加量、亚铁盐投加量、反应pH、光源为反应条件参数,以COD&去除效果为降解性能指标,优化降解反应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验证了光芬顿体系对废水CODCr的去除机理,确定了光芬顿体系的最优反应条件,并研究了降解规律,分析了经济成本,提出了光芬顿体系对印染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应用建议。试验中最优反应条件如下:pH值为6,H2O2投加量为400 mg/L,Fe2+投加量为21.0 mg/L。该条件下,经过光芬顿处理,可将二沉池出水的COD&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三乙胺废水,探究水样pH值、Fe2+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样pH值2.5,投加Fe2+500 mg/L,H2O213.2 g/L,反应90 min的条件下,三乙胺的去除率达98%。动力学方程为:V=2.126 4×10-5 c0.755 2 ca0.383 8cb0.600 7。  相似文献   

15.
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Fe3O4类芬顿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负载纳米Fe3O4磁性催化剂(Fe3O4/GO),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光谱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多相类芬顿处理高浓化学原料药生产废水。结果表明,Fe3O4颗粒成功负载在GO表面,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当废水的pH为3,双氧水(H2O2的质量分数30%)投加量10 mL/L,催化剂投加量2 g/L,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达78%,UV254去除率高达81%。三维荧光光(3D-EEM)分析可知,芳香类和富里酸类物质在催化降解过程中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双金属(铁和铈)活性炭(Fe-Ce/AC),以Fe-Ce/AC为非均相Fenton催化剂处理兰炭废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下,以pH值及H2O2和Fe-Ce/AC投加量为考察因素,兰炭废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确定H2O2最佳投加量为3 mL,Fe-Ce/AC最佳投加量为0.10 g,pH最佳值为4。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Fe-Ce/AC非均相Fenton技术处理兰炭废水工艺,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显著性顺序为:pH>Fe-Ce/AC投加量>H2O2投加量,其中,H2O2投加量与Fe-Ce/AC投加量间交互作用显著,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2}_{adj}$=为0.920 9,模型回归项极显著(P<0.000 1),表明模型可信度和准确度高;最佳工艺条件为:pH=3.7,H2O2投加量为2.7 mL,Fe-Ce/AC投加量为0.1 g,COD去除率模型预测值为81.31%,与实验值80.05%相比,相对误差为1.55%,表明模型对实验结果有良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析凝胶法对废水中的PVA加以回收,并对盐析凝胶后废水进行Fenton处理。考察了Na2SO4、Na2B4O7·10H2O投加量、pH、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VA回收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电催化氧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时间、槽电压、初始pH、极板间距、通气量等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盐析凝胶-Fenton氧化法可以有效的回收废水中的聚乙烯醇,并能高效的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最佳条件下,即室温,pH为4.0,投加Na2SO415 g/L,Na2B4O7·10H2O 2.5 g/L,反应60 min,废水中PVA回收率可达88.78%;在此基础上,电催化氧化进一步处理使得废水中的PVA降至123.61 mg/L,COD降至1143.93 mg/L,后续需做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8.
张杰 《河北化工》2014,(5):47-49
国内每年约有千万吨含氰废水排入水体中,因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故研究臭氧氧化降解含氰废水的活性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了温度、臭氧使用量和pH值对含氰废水中氰根离子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降解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好;处理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氰废水,当反应温度为30℃,臭氧投加量为30 mg/min,臭氧浓度为9.4 mg/L,pH=10时,反应30 min后降解率可达99.8%;以臭氧降解氰根离子活性高,需要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铜离子浓度、反应pH值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总氰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总氰化物的质量浓度为874 mg/L时,在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为3.09 g/L、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0 mg/L、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1 h的最佳条件下,总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7.6%。铜离子能加快过氧化氢氧化氰根的反应速率。此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过氧化氢实际投加量比理论投加量要大。  相似文献   

20.
在碱性条件下,使用H2O2部分氧化Mn(OH)2制备了Mn3O4-MnOOH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过硫酸氢钾活化剂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水中难降解染料罗丹明B。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多种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确定了其为内部Mn3O4、外部MnOOH的二元纳米片状核壳式结构。通过考察不同催化体系下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可得Mn3O4-MnOOH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锰氧化物更好的催化效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溶液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KHSO5投加量、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染料降解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即pH为4,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为0.1 g/L,KHSO5投加浓度为0.325 0 mmol/L,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该条件下,反应30 min后,罗丹明B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