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钼广泛分布于天然矿山中,且主要以钼酸盐[Mo(Ⅵ)]的形式存在。钼资源的快速消耗,可能会增加含钼工业废水的排放并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用水热法合成黄钾铁矾矿物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Mo(Ⅵ),利用XRD表征了矿物材料的理化性质,基于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Mo(Ⅵ)初始浓度、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和不同共存离子对黄钾铁矾吸附Mo(Ⅵ)行为的影响,并结合黄钾铁矾吸附Mo(Ⅵ)前后FT-IR官能团变化结果,揭示黄钾铁矾对Mo(Ⅵ)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黄钾铁矾对Mo(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受化学过程主导且为单分子层吸附;随着pH的上升,黄钾铁矾去质子化能力增强,对Mo(Ⅵ)的吸附量减小;吸附剂投加量在0.8 g/L时达到吸附饱和,继续增加黄钾铁矾投加量并不能增加Mo(Ⅵ)的去除率;共存阴离子的加入会与Mo(Ⅵ)竞争矿物表面的吸附位点,对吸附起抑制作用;黄钾铁矾对Mo(Ⅵ)的吸附过程中—OH起了关键作用,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吸附和外圈络合吸附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脱水污泥为原料通过碱改性制备得到生物吸附剂,采用该生物吸附剂对镍冶炼烟气制酸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去除。考察了吸附时间、pH、生物吸附剂的投加量以及混凝药剂的投加等条件对酸性废水中Ni、Pb、Cd、Cu等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吸附剂适宜操作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20 min,pH为5~7,吸附剂投加量为7 mL/100 mL(吸附剂体积/废水体积)。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能达到GB 25467-2010的排放要求。絮凝剂的投加对于吸附剂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协同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用高炉渣吸附废水中的Cu(2+),探讨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废水pH等因素对废水中Cu(2+),探讨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废水pH等因素对废水中Cu(2+)去除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5℃)、吸附剂投加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初始pH为7时,Cu(2+)去除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5℃)、吸附剂投加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初始pH为7时,Cu(2+)去除率达95.18%;高炉渣吸附剂对废水中Cu(2+)去除率达95.18%;高炉渣吸附剂对废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吸附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这表明此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并且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利蒙LLMO微生物菌剂处理低浓度模拟含铅废水,考察pH值、反应时间、温度、铅离子初始浓度及菌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铅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铅离子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总体上逐渐提高,并在72 h后逐渐趋于稳定;当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大于5 mg/L时,菌剂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且去除率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LLMO菌剂投加量对铅离子去除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在pH值为7,温度为30~35℃,铅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大于5 mg/L的条件下,当LLMO微生物菌剂投加量为50~60 mL/L时,其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去除效果最佳,反应72 h后铅离子去除率可达73%。  相似文献   

5.
以铁酸镍和葡萄糖为原料构建炭包裹的磁性水热炭(NiFe2O4@C)作为可重复利用的高效吸附剂,并催化次氯酸根协同氧化以去除废水中的铊。考察了初始pH、混凝pH、反应温度、共存物和氧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除铊的影响,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子自旋共振光谱仪(ESR)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其除铊机理。在铊初始浓度20 mg/L、初始pH 10、吸附剂投加量0.5 g/L、次氯酸钠投量10 mmol/L时,铊去除率达到99%以上。Ca2+、Mg2+、EDTA、DPTA抑制除铊。吸附过程更适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更适用于Langmuir和Temkin方程描述,最大铊吸附量达989 mg/g。NiFe2O4@C对Tl(I)的去除机理主要为氧化沉淀和表面羟基络合。材料再生实验表明NiFe2O4@C有很好的脱附与再生能力。本研究为废水除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物吸附法是一项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污染的新技术,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和重金属回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研究改性笋壳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铬离子,探讨振荡时间、吸附剂量、初始浓度、温度、pH对铬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铬离子去除率有很大影响,pH越低,吸附效果越好。当笋壳用量为0.5 g,、振荡时间为90 min,铬离子吸附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7.
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吸附重金属Cr3+,探讨吸附剂量、初始pH值以及反应温度对Cr3+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的数据模拟。结果表明:沸石投加量、初始pH值以及反应温度均对Cr3+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不断增大,Cr3+去除效果不断提高,饱和吸附量逐渐减小。初始pH值为4时沸石吸附Cr3+的去除率为100%。反应温度的上升不利于沸石对Cr3+吸附,沸石对Cr3+的吸附效果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沸石吸附Cr3+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能较好描述沸石对Cr3+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酰胺(PAM)及其复合物由于含有多种功能基团和良好的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在重金属处理领域起到重要作用。综述了近年来PAM复合材料吸附废水中重金属Pb~(2+)的应用研究进展;阐述了Pb~(2+)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温度、吸附剂粒径、吸附时间、溶液pH及共存离子等因素对PAM类复合材料吸附Pb~(2+)的影响及吸附机理;最后,结合其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剩余活性污泥为基体,通过高温热解处理及对其进行酸改性,制备出高效多孔生物炭吸附剂。考察了吸附温度、溶液初始pH和吸附剂投加量对Mn2+吸附效果的影响。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120min、pH为2条件下,20℃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2.55%;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120min、20℃条件下,pH为2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3.63%;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时间120min、20℃条件下,pH为2条件下,吸附剂投加量为0.5g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3.08%。生物碳吸附剂对Mn2的吸附率由改性前的45.97%,提高到改性后的73.63%。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吸附剂相较于改性之前较大幅度提升了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孔吸附树脂XAD-4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平衡吸附法吸附模拟聚乙二醇(PEG)废水,考察了初始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和温度等因素对PEG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当XAD-4树脂投加量为0.3 g/L时,PEG去除率可达89%,平衡吸附量Qe=59.95 mg/g. PEG在XAD-4树脂表面上均一分布,Langmuir, Dubinin-Radushkevich和Sips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其等温吸附过程. 不同温度下均为自发的放热吸附过程. 动态吸附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抗坏血酸稳定纳米零价铁(AAS-nZVI)并将其应用于含Cd(Ⅱ)废水的处理。在确定最佳AAS/Fe2+(摩尔比)的基础上,研究了AAS-nZVI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pH对Cd(Ⅱ)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AAS-nZVI处理含Cd(Ⅱ)废水的工艺条件;考察了AAS-nZVI的空气稳定性及其处理含Cd(Ⅱ)废水的动力学特性;通过SEM和XRD对处理Cd(Ⅱ)前后的AAS-nZVI进行形貌观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AS/Fe2+(摩尔比)为1∶3时,AAS-nZVI对Cd(Ⅱ)去除的去除效果最佳。AAS-nZVI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pH对Cd(Ⅱ)去除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 < 0.05),其中AAS-nZVI投加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AAS-nZVI投加量 > 反应时间 > 溶液初始pH。在AAS-nZVI投加量为2.0g/L、反应40min、溶液初始pH=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含Cd(Ⅱ)废水(初始浓度20mg/L,溶液体积100mL)的去除率可达92.62%。AAS-nZVI具有很好的空气稳定性,空气中放置15d的AAS-nZVI对Cd(Ⅱ)的去除率仅下降1.99%。AAS-nZVI对Cd(Ⅱ)的去除较好地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可用L-H动力学模型描述;AAS-nZVI对Cd(Ⅱ)的去除是吸附和还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高炉渣吸附废水中的Cu~(2+),探讨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废水pH等因素对废水中Cu~(2+)去除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5℃)、吸附剂投加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初始pH为7时,Cu~(2+)去除率达95.18%;高炉渣吸附剂对废水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吸附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这表明此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并且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Fe-LDHs,考察了LDHs投加质量、苯酚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和反应温度(T)对苯酚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DHs投加质量为0.5 g、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pH=8.0、T=35℃最佳吸附条件下,平衡吸附量达17.41 mg/g。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为0.021 7 min-1,平衡吸附量为9.30 mg/g。吸附前后材料的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LDHs吸附苯酚机理不仅涉及表面吸附,还包括LDHs板层结构重建和羟基离子置换。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12):2838-2842
以橘子皮、碱性氧化橘子皮的吸附废水中Pb(2+),研究吸附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等对Pb(2+),研究吸附剂投加量、pH、吸附时间等对Pb(2+)去除率的影响吸附。结果表明,在初始离子浓度50 mg/L,投加量为1.0 g/L,pH 5.5,温度30℃,吸附时间2 h时,碱性氧化改性的橘子皮比普通橘子皮对Pb(2+)去除率的影响吸附。结果表明,在初始离子浓度50 mg/L,投加量为1.0 g/L,pH 5.5,温度30℃,吸附时间2 h时,碱性氧化改性的橘子皮比普通橘子皮对Pb(2+)的吸附效果更佳,去除率达到98.52%。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更加符合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是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高炉渣对碱性品蓝的吸附性能,借助电镜扫描(SEM)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碱性品蓝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温度、离子强度和废水pH等因素对碱性品蓝去除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室温(25℃)、吸附剂加入量为0.4g、吸附时间为120 min、废水pH为8、初始碱性品蓝浓度为100 mg/L、离子强度为0 mol/L时,碱性品蓝去除率达78.31%;高炉渣对碱性品蓝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并且吸附是容易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9):1922-1926
采用活性污泥联合聚丙烯酰吸附去除废水中镉离子,研究活性污泥投加量、溶液pH、温度、PAM投加量对去除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100 mg/L的含镉溶液,活性污泥@PAM去除水中镉的最优条件为:污泥投加量0. 54 g,反应pH=5. 686,浓度0. 3%PAM溶液投加量为3. 017 m L,此时水中Cd的去除率可达97. 08%。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镉离子在活性污泥@PAM体系中的吸附行为,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受到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阳维薇  王中琪 《广东化工》2011,38(5):159-160,120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氯化锌活化法进行改性,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投加量、pH、温度等因素对养猪废水中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对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可达85%以上;当pH在8.0~10.0间、温度为20~30℃、吸附剂投加量为8 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达最佳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活性污泥联合聚丙烯酰吸附去除废水中镉离子,研究活性污泥投加量、溶液pH、温度、PAM投加量对去除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浓度100 mg/L的含镉溶液,活性污泥@PAM去除水中镉的最优条件为:污泥投加量0. 54 g,反应pH=5. 686,浓度0. 3%PAM溶液投加量为3. 017 m L,此时水中Cd的去除率可达97. 08%。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镉离子在活性污泥@PAM体系中的吸附行为,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受到化学吸附机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改性活性炭吸附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秸秆、木屑、煤渣等所制备的活性炭及其活性炭负载铁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中As(Ⅲ)的去除。考察了活性炭种类、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对As(Ⅲ)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制备的活性炭所负载铁作为吸附剂,对水中As(Ⅲ)的去除效果最好;As(Ⅲ)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刘江龙  郭焱  席艺慧 《化工进展》2020,39(2):776-789
含铜废水主要来自电镀、有色冶炼、有色金属矿山开采、染料生产等过程。因Cu(Ⅱ)具有高毒性和生物富集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利用浓盐酸、三氯化铁(FeCl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依次对拜耳法赤泥(RM)进行处理、改性,制备出了一种去除率高、吸附量大、吸附效果好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通过SEM、TEM、XRD、BET、元素分析、FTIR、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究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以及吸附温度等条件对水溶液中Cu(Ⅱ)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赤泥(RM-HCl)比表面积比RM增大20倍,经过FeCl3和CTAB改性后赤泥表面负载了大量羟基氧化铁(FeOOH)并且改善了吸附材料的表面性质,提高了吸附材料与Cu(Ⅱ)之间的亲和力和单层吸附能力。综合改性赤泥(FeCl3/CTAB/RM)对铜的吸附时间在100min达到平衡,其最佳吸附pH为6、最佳吸附剂投加量为2g/L、饱和吸附量为221mg/g。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数据说明该吸附是吸热、自发的过程。吸附机理主要是FeCl3/CTAB/RM表面的羟基(Si-OH、α-FeOOH和β-FeOOH)以及掺杂的氯原子和表面活性剂,通过物理吸附(微胶束、静电引力)和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氢键)有效地去除Cu(Ⅱ)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