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硝酸-高锰酸钾活化法对制备的柚子皮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并将其作为吸附剂探究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亚甲基蓝溶液的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改性生物炭投加量为0.6 g/L、pH 7、亚甲基蓝溶液浓度为100 mg/L、50℃吸附180 min的条件下,改性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为68.28 mg/g。通过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更好的描述了该吸附过程,同时吸附热力学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2.
揭伟伟  林鑫晨  邓文勇  刘倩  刘光斌  胡秀霞  龚磊 《应用化工》2021,(12):3325-3328,3332
研究了pH值、MB初始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对生物炭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树脂(BC-SA)亚甲基蓝(MB)吸附量的影响,对MB吸附过程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并采用SEM和FTIR对吸附MB前后的BC-SA进行了表征,探讨了BC-SA吸附MB机理.结果 表明,BC-SA吸附MB的适用pH范围较宽,为3~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H值、MB初始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对生物炭接枝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树脂(BC-SA)亚甲基蓝(MB)吸附量的影响,对MB吸附过程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并采用SEM和FTIR对吸附MB前后的BC-SA进行了表征,探讨了BC-SA吸附MB机理。结果表明,BC-SA吸附MB的适用pH范围较宽,为3~10;MB的初始浓度为2 500 mg/L时,吸附量最大,可达1 748.5 mg/g; 30~50℃范围内,温度对吸附量影响不大;BC-SA吸附MB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BC-SA孔隙结构丰富,含有大量的羟基、羧基和酰胺基等官能团结构,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及离子交换等方式对MB进行吸附。  相似文献   

4.
以核桃壳为生物质原料,FeCl_3为赋磁剂,采用浸渍-热解法在厌氧条件下制备磁性生物炭MB,并将其作为一种易分离、可再生的吸附剂应用于模拟印染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去除。结果表明,MB吸附亚甲基蓝是一个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自发吸热过程,并在298.15 K、pH=12、C_0=2 100 mg/L、8 h的吸附体系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为710 mg/g,远大于原始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容量(84.66 mg/g),是一类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具备广阔应用前景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KOH和KOH-Na OH作为活化剂,稻壳为原料,制备出活性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研究了单独用KOH活化和KOH-Na OH联合活化时,碱炭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和生物炭的质量比为1∶1,活化温度为900℃,活化时间为1h时,活化后的生物炭的吸附能力为314.571mg·g-1。但采用KOH-Na OH联合活化(稻壳∶KOH∶Na OH的质量比为1∶0.3∶0.7),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在相同的吸附条件下,活化生物炭的吸附容量为350.287mg·g-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仪来表征两种类型的活性生物炭。结果表明,它们的化学成分相似,都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但通过KOH-Na OH联合活化制备的稻壳炭主要是微孔,孔径分布更均匀,这被认为是高吸附能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孟祥雨 《广东化工》2024,(4):27-30+57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在超声辅助下成功合成了复合材料BC@LF。通过SEM、XRD以及BET表征了材料的表面形貌、成分、晶型以及吸附参数。测试了BC@LF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BC@LF可以快速吸附MB,并且其吸附能力与溶液pH以及温度呈正相关性。同时还测定了BC@LF的PZC结果表明pH低于6.9时BC@LF表面电位为正,p H高于6.9时BC@LF表面电位为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BC@LF在吸附MB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其中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模型为化学吸附行为,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BC@LF为非均匀吸附。此外,选取了五种有机污染物对BC@LF进行吸附测试,得到了不错的吸附效果证明了BC@LF具有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8.
以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在300℃、500℃、700℃条件下分别制备了油菜秸秆生物炭RSB300、RSB500、RSB700,对其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官能团分布等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亚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RSB的碳化和芳香化程度有所提升,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也有所增大。当初始MB质量浓度为50 mg/L,pH为10.0,温度为25℃,RSB300、RSB500、RSB700的投加量分别为0.6、0.4、0.3 g/L时,反应6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RSB700对MB的吸附量达到162.80 mg/g,分别比RSB300、RSB500提高了1.06、0.37倍。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RSB对MB的吸附过程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8),吸附等温线则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R2>0.96),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熵驱动的,以化学吸附为主,具体涉及静电引力、氢键、π-π键、离子交换等多重作用机制。RSB700的吸附性能优于RSB300、RSB500,可用作高效吸...  相似文献   

9.
分别在300、500、700℃条件下对废弃槟榔渣进行慢速热解180 min制得槟榔渣生物炭ARB300、ARB500、ARB700,探讨了其对水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热力学特征,并通过电镜扫描、比表面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吸附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pH为9,ARB300、ARB500、ARB700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0、0.7、0.5 g/L时,MB去除率均高于95%。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MB在ARB上的吸附行为特征,该吸附行为符合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规律。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反应的ΔG<0,ΔH>0,ΔS>0,反映出ARB对MB的吸附是自发、吸热且熵驱动的过程。具体吸附机制涉及静电引力、孔隙填充、π-π作用、氢键作用等。ARB700对MB的理论最大吸附量达86.51~97.78 mg/g,分别比ARB300、ARB  相似文献   

10.
水葫芦干体对亚甲基蓝的生物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罡  林少敏  陈少瑾 《水处理技术》2012,38(11):39-42,46
以水葫芦干体为吸附剂将其用于模拟废水中亚甲基蓝(MB)的生物吸附,考察吸附时间、初始pH、水葫芦干体投加量、干体粒径以及摇床转速等因素对MB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MB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溶液初始pH为6.0、粒径0.425~0.250 mm的水葫芦干体用量为0.5 g/40 mL、于(25±1)℃的恒温振荡摇床中以150 r/min振荡吸附反应120 min后,吸附率可达76.5%。在一定范围里,吸附率随初始pH、干体投加量和摇床转速等增大而升高,随干体粒径增大而降低。准2级动力学模型比准1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水葫芦干体对MB的吸附过程;温度升高,平衡吸附量减少。水葫芦干体对MB的吸附过程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在水葫芦干体及其浸出液中砷、镉、铅等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国标限量,所以将水葫芦干体做为吸附剂应用在染料废水处理中,不会带入有毒金属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KOH改性核桃壳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将CeO2负载上去,制备了核桃壳炭载铈材料。采用BET、FTIR、XRD、XPS、SEM、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核桃壳炭表面成功负载了CeO2,负载CeO2后核桃壳炭变面积和总孔体积显著增大。研究了核桃壳炭和铈改性核桃壳炭对碱性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铈改性核桃壳炭吸附效果显著提高,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339.84 mg/g,并且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模型可以拟合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热力学方程,且易于再生。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16,(12):2259-2262
赤泥为氧化铝工业副产物,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环境。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确定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适宜时间、温度、pH值、亚甲基蓝初始浓度、赤泥投加量范围,并考察了盐浓度对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时间5 min,赤泥投加量6 g/L,赤泥对40 mg/L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87%。亚甲基蓝浓度与赤泥吸附量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最大吸附量为14.60 mg/g。赤泥吸附亚甲基蓝为放热反应,低温利于亚甲基蓝吸附。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12):2259-2262
赤泥为氧化铝工业副产物,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环境。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确定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适宜时间、温度、pH值、亚甲基蓝初始浓度、赤泥投加量范围,并考察了盐浓度对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时间5 min,赤泥投加量6 g/L,赤泥对40 mg/L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87%。亚甲基蓝浓度与赤泥吸附量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最大吸附量为14.60 mg/g。赤泥吸附亚甲基蓝为放热反应,低温利于亚甲基蓝吸附。  相似文献   

14.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通过实验得到了25℃及30℃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平衡数据,从吸附等温线可看出亚甲基蓝水溶液吸附符合Langmuir型。以及在等温吸附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分别测定了亚甲基蓝废水吸附过程的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皮渣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柠檬皮渣用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亚甲基蓝浓度、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柠檬皮渣用量为1 g/L,亚甲基蓝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值为7,温度为30℃时,柠檬皮渣对亚甲基蓝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36.2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此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种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并联合O3曝气法预处理亚甲基蓝(MB)染整废水,考察由椰壳、香樟叶、茶叶及狗尾牙草等园林废弃物制备而成的生物炭和O3的投加量、反应p H值对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去除率影响情况。结果显示,当生物炭投加量选取2g·L-1的椰壳生物炭、O313mg·min-1、p H值为4时,所得最优COD去除率为61.2%,废水UV254最高去除率可达35.15%,BOD5/COD值最高可升至0.53,发光细菌抑制率最低降至38.1%。本方法可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不饱和键和芳香环结构,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且降低其生物毒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棉花秸秆作为前驱体,用K2CO3活化后制备出改性生物质炭K2CO3@BC,置于FeSO4溶液中形成悬浮液,干燥并煅烧,制得改性生物质炭负载铁催化剂Fe/K2CO3@BC。采用XRD、FT-IR、SEM等对Fe/K2CO3@BC进行表征,并研究其耐酸耐碱性。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污染物,将Fe/K2CO3@BC催化剂和H2O2组成非均相类Fenton体系降解水中的亚甲基蓝,探究了溶液pH、Fe/K2CO3@BC投加量、H2O2用量、温度等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Fe/K2CO3@BC中的Fe物种主要以Fe3O4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花生壳粉末作为吸附剂,处理亚甲基蓝的模拟废水溶液,进行最佳吸附条件的探讨。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亚甲基蓝溶液,最佳吸附条件为0.7 g、中等粒径的吸附剂,p H=8,室温,150 rpm振荡速度。实验表明,花生壳作为吸附剂在染料(亚甲基蓝)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物理吸附中,染料在吸附剂表面及内部的扩散是决定吸附剂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而化学吸附主要因素是基团与基团之间发生静电反应和基团之间的化学粘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处理亚甲基蓝的方法很多,吸附法是其中之一。吸附法属于物理化学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历来受到研究者和使用者的重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新型吸附剂以及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有一定优势,在应用中要根据废水实际情况和生产状况选择最佳处理和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20.
田勇  钟国英  王秀芳  林汉森 《化工学报》2012,63(12):4082-4088
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的铁磁性有序介孔炭(Fe/OMCs)对含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采用苯酚树脂作炭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前驱体,硝酸铁为磁源,通过软模路线合成了Fe/OMCs。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吸附仪,透射电镜(TEM)和综合物性测试仪研究了硝酸铁加入量对Fe/OMCs的相态、孔结构参数和磁性的影响;并以亚甲基蓝(MB)为染料探针分子,研究了Fe/OMCs对MB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材料有序性、比表面和孔容随着硝酸铁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而饱和磁化强度明显增强。Fe/OMCs对MB有快速吸附能力,其行为符合Sips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