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相页岩非均质性强,为了查明涪陵地区凉高山组不同岩相组合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文中基于岩心照片、普通薄片、X衍射、有机质丰度等分析化验资料开展了岩相评价,通过扫描电镜、等温吸附、现场含气量测试等实验,分析了6种岩相组合的孔隙结构和含气性。研究表明:凉高山组发育高碳纹层状页岩夹粉砂岩、中碳纹层状—层状页岩夹粉砂岩、中碳层状页岩夹粉砂岩、含碳块状泥岩夹粉砂岩、中低碳层状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低碳层状粉砂岩夹泥岩6种岩相组合类型;不同岩相的孔隙度、孔径分布特征主要受层理缝、有机质丰度的影响,比表面积则受黏土矿物成分、有机质丰度及微裂缝的共同影响;明确了高碳纹层状页岩夹粉砂岩是研究区优势岩相组合,在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油气富集预测提供技术支撑,为涪陵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气下步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凉高山组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盆地东部地区为沉积次中心。由于盆地东部地区高陡构造发育,过去浅层勘探一直未受重视,研究较少。本次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氮气吸附等方法,对侏罗系凉高山组岩石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油气性、保存条件等要素进行分析,指出川东高陡构造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结果表明:(1)凉高山组页岩厚度大,平均为34 m,以Ⅱ型干酪根类型为主,少量Ⅲ型,有机碳(TOC)平均含量1.4%,Ro值1.0%~1.4%,平均孔隙度3.49%,具备良好的页岩油气地质条件。(2)凉高山组为粉砂岩、细砂岩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混合沉积,发育砂岩及页岩两种储层,储层品质优,烃储搭配良好,利于页岩油气富集。(3)川东地区凉高山组页岩脆性矿物平均含量61.3%,水平应力差较小,向斜区地层压力系数大于1.0,有利于页岩储层改造和油气富集。(4)距离断裂带5 km以外,埋深1 000 m以深的地区保存条件好,勘探潜力大,确定开江、涪陵及忠县地区为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钻井岩心的地球化学及其他实验分析结果,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对四川盆地仪陇—平昌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地质特征及富集条件进行研究,并划分了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1)仪陇—平昌地区凉高山组为早侏罗世第3次湖盆扩张期的沉积产物,整体经历了凉下段滨湖—浅湖、凉上段中—下部深湖—半深湖及浅湖、凉上段上部三角洲前缘和浅湖的沉积环境变化。(2)研究区凉高山组页岩可分为长英质页岩、钙质页岩、黏土质页岩等3种;页岩有机质丰度高,TOC值为0.50%~3.39%,平均值为1.30%,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热演化程度高,镜质体反射率(Ro)为1.00%~1.90%,处于高—过成熟阶段。(3)凉高山组页岩物性较好,孔隙度为0.48%~7.17%,平均为3.61%,发育无机成因孔、有机孔和构造缝等储集空间类型;含油性较好,以轻质组分为主,整体呈零散状、点状分布,局部呈团块状富集;凉上段下部富有机质页岩更发育,是目前勘探的重点层位。(4)凉高山组页岩油气的富集受控于前陆盆地过渡期的弱沉降环境、大面积分布的深湖相沉积、较高的热演化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四川盆地东部地区普陆3井、平安1井在下侏罗统凉高山组获得工业油气流,该区域凉高山组烃源岩有机质构成、生烃能力、储层岩性、储集空间类型等备受关注。为此,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了四川盆地东部龙会场地区凉高山组钻井岩屑、岩心取样的地球化学、岩石学、测井、地震等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厚度较为均一,约为220~270 m,发育黑色页岩为优质烃源岩,页岩厚度36~62 m,矿物组成以石英、伊利石为主。区域内页岩具有机碳(TOC)含量高,生烃潜量高,为中—高丰度高成熟腐泥—腐殖型优质烃源岩。(2)凉高山组砂岩、页岩为优质储集岩,砂岩厚度68~132 m,矿物组成以石英、长石为主,页岩核磁孔隙度2.63%~8.30%,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黏土矿物晶间孔、微裂缝为主,见少量有机质孔;砂岩核磁孔隙度0.97%~6.91%,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及长石粒内溶孔为主,可见微裂缝,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3)凉高山组页岩含油饱和度10.73%~42.97%,砂岩含油饱和度1.51%~16.90%,镜下可见荧光、油显示,属轻—中质油、解析气量及回归后总气量较高,属湿气。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泰页1井在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段测试获得日产气7.5×10~4 m~3、日产油9.8 m~3,油气试采效果好,实现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潜力、实现湖相页岩油气高效规模开发利用,利用泰页1井、涪页10井等重点井的钻探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湖相页岩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探究了控制湖相页岩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明确了该区侏罗系湖相页岩油气的勘探潜力和有利目标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侏罗系半深湖相优质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是页岩油气富集的地质基础;(2)发育大型宽缓向斜、保存条件好、压力系数普遍大于1.2,是页岩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3)湖相页岩微裂缝发育,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及后期的压裂改造。结论认为,涪陵地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分布广、埋深适中,微裂缝发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页岩气资源量为1 922×10~8 m~3、页岩油资源量为2 800×10~4 t,页岩油气勘探的潜力较大,是该区下一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下震旦统陡山沱组页岩不仅是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也是页岩气勘探的潜力层位,目前对其黑色页岩古海洋环境演化与异常富有机质形成的响应关系还不清楚,因此制约了盆地烃源岩整体评价与资源勘探部署。为此,基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城口区块陡山沱组二段(以下简称陡二段)黑色页岩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环境特征矿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形态统计分析结果,以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及古海洋环境关键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研究为依据,重建了该区陡二段黑色页岩形成的古海洋环境模式,探讨了古海洋环境演化与有机质富集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陡二段黑色页岩整体为斜坡—盆地相沉积环境,可划分为灰色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灰色浊积泥岩—粉砂岩、灰黑色块状含钙粉砂质泥岩、黑色薄层富有机质泥岩、灰黑色薄层钙质泥岩5个沉积微相,异常富集有机质层段主要发育于后面2个微相;(2)环境特征矿物(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形态统计分析、U与Mo富集系数(UEF、MoEF)分析共同揭示陡二段早期古海洋为缺氧沉积环境,晚期逐渐过度贫氧环境;(3)陡二段古生产力水平整体为低—中等水平,期间有间歇性高生产力沉积期;(4)陡二段...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滩坝相砂岩是致密油重要产层。生产数据表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亟需明确有利储层类型及其分布的主控因素。针对凉高山组湖相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利用岩心、露头、录/测井、岩石薄片、地球化学和古地貌等资料,应用湖侵—湖退体系域划分方法及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技术,识别不同级次的层序,精细剖析层序演化过程及其控制下的储层的成因类型和有利储层分布。提出凉高山组沉积时期湖平面的升降控制了滩坝的形成与发育,滩坝主要分布于湖侵体系域。并将滨浅湖滩坝进一步划分为坝(坝主体、坝侧缘)、滩(近岸滩和远岸滩)2个微相,认为凉高山组有利储层受沉积微相控制,浅湖砂坝主体砂岩为有利储层。最后初步优选2个致密油勘探有利区,明确了滩坝相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对下步勘探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泥页岩中的有机质组成复杂,其差异性对于认识油气的生排烃和页岩油气的形成与富集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始新统核桃园组湖相泥页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对比了其中不同介质(包括无机矿物和有机干酪根)中可溶有机质的组成与差异,并与页岩油和砂岩油相对比,分析差异性,讨论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结果表明,泥页岩不同介质中可溶有机质的饱和烃组成差异性较小,难以区分,反映了页岩油气的源内生排烃过程,饱和烃自身各种化合物之间的极性差异不大;而芳烃组成差异明显,其中,有机介质中可溶有机质的芳烃组成与页岩油/砂岩油相当,而无机介质中可溶有机质的芳烃组成与页岩油/砂岩油差异较大,反映了油气生排烃的过程。据此,泥页岩在初次运移的排烃过程中,生成的烃类物质首先充满无机矿物基质孔隙,并满足矿物颗粒表面吸附后,进入烃源层内微裂缝和/或砂岩夹层而富集,这类油气资源即目前所谓的页岩油。   相似文献   

9.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河街组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一段发育多层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主要为生物灰岩、鲕粒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形成碳酸盐-陆源碎屑混积岩,既有成分上的混积,也有纵向地层剖面上的混积层序。北部受物源影响含陆源碎屑较多,主要为碳酸盐与砂、泥岩混积,成分上以灰质粉砂岩和灰质砂岩为主;南部主要为碳酸盐与泥、页岩混积,成分上以灰质页岩为主。沉积相类型有滨浅湖、浅湖、半深湖等,其中生物浅滩、鲕滩等微相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0.
页岩油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的页岩油资源大量赋存于陆相湖盆中,由于其储集、封盖、圈闭和运移等与常规油气不同,岩相对于页岩油的控制尤为显著。岩石学、全岩X衍射(XRD)、总有机碳(TOC)含量和油气显示等资料的分析表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微相构成主要为薄透镜状晶粒灰岩微相(LF1)、纹层状泥晶灰岩微相(LF2)、厚层块状灰质泥岩微相(LF3)、块状泥岩微相(LF4)和黑色页岩微相(LF5)。其中,页岩油发育的有利微相和微相组合为黑色页岩微相(LF5)、块状泥岩微相(LF4)以及薄透镜状晶粒灰岩与黑色页岩的微相组合(LF1+LF5)。济阳坳陷有2种页岩油富集模式:①以块状泥岩微相(LF4)和黑色页岩微相(LF5)为主的"自生自储"模式;②以薄透镜状晶粒灰岩与黑色页岩微相组合(LF1+LF5)为主的"晶粒灰岩储层"模式。晶粒灰岩更有利于页岩油富集和开发生产,薄透镜状晶粒灰岩与黑色页岩的微相组合(LF1+LF5)是济阳坳陷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甜点"岩相组合。  相似文献   

11.
寻找“甜点”为页岩油气研究的突破口,而储集和保存条件是研究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文中研究运用TOC、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及X衍射等储层地化实验手段,对澳大利亚Eromanga盆地Toolebuc组页岩岩石学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页岩中灰质、砂质及TOC与孔隙度成正比,黏土体积分数与含油饱和度呈负相关.应用岩心、测井资料对Toolebuc组页岩岩相进行精细划分,分析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和保存的岩相组合.结果表明,Toolebuc组页岩存在页岩油气富集的基本条件,层内富含高丰度有机质的灰质页岩相、砂质页岩相或泥质灰岩相,是页岩油气富集的“甜点”区.  相似文献   

12.
彬县-宜君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与渭北隆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深湖-浅湖亚相暗色泥岩、页岩(油页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高,生油条件好;长2+3油层组及长6油层组上部的河口坝、远砂坝、浊积砂及侏罗系的古河道砂是主要的储层类型;纵向上多套生储盖组合及多种圈闭类型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区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十分广阔。认为:东南部为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且为有利储集相带及局部构造发育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部位,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是主要的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13.
彬县-宜君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伊陕斜坡与渭北隆起的过渡部位。延长组深湖-浅湖亚相暗色泥岩、页岩(油页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高,生油条件好;长2+3油层组及长6油层组上部的河口坝、远砂坝、浊积砂及侏罗系的古河道砂是主要的储层类型;纵向上多套生储盖组合及多种圈闭类型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区中生界油气勘探前景十分广阔。认为:东南部为油气运聚的主要指向,且为有利储集相带及局部构造发育区,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部位,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是主要的勘探类型。  相似文献   

14.
页岩的非均质性和含油性研究,对揭示页岩油微观富集规律和页岩油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球化学、核磁共振、岩心观察、X衍射等方法,对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页岩岩性、矿物组成、有机质丰度、孔渗性和含油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泌页1井5号页岩层有机质丰度呈中部高、顶底低的分布特点;中部和底部页岩段的含油量比顶部高;顶部页岩段粉砂质质量分数较高,中部页岩段灰质质量分数较高,底部页岩段云质质量分数较高;页岩中陆源碎屑矿物质量分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多,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则相反,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呈中部高、顶底低的趋势;页岩渗透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而孔隙度变化不大;页岩层形成于干旱气候下具有中—高等生产力的咸水还原环境中;有机质丰度、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孔隙度和烃类微运移作用是影响页岩含油量的主要因素;与高有机质丰度页岩层段相邻的泥质粉砂岩和云质页岩夹层是页岩油开采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油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展现出巨大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支撑深化勘探,基于野外露头、测井、钻井取心和系统取样分析资料,开展了四川盆地侏罗系凉高山组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脆性、孔隙结构及含油气性等研究,明确了优势页岩岩性组合类型。结果表明:凉高山组页岩发育层段可细分为纯页岩组合、介壳型页岩组合、粉砂型页岩组合3类5种岩性组合;5种岩性组合中页岩均处于热成熟阶段,但有机质含量、类型、脆性矿物含量存在差异,纯页岩组合中页岩TOC平均值大于1%,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2%;介壳型页岩组合中页岩有机质特征与纯页岩组合相似,但脆性矿物含量大于65%;粉砂型页岩组合中页岩TOC平均值小于1%,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脆性矿物含量大于65%。不同组合储集空间主要为微裂缝及无机孔(孔径10~500nm),但粉砂型页岩组合喉道较宽,孔隙连通性优于纯页岩组合及介壳型页岩组合。纯页岩组合游离烃含量大于1mg/g,含油性好,纯页岩组合和粉砂型页岩组合部分OSI大于100mg/g,可动性较强。综合分析认为,纯页岩组...  相似文献   

16.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和分布范围是页岩油气形成条件评价的重要内容,而页岩的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利用露头和岩心揭示了延长组长7油层组暗色页岩的沉积环境,通过露头和钻井资料确定了暗色页岩纵向结构特征,结合岩心和薄片资料阐述了暗色页岩的沉积构造和显微层理特征;综合实测数据和测井解释资料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暗色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类型差异。长7油层组暗色页岩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间湾和半深湖—深湖环境下:三角洲前缘环境下的页岩连续厚度小,呈页岩、砂岩等厚互层或薄页岩和厚砂岩互层;半深湖—深湖环境下,页岩连续厚度大,砂岩厚度小,暗色页岩多发育页理、水平纹层或砂质纹层。三角洲前缘环境下,多以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页理不发育,暗色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居多;半深湖—深湖环境下,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三角洲前缘环境,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居多。根据页岩纵向和平面分布、页岩沉积构造类型、有机质类型和有机碳含量综合评价认为,半深湖—深湖环境下形成的暗色页岩是延长组页岩油气最有利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7.
近期,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川中)公山庙西地区部署实施的侏罗系凉高山组夹层型页岩油重点评价井——G119H井,测试获产油20 t/d、产气0.6×104 m3/d,取得了该盆地湖相夹层型页岩油的新突破。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的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基于G119H井所在区域的地质、地震资料,开展了凉高山组沉积地质背景、河道刻画、优质储层特征、富集模式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凉高山组在多期湖盆迁移背景下,纵向发育多期叠置湖相页岩、三角洲前缘砂体;(2)公山庙西地区凉二段底部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砂体由西南向北东推进入湖;(3)凉二段分流河道为最有利微相,岩性主要为细—中粒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达6.3%,孔喉结构为小孔—微喉连通模式,可动油占比较高;(4)凉高山组夹层型页岩油分布广,具备烃源岩厚度大(超过10 m)、储层物性好、源储组合相邻匹配等有利条件;(5)该盆地内凉高山组夹层型页岩油有利地区面积约1.38×104 km2,利用四川盆地现有三维地震资料刻画...  相似文献   

18.
结合钻井、岩心、野外露头、测井等成果,从富含有机质页岩空间展布、地化特征、岩石矿物学、储集空间特征、孔渗性特征和地质力学性质等方面,对川东北元坝区块中下侏罗统页岩油气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显著地质特征是: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于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和千佛崖组千一—二段,为浅湖—半深湖沉积,黑色泥页岩夹灰岩或砂岩。有机质较为发育,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14%,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1.4%~1.6%之间,均处于凝析油—湿气的成熟—高成熟阶段。总体上,中下侏罗统页岩气构造简单、稳定,断裂不发育,保存条件良好,有利于烃类形成。大安寨段湖相页岩油气总体与北美Eagle Ford页岩气特征相似。大安寨段暗色泥页岩厚40~115 m,孔隙类型丰富,发育水平缝和微裂缝,脆性矿物含量平均为52.7%,杨氏模量平均为37 GPa,泊松比平均为0.30,有利于压裂形成网络裂缝。   相似文献   

19.
2023年1月,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北地区)巴中1HF井首次在侏罗系河道砂岩获得超百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川北地区侏罗系河道砂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支撑该地区油气的深化勘探,基于巴中1HF井的最新勘探成果,分析了川北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开展了油气藏特征与油气源对比分析,攻关形成了针对多期纵向叠置、横向迁移、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河道砂岩油气勘探关键技术,明确了川北地区凉高山组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巴中地区凉二段发育多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岩厚度约25 m,平均孔隙度为5.6%,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长石/岩屑粒内溶孔为主,孔喉结构好,优质储层发育受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控制;(2)凉二段油气藏为高含油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油气主要来自凉一段和凉二段的半深湖相泥页岩;(3)凉二段上部及凉三段河道砂体叠置连片发育,源储匹配好,具有近源成藏、超压富油气的聚集特征;(4)针对多期纵向叠置、横向迁移、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河道砂岩,形成的以“高频层序地层切片、分频、相带控制的波形指示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实现了对窄细河道砂...  相似文献   

20.
储集性能的好坏是影响泥页岩含油气性的关键因素。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及等温吸 附等手段,对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含油泥页岩进行了岩石学特征和储集特征研究,对其储集物性进行了 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青一段泥页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含粉砂泥岩、粉砂质泥岩、含灰质泥岩及粉 砂岩等,其中粉砂质泥岩、含灰质泥岩及粉砂岩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且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与微裂缝 构成了“水平+垂直的裂缝网络系统”。 薄层粉砂岩夹层或纹层的粒间溶蚀微孔较为发育,溶蚀微孔可达 微米级。 青一段泥页岩综合评价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其中又以粉砂质泥岩、含灰质泥岩及炭质粉砂岩 储集物性较好,可望在页岩油气勘探中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