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ZrO2(Y2O3)含量对Mo-12Si-8.5B-ZrO2(Y2O3)复合材料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机械合金化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ZrO2(Y2O3)含量为0~10 mass%的Mo-12Si-8.5B-ZrO2(Y2O3)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800、1000和1200℃下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800℃时均发生显著氧化,质量损失持续增加;随着ZrO2(Y2O3)含量的增加,氧化质量损失速度降低,复合材料的抗氧化能力提升;低ZrO2(Y2O3)含量(0~2.5 mass%)的复合材料在1000和1200℃下具备优异的抗氧化性;高ZrO2(Y...  相似文献   

2.
卓海鸥  唐建成  叶楠 《金属学报》2012,(12):1474-1478
采用液相原位反应法制备了Cu-0.9Y2O3(体积分数,%)复合材料.TEM观察与SAD分析表明:Cu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纳米Y2O3颗粒,其平均尺寸和颗粒间距分别为5.0和20 nm,Y2O3颗粒与基体共格、晶面(422)Y2O3//(111)Cu,晶带轴[011]Y2O3//[112]Cu.实验结果表明,Cu-0.9Y2O3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568 MPa,其强化机制为Orowan机制和切割机制共同作用,其中Orowan机制产生的强度增值为185 MPa,切割机制引起强度增加195 MPa.  相似文献   

3.
佘俊杰 《硬质合金》2022,(4):239-245
现代金属切削技术的发展对效率与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质合金刀具材料需要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高的稳定性来满足需求。本文采用低压烧结法制备了WC-Co类硬质合金,研究了Y2O3及其添加方式对硬质合金显微结构、物理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通过形成弥散相可以使硬质合金在维持现有优异的宏观物理性能的基础上,显著提升耐磨性及切削寿命。同时,通过使用Y(NO3)3作为前驱体受热分解为Y2O3的方式进行弥散强化还会伴随着固溶强化效应,使得材料的切削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达到0.3 mm的失效磨损量时,未添加Y2O3的样品失效时间为14 min,直接添加Y2O3的样品失效时间为16 min,,添加Y(NO3)3作为前驱体的样品失效时间为28 min。  相似文献   

4.
使用电熔BaZrO3耐火材料和Y2O3耐火材料复合,在1650℃保温24h烧制成坩埚,感应熔炼制备TiAl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能谱仪(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氧/氮分析仪等手段分析了复合坩埚耐火材料相结构和显微结构,研究了复合耐火材料坩埚与TiAl合金熔体界面反应。结果表明,复合坩埚耐火材料由Zr固溶Y2O3和Y掺杂BaZrO3两相组成,Y2O3的引入提高了电熔BaZrO3耐火材料稳定性。熔解侵蚀作用是复合坩埚耐火材料与TiAl合金熔体界面作用机制,但游离Al_2O_3仍会与分解的BaO反应生成BaAl2O4附着在坩埚内壁;熔炼制备TiAl合金锭中氧含量仅为0.0986%(质量分数),与理论计算值相一致,且符合工业用TiAl合金铸锭用氧含量标准,表明了电熔BaZrO3/Y2O3是一种极有潜力的TiAl合金感应熔炼制备用耐火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等静压方法制备了ODS-316奥氏体钢(316L+0.35%Y2O3+0.3%Ti,质量分数).由于应变诱导发生相变,机械合金化后的粉末存在α(FeCr)和γ(Fe,Ni)两相.热等静压后的ODS钢基本为奥氏体单相,这是由于在致密化过程中消除了应变.通过对块体样品进行TEM观察和电子衍射谱标定,观察到3类弥散颗粒:立方晶系的Y2Ti2O7和TiN及正交晶系的Y2TiO5颗粒,其中富Y,Ti和O的弥散粒子分布较多.ODS-316奥氏体钢的抗拉强度达到726 MPa,较普通316不锈钢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Cu-Y2O3和Cu-Y2O3-Zr复合材料,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导率和拉伸实验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对其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具有很大影响。电学性能的改善可归因于共格Y4Zr3O12粒子的形成和Cu4Zr相的优先成核,它们分别改善了Y2O3和Cu基体之间的界面以及降低了位错密度。此外,Cu-Y2O3-Zr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265.6 MPa,极限抗拉强度为301.0 MPa,伸长率为23.6%,电导率达到92.0%(IACS)。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现有W-Y2O3材料基础上,引入微量Hf4+掺杂入Y2O3,调节Y2O3与W晶粒之间的界面关系,从而改善W基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改变Y与Hf元素的掺杂比例,获得纳米级W基复合粉体,在氢气气氛下常规烧结制备W-Y2(Hf)O3复合材料。采用SEM、TEM等表征手段对W-Y2(Hf)O3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Y与Hf元素在材料中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掺杂Hf元素有利于后续氢气还原,在第二相掺杂量不变条件下,当Hf含量增加时,所获得的粉体粒径减小,W-3Y-7Hf的粒径约为100 nm,明显小于传统制备的W-Y2O3粉体。烧结后的块体晶粒尺寸细化,显微硬度和相对密度随之增大,成分为W-3Y-7Hf烧结块体显微硬度最高,为513.7HV0.2,致密度为97.6%。在钨基材料中...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等静压技术制备纳米结构14Cr-ODS铁素体钢,利用SEM,XRD和EDS等手段分析了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粉末形态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合金元素的固溶情况,通过TEM研究了14Cr-ODS铁索体钢的微观结构及其在短时高温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元素粉末经机械合金化过程中发生反复的冷焊和断裂导致粉末尺寸先增加(0-2 h)后下降(2-70 h),晶粒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同时Cr,W和Y2O3等固溶入Fe基体中.纳米结构14Cr-ODS钢中存在3种析出相:极高密度的、尺寸在几个纳米的富Y-Ti-O团簇,少量Y2Ti2O7析出相和块状富Cr-Ti相.经1250℃,8 h短时高温热处理后,纳米团簇显示出了良好的稳定性,Y2Ti2O7相的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降低镁合金微弧氧化(MAO)涂层的降解速率并提高其耐磨性能,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纳米Y2O3的方法,制备含纳米Y2O3的镁合金MAO涂层,并借助显微结构观察、磨损实验、电化学实验、浸泡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弧氧化涂层中主要含有Ca8YMg(PO4)7和Y2O3颗粒,Ca8YMg(PO4)7能稳定涂层,纳米Y2O3能封闭微孔,从而降低涂层的降解速率,并提高其耐磨性。在Hank’s溶液中,涂层的降解速率从0.14 mm/a降至0.06 mm/a。在相同摩擦距离下,涂层体积损失从0.46 mm3降至0.27 mm3。MAO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超过90%。含纳米Y2O...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DZ125合金高温服役性能,通过扩散渗方法在其表面制备了稀土元素Y改性的Cr-Al共渗层,研究了Y2O3含量对渗层组织结构及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r-Al-Y渗层均具有三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Cr+Ni3Cr2外层,Ni3Cr2+Al13Co4中间层,以及Ni3Al内层。当渗剂中Y2O3含量为0%~2%(质量分数,下同)时,渗层的厚度与密度显著增加;当稀土Y2O3的添加量过高时(5%),渗层的密度及厚度反而下降。1100℃高温氧化实验表明,Cr-Al-Y渗层显著提高了DZ125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掺杂不同质量分数Y2O3对Al2O3-Y2O3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Al2O3涂层,以及Y2O3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30%、40%的Al2O3-Y2O3复合涂层。利用SEM、EDS对粉末以及不同涂层的形貌、组织结构、元素分布进行分析。使用XRD表征粉末和涂层的物相。使用显微硬度仪、纳米压痕测试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弹性模量以及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 Al2O3喷涂粉末的物相由α-Al2O3组成,而喷涂得到的Al2O3涂层则由α-Al2O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热压压力、烧结温度和Y2O3含量等3个因素对铁基胎体硬度、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断口微观形貌等的影响,并获得较优的烧结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制备含Y2O3的铁基金刚石工具,并对其断口形貌、耐磨性和锋利度等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表明:含Y2O3的铁基结合剂胎体,其相对密度和硬度的影响因素次序为Y2O3含量>烧结温度>热压压力,抗弯强度的影响因素次序为烧结温度>Y2O3含量>热压压力;且Y2O3能促进铁基金刚石胎体组织的致密化,降低其烧结温度。在烧结温度为780 ℃、热压压力为51 kN的较优烧结工艺下,适量的Y2O3能使金刚石工具的孔隙率减小、黏结状况改善,并增强黏结剂对金刚石磨粒的把持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中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Y2O3/Sn-58Bi复合钎料.结果表明,添加少量Y2O3,对复合钎料熔点影响较小;随着Y2O3质量分数提高,复合钎料的密度和显微维氏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复合钎料的润湿角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Y2O3质量分数提高,复合钎料的润湿角先降低后升高.通过测试Sn-58Bi钎料和0.1%(质量分数)Y2O3/Sn-58Bi复合钎料拉伸试样的力学性能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Y2O3对复合钎料强度稍有提高,但能明显提高复合钎料的延展性,从而解决传统Sn-58Bi钎料较脆的难题.通过观察钎料拉伸断口发现,添加Y2O3能够细化复合钎料微观组织,使裂纹沿着断裂方向扩展时受到阻碍,抑制了钎料脆性断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ODS)钢的热稳定性,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等静压烧结的方法制备成分为Fe-14Cr-2W-0.3Ti-0.2V-0.07Ta-0.3Y2O3 (wt%)的14Cr-ODS钢,在700 ℃分别对其进1000、2000和3000 h时效处理,表征了ODS钢组织及第二相在热时效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ODS钢的维氏硬度值。结果表明:M23C6相在时效过程中逐渐溶解,促进了TiC相和Y2Ti2O7相的析出。烧结态ODS钢中球状的Y2Ti2O7相在长时间的时效过程中逐渐转变为立方状,且Y2Ti2O7相的尺寸在时效过程中未发生变化。当时效时间延长至2000 h和3000 h时,ODS钢的基体组织及第二相保持稳定,硬度结果也与该现象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正极材料的穿梭效应和导电性能是限制锂硫电池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水热法制备了Fe2O3/rGO载硫体,并与rGO和Fe2O3@rGO载硫体进行对比。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原位法制备的Fe2O3/rGO复合材料中Fe2O3颗粒尺寸明显比机械混合法制备的Fe2O3@rGO中的Fe2O3颗粒尺寸小,其中纳米Fe2O3的生成阻碍了rGO片层的聚集,增大了层间距,获得了更大的孔径(8 nm)、孔容积和比表面积。制备的正极材料Fe2O3/rGO/S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在0.2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  相似文献   

16.
以细雾化铝粉和TiB2颗粒为原料,通过粉末冶金和热轧制制备微米TiB2和纳米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室温时,由于TiB2和Al2O3的综合强化作用,Al2O3/TiB2/Al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258.7 MPa和279.3 MPa,测试温度升至350℃时,TiB2颗粒的增强效果显著减弱,原位纳米Al2O3颗粒与位错的交互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98.2MPa和122.5 MPa。经350℃退火1000 h后,由于纳米Al2O3对晶界的钉扎作用抑制晶粒长大,强度和硬度未发生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钇稳定氧化锆(YSZ)材料在海洋环境中易腐蚀的问题,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分别制备了5%和12%(质量分数) Y2O3稳定的YSZ块体材料,并对块体材料在高低温交替的水蒸气环境中进行腐蚀实验,模拟其作为热障涂层面层材料在海洋环境下使用时的腐蚀情况。分析了YSZ在低温水蒸气老化和高温烧结的交替腐蚀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以及裂纹的形成和扩展行为。结果表明:对于5%Y2O3含量的5YSZ在模拟海洋环境下抗弯强度损失严重,14 d的腐蚀实验使得抗弯强度下降了91.4%。然而对于高Y2O3含量的12YSZ材料,其在相同环境下腐蚀相同时间,抗弯强度未有明显变化。Y2O3含量高的YSZ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适合在海洋环境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2O3/Cu多孔复合材料(A-C-M)。首先利用高能球磨法将Cu粉和Al2O3粉末均匀细化,然后将Al2O3/Cu复合粉末与造孔剂尿素均匀混合后,再将混合粉末冷压成型,最后通过溶脱-烧结工艺制得A-C-M。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粉末原料和A-C-M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使用万能试验机对A-C-M进行压缩性能测试,探讨了尿素和Al2O3含量对A-C-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球磨使Al2O3/Cu复合粉末的形貌由球状变为片状,复合粉末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在球磨4 h时获得最小平均粒径为25μm; A-C-M含有两种特征孔,100~300μm的大孔和1~10μm的微孔;随尿素含量的增加,孔的连通程度及复合材料的孔隙率逐渐增加,其压缩强度逐渐降低;随Al2O3含量的增加,A...  相似文献   

19.
通过机械合金化 (MA) 和放电等离子烧结 (SPS) 制备了 Cr2O3颗粒强化的超细晶结构镍基高温合金(ODS 合金)。对比研究了不添加氧化物颗粒合金 (Base 合金) 和 ODS 合金样品的微观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1200 ℃烧结过程中,Cr2O3完全转变为Al2O3。由于SPS快速烧结及弥散分布的原位Al2O3颗粒钉扎,抑制了晶粒长大,ODS合金具有十分细小的晶粒结构,其平均晶粒尺寸为0.98 μm;Base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稍大,为1.54 μm。ODS合金在900 ℃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较低的氧化速率,得益于其表面迅速生成了连续致密的内层α-Al2O3膜,能有效地阻止Ti和Cr向外扩散,表面生成少量保护性较差的TiO2和NiCr2O4。而Base 合金表面则生成了以 Al  相似文献   

20.
采用粉末冶金法+热压工艺制备了不同Al2O3颗粒直径的1 vol%Al2O3/Cu基复合材料,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利用电子拉伸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于弹/塑性理论推导出了复合材料中颗粒周边的弹性区宽度的表达式。结果表明:Al2O3颗粒直径对Al2O3/Cu基复合材料强度及基体晶粒尺寸有着较大的影响;Al2O3颗粒直径越大,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越小;当Al2O3颗粒直径为5μm时,Al2O3/Cu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07和90 MPa,是铜试样的95.8%和9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