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西某铜钨复杂多金属矿石铜品位为0.11%、硫品位为1.16%、WO3含量为0.22%。矿石中白钨矿、黄铜矿均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白钨矿在0.01~0.3 mm粒级占79.55%,黄铜矿在0.01~0.3 mm粒级占81.83%。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矿石性质分析基础上,采用铜硫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混浮尾矿浮钨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磨细至-0.074 mm占65%,以水玻璃为抑制剂、SN-9为捕收剂、BK201为起泡剂经2粗3精2扫铜硫混合浮选,混合浮选精矿以石灰为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经1粗4精2扫铜硫分离浮选,混合浮选尾矿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W-1205为捕收剂经1粗3精3扫常温钨浮选,常温浮选精矿经1粗5精2扫加温(90 ℃)钨浮选,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4.13%、回收率为68.90%,硫精矿硫品位为36.15%、回收率为60.77%,钨精矿WO3品位为62.24%、回收率为73.68%,试验指标较好,可以作为该铜钨多金属矿开发利用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有无硫化钠存在时。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进行为。研究表明,黄铜矿自诱导浮选良好,有较宽的电位和pH范围;弱酸性和碱性介质中,黄铁矿自诱导浮选较差,没有电位范围。硫化钠的添加,明显促进了黄铁矿的无捕收剂浮选,黄铁矿有良好的硫化钠诱导浮选。对天然矿石验证试验表明,自诱导浮选技术能够有效分离黄铜矿和黄铁矿。通过HS~-离子吸附量的测定,矿物表面中性硫量提取分析、电化学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较详细研究了黄铜矿和黄铁矿无捕收剂浮选的机理,矿物表面中性硫是主要疏水体。 相似文献
3.
Cu2+活化黄铁矿与黄铜矿的浮选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丁黄药体系中黄铜矿、黄铁矿单矿物的天然可浮性,石灰(调节矿浆pH)、亚硫酸氢钠、铜离子对黄铜矿、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柠檬酸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石灰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可浮性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石灰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黄铜矿人工混合矿进行浮选分离,得到了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为24.12%和88.48%的铜精矿,及硫品位和硫回收率分别为49.69%和72.51%的硫精矿,表明该组合抑制剂对被Cu2+活化的黄铁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考察了不同矿浆pH时外控电位电化学处理黄铁矿的浮选行为。在酸性、有黄药存在的环境中,外控电位电化学预处理对黄铁矿的浮选作用不显著。在碱性、黄药环境中,电位为400~800mV间黄铁矿浮选回收率大幅升高,这是因为在矿物表面发生氧化生成了S0及S02,同时黄药被氧化成双黄药。此外,通过黄铁矿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的测试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研究了外控电位电化学处理黄铁矿浮选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8.
9.
10.
采用搅拌浸出法,搅拌转速350 r/min、搅拌温度45℃,使用相同菌种对黄铜矿与黄铁矿浸出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生物浸出条件下,黄铁矿较黄铜矿更易浸出。黄铜矿生物浸出后期,浸出速率减慢的决定因素并非黄钾铁矾钝化层的罩盖。两种矿物浸出差异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由其自身晶体结构所决定的生物浸出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某铅锌浮选尾矿浓密机溢流中含有大量的微细粒黄铁矿等,-40、-5 μm粒级产率分别高达99.40%和33.50%,黄铁矿一般小于30 μm,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粒状,解离程度好,94.93%的黄铁矿以单体形式存在,在40~5 μm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减少尾矿库的堆排量并改善尾矿库工艺参数,对微细粒黄铁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粗2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该试样,可获得硫品位为46.90%、回收率为86.64%的硫精矿,试验指标理想,可作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处理对实现矿物分离及提高回收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化学处理黄铁矿、毒砂矿物的研究为基础,从理论及实践阐述了电化学处理对硫化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分析矿物经电化学处理后表面性质的差异,找出矿物的活化电位及抑制电位,以达到实现矿物分离及提高浮选回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随着淡水资源的匮乏,选矿回水逐渐用于浮选黄铜矿,回水中存在的杂质离子会影响黄铜矿浮选指标。因此,以Na+、Ca2+、Al3+为例,研究不同价态的杂质离子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NaCl对黄铜矿可浮性有较强的促进效果,高浓度CaCl2对黄铜矿可浮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而AlCl3对黄铜矿可浮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黄铜矿表面接触角、Zeta电位及物相图表明:高浓度NaCl阻碍气泡兼并,增加矿浆起泡性,压缩矿物表面双电层,减小气泡到达矿物表面的能量壁垒,促进气泡-颗粒的附着,提高黄铜矿可浮性;CaCl2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作用是在溶液中形成了亲水的Ca2+羟基络合物(Ca(OH)+),通过很强的亲和力吸附于黄铜矿表面,降低了黄铜矿表面的Zeta电位负值,进而降低其表面疏水性,抑制黄铜矿浮选;AlCl3对黄铜矿浮选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形成的亲水氢氧化铝沉淀附着于黄铜矿表面,导致黄铜矿表面疏水性减弱,但由于形成沉淀浓度较低,对黄铜矿表面电位和浮选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提高难选冶金矿金精矿品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矿石特性 ,在常规浮选的基础上 ,采用再磨再选和新型组合药剂等工艺措施 ,分别对银河高硫含碳细粒金矿和东北寨低硫含碳砷微细粒金矿等难选冶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 ,所得金精矿品位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并对其浮选分离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效射流浮选机从某尾矿中回收硫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射流浮选机对某尾矿粗、中、细三个粒级中的黄铁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经单机一次粗选,均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环形浮选柱选别某硫铁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研制的环形浮选柱对某硫铁矿进行了选别参数试验研究,在最优选别条件下,其精矿品位为49.44%,精矿回收率为99.15%,试验证明环形浮选柱选别此硫铁矿比XFD浮选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