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试规模的模拟试验,进行了适用于污染河水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PRB)反应材料筛选研究.结果表 明,以铁屑、焦炭、沸石和石灰石为反应材料的不同配比的6个反应器(A~F)对COD、TN及TP均有一定得去除效果,其中,反应器E对COD、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61.0%、85.8%和82.O%,显著高于其它材料配比的反应器;各反应器出水铁离子含量均高于进水,但远远低于抑制微生物降解作用的最高容许含量.综合各项指标,反应器E和F反应材料铁屑,焦炭、沸石的体积比较佳,分别为1:2:1和1:1:2,适于典型地表污水.污染河水的修复,其中又以反应器E的反应材料配比更优.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2):355-361
以铀浓度为80 mg/kg的铀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动(EK)和电动-可渗透反应墙(EK-PRB)联合修复技术对铀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对比试验,并重点考察了电流强度、pH、铀残余量和去除率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分别对两种方法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4.35,电压梯度1 V/cm的条件下,铀离子随着电渗流往阴极迁移效果明显。经过168 h的修复后,EK-PRB修复技术对铀的去除率最大,要比EK修复技术提高46.5%。研究表明,EK-PRB联合修复技术比单独EK修复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在修复铀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4.
为切实提升固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质量,降低设备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地下水资源安全。对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在固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本文论点进一步验证,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台州土壤及地下水典型污染物的可渗透反应墙(PRB)在环境工程实验中的体系设计实验改革项目与台州乃至全国热点环保问题相关,将该项目创造性的引入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将进一步扩展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该实验的运行与开展,可为师生科研提供素材和数据;为日后向地方输送土壤污染修复的技术和人才提... 相似文献
6.
7.
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是一种可靠、高效、低成本地修复受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的手段。文中介绍了PRB技术采用的各类碳源材料,分析对比了各类碳源材料的优缺点。液相碳源材料中,乙醇是最为理想的碳源材料,水解发酵污泥处理后获得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固相碳源材料中,改性天然材料具有成本低廉、反硝化效果优异、释碳稳定的优点,以纤维素为碳源,可生物降解塑料为骨架的新型缓释碳源材料是未来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是人类宝贵的淡水资源,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加,污染程度也不断加重,这将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要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地下水污染修复。该文在大量搜集国内外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对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的概念、原理、活性材料的选取、结构类型、国内外应用实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目前PRB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地下水曝气、电动修复、原位化学氧化、原位生物处理和可渗透反应格栅5种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了性能比较及适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氢能源作为21世纪的理想新能源,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制取氢气的方法主要有3个大方向:化石能源制备氢气、生物能制备氢气、电解水制备氢气.电解水产生氢气更高效、安全和低成本,且电解水制氢是最环保、产物纯度最高的制备方式.目前,贵金属铂是电催化析氢反应中催化性能最好的催化材料,但昂贵的价格及在自然界中的低储量限制了其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研究反应材料在落锤加载下的反应性能,利用10kg落锤直接加载反应材料,获得了材料在落锤不同落高加载下的应力—时间曲线;将应力—时间曲线和高速摄影拍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计算了单位质量材料在发生反应时的吸收能量;基于材料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使用有限元计算软件LS-DYNA计算了加载过程中的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在无约束情况下使用10kg落锤加载,随着落锤下落高度的增加,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越快,材料在1000μs时发生反应,对应的临界应力为281MPa,单位质量反应材料在发生反应时吸收的能量为40.9J/g,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材料Johnson-Cook本构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通过持续9个月的油管柱法实验,研究了腐植酸对促进溶解性铁释放的影响和Fe0圆柱中腐植酸聚合物(如碳酸氢盐和Ca)对受Cr(VI)污染地下水的影响。由于Ca的存在使腐植酸的作用变化显著。在无Ca柱中,由于腐植酸的存在,形成可溶性含铁腐植酸络合物和稳定超细铁(氢)氧化物胶体,促进溶解性铁的释放,而铁腐蚀产物的沉淀被抑制,Fe0表面次生矿物的累积则随之削弱。与无腐植酸柱相比,Cr(VI)的去除能力增加了18%。与之相反,通过SEM和FTIR证明,Ca的存在,会使腐植酸大量与铁(氢)氧化物共同聚合并沉积在Fe0的表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电子从Fe0表面到Cr(VI)的转移,减少了Fe0基质的排水孔隙度,导致Fe0去除Cr(VI)能力显著降低。与Ca和无腐植酸柱中的Cr(VI)的去除能力相比,在腐植酸和含Ca柱中,当有碳酸氢盐时,Cr(VI)的去除能力减少了24.4%;没有碳酸氢盐时,Cr(VI)的去除能力减少42.7%。本研究为含有丰富天然有机物(NOM)的环境中,Fe0渗透反应格栅(Fe0PRBs)性能预测和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环境矿物材料以其经济、有效、易获得、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显示出了众多优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利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水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