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形成主控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库车坳陷西段发育丰富的盐构造,其形成机制较为复杂,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主控因素.结合库车坳陷盐岩及围岩力学参数测量结果,运用薄膜理论建立表征库车坳陷西段盐层与上覆地层相互关系的弹-塑性层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阶段影响盐构造发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在盐构造发育的早期阶段,沉积差异负载是控制盐体运动和盐构造发育的主要因素,但当盐体隆起一定幅度后,浮力的影响程度就会超过沉积差异负载作用,上覆地层受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褶皱作用对盐体运动的影响也会明显超过浮力作用.因此,目前影响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是挤压应力,其次为浮力,沉积差异负载作用影响最小.图3参21  相似文献   

2.
盐构造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盐构造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是当前国外构造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热点。2002年AAPG年会重要议题之一是盐构造与油气勘探,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盐构造演化主要经历底辟早期、局部盐岩运移、线形盐墙同期变形、成熟底辟形成晚期和底辟活动等5个阶段;主要发育盐墙、盐株伞盖、盐倒悬体、盐焊接、盐岩推覆体、微型盆地、逆断层和走向滑动断层等8种构造样式;利用三维物理与数值模拟可以恢复盐构造发育过程和空间变化,有助于识别盐构造。与盐构造有关的油气勘探近期分别在墨西哥湾、非洲(安哥拉、刚果深水大陆架)、中东的伊朗等地区取得重大发现,显示了盐构造的巨大油气勘探前景。随着三维地震成像和盐构造地震识别技术的应用,与盐构造相关的油气藏将是今后权为重要的油气储量增长点。参13  相似文献   

3.
褶皱-冲断带和盐相关构造均十分发育的秋立塔克地区构造极其复杂,该地区新生界内部存在两套起滑脱层作用的膏盐层.受滑脱层位置变化影响,垂向上和平面上的构造变形特征均具有很大差别.地震剖面识别出的构造样式主要有盐焊接、断层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及其混生构造样式和基底卷入型断层相关褶皱等.秋立塔克地区盐相关构造形成的主要动力是挤压应力,其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楔状地层、滑脱背斜、滑脱断层和对冲断裂形成4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位于库车坳陷中部的东秋里塔格构造带是库车前陆冲断带的前缘,该构造带东段的迪那2凝析气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整装凝析气田,含气层位为渐新统苏维依组与库姆格列木群,但构造带中西段的东秋5井、东秋6井、东秋8井在古近系目的层都勘探失利。对该地区构造样式认识上的分歧,地质认识不统一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研究以最新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二维地震资料,以前陆盆地构造冲断带和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建立合理的构造模式。通过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发现在东秋里塔格构造带西段膏盐岩下发育双重逆冲构造,它的顶板逆冲断层和浅层发育的相同倾向的逆冲断层在吉迪克膏盐岩地层中可能重合,从而引起侏罗系—三叠系的油气向上逸散直至地表。同时,膏盐岩层下构造层中发育多排北倾逆冲断层以及相关构造样式,在2套膏盐岩层叠置并发育叠瓦扇构造和断层相关褶皱的区域,具有重要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鄯勒地区构造样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鄯勒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为:①侏罗系及其以上地层可以划分为上、下两大构造层,上构造层为喜山期构造层,下构造层为燕山期构造层,其中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薄煤层。上、下两大构造层以区域角度不整合接触;②三维地震资料表明,第三系及其以上地层沿第三系底的不整合面滑动特征明显,侏罗系沿煤系地层和泥岩层滑脱的特征更为明显,在剖面上存在较明显的滑脱断层。文中基于地震地质条件,应用测井资料和模型正演等手段,认为鄯勒地区浅层和侏罗系的构造样式为盖层滑脱型构造样式,西部可能形成相互叠加的背斜型油气藏,东部可能形成依附于第三系底面的地层不整合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红海盆地Tokar地区构造成因与圈闭样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海盆地主体为渐新世晚期开始发育的年轻裂谷盆地,总体勘探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开发,但地质评价显示红海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Tokar地区位于苏丹红海南部水域,构造上属红海盆地中段西侧,先后经历了渐新世末和中新世末两次大的构造运动、裂陷-稳定-裂陷3个构造演化阶段,在盐上和盐下两个构造层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圈闭:渐新世末主要形成基底卷入型构造,后中新世末则主要形成断层滑脱型构造和盐相关型构造,表现为潜山构造、披覆背斜、盐下原生背斜、盐上滚动背斜、盐上牵引背斜、盐拱背斜和盐墙遮挡圈闭等7种圈闭样式.根据油源、储集层和保存条件的对比分析,结合圈闭的规模和可靠程度,认为盐下原生背斜和盐上牵引背斜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应用三维地震、钻井、试油资料阐明沙市构造是由下第三系沙市组下段盐源岩,在外力作用下塑性流动上拱演化而成的隐刺穿型盐背斜构造。根据沙市盐构造具体地质条件,提出了其形成机理是古地形不平,浮力的产生,断层活动诱导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出盐构造的形成经历了盐源岩发育、盐构造孕育、发育、主要发育、定型五个阶段。盐构造含油气性十分复杂,在平面上有构造、构造一岩性油藏;在纵向上油气显示层位多、井段长、分布散、油藏个数多,油水界面可形成“高水低油”、“油水不齐”等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南里海盆地泥火山构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泥火山构造在地震相上为不连续、弱振幅的空白反射或杂乱反射,呈柱状与围岩不整合接触。其分布规律受盆地应力场和构造活动带的控制,在盆地边缘山前冲断带泥火山最发育,盆地中心发育较少,同一构造带上泥火山沿主断层和背斜发育带走向呈串珠状分布。泥火山构造具有幕式活动的特点,并在浅层伴生放射状正断层和塌陷补偿构造。按照泥火山构造成因和构造特征可以划分为背斜型、走滑断层型和逆冲断层型3种。区域地质背景、挤压走滑应力场下的构造活动、快速而具有特色的沉积地层和地层超压环境是该地区泥火山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泥火山构造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和破坏以及构造圈闭形成、储集层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非加蓬海岸盆地盐构造及其对成藏组合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是近年来全球油气资源的快速增长区。为揭示加蓬海岸盆地的油气富集规律,对盆地的构造特征、盐层序、成藏组合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3个演化阶段中发育的2组近于垂直的NW—SE向和NE—SW向断裂体系形成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盆地构造格局。盐层序是该盆地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其流动变形形成的盐构造圈闭有利盐上油气聚集成藏;由于不发育盐滑成因的盐窗,盐层序依然保持着连片性,给盐下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不同时期盐构造演化差异明显,康尼亚克期—始新世早期是盐构造发育的主要时期,对应于第Ⅲ枢纽带活跃期,形成了大量伸展成因的盐构造,盐底辟速率约等于沉积速率,控制了沉积相分布并形成了大量构造或构造—地层圈闭;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构造反转使局部地区发育挤压成因的无根盐株;后渐新世,盐底辟速率小,对沉积作用影响微弱,有利圈闭发育有限。综合分析表明,盐下有利成藏组合主要发育在第I枢纽带断陷周围的断块和断背斜等圈闭中,盐上有利成藏组合主要分布于第Ⅲ枢纽带西侧浊积扇相区与盐构造圈闭的叠加区。  相似文献   

10.
塔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程度整体较低,复杂的构造演化制约了该坳陷油气成藏和勘探效果。与已发现的柯克亚等油气田具有相似油气地质背景的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目前尚无大的发现。以平衡剖面技术为主线,并以野外踏勘所见地质现象和单井埋藏史作为约束条件,分析英吉沙与皮山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英吉沙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4期构造推覆,发育叠瓦状、三角带和断弯背斜等构造样式,在中新世推覆作用最强,地层缩短率22.4%;皮山地区自二叠纪以来经历4期构造推覆,发育叠瓦状、断弯背斜等构造样式,上新世推覆最为强烈,地层缩短率12.5%;中新世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运动发生时间和作用强度存在一定差异。新近纪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强烈逆冲推覆使得前渊坳陷带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导致下伏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开始大规模生烃,生成的油气可沿断层、不整合面向上运移到背斜构造等圈闭形成油气藏。新近纪以来英吉沙与皮山地区构造作用的差异性,导致其成藏条件具有一定差别:英吉沙地区的油气起始充注时间、构造圈闭主要形成时间均为中新世,上新世原生油气藏遭受破坏的风险较大;皮山地区的油气起始充注时间、圈闭主要形成时间均为上新世,油气藏后期的破坏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1.
滨里海盆地东缘巨厚盐岩区盐下构造的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滨里海盆地东缘隆起带下二叠统是一套巨厚的膏盐层,局部发育多个巨厚盐丘,厚度从200~3500m不等。由于盐丘与围岩(上二叠统碎屑岩)之间存在巨大速度差异,造成盐下石炭系目的层地震反射层在盐丘部位出现构造上拉的现象。如何通过盐下构造地震解释方法研究来准确恢复盐下构造形态,成为制约研究区勘探突破和增储上产的关键。经过多年对盐下构造解释方法的研究,本文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盐丘发育区及类似地质特征地区进行精细解释的方法,包括速度分析技术、模型正反演技术、古构造恢复技术等。这些技术对于恢复盐下地层相对真实的构造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井旁构造恢复是一种地质分析手段,通过对地层层位、倾角倾向、断层发育等地质信息的整合和分析,恢复井旁地层和构造特征,旨在为实钻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关键助力。巫溪地区地处大巴山台缘坳陷带,断褶作用强,地层揉皱和断层发育,该区X井实钻发现龙马溪组底部地层直立、岩性复杂、断裂发育,目标页岩段品质明显变差,下步工程措施难以确定。利用测井、录井及岩心资料落实了井区地层、断层、构造等地质特征,并以地层倾角倾向为基础,结合断层刻画、倒转与重复分析,实现了井旁构造恢复,有效解释了页岩品质变差的原因,为钻井工程施工和区域勘探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数字高程模型、野外地质露头信息、钻井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选取若干阿瓦特地区的典型剖面进行精细构造解析,参照邻区地震剖面,梳理出研究区的区带结构特征。分析认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的成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动力来源:受印藏碰撞远程效应的影响,中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使该地受到强烈挤压,发育大规模的冲断褶皱变形,在阿瓦特段构造缩短率达到52%,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来源。②变形空间:阿瓦3井的钻探结果表明,阿瓦特地区的古近系膏盐层厚度达到1 855m,临近的博孜井区同期沉积的膏盐层平均厚度仅为236m,研究认为阿瓦特地区为古盐湖的一个沉积中心,岩性以石膏、膏质盐岩、盐岩和盐质泥岩为主,膏盐纯度高,可塑性与流变能力强,为阿瓦特地区长距离逆掩推覆构造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变形空间。③逆掩条件:阿瓦特地处侏罗系煤系地层的沉积边缘,煤层较薄,内摩擦系数较大,滑脱效率底下,在向南持续楔入的过程中,上、下滑脱层的内摩擦力差导致早期叠瓦状冲断构造向前发育受阻,5号断裂以古近系膏盐为支撑向上突破,断距自东向西逐渐加大,最终,在阿瓦3井区附近以长距离的垂向叠置构造变形,部分取代了向前陆方向传递的叠瓦状构造变形。巨厚的膏盐层为阿瓦特地区的油气成藏提供了优异的垂向和侧向封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位于中国东部近海海域的南黄海盆地属于特征比较典型的中生代残余盆地。该盆地属于“断陷-坳陷”的复合型盆地,其构造演化以晋宁事件和印支-燕山事件为界,可划分为前扬子板块、稳定地台以及西太平洋活动陆缘三个演化阶段。章从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主要阐述了盆地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以有沉积地层特征,认为南黄海盆地在白垩纪沉积时期,古气候由干旱逐渐变潮湿,特别是在晚白垩世泰州组沉积时期,气候变潮湿,有利于湖泊和烃源岩的发育。中生代地层内褶皱和逆推覆构造发育普遍,沉积中心在这一时期可能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段盐上层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库车坳陷中段新生界底部发育较厚的库姆格列木群(E1-2km)膏盐岩层,导致盐上层形成复杂的构造变形。依据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中段盐上层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盐上层构造变形可以分为收缩构造与盐岩底辟构造两种类型。收缩构造包括薄皮褶皱与逆冲断层两类,盐岩层构成薄皮收缩构造的滑脱层;盐岩底辟构造包括隐刺穿底辟和刺穿底辟,系盐岩层顺层流动造成局部加厚和刺穿现象。盐岩底辟构造在吉迪克组(N1j)沉积时期即开始发育,并经历了中新世以上覆地层差异压力作用为主导的盐岩底辟以及上新世-第四纪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导的盐岩底辟两个阶段。收缩构造主要是在库车组(N2k)与西域组(Q1x)沉积期开始发育的,形成滑脱褶皱变形,并在褶皱翼部发育破冲断层。  相似文献   

16.
库车地区发育一种非常特殊的构造样式——双滑脱构造,即库车地区发育古近系膏盐岩、中生界煤系地层两套巨厚塑性层,目的层为夹持在塑性层之间的中生界刚性地层;受古隆起发育特征差异的控制,区域构造由西向东无论其纵向发育特征还是平面展布特征均具有很大的差异;双滑脱构造地层组合特征及构造发育特点使之成为库车地区最高效的油气成藏模式,两套塑性层在双滑脱构造的发育及成藏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通过应用双滑脱构造建模技术,进一步厘清了库车地区双滑脱构造发育的核心区域——克拉苏区带的构造发育规律及特征,为实现区域勘探的持续突破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高陡构造井壁失稳及井下复杂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疆油田霍10井区是准噶尔南缘的重点勘探区域,由于地层倾角大、地层各向异性强、井身质量差和机械钻速低是该地区钻井工程突出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高陡构造井壁失稳、井下复杂的机理,针对霍10井区高陡大倾角构造、地层各向异性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了可用于该研究区域的井眼稳定的方法和技术,对霍10井区对井身质量和钻井机械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发育古近系和新近系2套膏盐岩,盐下中生界已经落实万亿方天然气储量,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产区。库车坳陷盐下中生界构造型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盐构造样式解析、盐构造变形机制、盐构造平衡恢复及变形期次分析是库车坳陷盐构造研究的难点。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拼接剖面、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选取库车坳陷西段和东段2条典型剖面,通过3DMove软件进行盐构造平衡恢复,分别恢复盐上层、盐下层和盐层的构造变形,复原构造变形前地震剖面。并针对复原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盐构造恢复方法、变形特征、演化、变形机制等4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盐层的恢复需要满足2个基本假设:一是忽略由于挤压造成的岩石内部缩短量;二是近似认为弱变形区或未变形区盐层的厚度不变。库车坳陷发育2期盐构造:渐新世—中新世(构造稳定期)盐层上覆地层重力差异作用诱发早期盐构造,发育盐底辟、盐丘等盐构造;上新世—全新世(构造活动期)破坏和改造早期盐构造,发育挤压型盐构造。挤压作用、盐层塑性流动是盐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盐上层发育盐滑脱逆冲断层,盐层塑性变形形成盐背斜、盐席、盐墙;盐下层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靠近造山带附近发育大型构造楔。...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油田霍10井区是准噶尔南缘的重点勘探区域,由于地层倾角大、地层各向异性强,井身质量差和机械钻速低是该地区钻井工程突出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高陡构造井壁失稳、井下复杂的机理,针对霍10井区高陡大倾角构造、地层各向异性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了可用于该研究区域的井眼稳定的方法和技术,对霍10井区对井身质量和钻井机械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船形丘构造的地层沉积、生储盖组合、圈闭条件、构造发育史等石油地质特征的讨论,揭示了它们在形成油气藏中的作用,并应用地震反射资料所包含的气显示信息,提出船形丘构造具备形成规模生物气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