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简述指针式喷灌的组成、特点、蔗田典型地块组合,探讨了指针式喷灌在广西蔗区灌溉的适应性条件和经济适应性。通过典型工程设计,介绍了糖料蔗指针式喷灌的设计要点,并进行了效益分析评价,提出指针式喷灌在广西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微喷不同灌溉定额对糖料蔗的影响,2012~2014年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崇左市江州区、扶绥县、柳州市鹿寨县、柳江县、来宾市武宣县、北海市合浦县的糖料蔗试验区进行试验,通过大田试验,在微喷灌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灌溉定额对糖料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影响,结果:250 m3/亩糖料蔗出苗率、锤度最大,产量最高,350m3/亩糖料蔗分蘖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广应用毛细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相关技术参数,并依托广西崇左市陇铎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立试验示范区,开展糖料蔗毛细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糖料蔗在毛细节水灌溉条件下,生育期各生长指标均优于滴灌和无灌溉,其中:株高比滴灌增加1.2 cm,比无灌溉增加30 cm;株茎比滴灌增加0.06cm,比无灌溉增加0.23 cm;每亩有效茎比滴灌增加17株,比无灌溉增加630株;每亩理论产量比滴灌增加0.3 t,比无灌溉增加2.5 t。另外,毛细节水灌溉比滴灌节水5%左右。由此可见,毛细节水灌溉是一种防堵性能好、灌溉均匀度高、具有节水增产的灌溉技术,适合在山丘区糖料蔗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糖料蔗主要种植产地,长期以来,传统的渠道灌溉影响了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通过对广西蔗区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应用现状调查,阐述了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存在的问题。基于此,选择典型工程,分析糖料蔗各种灌溉方式中管理体制、灌溉定额、灌溉技术特性、灌溉效益以及成本、农艺措施、农机措施、地形坡度和水源条件等因素,并结合近几年广西糖料蔗灌溉试验数据,总结蔗区滴灌(含地表滴灌和地埋滴灌)、微喷灌、喷灌(含固定式喷灌和其他)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铃薯滴灌、指针式喷灌的种植试验,得出滴灌与指针式喷灌在马铃薯种植当中各生育期所需水量,以及滴灌与指针式喷灌不同灌溉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效益及大薯率等产生的影响比较。  相似文献   

6.
通过小管出流灌溉方式,采用不同灌溉定额:150 m3/亩、250 m3/亩、350 m3/亩,研究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糖料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粗、叶面积、蔗汁锤度、水分生存率、水分利用效益等糖料蔗生长指标。试验证明:糖料蔗对养分的吸收强度不仅与养分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有关,还与甘蔗不同生长阶段的土壤水分、湿度有关。糖料蔗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灌水量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不同时期对糖料蔗进行有效、合理的灌水,对糖料蔗的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250 m3/亩灌溉定额条件下,更能促进糖料蔗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糖料蔗的品质形状和产量。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九师垦区已建喷灌工程13.5万亩,且将继续发展建设。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出现了如何加强喷灌管理,特别是喷灌灌溉技术应用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喷灌区作物灌溉试验。为减少工作量,缩小试验范围,提高试验操作精度管理,试验设计各处理不设重复。结果表明,喷灌大区不设重复是可行的。先进的试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沟灌方式,设置150 m3/亩,250 m3/亩,350 m3/亩3个灌溉定额,每个定额设置3个重复,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糖料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糖料蔗种植,沟灌较不灌溉明显地提高了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粗及产量等;2在沟灌条件下,随灌溉定额增大,糖料蔗株高逐渐增大,当灌溉定额一定时,随灌水周期增大,糖料蔗株高减小;3从试验结果分析来看,在沟灌条件下,水资源的利用量较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未能充分发挥水资源应有的灌溉效益,更优化的灌溉制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4在广西糖料蔗主产区内,沟灌较不灌溉显著地提高经济产量,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瑞安县新华公社排灌站,在前池大队搞了2.157亩糖蔗喷灌试验,共喷九次,耗水207吨,增产效果极为显著:进行喷灌的亩产9997斤,沟灌的5079斤,不灌的4220斤,喷灌比沟灌的增产197%,比不灌的增产237%。  相似文献   

10.
美国《灌溉杂志》1977年11~12月号报道了美国1977年全国灌溉情况的调查,摘要如下: 美国1977年的总灌溉面积为35,100万亩,比1976年的34,600万亩增加了1.6%;其中喷灌面积为10,700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30%,与1976年的喷灌面积9,550万亩相比,增加了12%。灌溉面积超过1,0002万亩的州有11个,它们的灌溉面积共计为27,589万亩,其中喷灌  相似文献   

11.
滴灌和微喷对核桃耗水量、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相同的灌溉制度,研究了滴灌和微喷两种灌溉方式对成龄核桃树耗水量、产量及坚果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滴灌条件下核桃树在萌芽及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硬核期及成熟期的平均日耗水强度分别为2.9 mm、3.97 mm5、.55 mm及3.39 mm,微喷核桃树的耗水规律与滴灌略有不同,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稍大;两者的累积耗水量相同。②滴灌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比微喷高,滴灌的产量比微喷高15%。③两种灌溉方式下,滴灌核桃蛋白质含量、出仁率均较微喷高,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滴灌条件下脱毒马铃薯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是干旱内陆河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之一。为了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对脱毒马铃薯夏波蒂进行了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试验研究,试验按土壤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不同设6个处理,处理Ⅰ、Ⅱ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4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4次;处理Ⅱ、Ⅴ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分别为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5次;处理Ⅲ、Ⅵ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灌水次数设定为6次。研究结果表明: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不应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上限在田间持水量的75%~80%为宜,灌水次数5~6次为宜,脱毒马铃薯夏波蒂生育期120 d,生育期灌溉定额控制在3 000 m~3/h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张罡  孙军 《中国水利》2011,(15):28-30
以淄博市典型的大田喷灌、果树微灌、蔬菜滴灌工程为对象,与传统地面畦灌进行了对比试验。对已建节水灌溉工程经济效益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类似的结论。山区、丘陵区喷灌工程的节水效果、增产效果及节电效果都明显优于平原区,表明喷灌工程在山区、丘陵区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沟灌条件下不同灌溉水质对玉米产量和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雷廷武  肖娟  詹卫华  袁普金 《水利学报》2004,35(9):0118-012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灌水定额相同的情况下,沟灌灌水方式(波涌灌,连续灌)、PAM(0、10和20ppm)处理、灌溉水质(对照即完全用黄河水灌溉,黄河水中加入10%和20%的地下咸水)及入沟流量(3、5L/s)对灌水沟中土壤剖面盐分累积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地下咸水的矿化度从玉米生育初期的3.3dS/m到收获期的4.8dS/m,其钠吸附比SAR为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因素中,只有灌溉水质是影响产量的显著性因素。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灌溉水质的影响,生育期不同的灌溉水质都引起土壤剖面盐分的累积。随着灌溉水中地下咸水含量的增加,盐分累积也在增加,3种灌溉水质灌溉条件下玉米收获期1m土层平均盐渍度分别为:0.41、1.17和2.01dS/m。与对照(黄河水)相比,沟灌灌溉水中加入10%的地下咸水,作物减产9.2%,加入20%的地下咸水,则减产达到13.2%。与传统的地面漫灌方式相比,不同水质沟灌的玉米平均产量提高15.1%,用黄河水沟灌的玉米则较同水质地面漫灌的玉米增产24%。尝试建立了沟灌灌水沟中土壤盐渍度和玉米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据此确定了当地玉米的零产量极限盐渍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一种沼液水肥一体化防堵塞灌溉系统,并在新余市罗坊沼气站的蜜桔园进行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在经过较长时间运行后流量未见明显损失,仍能保持原有效率,沼液过滤系统能够很好地将大中小固体颗粒除去,不易堵塞,保证处理后沼液满足作物正常生长使用。采用沼液水肥一体化防堵塞灌溉系统每亩平均减少肥料量50%,每亩产量平均增产2.8%,节本增收的经济效益平均每亩可达245.5元,经济效益显著,该沼液水肥一体化防堵塞灌溉系统适宜在南方果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次样条两次插值叠加法并结合单喷头水量分布可计算得到多喷头组合水量分布。为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及探究变间距条件下喷灌均匀度的变化情况,通过田间试验,得到ZY-2型单喷头水量分布及多喷头18 m×18 m组合形式下水量分布,计算了喷灌均匀度。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喷头组合条件下水量分布的数值模拟模型,计算出不同组合模式下水量分布和组合喷灌均匀度。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喷灌水深的相对误差(RE)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8.49%和3.17 mm,组合喷灌均匀度的相对误差为1.85%,表明构建的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不同喷头组合条件下的水量分布和组合均匀度; ZY-2型喷头在正方形21 m×21 m布置形式下,喷灌均匀度达到最高(0.873);在变喷头间距和变支管间距两种矩形布置时,喷灌均匀度整体上随着支管间距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喷头间距增加时喷灌均匀度降低的幅度更大。研究结果可为优化喷头布置形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灌水次数对土壤入渗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野外双环入渗仪和TST-70室内土壤入渗仪进行入渗试验,分析室内以1.35 g/cm3容重装土与田间翻耕地在0、1和2次灌水后的土壤入渗过程,研究Kostiakov入渗模型中各参数随着灌水次数的变化及田间与室内试验中入渗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灌水和室内装土试验均使经验指数α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大。同时,灌水和装土试验的Kostiakov入渗模型中第一个单位时间内平均渗吸速度i0较田间未灌水都有了明显的减小,经验指数α取值范围较有关资料中所给值小。4种处理中,一次灌水和室内装土试验的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双对数关系拟合很好,室内试验的误差分析值最小。因此,在利用Kostiakov入渗模型确定灌水技术参数时,应该考虑适用条件以及灌溉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井灌区喷灌与管灌的技术经济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及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研究确定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十分重要。在详细探讨喷灌和管灌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基础上,对喷灌和管灌系统技术经济性能指标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移动式和半固定式喷灌是北京市井灌区大田作物主推节水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朱尧洲 《水利学报》1994,(8):10-17,35
本文研究了设计风速与喷灌工程费用和设计风速与喷灌均匀度,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自然风速的统计分析资料推求设计风速对工程效益和费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用边际分析理论推求最优设计风速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