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测定并比较了Fe_(30)B_(20)非晶合金薄带在冷轧变形前后的X射线衍射图谱及其径向分布函数RDF的曲线。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弧熔炼工艺与真空熔炼快淬系统制备了一系列新型AlNiLaCe高熵非晶合金条带,并研究了(AlNi) / (LaCe)含量变化对高熵非晶合金组织结构与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显微硬度计分别研究测定了高熵非晶合金的相结构、热稳定性与硬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表征了合金条带的表面形貌与元素分布情况;通过极化曲线(Tafel)考察了高熵非晶合金在3.5 wt.%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通过XRD测定了等原子比AlNiLaCe高熵非晶合金条带的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多,AlNiLaCe高熵非晶合金由典型的非晶态衍射峰与含Al的金属间化合物一同组成;合金中(AlNi)含量增多导致其热稳定性与条带硬度逐渐提高,Al35Ni35La15Ce15高熵非晶合金最高硬度为470 HV0.1。通过电化学腐蚀实验发现:相比AZ91镁合金,AlNiLaCe系高熵非晶合金的自腐蚀电位更高,腐蚀电流密度比镁合金低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正混合热体系的机械驱动非晶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具有正混合热Ta-Cu系的非晶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球磨样品的结构变化,并在实验上确定了Ta-Cu系非晶形成范围,分析了正混合热体系的非晶转变驱动力。最后,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所形成的非晶Ta-Cu合金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脉冲电流对Fe—Si—B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晁月盛  滕功清  谢春辉  耿岩  赖祖涵 《金属学报》1996,32(11):1204-1208
对非晶Fe78Si9B13合金进行了连续高密度超短脉冲电流处理和对应的等温退火处理,用Mossbauer谱学技术研究处理后非晶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与晶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处理明显促进非晶合金的晶化,电脉冲对晶化的影响取决于脉冲电流对非晶中原子扩散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脉冲电流对Fe-Si-B非晶合金晶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晶Fe(78)Si9B(13)合金进行了连续高密度超短脉冲电流处理和对应的等温退火处理,用Mossbauer谱学技术研究处理后非晶试样的微观结构变化与晶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流处理明显促进非晶合金的晶化,电脉冲对晶化的影响取决于脉冲电流对非晶中原子扩散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了满足具有大尺寸复杂结构的非晶合金构件的市场需求,具有高度柔性化成形、机加工量小和成形精度高等特点的增材制造技术被成功应用于制备块体非晶合金。本文基于国内外块体非晶合金增材制造成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作者们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系统介绍了现有非晶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非晶合金在各类增材制造技术中的成形机理和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现有非晶合金增材制造成形的技术难点,详细阐明了非晶合金增材制造成形工艺 - 组织结构 - 性能间内在联系,指出制备高质量高性能非晶构件将是块体非晶合金增材制造成形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浸泡和电化学实验方法对Ni-W-Cu-P镀层在常温和高温20%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用SEM,EDS及XRD对镀层的沉积机制、成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形Ni-W-Cu-P核心合并生长形成条状组织;共沉积W和Cu可显著提高Ni-W-Cu-P非晶的热稳定性;400℃热处理非晶的耐蚀性优于镀态非晶和500℃热处理纳米晶的;延长腐蚀时间,非晶和纳米晶镀层的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增大,阻抗则下降;Ni-W-Cu-P非晶和纳米晶镀层的腐蚀机制分别是选择性腐蚀和点腐蚀.  相似文献   

8.
选择不同晶化程度的非晶合金,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测定它们各自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不同晶化程度的FeNiSiB非晶合金的溶解活性取决于它们所具有的相成分及其含量。  相似文献   

9.
《机械制造文摘》2009,(6):21-22
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组织及磨损性能研究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FeCrBSiMnNbY系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着重分析了非晶纳米晶的形成机制,并利用湿砂橡胶轮式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但其实际应用受到三维结构尺寸的限制,制备出块体非晶合金具有广泛的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采用多种高能快速的焊接技术成功地连接了非晶合金的方法,阐述了焊接制备块体非晶合金(BMG)的2种成形机理,液相成形和固相成形,并对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组织与冲蚀性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成功制备了FeCrBSiMnNbY系和FeBSiNbCr系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分析了非晶的形成机制,并对涂层的高温冲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CrBSiMnNbY系和FeBSiNbCr系涂层的组织主要由非晶相和α(Fe,Cr)相纳米晶组成;两种涂层结构致密,组织均匀,孔隙率含量分别为1.7%和1.2%;FeBSiNbCr系非晶纳米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冲蚀性能,随着攻角增加,涂层冲蚀率随之增加;冲蚀温度升高,涂层耐冲蚀性能也随着提高.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制备Ni—Sn—Cu—P合金非晶形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四元Ni-Sn-Cu-P合金镀层,用X光衍射及扫描电镜对合金镀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定,确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非晶合金形成区。用张邦维提出的非晶合金形成理论对Ni-Sn-Cu-P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合金元素在非晶形成中的作用与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非晶合金电阻输运特性的研究相当活跃,作为一个概括的介绍,本文从能带结构和散射机制出发,介绍了非晶合金电阻输运的基本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这方面重要的实验结果和主要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大块非晶合金中成分分离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在晶化过程中的作用,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hxs)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Cu55Zr30Ti15非晶合金从310K到783K之间微结构的演化情况。实验发现在淬火状态下Cu55Zr30Ti15非晶合金中存在直径为55nm左右的成分分离区。非晶的结构弛豫包括659K之前的低温结构弛豫和659K到玻璃转变温度的高温结构弛豫。在玻璃转变温度到783K之间,观察到非晶基体中产生过渡相并转化为最终晶相的过程。表明成分分离区在晶化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其驰豫所产生的有序原子团簇是随后晶化过程中晶核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组织及耐冲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FeCrBSiMnNbY系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着重分析非晶纳米晶的形成机制,并对涂层的高温耐冲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组织主要由非晶相和α(Fe,Cr)相纳米晶组成;其结构致密,组织均匀,孔隙率低,为1.7%;非晶纳米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冲蚀性能,攻角增加,涂层冲蚀率随之增加;冲蚀温度升高,涂层耐冲蚀性能也随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块非晶合金超塑性变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国内外非晶合金超塑性基本性能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和评述。根据材料成形工艺的要求,提出了非晶合金超塑性成形研究的内容。介绍了非晶合金超塑性拉伸实验和压缩实验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温度和成形速率对变形的影响,介绍了粘度的影响因素,对这些研究内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展望了非晶合金超塑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加强非晶合金超塑性流动过程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XRD和DSC测定了Fe68NilA15Ga2P9.65B4.6Si3C6.75非晶在淬火态和高低温结构弛豫后的热力学参数,并计算出相关的混合焓△H值.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弛豫退火温度的升高,玻璃转变温度Tx和晶化初始温度Tx呈升高的趋势,晶化峰值温度变化不明显;经673 K高温弛豫后,合金的晶化焓值高于573 K低温弛豫后的值.实验证明:退火后的两种合金的热稳定性都有所增强,经573 K低温退火处理后的非晶合金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制备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述了铁基非晶涂层的制备技术、成形特征及显微结构,发现随着喷涂热输入的增大,涂层结构更致密,孔隙率下降,但是涂层中非晶含量降低,含氧量增加。概述了铁基非晶涂层的腐蚀性能、腐蚀行为、磨损机制的进展,并总结了铁基非晶涂层当前的工程应用现状,认为铁基非晶涂层的腐蚀性能取决于涂层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的均匀性。非晶含量越高,涂层的耐蚀耐磨性能越好;非晶的孔隙率越低,涂层的耐蚀耐磨性能更优异。但是非晶涂层的点蚀规律及机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依据非晶涂层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非晶涂层在制备、性能及相关机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铁基非晶涂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董亭义  杨滨  何建平  张勇 《金属学报》2008,44(6):659-664
利用气雾化和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大尺寸La62Al15.7(Cu,Ni)22.3非晶合金.X射线衍射(XRD)实验证实,直径为340 mm,最大厚度为13 mm的沉积坯具有完全非晶态结构.分析了气雾化和喷射成形La62AIl5.7(Cu,Ni)22.3合金过程中非晶相形成的机制,选定了喷射成形La62Al15.7(Cu,Ni)22.3非晶合金沉积坯致密化的合适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显示,喷射成形可望成为大尺寸块体(尤其是盘状)非晶合金新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0.
由于非晶合金独特的无序结构,其结构动力学特征涉及较大时间与尺寸跨度的粒子重排。作为深入研究金属玻璃体系弛豫行为与老化动力学的基础,对非晶合金结构动力学的表征和理解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以镧基和铈基为代表的稀土基非晶合金的弛豫谱呈现明显次级弛豫过程,该体系亦成为探究非晶合金结构动力学与力学性能关联的理想载体。本文主要就金属玻璃的滞弹性变形作了详细评述。作为蠕变实验中变形的主要成分,这类变形在卸载后可完全回复,对其合理描述是深入理解非晶合金结构动力学的关键。此外,总结了蠕变和蠕变回复过程中滞弹性变形的主要特征,并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