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2种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乙烯-己烯共聚物(mEHC)和茂金属乙烯-丁烯-己烯三元共聚物(mEBHC)]对高流动聚丙烯(HF-PP)进行改性,利用Kissinger法比较分析mEHC和mEBHC对HF-PP热降解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mEHC和mEBHC的添加均能提高HF-PP共混物的热稳定性;在10℃/min升温速率下,添加质量分数30%的mEHC或mEBHC,能使HF-PP共混物的最大热分解温度从456℃分别提高到473℃或475℃,改性后共混物的热降解活化能随着mEHC或mEBHC含量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中添加不同的改性剂制备PP–R管材专用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动态力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分析了不同改性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专用料抗低温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0~0℃低温条件下,与未改性的PP–R材料比较,PP–R/聚烯烃弹性体(POE)/高密度聚乙烯(PE–HD)共混料的低温冲击韧性最理想,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0℃的冲击强度为58.35 k J/m2,–10℃的冲击强度也高达47.06 k J/m2。POE/PE–HD在不降低PP–R管材专用料其它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显著地提高了PP–R管材专用料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作为聚氯乙烯(PVC)/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增容剂,用机械共混法制样,研究了共混条件及共混物组成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相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0℃下 LDPE 与 CPE 先预混5分钟,再于155℃下将 LDPE、CPE 与 PVC 共混15~20分钟所得到的共混物性能较好。PVC 为主的 PVC/LDPE 共混物中 CPE 较佳用量为5份(相对于100份 PVC)。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证实了 CPE 的增容作用。此外,熔融指数测定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LDPE 含量增高,共混物的熔融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研究了150℃,200℃和240℃时,共混物的混合比与其粘度在各种剪切速率下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粘度受混合比的影响变弱,而且在实验条件下,150℃~240℃,剪切速率在10~400秒~(-1),各组成比的混合物的非牛顿性流动均符合幂律公式。  相似文献   

5.
正一种共挤聚乙烯薄膜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的共挤聚乙烯吹塑薄膜,由发泡的、颗粒状的芯层组成,其厚度为20~250μm。该芯层是有聚乙烯或聚乙烯基混合物作为聚合物组分,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在190℃,2.16kg时大于5 g/10 min(DIN ISO EN 1133标准)。USP9944045,2018-04-17一种具有高冲击强度和黏合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叶春葆 《弹性体》2000,10(4):53
利用废胶粉与诸如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之类热塑性塑料树脂共混 ,可分别制取相应的模型制品、注压制品或挤出制品等 ,这不仅可节约上述塑料树脂 ,再次利用报废橡胶实现无废品生产 ,且能使所得产品具有新的性能和用途。为了有效地实现对上述共混料的成型加工 ,有必要测定其包括粘度在内的流变学性能 ,作为测试材料使用了低密度聚乙烯和废硫化胶囊粉(配合比分别为 0、40份、50份和 70份 ) ,测试仪器分别使用了毛细管粘度计和门尼粘度计 ,试验表明在聚乙烯中加入废胶粉会使其稠度指数提高1 .5~ 2 .5倍 ,此外稠度指数会随料温的递增 (如由1…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聚丙烯(PP)与硫磺的相容性,将高密度聚乙烯(PE–HD)及硫磺于密炼机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制备增容剂硫化聚乙烯(PE),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溶解性实验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硫磺与PE–HD只有在220℃的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形成C—S键从而生产硫化PE,且二苯胍作为催化剂时可提高两者的反应程度,使制备的硫化PE更难溶于二甲苯。将合成的硫化PE作为增容剂添加到硫磺质量分数为30%的PP/硫磺共混体系中,发现硫化PE对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添加5份的硫化PE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7.69%,断裂伸长率提高21.62%。  相似文献   

8.
应用Bohlin高级流变仪,在温度190~290℃及剪切速率10-2~102s-1试验条件下测景聚丙烯(PP)熔体、聚全氟乙丙烯(FEP)及其共混物熔体的剪切粘度.研究发现,PP和FEP/PP共混物熔体剪切粘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均符合Arre-hnius方程.在剪切速率极低的范围内,PP熔体的剪切粘度对剪切速率的变化不敏感.而FEP/PP共混物熔体则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特性.当PP的质量分数(wpp)不大于10%时,FEP/PP共混物熔体的剪切粘度随着PP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随着wpp的进一步增加,剪切粘度摹本上随着Wpp的增加而线性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9.
MiniLab表征共混高聚物熔体相容性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iniLab微型混合流变仪测定的高聚物熔体平衡转矩-转速关系曲线探讨表征共混高聚物熔体相容性的方法,研究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共混物熔体的相容性.结果表明:HDPE/PP共混物熔体是完全互容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交联复合共混技术通过双螺杆反应挤出共混制备了聚丙烯防腐涂层夹克料,考察了螺纹捏合组合强度、螺杆转速及交联剂用量对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组螺纹捏合组合的条件下,螺杆转速为130 r/min,交联剂用量为0.10 %时制备的聚丙烯夹防腐夹克料力学性能较好,其维卡软化点达到146 ℃,缺口冲击强度常温达到91.5 kJ/m2,特别是0 ℃下的低温冲击性能达到15.2 kJ/m2,熔体流动速率在0.9~1.1 g/10 min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     
包含茂金属生产的树脂和铬生产的树脂的聚乙烯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的均质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a)在茂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在反应器中生产第一聚乙烯树脂,该聚乙烯树脂具有0.942~0.970 g/cm3的密度和0.5~150.0 g/10 min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其中,MFR按照ASTM D 1238—2010在190℃,21.6kg的负荷条件下测试,密度按GB/T 1505—2010测试。b)在铬催化剂存在下,在反应器中单独生产第二聚乙烯树脂。c)将第一聚乙烯树脂和第二聚乙烯树脂物理共混生产均质聚乙烯,该均质聚乙烯至少包含质量分数为25%的第一聚乙烯树脂。  相似文献   

12.
《玻璃纤维》2004,(4):29-29
一种涉及共混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采用聚醚醚酮、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按重量比例共混型而成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上述之原材料经混合后,在温度200~360℃,时间2~10分钟,压力0.1~1.8MPa条件下挤出造粒。该材料可用注塑机注入模具成型,也可以挤  相似文献   

13.
含聚丙烯共混物或混合物的纤维及无纺布该种聚丙烯材料是1种聚合共混物,这种聚合共混物中除聚丙烯外还包含有2种聚乙烯,1种是线性低密度茂金属聚乙烯,另一种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这种聚丙烯材料在静态条件下测得有第一浊度半衰期,在大约0.11 MPa剪切应力下出现第二浊度半衰期,且第二浊度半衰期与第一浊度半衰期之间有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以高压聚乙烯(PE)、全同立构聚丙烯(PP)与弹性体丁苯橡胶(СКС-30АРКМ-15)、丁腈橡胶(БНК-40)、丁基橡胶(БК-20-55)及硒结构化抗氧剂(Se)为基础制得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了共混物的组成比例(聚乙烯:聚丙烯)弹性体的种类及改性添加剂(Se)的用量,对包括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抗龟裂性在内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了等规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顺丁橡胶三元共混体系(其中橡胶部分硫化)的力学性能、并用光散射法研究了共混体系的结晶形态及橡胶对等规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结晶的影响,从光散射强度计算了混合球晶的尺寸。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胶粉分别与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等热塑树脂共混,可制取相应的模压、注塑或挤塑制品。不仅可节约树脂,利用报废橡胶,实现无废品生产,且能使产品具有新的性能和用途。为了实现对上述共混料的成型加工,必需测定其流变性能。作者使用了低密度聚乙烯和报废硫化胶囊粉(配合量分别为0、40、50和70份)。测试仪器为毛细管粘度计和门尼粘度计。试验表明,在聚乙烯中加入废胶粉会使其稠度指数提高1.5~2.5倍,稠度指数随料温的递升(由130℃升至160℃)而下降,纯聚乙烯降低约60%,而含50份废胶粉的仅下降12%左右。少量添加废胶粉会使…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热塑性树脂(例如聚乙烯)中添加重量约2~40%的纤维材料(例如直径约为10~30u,长约1~20mm的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在180~22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混炼,使之形成片状,接着将制得的片状料(被覆材料)加入挤出机,在约180~260℃的范围内进行熔融混合,混合物通过机头挤出并包覆到金属管(例如钢管、铝管)上。  相似文献   

18.
Chand  N  余红 《粉煤灰综合利用》1991,(3):64-64,F003
经查阅文献,在用粉煤灰作塑料充填料方面还没有研究先例。本文研究了用粉煤灰充填聚丙烯(PP)的可能性,测定了不同频率下这种复合材料的绝缘性,并与纯聚丙烯进行了比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粉煤灰在聚丙烯中的分布。供试材料及制备方法粉煤灰取自印度,用粉煤灰与 PP 聚合物混合,制备复合材料。把粉煤灰与 PP 混合后在190℃下加热,最后铸模成平直的条状。  相似文献   

19.
用全同立构聚丙烯(5~15质量份)取代高压聚乙烯并对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改性。为了改善共混物的均一性,增加弹性相的含量,遂向共混物中添加了不同化学结构的5质量份弹性体(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用硒二甘醇和二月桂基硫代二丙酸酯作为改性剂。研究了所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共混胶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得到了提高,其中包括耐光老化性、耐热老化性和耐龟裂性。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取向薄膜该发明涉及一种聚丙烯取向薄膜及其构成。总体上来说,聚丙烯取向薄膜通常是以丙烯为基础,另外还加入了一种添加剂,即含氟聚合物、含氟弹性体中的一种,或者是两者的复合体系。在聚丙烯取向薄膜中,添加剂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大约为(50~20 000)×10-6。USP 8278391,2012-10-02超耐慢速裂纹增长聚乙烯管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耐慢速裂纹增长聚乙烯管材或管件,这种聚乙烯管材或管件包含组分(A)和组分(B):组分(A)为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2.16kg负荷下熔体流动速率(MFR)在300~700g/10min;组分(B)为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密度在0.945~0.949kg/cm3内,5.0kg负荷下MFR在0.2~0.4g/10min内,共聚单体质量分数大于2.0%。其中组分(A)比组分(B)具有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