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迎茬导致大豆病虫害发生明显加重,为了探讨黑土区生产田重迎茬对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选择有代表性的丘陵区(岗地)、平原区(平地)和低湿区(洼地)所有处理均一致的正茬、重茬和迎茬大豆田进行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程度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同地势的不同茬口大豆病虫害发生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重茬和迎茬根腐病、灰斑病和大豆食心虫发生程度较正茬严重,重茬又重于迎茬,重迎茬根腐病和食心虫在洼地发生较平地和岗地严重,平地灰斑病发生重于岗地和洼地,土壤中胞囊数量岗地重茬最多。  相似文献   

2.
菜用大豆生产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在不断发展,为了给菜用大豆配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探讨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的特异性,以普通大豆品种2个、引进菜用品种4个为试材,探讨施肥处理对不同类型大豆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就不同类型品种来说,普通大豆品种铁丰29号的品质最好,菜用大豆品种沈农引133的品质最好。T2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而T3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蛋白质含量降低;T2和T3磷酸二铵施肥处理使各品种的脂肪含量、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籽粒脂肪积累呈“S”型曲线。同样施肥水平下,菜用大豆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普通大豆,而脂肪含量低于普通大豆。蛋白质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蛋脂总量、可溶性糖含量与磷酸二铵施用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品种华春18,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铝浓度进行土培试验,研究铝对大豆叶片水势和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铝对大豆生长明显不利。随铝浓度的增加,大豆叶片水势略有下降;蛋白质含量在三叶期有所上升,然后在五叶期开始下降;叶绿素含量除三叶期外都有明显下降;二个大豆品种的SOD活性变化明显不相同。从种间差异性来看,浙春3号抗铝胁迫的能力大于华春18。  相似文献   

4.
王新风  富健  孟凡钢  马巍 《软件学报》2008,21(3):515-520
简要地综述了近些年来大豆籽粒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遗传以及蛋白质与脂肪等性状的相关关系。并在环境方面如气候与栽培条件对蛋白质的影响做一总结,最后提出改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主要是加强生物技术、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高蛋白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微观变化,评价了不同来源蛋白及不同蛋白供给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膨化大豆可以取代常规的豆粕,并能够减轻饲粮蛋白对肠道的过敏损伤,同样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也可降低肠道损伤和抑制腹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或称大豆细菌性疫病[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Coerper)Young,Dye,&Wilkie]在我国及世界大豆主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在田间调查中发现大豆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病性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抗病性也不同,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感病品种上,轻者可减产5%~10%,重者则可达到30%~40%;感病重时可使籽粒变色,降低商品价值。据报道,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不同地区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的生理小种不完全相同。各地培育的品种是…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氮磷钾优化配比施肥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和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高蛋白大豆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提高的氮磷钾配比是N150 kg hm-2、P2O590 kg hm-2和K2O 75kg hm-2.氮磷钾优化配比可以调节大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但对大豆籽粒含量的调节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大豆上应用SN-924酶激活剂,可加快幼苗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单株结荚率提高10%,产量增加12%。  相似文献   

9.
在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选用抗旱性较弱的丹玉13号和抗旱性较强的掖单13号玉米品种幼苗为试村,研究了玉米叶片蛋白质的变化规律和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水分胁迫加强而下降。水分胁迫可引起蛋白质合成的变化并产生干早诱导蛋白,抗旱性弱的品种诱导蛋白产生早于抗旱性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唯一经济、有效和环境安全的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利用7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对黄淮夏大豆产区的96个大豆品种(系)进行接种鉴定,96个大豆品种(系)对7个大豆疫霉菌株共产生38种反应型,有4种反应型分别与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一致,有10种反应型与2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有5种反应型与3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其它反应型为新的类型。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抗病基因的推导结果有7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a,有4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b,有1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c,有5个品种可能含有Rps7,有一些品种可能含有国际上尚未命名的新的抗病基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以相似系数0.691聚类,96个大豆品种可以分成8类。研究结果为大豆抗病育种选择亲本和利用品种布局进行大豆疫霉根腐病生态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96-2000年应用田间自然病辅和病土盆栽相结合方法,对黑龙江省推广的3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生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36个品种中,抗病品种2个,占供试品种的5.5%,中抗品种9个,占供试品种的25.0%;感病品种13个,占人共试品种的36.1%;高感品种12个,占供试品种的33.3%,这说明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绝大部分对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都是感病或高感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国内外大豆育种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详细地介绍了大豆主要生产国在遗传资源利用、品质育种、抗性育种、不育系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与实施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We have developed a simple, convenien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W of soybean oil-based polymers. This information is important in the formulation of products, such as inks and coatings. Because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fast, data taken from it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reaction of various batch processes and give real-time insight into soybean oil reactions. Also, because automation technology for these instruments is already on the market, it opens up further possibilities.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1995~1996年的10个大豆品种(系)为试材,利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大豆23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出各性状间及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为大豆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单株粒数贡献最大的是主茎二粒荚、三粒荚和分枝二粒荚。对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株高、Cou荚、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和分枝数。欲提高产量时,对植株的高度以直接选择和间接选  相似文献   

15.
大豆国家新标准(GB 1352-2009)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首次增加对热损伤粒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大豆表面颜色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神经网络和大豆表面颜色特征对大豆进行标准粒和热损伤粒分类的方法.文中选取大豆图像的6种颜色特征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并尝试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与BP(Back ...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豆叶片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大豆灰斑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进行诊断。首先,在东北农业大学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基地培育灰斑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的纯正样本,然后通过对病斑特征的分析,确定病斑特征与病害种类的关系,建立大豆叶片病害的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针对轻度病害,灰斑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和其它病害的识别精度分别为88.75%,87.50%,87.50%,85.00%;中度病害识别精度分别为91.25%,90.00%,91.25%,88.75%;重度病害识别精度分别为93.75%,92.50%,93.75%,92.50%。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碰撞参数变化对大豆种子应力分布及形变位移的影响规律,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 对大豆种子碰撞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获得了大豆种子碰撞过程的应力分布与位移形 变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以碰撞速度及接触半径为试验因素,大豆种子碰撞过程的最大应力及最 大位移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参数变化对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最大应 力指标,两因素影响极显著;对最大位移,因素接触半径影响极显著,碰撞速度影响显著。且两 指标随着碰撞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接触半径的增大而先减小而后趋势减缓。研究结果为大豆 种子脱粒机的仿真设计和产品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豆有许多品种(cultivar),它们的叶片图像模式的差异非常细微,因此很难通过叶片特征将大豆品种区分开.虽然在使用叶片图像模式进行植物种类(species)识别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作为一项非常细粒度的模式识别问题,大豆品种的识别与分类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手工叶片图像分析方法一般无法刻画不同大豆品种的叶片特征的细微差异,因此识别率很低.本文尝试使用深度学习来提取具有强的辨识能力的叶片特征,以解决大豆的品种识别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深度学习模型,称为目标转换注意力网络(Transformation Attention Network,TAN).该方法首先通过注意力机制提取细粒度的叶片图像特征,然后使用仿射变换纠正叶片姿势.我们构建了一个由240个大豆品种组成的大豆叶片品种图像数据库,每个品种有10个样本,以此数据集验证叶片图像模式中品种信息的可用性,并验证了所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大豆品种识别的有效性.令人鼓舞的是实验结果证实了叶片图像模式在区分栽培大豆品种方面的有效性,并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优于流行的叶片手工特征提取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大豆精选后有利于提高大豆市场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实现大豆精选机械化能够减轻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大豆生产成本。进行分选优质饱满大豆与虫伤大豆的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回转带水平倾角、线速度和落料点高度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然后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试验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试验分析结果为试验装置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