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论文分析了案例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难点,并从建筑布局、建筑单体、细部构造3方面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整体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多个国外绿色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措施的介绍和分析,总结了被动式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实现方式,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周滔  王笛 《建筑节能》2013,(10):49-53,65
建筑节能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整栋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是以每一个建筑单元的节能达标为基础的,节能型建筑单元的提出即建筑节能分析的第一步。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节能建筑设计流程体现了节能与建筑信息化结合在建筑设计中的趋势。通过运用BIM技术对标准房间的被动式得热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模拟节能效应预评估过程,指出建筑节能被动式设计的重要性,也进一步确立了相关能耗函数与节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昆明本土的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本土建筑正在步入绿色建筑设计的崭新阶段。昆明地区多数为温和地区,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因此,旨在因地制宜,结合昆明本土的生态环境特征,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情况,阐述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的方法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6,(3)
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愈加关注居住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也要符合居住环境的要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解决建筑生态环境、建筑的节能减排问题以及地域特点等发展问题,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建筑设计结构的抗寒性能及建筑整体的通透性能能够明显提高,建筑能耗水平大幅度的下降,节约能源、减少耗材,在无形中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设计基础是,综合运用建筑学、建筑气候学和建筑环境工学等交叉学科基本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方案设计与工程示范系统建立了居住环境适宜的需求规律和外界典型气候的精细化方法,提出了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气候分析技术与气候分区方法。总结了实现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根本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王千翔 《华中建筑》1992,10(3):33-34
文章首先回顾了建筑设计中考虑气候条件以及节能和用能的历史,介绍了各国太阳能建筑研究情况,太阳能建筑的类型——主动式和被动式,并着重介绍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基本形式,采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10)
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解决建筑环境的质量问题,而且还要注意所建建筑的节能减排功能以及地区文化传承的问题。因此,采用被动式建筑设计技术建造超低能耗建筑能够充分适宜地域气候与资源环境,实现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原理出发,提炼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建筑学以及环境工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并通过分析测试,建立室内人体舒适度和室外典型气候的表征方法,提出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气候分析手段和热工设计的计算方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体系,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研究分析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象参数,综合考虑提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基础温度为15℃,提出采用南向垂直面太阳能辐射温差比为气候分区一级区划、南向垂直面太阳能辐照值为二级区划指标,并采用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的气象数据区划甘肃省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分区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被动式太阳建筑技术广泛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
我国于2006年开始由中德政府联手成立"德中促进联合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小组",拉开了我国被动式建筑建造的序幕,各地开始进行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尝试。在这大背景下,作者有幸进行了被动式住宅小区的设计实践,本文主要阐述本项目建筑设计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建筑缺乏地域特色,很多城市建筑盲目照搬欧洲国家建筑形式,较少考虑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这样做既使得城市建筑失去自己的韵味,而且也不节能。本文以北京为例,根据其气候特点制定出该城市被动式控制策略。通过对城市气候、城市形态、城市密度及建筑类型等的分析,提出北京地区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建筑设计原则,并举例说明建筑被动式设计的具体做法。为被动式设计在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黎冰 《城市建筑》2014,(27):45-45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建筑审美的要求也较之以前只追求经济实用的特色大不相同,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把低碳环保理念带进了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来。本文通过对低碳设计理念的分析,总结高层建筑设计如何实现低碳建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夏冰  陈易 《住宅科技》2014,(9):41-45
运用类型学理论,从建筑形态操作的角度出发研究低碳建筑设计方法。依据类型学"元设计"理论和建筑性能模拟,通过在形态特征与能耗、形态与被动式设计、形态与主动式设计三方面的研究,挖掘建筑形态操作与低碳节能的关联性。论文提出了这一研究的框架和初步结论。这一方法符合建筑师的思维习惯,具有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科学性强、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以在方案设计阶段为建筑师提供科学的、便于使用的低碳建筑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理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其中热环境的教学是体现建筑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与现代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文章尝试在建筑物理热环境的课堂传统教学内容中引入建筑低碳设计方法,重视低碳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低碳节能意识,引导学生将所学建筑物理热环境相关知识运用于实践,实现设计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低碳背景下对建筑设计的策略进行研究和讨论,如何能够使我国建筑物在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既体现现代化,又能够达到节能减排,切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效果。使我国的建筑物在建筑的过程中减少污染环境材料的使用和使我国建筑成为具有可持续特点的低碳建筑。  相似文献   

15.
刘力军 《城市建筑》2014,(32):38-38
在建筑行业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大,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引进低碳环保理念,能够进一步减少在建筑建设时产生的浪费资源问题,还可以改善优化生态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绿色空间。  相似文献   

16.
胡洁 《安徽建筑》2007,14(3):15-16
文章从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两方面以低能耗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居住功能的分布、社区住宅建筑布局的合理性、社区景观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停车、中水处理与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建筑的相关先进生态理念,希望通过居住社区的生态可持续性设计改善社区的舒适性和能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托集装箱改造的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节能”和“低碳”要求,以国外应用的典型实例论述了以集装箱为建筑设计的元素,探讨用集装箱做建筑主材,利用集装箱建筑的低成本、可移动和标准化设计,探索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希望能为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肖晓苗 《建筑节能》2011,(8):50-53,73
自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召开之后,多项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我国陆续颁布,这些标准、规范的出台都显示着低碳建筑已然成为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其中围护结构尤其是窗类对建筑低碳化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分析世界范围内的高性能窗发展,由热工因素得出如何制造和在建筑中使用高性能窗的方法,并对其使用的优越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9.
林丽娜 《城市建筑》2014,(18):33-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也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得到了体现。本文将对环保建筑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环保理念的有效应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澜  翟理名 《城市建筑》2013,(10):31-31
在现代的建筑施工技术中,低碳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说明人们已经越发的开始注意到低碳概念对于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就通过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产生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给出了适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