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都市的建设始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征.都市环境的规划以及都市中公共艺术品的呈现正体现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城市的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形态对于该市的风貌、气息及个性形象的辨识和张扬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化特征应主要以公共艺术设计去体现.  相似文献   

2.
围绕都市中公共开放空间现象、公共艺术的特点 ,来思考公共艺术与人、自然环境等的关系 .  相似文献   

3.
经过公共设计的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艺术内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名片。充分认识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的价值,把握交通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对于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介入现代城市交通环境作深入探讨,提出城市交通中公共艺术设计应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功能价值、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注重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和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为城市交通环境的艺术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介绍美国社区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并与中国社区公共艺术建设进行比较。探讨如何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提高公共艺术的教育成效,公共艺术如何促进社区文化保存,使社区公众能够在公共艺术的学习之中体现社区的共同利益,促进社区公众艺术素质和社区环境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地铁二号线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武汉地铁集团和湖北美术学院合作,为二号线地铁规划 了6座重点站:汉口火车站、中山公园、江汉路、洪山广场、宝通寺、光谷广场,并对这些站点的公共空间进行 了艺术设计施工。文章以此合作为基础,对其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特点和寓意分别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景观的公共家具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城市景观的类别对公共家具进行分类,并从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公共家具的属性,对公共家具的三个设计原则,即:“遵循历史与文化”、“与城市景观协调”、“体现人本主义”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附丽于特定环境的公共艺术,其色彩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美的共性,更具有独特的个性,其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公共艺术色彩的主要特征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文化精神建设、城市空间的公共理念、城市建设材料的使用、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等有机结合,组成完整的城市公共艺术色彩整体,并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现代文明、城市建筑状况诸多方面体现出城市公共艺术色彩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江苏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深化.但与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偏少,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创新力度仍显不够,法制建设明显滞后.今后应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切实加强措施,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机制以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形式和功能的发展变迁,指出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不再只是公共工程美化上的装饰品,而是应依据不同的场所地域特色、工程类型限制和民众需求,通过其与社会环境发展的转变与互动,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社区环境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以强调"沟通"和"社会问题"为主的公共工程艺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公共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目标、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空间关系、尺度体量、自然与人文环境、材料的物理属性与社会性等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公共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目标、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空间关系、尺度体量、自然与人文环境、材料的物理属性与社会性等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提出现代城市公共工程形式和内涵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艺术在城市总体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个层面上的表迭,指出公共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应依据不同的场所地域特色、工程类型限制和民众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中,体现出以强调“融合”和“公众需求”为主的公共工程艺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城乡居民文化娱乐需求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内容。以哈尔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为例,对如何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发地,更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抑或是信息技术、科技创新使公共空间发生的"质变""裂变",都将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推动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获得新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主要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一、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回归;二、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到"社会主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三、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到"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共同体"的发展;四、从"现实公共文化空间"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规划,需要客观审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实践中因对公共文化属性的模糊认识引发的急功近利等混乱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充分认识公共文化的多重属性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置条件。从公共文化溯源角度阐明公共性是公共文化的本质属性,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价值角度阐明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属性,进而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角度,对公共文化需要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公共文化样式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文化活动的思想性与娱乐性多重属性进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工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 时代背景下乡风文明的建设和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别于城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表现为:农民的 弱主体性、服务内容的单一性和服务建设的分散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新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还存在 着覆盖面广但参与度不高、供需错位,农民满意度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 的针对性,发挥农村“能人”的作用,促进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作用来更好的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 农村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日益追求精神内涵,体现公共精神,带有明显的公共属性。文章从公共艺术的研究入手,以公共艺术雕塑为例,通过对建筑与雕塑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以及对它们公共艺术形式的分析,论述建筑与雕塑具有一样的公共艺术特性,揭示出建筑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从辩证的角度提出建筑向雕塑化和公共艺术化发展的利弊以及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阐述理性定位公共外交行为主体和从文化流传切入提效公共外交的基础上,强调创设媒体途径拓展公共外交领域,并指出了加强大众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舆情引领的重要性和路径。以期使我国公共外交能够由自信逐步转为自觉,这既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相似文献   

19.
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艺术设计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在推动文明社会向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研究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今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基地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公共图书馆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此以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心,在分析其当前重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