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含蚕丝复合纤维的染色效果有纯色、留白和双色(或多色),染色方法分别介绍有丝和毛混纺织物的阴离子性染料、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丝和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和二浴染色法;丝和涤纶混纺织物的二浴染色法和一浴混合染料染色法以及丝与其它合成纤维混纺交织物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2.
聚酯超细纤维碱性浴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董振礼  霍瑞亭 《印染》1998,24(12):8-10,20
通过对聚酯超细纤维在碱性和酸性浴条件下染料的界面迁移性和相容性比较,发现聚酯超细纤维在碱性浴条件下染色,其匀染性和重现性均明显好于酸性浴染色。  相似文献   

3.
PTT与PET纤维染色性能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完善PTT纤维的染整加工理论,确保PTT纤维织物的染色质量,针对分散染料对PTT、PET聚酯纤维染色差异问题,选用常用的中低温、高温型2类分散染料分别对PTT、PET织物染色,测试其在不同染色温度下及其在同浴染色时的上染率、K/S值、染色牢度,研究不同染料在PTT、PET织物上的染色机制及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PTT与PET纤维相比,PTT纤维的染色性能更好;采用不同类型分散染料染色,PTT的最佳染色温度不同;PTT、PET纤维在100~110℃同浴染色可得到异色或闪色效果,在120~130℃同浴染色可获得同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豆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变性浴染色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洁 《针织工业》2005,(11):41-42
介绍了大豆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变性浴染色原理和工艺,测试了纤维染色后的上染率和固着效率。测试结果表明:变性浴染色工艺不但提高了染色质量,简化了染色工艺,而且提高了染料利用率和废水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彭志忠 《染整技术》2006,28(9):25-26
根据两种纤维的不同特性,选择可在不同pH值条件下染色的分散染料及耐高温低盐的活性染料对硎棉纤维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或二步)法染色,不仅工艺简单、匀染性好,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PP/共聚酯共混纤维系列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pH值、时间、温度和染浴中染料浓度等染色条件对PP/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共混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宜的染浴pH值为2.8,染色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2h时,染料浓度为25mg/mL,染浴中的染料浓度与纤维上的染料平衡浓度符合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同时还发现,共混纤维中基体-微纤两相结构间存在的“微隙”对显色阳离子的传导能力是有限的,该传导能力制约了纤维的染色速率。  相似文献   

7.
甲壳素纤维的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染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活性和直接染料对甲壳素纤维、甲壳素/粘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染色。通过测定六种活性染料和八种直接染料在不同染料浓度下对甲壳素纤维、粘胶/甲壳素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染色固色率,比较了它们的染色性能;考察了甲壳素纤维和棉纤维同浴染色的竞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的竞染能力远高于棉纤维,且在活性染料染色条件下竞染更明显;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对甲壳素纤维有相近的固色率,对粘胶纤维而言,直接染料固色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锦纶纤维低温染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酸性染浴和中性染浴中稀土对锦纶低温染色上染百分率的影响,总结出适于锦纶纤维稀土低温染色的新工艺,并对工艺的染色效果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9.
分散染料碱性浴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轷桂芬  董振礼 《印染》1994,20(5):16-18
分散染料碱性浴染色是近年来为适应聚酯超细纤维染色而提出的染色新方法,它具有很多在弱酸性条件下染色不可以拟的优点。本文对部分国产分散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一部分适合于碱性浴染色的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悬浮体一浴二步法,对粘胶/腈纶两种纤维染色,确定了一浴法染粘胶/腈纶混纺织物的新工艺.试验表明,沾色程度得到明显改善,该染色方法能有效防止染浴中不同电荷染料的沉聚,且染色效果好、色泽鲜艳、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大豆纤维/麻混纺织物溢流染色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大豆纤维/麻混纺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工艺。采用酶退浆、H202漂白和BES染料染色,对染色助剂的用量、染色温度进行分析;就染色中常见的色花、色点、两相不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蔡张林  任建华 《丝绸》2001,1(7):12-13
根据大豆蛋白的特性,研究了蚕丝/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的染整工艺,。应用酸性,中性,直接,分散和活性染料对蚕丝/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进行染色,并通过染料的选择,染色温度的控制及染浴PH值的调节,基本达到染色同色效果,也可染得双色效果,染色织物色牢度较高,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纤维的丝胶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丝胶和阳离子交联剂改性大豆蛋白纤维和织物,对丝胶改性大豆蛋白纤维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丝胶改性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同时对染色效果及其他性能如折皱回复角、毛细管效应、白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未改性、阳离子单独改性的大豆蛋白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丝胶和阳离子交联剂对大豆蛋白纤维改性。织物的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孙冰  王贤瑞 《印染》2006,32(13):18-20,22
分形涤纶织物由天然纤维(羊毛、羊绒、棉、麻、丝)和少量分形结构的涤纶织造而成。分形涤纶具有与天然纤维相同模式的扭曲基因,该基因经数控分形放大,产生与天然纤维相似的自然扭曲,从本质上改变了合成纤维单调死板的风格。分形涤纶织物的中芯是保形性极佳的分形涤纶,外层为柔软舒适的天然纤维,实现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优良特性的结合。文中针对分形涤纶织物的染整加工特点,探讨了溢流染色和热溶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因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羊毛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染整加工性能的差异而导致的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着重探讨了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适合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较好,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染整工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董瑛  李传梅  孙建东  孟凡玮 《印染》2002,28(4):11-13
根据印染加工的要求,对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若干性能进行研究,从实验和实际生产两方面探讨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染整工艺特点,如谨慎烧毛,不丝光,避免高温接触式烘干,并具体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染整加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蛋白纤维和涤纶DTY为原料,在RDR型罗纹机上编织交织针织面料,介绍了编织的关键工艺参数和染色工艺,面料体现了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豆纤维/棉交织提花特阔织物染整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德鑫  孙红娟 《印染》2004,30(12):29-31
根据大豆蛋白纤维特性,对阔幅大豆蛋白纤维/棉交织提花织物的练漂工艺、染色工艺和后整理工艺进行探索,并进行大生产试验。文中分析了大豆纤维/棉提花特阔交织物的染整加工要点,给出了较佳的大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竹、麻纤维的导湿性、染色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的纤维,与麻纤维同属纤维素纤维.竹纤维表面有较多的裂缝,截面有中腔孔径,其化学和物理性能易受药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可及区的增加更有利于染料上染.竹纤维可用染麻等纤维素类染料进行染色.文章分析了竹、麻纤维的吸湿、导湿性能,研究了温度、元明粉、固色剂等因素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黛棉丽、汽巴FN型活性染料对竹、麻织物染色的上染率和固着率,结果表明竹纤维的导湿性与染色性比麻纤维更好.  相似文献   

20.
李波 《印染》2007,33(20):19-20
介绍了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两步法前处理工艺。比较了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传统染色工艺和使用代用碱的新型染色工艺。提出了生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