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利用商业建模软件GAMBIT和FLURNT对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与周围土壤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区别于以往的纯导热模型,文章基于饱和多孔介质和地下水流动理论,建立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三维模型,模拟地下水渗流对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换热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维垂直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模型,研究在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对周围土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长沙建立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实验台,开展了制冷工况下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了地埋管周围的土壤热物性,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钻井深度、埋管类型、循环水流量等参数对地埋管传热和机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增大地埋管深度、提高循环水流量可以有效提高单位井深换热量。  相似文献   

3.
以某体育场为例,建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长期运行模型,进行为期10年的系统模拟运算,得到该区域土壤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流速度对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理管换热器及土壤换热影响较大,地下水渗流速度为15 m/a时,运行3~4年后,换热井所在区域的土壤温度场将趋于稳定,由此可判断在地下水渗流较充分的区域,地埋管地源热泵有条件达到土壤冬夏季热量平衡。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地源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及其数学模型,引入热阻的概念,将埋管换热器管内流体与土壤的传热过程分为钻孔内和钻孔外两部分。阐述了利用传统的线源和柱源理论求解钻孔外热阻的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影响埋管换热器管长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供工程设计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5.
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但至今其长度计算尚无一种便捷、正确又易于应用的方法.用典型气象年数据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在已知建筑物设计负荷情况下,通过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可计算建筑物逐时负荷,再由建筑物逐时负荷和水源热泵机组性能计算出制冷与制热运行系数.最后提出了一种实用且操作性强的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对地源热泵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传热理论分析及CFD模拟,能够快速精确地分析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高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的准确性。本文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有限长线热源模型,分析了单个地埋管换热器的温度变化情况及单位长度换热量;通过CFD模拟分析了四个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组合的传热特性,得到换热器及土壤的温度场分布,并研究了土壤的温度恢复特性。  相似文献   

7.
王瑾  袁瑗  柳建华  李振  李为 《制冷学报》2013,34(2):55-59
通过分析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建立了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数学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换热器的传热相干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实测与夏季非连续运行工况的模拟结果比较,得到不同埋管间距周围的土壤温度沿径向的变化规律及地埋管传热相干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制冷》2019,(3)
为确定土壤源热泵中垂直单U型埋管方式下渗流对地埋管运行时周边土壤的温度波动及不同渗流速度对其换热的影响,采用整体求解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参照大连某工程项目建立了地埋管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通过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其模型可靠性。对冬季有无渗流工况下运行的地埋管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有渗流时地埋管换热产生的冷量不易集中在埋管侧,可解决土壤冷堆积问题并提高了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的结论。冬季单位井深换热量增加33.4%,换热效率提高32.5%,有效减少系统初投资。  相似文献   

9.
《制冷》2016,(1)
本文针对地源热泵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的进口水温、不同的流速以及不同的回填材料对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的地源热泵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源热泵U型埋管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合相关文献给出原始地温计算式,针对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建立瞬态传热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对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地下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土壤温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地源热泵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最新动态,同时对今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土壤源热泵的初投资和地埋管占地面积问题,以及机组运行后土壤温度和系统COP变化等情况,然后与传统闭式冷却塔对比做了运行费用分析,最后提出了土壤源热泵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土壤源热泵技术特点及地埋管换热器的影响因素,指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强化是地源热泵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详细介绍了近十年来地埋管传热强化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传热强化的最新进展和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立乾  罗苏瑜 《制冷》2014,(2):18-22
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能效的复合式地源热泵群控系统,可以根据地源热泵运行参数的变化判断系统运行状况,提供几种合理的调节策略,预计算每种调节策略执行后系统运行状况的变化趋势和系统的整体能效比,选择能效比最高的调节策略对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5.
在冬冷夏热且夏季冷负荷远大于热负荷地区常采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其中控制策略存在极大优化空间。当需要获得地下土壤温度分布,或将地下某点参数作为系统运行模式的控制参数时,就需要建立精确可靠的三维非稳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带有冷却塔的三维非稳态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数值模型,详细介绍热泵机组,土壤换热器,冷却塔,板式换热器等主要部件的建模过程,对系统设计及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提供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GSHP) is installed at PamukkaleUniversity in Denizli, Turkey. The U-bend ground heat exchanger pipe length of 225 m was buried in soil at 110 m depth. In the 2008 cooling season, performance coefficients of the heat pump and the system were determined in the range of 3.1-4.8 and 2.1-3.1, respectively. The values of solar radiation, external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were measured continuously. The relations of performance coefficients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according to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cluding solar radiation, wind speed, relative humidity and external temperature with this experiment were revealed exact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ulfil the lack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7.
地源热泵的地热能利用方式与工程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健敏  叶衍华  彭国荣 《制冷》2002,21(2):30-32
地源热泵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 ,是我国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策略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四种地热能利用方式。根据笔者的设计经验 ,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设计参数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周子成 《制冷》2009,28(1):81-85
地源热泵是一种节能的制冷空调机组。近年来发展很快。本文介绍地源热泵的种类及其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论述了对起重机械接地保护的识别和检验方法,从相关法规、供电方式、概念解释、系统图解、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于检验人员理解和掌握,能够在现场对起重机械接地保护方式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并指导企业如何整改。  相似文献   

20.
地源热泵是一种节能的制冷空调机组。近年来发展很快。本文介绍地源热泵的种类及其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