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装印刷中的重大技术难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其焦点集中在下列十大方面:1、油墨迁移;2、墨膜泛黄:3、印品白点;4、回粘和粘连;5、变色和褪色:6、墨膜浮白;7、针孔和缩孔;8、转移不上墨:9、咬色(俗称串色)和褪色;10、光泽差(泛白)。这些印刷技术难题已成为普遍的生  相似文献   

2.
王能友 《中国包装》2004,24(6):74-74
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印刷出现条痕或色彩浅的现象,这种被包装印刷界称为不下墨和墨脱辊的故障,是由印前油墨体系的颜料、填料发胀导致油墨整体胶化所致。  相似文献   

3.
包装印刷图文墨膜好坏决定着印刷制品的优劣.因此其墨膜的表面状态是油墨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印刷油墨的墨膜常常因为出现桔皮、浮色、发花、气泡、缩边、针孔、流挂、水纹、白霜故障而导致包装制品的低劣。为了预防墨膜表面故障而需使用流平剂、浮色发花防止剂、消泡剂、流挂防止剂、白霜控制剂等加以控制。浮色发花笔者曾有论述,  相似文献   

4.
油墨的粘度和粘性与印刷适性和成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日常的包装印刷生产中,由于大多只偏重粘度的测定,而忽视了对粘性的检验(而不是仅指粘结过程中拉出的丝头长短,而是粘结时的力),结果不是出现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不好或糊版,或色浓度越印越差,或无法提高印刷速度,就是后一色将前一色的印刷墨膜拉掉,导致印刷图文墨膜的脱落、染色、串色后正品率的降低。因为我国几乎占80%以上的包装印刷油墨是一个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5.
在包装印刷过程中,有时会在印刷品上出现条痕或包装色彩深浅不一的现象,这种不下墨和墨脱辊的故障,多数是由于油墨中的颜料、填料发胀导致油墨胶化而引起的.油墨胶化是由于其屈服值高、油墨太粘而成了酪状.从应的角度讲、油墨中的颜料、填料太多、使油墨胶化或在存储过程中水进入油墨而导致部分絮凝.  相似文献   

6.
对油墨大多只偏重粘度的测定,而忽视了对粘附性的检验,出现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不好或糊版、色浓度越印越差、无法提高印刷速度、后一色将前一色的印刷墨膜拉掉等,导致印刷图文墨膜的脱落,染色、串色后正品率的降低.各种包装印刷机的结构和各类承印物的性能不同,则对油墨也有各种不同的要求,故各种类型的印刷油墨的粘度和粘附性与包装印刷适应性的关系是相互关联而又十分复杂的.  相似文献   

7.
刘家聚 《中国包装》2001,21(6):116-117
在我们的包装印刷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印刷出现条痕或色彩浅淡的现象,这种被称为不下墨和墨脱辊的故障,是因包装印刷油墨体系的颜料、填料发胀导致油墨整体胶化所致。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油墨的屈服值太高,油墨太短而成了乳酪状。从实用的角度讲:油墨中的颜料、填料太多,才使油墨胶化或在贮存过程中水进入了油墨体系而导致部分絮疑。长期以来,人们针对发胀或胶化采取不断搅拌墨斗中的油墨,或者在墨斗中安装一个搅拌器,也有在墨斗的油墨上放一个铁棍,将油墨推向墨斗辊,以保持包装印刷油墨的流动性。操作工大都喜欢采用中、高粘度…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包装印刷过程中,偶尔也会遇到印刷出现条痕或色彩浅淡的现象,这种被称为不下墨和墨脱辊的故障,是因包装印刷油墨体系的颜料、填料发胀导致油墨整体胶化所致。从理论的角度去解释:油墨的屈服值太高,油墨太短而成了乳酪状。从实用的角度讲:油墨中的颜料、填料太多,才使油墨胶化或在贮存过程中水进入了油墨体系而导致部分絮疑。长期以来,人们针对发胀或胶化采取不断搅拌墨斗中的油墨,或者在墨斗中安装—个搅拌器,也有在墨斗的油墨上放—个铁棍,将油墨推向墨斗辊,以保持包装印刷油墨的流动性。操作工大都喜欢采用中、高粘度…  相似文献   

9.
一、绿色水性油墨的历史使命 在保护环境、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及循环利用和安全生产的呼声中,我国包装印刷的水性油墨在短短的20年里以其35%的用量排在了其他包装印刷油墨之首.纵观一个辊筒可用于印刷各种不同尺寸的信息图文,从而去除了对许多种不同周长印刷辊筒的需求;水墨自动泵入的给墨方式,结束了调墨、输墨装置对油墨粘度的丢失…….越是高档的尤其是水性印刷油墨,它的印刷特性就越强,适应范围也就越窄.特别是它的印刷功能性质在于宣传引导一种包装印刷新潮流,而并非畅销的油墨商品,专用印刷油墨如果换上另一种包装承印载体特征,这种油墨也许比其他油墨质量高级.  相似文献   

10.
在正常的包装印刷中,往往会因印刷图文的墨膜浮色和发花而令操作者大费周折,也使其印刷制品的质量大打折扣。这种故障主要是因印刷油墨体系里含有一种以上颜料或填料造成的。虽偶尔的出现不均匀的颜料分离现象,可在批量的包装印刷过程后,以从油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