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俊 《中国电梯》2006,17(9):53-54
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及电梯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在用电梯和新装电梯、大修或改造后拟投入使用的电梯、发生事故后的电梯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电梯,都必须按照具体的要求进行电梯的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及进行有关的功能试验。  相似文献   

2.
勉智 《中国电梯》2005,16(24):63-64
电梯轿厢面积超标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国情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进行了详细规定。相对于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无论是对设计制造单位、检验机构和使用单位而言,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最主要的是将原来的“有效控制”的含义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其中有对设计和制造单位的要求,也有对使用和管理单位的要求,同时对于交付使用前的检验也做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杜振滔 《中国电梯》2005,16(1):24-25
2003年,国家电梯新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正式推出,2005年1月1日强制执行。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理解和执行新标准。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电梯协会秘书处、中国电梯协会技术委员会和安全委员会举办了2004年标准与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于2004年11月24~26日在安徽黄山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新标准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电梯设计与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相似文献   

4.
段成林 《中国电梯》2005,16(13):46-4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周围的楼层不断地升高,也给电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电梯通讯系统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GB7588-l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到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于电梯部件的规格以及安装环境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变动,与此同时广大客户也在不断的提出新的性能要求,这些促使一些厂商在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王盛  曹光敏 《中国电梯》2010,(19):34-36
GB21240—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使得液压电梯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规范,并为液压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其意义不亚于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实施。这里通过对GB21240—2007中液压电梯轿厢有效面积规定的分析,并比对GB7588—2003的不同要求,探讨有关液压电梯轿厢最大有效面积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袁俊  陈冬青 《中国电梯》2014,(11):57-58
轿门机械锁是电梯重要安全部件之一,其功能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乘客人身安全。笔者根据平时对轿门机械锁的检验情况及结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轿门锁的要求,来讨论轿门机械锁平时检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张兴法 《中国电梯》2004,15(19):24-25
曳引电动机是电梯的动力源,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热保护又是电动机的重要保护装置。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对电梯的电动机的热保护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胡志涛 《中国电梯》2005,16(3):28-30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于2004年1月1日起生效,2005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和GB7588-1995相比,新标准内容有较大变动,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内容和计算方法。本次对GB-7588的修订除少部分内容根据我国电梯行业情况有所变更外,基本上接受了欧洲现行标准EN81-1:1998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金琪安 《中国电梯》2009,(11):68-68
在电梯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中,对重质量在确定底坑冲击载荷、安全钳动作允许质量以及曳引能力的设计计算、校核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将结合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以下简称GB7588)关于电梯对重有关阐述,对电梯对重的定义进行一些分析,并就其影响提出一些看法。与业内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GB7588-2003《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的第12.10条对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作了详细的要求.其实这一要求并不是GB7588-2003版新增的,在GB7588-1995和GB7588-1987第10.6条也有基本相同的要求。但过去这一要求并没有引起技术及检验人员的重视.很多人并不理解其作用和要求。后来出现过多次与此相关的电梯安全事故,例如出现过因为安全钳误动作(限速器及安全钳开关均没有动作),轿厢被钳住,但电动机仍运转,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直至被磨断,对重坠落底坑,发生事故,这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苏盛信 《中国电梯》2004,15(16):32-33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顶部间距,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571条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3月1日发布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第31条中都有明确的尺寸要求。尤其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此项作为重要项目.对电梯验收检验的“合格”判定.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应引起检测人员及安装单位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袁江峰 《中国电梯》2012,(5):62-62,64
笔者发现许多电梯安装、维保人员对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检规》)和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所要求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认识不够重视,尤其是某些检验人员对其检验要求和方法不是非常清楚。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仇景泽 《中国电梯》2007,18(5):62-66
我国的在用电梯品种繁杂,使用时间跨度长,技术水平落差大,尤其是一些未完全遵循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老119电梯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及时更新、改造,出现过一些运行故障甚至伤人事故。从事故发生的原因看,80%以上是因电气故障引起的。故而从电梯设计、制造、电气元器件的选配、安装调试以及日常维修诸方面努力,避免电气故障,是减少电梯运行事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杨旭彬 《中国电梯》2004,15(20):45-46
在从事电梯检验工作过程中.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国质检锅【2002】1号《电梯监督检验规程》、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GB10060—1997《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对上述标准的理解.把握非常关键。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电梯曳引试验的4项条款中,有一些看法,想写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勇 《中国电梯》2011,(7):65-68
电梯安装完毕后,应根据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有关国家标准,对有关项目进行自检、调试与试验。自测、自检是电梯使用前的重要环节,它能发现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是否达到电梯设计要求,对于使用前的整改、调试及验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笔者参与的电梯安装工程,在此列出安装后需要自检、调试与试验的相关项目及其流程,与电梯安装同仁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零线和地线应始终分开”。现在有的电梯因为接地系统存在问题,发生多起故障案例,甚至有的电梯因防雷系统问题受到雷电击毁(因近期本市连遭雷电暴雨袭击)。这就要求安装、检验人员全面掌握电梯接地系统的概念.正确认识接地不良可能造成的危害,仔细分析原因并正确做出对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高峰 《中国电梯》2014,(15):52-53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曳引驱动电梯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同时也对该装置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目前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在曳引式电梯上已广泛使用,其种类繁多,结构各异,而且不同人员对标准条款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给电梯安装调试、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人员在现场安装、调试、检验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该装置的技术要求、产品类型和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传基 《中国电梯》2008,19(9):39-41
电梯制动器电路的双触点控制是电梯制动器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这方面的要求在2002年纳入《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之后,成为电梯检验的强制性要求。但由于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和电梯主体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  相似文献   

19.
黄善康 《中国电梯》2014,(11):71-72
关于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放绳角,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9.4.4条中只有一句话:“钢丝绳相对于绳槽的偏角(放绳角)不应大于4°。”对于这一条描述,怎样去理解?怎样把这一条贯彻到电梯设计、制造与安装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金琪安 《中国电梯》2006,17(17):52-53
电梯平衡系数是保证电梯曳引条件的重要参数。电梯曳引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时常常会涉及平衡系数的选取。如何合理设计、配置电梯平衡系数,将对优化电梯曳引系统的工作条件,轿厢轻量化设计,经济性优化设计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将从电梯曳引条件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附录M中的要求出发,就电梯平衡系数的优化设计、配置方法作一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