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科学》2015,(8):289
<正>"酸、甜、苦、咸、鲜"是人们所熟知的五种基本味道。多年来,人们一直将鲜味视为美味之巅峰,随着时代的演变、消费趋势的变化。如今,食品调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鲜味"的追求,更加追求的是一种五味的调和与平衡(即厚味),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味觉体验。这种体验如何表现?安琪酵母抽提物为您科学解读"厚味"。  相似文献   

2.
《餐饮世界》2013,(11):45-48
美味,是食物在入口的一刹那带给人们的奇妙味觉感受,也是美味制造者们在烹制食物时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大厨谈鲜     
如果说厨师是与美味最亲密、对味道理解最透彻的人,肯定是不为过的。每日,鲜美飘香的无数美味从大厨的手中诞生,心灵手巧的大厨们也多对味道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鲜味,可能是各种味道中最难以形容、最无法衡量的一种味道。何谓鲜美之味?怎样将无形的鲜美味觉变为有形的舌尖美食?如何选择合适的调味料或调味方法,调制出平和清鲜、适口咸鲜、滋润醇鲜?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几位大厨对鲜味的理解和烹鲜心得。  相似文献   

4.
<正>一、浓厚味的概念及其与小分子肽的关系浓厚味是指在五原味(即酸、甜、苦、咸、鲜)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反应和调理方式,提高后味呈味组分,使食品产生整体味感、增加味的持续性和延渗性,使人深感味的厚度和广度。浓厚味是不能用传统的五种基本味道进行表示的味道,其被形容成是一种令人愉快、产生幸福感的美味(不同于鲜味),浓厚味具有浓厚、延  相似文献   

5.
以鲜味物质为基础的鲜味调味料作为安全、方便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已成为餐饮业和食品工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以鲜味物质以及鲜味调味料为综述对象,分别介绍了鲜味物质的组成,包括游离氨基酸及其钠盐、呈味核苷酸及其钠盐、鲜味肽及其配料并概述鲜味物质的味觉互作;鲜味调味料的制取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组合法。同时,阐述了鲜味调味料在食品中的应用,包括提高食品的可接受度、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与菜谱式调味料和预制菜肴结合。最后,对鲜味调味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安全、美味、健康的鲜味调味料,提升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食》2016,(7)
正一说到夏天,"热"是亘古不变的关键词,烈日当头的城市早已让人厌倦,阳光、沙滩和美味的海鲜在这时总会在脑海里徘徊。想要出走,为了凉爽的海风,更为了那肥美的海鲜。在夏季,许多人都偏爱海鲜,特别是刚捕捞上来的"鲜味",其鲜美的味道及滑嫩的口感是许多海鲜爱好者所追求的。炎夏让味蕾也变得乏味,新鲜清爽的海鲜是点燃味蕾兴奋度的一道催化剂。今夏让海鲜把味觉重新唤醒吧。  相似文献   

7.
鲜味     
食物的滋味,是食物风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说百食百味,食物的滋味多种多样,但是,传统的学说却认为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味觉只有四种:咸、酸、甜、苦。就象色彩中的三原色那样。 食物中这四种基本味觉不同的组合,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滋味,使我们得以一饱口福。因此,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鲜味不属于基本味觉,只是一种综合性的能感到愉快的味感。 西方人对鲜味不大在乎,而东方民族却很重视鲜味。1908年,日本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在研究海带成分时发现,从海带中分离得到的谷氨酸具有鲜味,这是最早发现的鲜味物质。从此,各国学者开始了对鲜味的研究,近一百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1985年11月东京的一次鲜味国际研讨会上,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明确提出:“鲜味是一种独立的味觉,应与咸、酸、甜、苦同列基本味觉。”有一位学者还宣布: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味蕾上  相似文献   

8.
鲜味是指谷氨酸、肌苷酸等特定化学物质表现出来的味道,是五大基本味觉之一,能使食品的总体味感更加柔和、协调、醇厚浓郁,具有重要的感官特性。鲜味分子通过激活鲜味受体,在细胞内启动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递过程,再经过味觉神经传入大脑的味觉中枢,经分析整合产生一定的化学感应,从而感知鲜味。本文对鲜味的发展历史、主要鲜味成分、鲜味剂以及鲜味分子的呈鲜机制等进行系统的论述,以期对鲜味物质开发、鲜味受体挖掘和鲜味信号转导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六月黄”中华绒螯蟹食用部分(几乎全部为肝胰腺)的滋味品质特征,利用味觉分析系统,研究昆山市养殖池塘产雌、雄“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滋味特征。结果表明,新鲜蒸制的“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基本味味觉指标中,鲜味非常突出,其次是苦味和涩味。而其回味味觉指标中苦味回味最高,其次是涩味回味和鲜味回味。“六月黄”雌、雄蟹个体间,苦、涩味和苦味回味等味觉强度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相关线性判别分析的初始验证判别和交互验证回判的正确率均可达到100%。池塘养殖“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滋味具有显著性别差异性,雄蟹的滋味特征显示出较雌蟹更为美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咖啡味觉指标的量化,比较不同风味市售咖啡的味觉差异,本研究选择雀巢和伯郎两大品牌共10种口味的咖啡,利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从酸、甜、苦、鲜、咸、涩以及苦味回味、涩味回味和鲜味回味(即丰富度)等9个味觉指标对样品进行评价,并结合感官排序法,验证仪器测试与口尝实验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所选咖啡的味觉差异主要体现在酸味、甜味、咸味、鲜味和丰富度上,雀巢特浓和香醇的酸味最弱,甜味和鲜味最大,七种伯朗咖啡的味觉差异相对较小,结合感官评价,雀巢每种口味都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伯朗则变化较小。电子舌测试与感官评价值的拟合度较高(R2均大于0.8),并且提高了对样品的区分性和味觉指标的灵敏度,可以充分量化咖啡饮料的各项味觉指标,明确产品味觉特点,对产品的研发、改进或升级提供数据支持,也是产品品质评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味觉的形成及其分类,味觉是动物在自然进化中形成的一种择食本能。继承和发扬我国烹饪技艺,应以“味”为首,而鲜味尤其重要。文中还阐述了两类鲜味剂的结构特性,最后还倡议应发展和推广食用特鲜味精。  相似文献   

12.
咖啡味觉量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咖啡味觉指标的量化,比较不同风味市售咖啡的味觉差异,本研究选择雀巢和伯郎两大品牌共10种口味的咖啡,利用TS-5000Z味觉分析系统,从酸、甜、苦、鲜、咸、涩以及苦味回味、涩味回味和鲜味回味(即丰富度)等9个味觉指标对样品进行评价,并结合感官排序法,验证仪器测试与口尝实验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所选咖啡的味觉差异主要体现在酸味、甜味、咸味、鲜味和丰富度上,雀巢特浓和香醇的酸味最弱,甜味和鲜味最大,七种伯朗咖啡的味觉差异相对较小,结合感官评价,雀巢每种口味都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伯朗则变化较小。电子舌测试与感官评价值的拟合度较高(R2均大于0.8),并且提高了对样品的区分性和味觉指标的灵敏度,可以充分量化咖啡饮料的各项味觉指标,明确产品味觉特点,对产品的研发、改进或升级提供数据支持,也是产品品质评价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食用菌鲜味味觉指标的快速定性和量化分析,比较区分不同的食用菌,本研究选用5种不同的食用菌,利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电位型味觉分析系统,从鲜味味觉指标对样品进行评价,并结合感官评价以食用菌中主要鲜味物质对食用菌的鲜味强度进行评价,验证仪器测试和感官评价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很好的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进行识别区分,区分指数为99;此外,对电子舌鲜味强度的响应值和感官鲜味评分值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电子舌鲜味响应值和感官鲜味评分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证明电子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食用菌感官评分值。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检测技术在食用菌鲜味品质定性定量检测与分析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美食、美味、营养、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大大推动了餐饮业和调味品产业的发展。有中国营养专家按照鲜味调味料的功能,把鲜味调味料划分为第一代——味精、第二代——特鲜味精(味精加呈味核苷酸)、第三代——鸡精(风味型鲜味调味料)和第四代营养型鲜味调味料。  相似文献   

15.
鲜味肽是一种重要的鲜味物质,具有补充、增强食品总体味感使其更加协调、柔和、浓郁的性质。鲜味肽与鲜味受体的相互作用可激活味觉系统级联信号传递使得大脑感知到鲜味,该作用决定了鲜味肽的呈味效果。文章对鲜味肽的来源及其序列结构特征、鲜味受体的种类及其信号传导机制以及鲜味受体对鲜味配体识别机制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以期对鲜味肽与鲜味受体的相互作用模式及鲜味肽的挖掘、改造、应用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的祖先从"鱼羊合烹"中初尝到了鲜味从此与鲜味有关的美食与文化就贯穿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鲜"是除酸、甜、苦、咸之外人类的第五种味觉虽然人们能够感受到鲜味带来的愉悦但鲜味的秘密却鲜为人知《鲜味科学与鸡精调味料工艺概论》为您揭开鲜味科学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7.
鲜味是赋于食品的一种复杂美味感。呈鲜味的成分有核苷酸、氨基酸、肽、有机酸等,如海带和鱼干,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民的食品佐料,既能长期保存,而且它们的汤汁具有特殊的鲜味。早在本世纪初,日本的池田就报导了海带的主要鲜味成分是谷氨酸  相似文献   

18.
正一、浓厚味的概念及其与小分子肽的关系浓厚味是指在五原味(即酸、甜、苦、咸、鲜)的基础上,通过特殊的反应和调理方式,提高后味呈味组分,使食品产生整体味感、增加味的持续性和延渗性,使人深感味的厚度和广度。浓厚味是不能用传统的五种基本味道进行表示的味道,其被形容成是一种令人愉快、产生幸福感的美味(不同于鲜味),浓厚味具有浓厚、延渗、持久、饱满等的味道特征。富有浓厚味的物质不仅可以增强五种基本味道的强度,而且还能够增强基本味道的边缘或外围味道,使之产生充盈感、持续的延绵感、醇厚感、满口感和圆润平衡的协调感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市售熏鸡的滋味呈味物质差异,对我国不同地域特色熏鸡产品的滋味物质进行综合评价。选取6种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代表性品牌熏鸡为研究对象,对其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进行分析,利用滋味活性值和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s,EUC)值评价滋味物质的呈味作用和鲜味强度,通过电子舌评价不同熏鸡间的滋味轮廓差异。结果表明:6种不同地域特色熏鸡的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含量及味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谷氨酸和5’-肌苷酸(5’-inosinic acid,5’-IMP)是熏鸡中主要的鲜味物质;6种熏鸡的EUC值在0.56%~16.08%范围内;电子舌结果表明鲜味和丰富性是熏鸡重要的味觉特征,其中,聊城熏鸡的丰富性特征最强,藤桥熏鸡的鲜味特征最强。综上,谷氨酸和5’-IMP是熏鸡中主要的鲜味物质,鲜味是熏鸡最主要的呈味特征,鲜味物质的差异可能与当地饮食文化和消费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20.
《食品科学》2015,(4):6
<正>食品药品味觉分析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由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起成立的全国性服务联盟,目的是搭建食品、药品味觉技术交流平台,推进食品、药品味觉分析标准与体系建设,推动中华美味健康产品的味谱传承,缩短食品、药品研发周期,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让更多的美味可视化,让消费者依据自己的味觉嗜好看到并选择偏爱的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