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卡拉胶、亚麻籽胶、黄原胶和魔芋胶两两复配,复配比例为0∶10,2∶8,3∶7,4∶6,5∶5,6∶4,7∶3,8∶2,10∶0,然后将复配胶按添加量0.25%(质量比)添加到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中,以未添加食用胶的肌原纤维蛋白作为对照,通过测定蛋白的乳化能力、凝胶质构特性和保水性,研究复配食用胶对肌原纤维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魔芋胶、卡拉胶和黄原胶两两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对照组和添加单一食用胶的处理组相比,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能力、凝胶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均显著提高(P0.05),魔芋胶与卡拉胶、魔芋胶与黄原胶以及卡拉胶与黄原胶的最佳复配比例分别为4∶6,3∶7和7∶3;而亚麻籽胶分别与魔芋胶、卡拉胶和黄原胶复配后,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能力、凝胶硬度、弹性和保水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添加单一食用胶的处理组相比未得到改善,说明亚麻籽胶与这3种食用胶之间无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油炸牛肉饼中三种食用胶(魔芋胶、黄原胶、亚麻籽胶)的添加量。通过测定产品的出品率、保水性、硬度、感官评定,确定三种食用胶的最适添加量及其对肉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肉饼中最优食用胶配比为:魔芋胶0.227%,黄原胶0.293%,亚麻籽胶0.08%,且三种胶体的添加都可提高牛肉饼的品质,其出品率、保水性、硬度和感官评分均达到所设定的期望响应值。魔芋胶与黄原胶在提高产品的出品率及保水性上起到了协同作用、过多的亚麻籽胶会增大肉饼的硬度,使得评分较低。当魔芋胶和黄原胶比例增大,亚麻籽胶比例减小,在降低肉饼硬度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感官评分。由此得出将食用胶应用到肉饼的生产中可以提高产品的出品率并且改善其品质,使产品更加富有弹性,肉嫩多汁。  相似文献   

3.
将卡拉胶、魔芋胶、亚麻籽胶分别按质量分数0.6%的添加量加入到乳化肠中,并逐渐提高水的添加量,通过测定每组样品的质构、色差和保水性,并进行感官评价,研究各种食用胶对乳化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水量65%~80%时,随着加水量的增加,各组样品的硬度逐渐下降,弹性逐渐提高,添加食用胶样品组质地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样品(P<0.05);添加食用胶未对乳化肠的红度(a*值)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加水量的增加会引起a*值逐渐降低。添加食用胶还可以显著的提高乳化肠的保水性(P<0.05);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添加食用胶的样品具有较好的总体可接受性。因此,卡拉胶、魔芋胶、亚麻籽胶均为乳化肠生产的良好添加成分,特别是亚麻籽胶和魔芋胶,可以显著提高乳化肠品质。  相似文献   

4.
将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分别添加到虾蛄磷酸化肌原纤维蛋白中,在不同食用胶、三聚磷酸钠添加量及不同温度下形成凝胶,研究食用胶对磷酸化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聚磷酸钠添加量的增加,3 种食用胶形成的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均提高;随着食用胶添加量的增加,卡拉胶与黄原胶形成的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提高,魔芋胶添加量为0.1%时,其蛋白凝胶强度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魔芋胶与卡拉胶均对蛋白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黄原胶对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添加不同种类食用胶及其复配比例对猪肉肠出品率、保水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本文以猪肉肠为试验对象,以亚麻籽胶、瓜尔豆胶和魔芋胶3种食用胶的复配比例为试验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以出品率、保水率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猪肉肠中食用胶复配配方试验。结果表明,3种食用胶的最佳复配比例为:亚麻籽胶添加量0.50%、瓜尔豆胶添加量0.40%、魔芋胶添加量0.65%,所得猪肉肠出品率为98.97%、保水率为90.26%、感官评分为8.14,产品弹性较好,整体可接受度较高且优化所得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猪肉肠加工工艺研究和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波复热鸡米花的加工工艺,在预实验基础上选用黄原胶、卡拉胶以及魔芋胶以不同比例复配,研究其对最终产品品质的影响。微波复热后以鸡米花的脆性作为主要评定指标,同时对制品进行物理性质分析及感官评价,筛选出微波复热后品质最优的胶体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向浸蘸溶液中添加三种食用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食用胶复配添加时,均可以显著改善微波复热后鸡米花的脆性(p<0.05)。而三种食用胶等比例复配对微波复热鸡米花品质则没有明显改善作用。卡拉胶1.00%的添加量会对产品风味产生不良影响。其中0.50%黄原胶和0.50%卡拉胶复配时,微波复热后鸡米花的脆性显著提高,外壳水分和油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感官质量也较高。这表明向浸蘸溶液中添加0.50%黄原胶和0.50%卡拉胶复配食用胶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微波复热鸡米花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凝胶糖果即俗称的软糖,水分比硬糖高,且质地柔软。因其水分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在生产加工中需要用到不同类型的食用胶,而食用胶的类型、添加量直接决定了糖果品质。本文针对凝胶糖果加工中常用的食用胶进行了分析,包括变性淀粉、明胶、果胶等单一凝胶剂,以及复配凝胶剂,如变性淀粉和明胶复配,黄原胶、卡拉胶和魔芋胶相复配。  相似文献   

8.
以猪肉和鸭肉为原料加工西式灌肠,研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的加入量对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硬度、弹性、内聚性三个指标,三种食品胶单独添加,最佳添加量分别为魔芋胶0.9%、卡拉胶0.7%、黄原胶0.5%;三种食品胶复配后添加,比例为魔芋胶∶黄原胶∶卡拉胶=3∶2∶3时(总胶浓度0.8%),西式灌肠的质构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复配胶作为脂肪替代品,K+作为Na+的补充剂,可改善低脂低盐肉糜类产品的品质.本研究将二者加入肉糜中制作低脂低盐乳化肠,研究二者对低脂低盐乳化肠凝胶品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胶中卡拉胶比例的提高能显著改善制品的凝胶强度和硬度,黄原胶在复配胶中的比例将影响到制品的弹性;K+的添加(浓度为0.6%时)能显著改善制品的硬度和弹性,降低蒸煮损失,但对制品的颜色稍有不利.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可协同起来改善低脂低盐乳化肠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盐水注射及食用胶对酱牛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盐水注射率以及注射液中的食用胶配比对酱牛肉蒸煮损失、水分活度及其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注射率下(10%、15%、20%、25%、30%)酱牛肉的蒸煮损失、a*值和剪切力,确定最佳注射率;将卡拉胶、亚麻籽胶、黄原胶以不同配比加入到注射液中,通过测定酱牛肉的水分活度、蒸煮损失、剪切力、a*值以及质构特性,确定最佳食用胶配比。结果表明:随着盐水注射率的增加,酱牛肉的蒸煮损失、a*值和剪切力均降低,最佳注射率为20%;食用胶复配能够提高酱牛肉的水分活度,降低产品的蒸煮损失、剪切力、a*值以及硬度和咀嚼性,确定最佳食用胶配比为黄原胶与卡拉胶复配。盐水注射以及在注射液中加入食用胶具有改善酱牛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High consumption of processed red meat can cause health issues. Therefor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meat‐free food alternatives is necessary.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hydrocolloids including κ‐carrageenan, konjac mannan and xanthan gum at 0, 0.3, 0.6, 1.0 and 1.5% w/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at‐free sausages formulated by soy protein isolated, texturised soy protein, corn starch, vegetable oil and spices.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tested hydrocolloids, the lightness of the sausages improved. κ‐Carrageenan and konjac manna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texture and reduced the cooking loss of the samples, while xanthan gum showed no considerable effect on these parameters. Konjac mannan and κ‐carrageenan (up to 0.6%) improved the general acceptability of the sausages, while inclusion of xanthan gum mad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nlike xanthan gum, κ‐carrageenan followed by konjac mannan was highly successful in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at‐free sausages.  相似文献   

12.
研发了一种果蔬风味的素香肠,以玉米、胡萝卜、青豆、椰果、红椒5种果蔬组成的复合果蔬颗粒为主要原料,以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组成的复配胶体为载体,开发具有果蔬风味的五彩水晶素香肠.首先通过正交试验对复配胶体配方进行优化,确定复配胶体中卡拉胶:魔芋胶:黄原胶的复配比例;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五彩果蔬水晶素香肠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卡拉胶、魔芋胶、瓜尔豆胶及其复配对广式腊肠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产品质构、感官等质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广式腊肠添加亲水性胶体后,可略有提高产品的水分含量,尤其是瓜尔豆胶组(19.94%),比对照提高4.02%;在烘烤中期,亲水性胶体可降低广式腊肠的干燥速率,整体而言,亲水性胶体对烘烤过程中水分散失影响较小。胶体添加组感官得分除D3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复配卡拉胶与魔芋胶的感官综合得分最高,达到87.5;除瓜尔豆胶外,单独胶体和复配胶均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广式腊肠的质构特性,尤其是复配胶体组。广式腊肠添加亲水性胶体后,复水率显著提高(p0.05),尤其是瓜尔豆胶及其复配组,达到3.79%。复配胶的加入可改善广式腊肠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及复水性,不同亲水性胶体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和可得然胶(curdran gum,CUD)的添加对猪肉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采用KGM-CUD共混凝胶代替乳化肠中质量分数依次为0%(G1组,对照组)、33%(G2组)、66%(G3组)以及100%(G4组)的猪背膘,研究KGM-CUD共混凝胶对猪肉乳化肠蒸煮损失、色差、持水性、质构特性和脂质氧化的影响,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当KGM-CUD共混凝胶质量分数为0.3%,且KGM∶CUD=8∶2(m/m)时,KGM-CUD共混凝胶乳化效果最佳。与对照组G1组相比,G2组和G3组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持水性无显著差异(P>0.05);G2组红度值显著上升(P<0.05);G3组红度值和硬度显著上升(P<0.05)。随着替代比例的上升,乳化肠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G2组和G3组微观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G4组存在明显空隙,且总体可接受度略有降低。结果表明,用0.3%的KGM-CUD共混凝胶(KGM∶CUD=8∶2)替代乳化肠66%的脂肪时,能提高乳化肠的营养价值和产品质量,显著延长保藏期。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蒸煮损失率、析水率、质构、感官评价来考察不同添加量的亚麻籽胶乳化肠与0.2%卡拉胶乳化肠品质的差异,以及在0.2%卡拉胶乳化肠中逐渐添加亚麻籽胶对乳化肠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麻籽胶量的增加,亚麻籽胶乳化肠蒸煮损失率降低,且比卡拉胶的乳化肠低;多汁性及风味亚麻籽胶产品优于卡拉胶产品,组织结构及质地卡拉胶产品优于亚麻籽胶产品。添加了亚麻籽胶的卡拉胶乳化肠蒸煮损失率极显著降低(P<0.01),析水率下降差异不显著,硬度下降,差异显著(P<0.05);当卡拉胶与亚麻籽胶添加比例为4∶3时,感官评定结果认为产品多汁、有韧性,口感质构与0.2%卡拉胶乳化肠没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表明亚麻籽胶与卡拉胶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增强了乳化肠持水持油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大豆蛋白对低盐乳化肠品质的影响,用氯化钾替代0%、20%、30%、40%、50%的食盐,在每个替代量下又设计添加了大豆蛋白,添加量分别为0%、4%、6%、8%;来探究它们对乳化肠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20%~40%时,添加6%~8%的大豆蛋白能提高乳化肠的出品率和保水率(p<0.05),最高比空白组提高了3.89%和3.28%;降低乳化肠的红度,提高乳化肠的黄度。其中在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50%时,大豆蛋白4%~8%可以提高乳化肠的硬度、弹性、咀嚼性(p<0.05),乳化肠的硬度和弹性最高提高了19.37%和5.00%。在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30%~40%时,添加4%~8%的大豆蛋白能降低乳化肠的回复性(p<0.05)。感官评分方面,4%~8%的大豆蛋白能提高低盐乳化肠的组织结构,但是降低了乳化肠的色泽和口感。大豆蛋白添加量与弹性、出品率、保水率、b值显著相关,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与其他品质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建议氯化钾替代食盐量为40%,大豆蛋白添加量为4%~6%;根据乳化肠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得出了关于大豆蛋白对低盐乳化肠的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可以为生产低盐乳化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钱毅玲  赵谋明  赵强忠 《食品科学》2009,30(22):192-196
为改善乳化肠凝胶品质,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方法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的8 种亲水胶体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出来的亲水胶体进行凝胶品质实验验证。PB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表明:卡拉胶、黄原胶和结冷胶是改善乳化肠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3 个关键因素。验证实验表明:单独添加卡拉胶、黄原胶和结冷胶均能使乳化肠的凝胶品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表明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方法是一种能够高效准确可靠的应用于肉制品外加亲水胶体筛选的统计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魔芋胶与黄原胶2 种食品胶复配使用后的协同作用,以魔芋胶和黄原胶为原料,控制总凝胶质量分 数为1%,以魔芋胶与黄原胶质量比分别为2∶8、4∶6、5∶5、6∶4、8∶2进行复配后,考察复配体系的流变学特性并对 其凝胶形成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魔芋胶-黄原胶复配体系具有假塑性,当魔芋胶的添加比例逐渐增大时, 复配体系黏度系数K增大,流体系数n减小,且复配体系的动态黏弹性质也随着魔芋胶与黄原胶的质量比不同而改 变,当魔芋胶与黄原胶质量比为6∶4时,复配体系的K值达到最大、n值最小,具有最强的假塑性及黏弹性。同时, 魔芋胶与黄原胶的不同质量比对凝胶形成速率有较大影响,当质量比小于6∶4时,凝胶形成显示出较慢的速率,且 形成的凝胶强度较弱;当质量比为6∶4时凝胶形成速率加快,SDRa曲线和G’曲线上升明显,形成的凝胶强度增大, 当质量比继续增加时,凝胶形成速率反而降低。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对凝胶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拟合,决 定系数均在0.98以上,表现出较高的拟合精度;凝胶形成过程中的活化能在魔芋胶与黄原胶质量比为6∶4时有显著 增加(P<0.05),高温段与低温段间的活化能也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