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林中的建筑是体现园林文化基调美学同格的重要因素,文章略述亭台楼阁等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造园发祥地之一。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崇尚自然、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重要和光辉的篇章。苏州古典园林历史久远、数量众多、造艺精湛,为当今世界所罕见。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园林是自然山水风景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型。苏州园林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具有小巧精雅的艺术特色。苏州园林是第宅园林,园林是住宅的扩大和延伸,其设计主导思想是创造“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苏州传统住宅都是较封闭、规则、对称、院落 相似文献
4.
6.
“苏苑”是按照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手法,运用传统艺术精心建造的仿古园林,前不久苏州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江南园区工程-苏苑荣获室外展园金奖、建筑施工奖、园林建筑小品奖等多项奖项。随着“苏苑”的获奖,苏州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对苏州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的建设步伐加快了,经他们的手,一个个水天相应,风格迥异的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从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和园林建筑风格出发,分析了当代园林小品与园林风格不协调的原因,介绍了当代园林的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风格协调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门窗洞墙--古典园林的小品之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园好似绘画,游园犹若赏画,“刹宇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小李是指唐代山水画家李昭道。其父李思训(653~718)“书画称一时之妙,……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时人谓之大李将军。”李昭道颇能继承家学,故人称小李将军。李昭道工画金碧山 相似文献
10.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并逐步引起小城镇建设者的重视。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非每个地方都拥有。 本文作者通过潜心研究“钟馗”这一华夏民族扶正祛邪之“神”,挖掘、升华其“钟馗”始祖文化,率先提出创建展示弘扬人间正气圣灵的旅游园林景区一“中华馗园”之构想,走人文景观旅游路线,也不失为一种小城镇旅游开发的途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破山寺后禅院在今江苏常熟,属于一般的寺观园林。常建的诗句把这个园林幽深的意境给描画出来了,因而历来广为传诵。欧阳修在《题青州山斋》中说:“吾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他对常建这两句诗的喜爱,是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常建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不同著作加以收录或引录,“竹径”或作“一径”,或作“曲径”。一字之差,却值得作一番美学探索。唐代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总集之一。它首录常建的诗作“竹径”。唐末韦庄的《又玄集》以及后人刻的《常建集》收录此诗,均作“竹径”。据此推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华几千年的建筑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当属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影响着中华文明.本文以建筑美学的视角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浅析,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所要表达的传统美学思想,并从社会文化、哲学思想、整体布局、意境表达等多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猗园,在众多的江南古典园林中独具魁力。园中的建筑形式多样,轩榭楼阁立体造型变化多姿。在有限的空间内构成不同的景点,产生相互关联和对比的艺术效果,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营造了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苏州古典园林成了人类共同的财富。本文就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分析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影响,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的亲和自然之美。认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晋词是我国现存的大型古典祠堂园林,根据唐宋园林的特点,分析晋祠内园林形成的历史沿革、发展史,分析全国的布局、山水的利用、植物种植的特色以及园林建筑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