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景逵  陈尔鹤 《园林》2001,(9):10-11
2000年国庆长假重游了人山人海的拙政园,也游览了热热闹闹的怡园,还去了冷冷落落的半园。苏州园林是苏州旅游业的重头戏,现更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游踪感想翩翩而来。苏州园林应作为文物来对待苏州在明清两代一直是江南文化、经济重镇,所以才留下了这些园  相似文献   

2.
封云 《华中建筑》1998,16(3):127-129
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园林中的建筑是体现园林文化基调美学同格的重要因素,文章略述亭台楼阁等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玮 《中国园林》1994,10(4):6-7,5
中国是世界造园发祥地之一。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崇尚自然、自成一体、独树一帜、影响深远。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重要和光辉的篇章。苏州古典园林历史久远、数量众多、造艺精湛,为当今世界所罕见。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成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园林是自然山水风景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类型。苏州园林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具有小巧精雅的艺术特色。苏州园林是第宅园林,园林是住宅的扩大和延伸,其设计主导思想是创造“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苏州传统住宅都是较封闭、规则、对称、院落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浪  吴诗华 《中国园林》1996,12(4):19-21
徽州古典园林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张浪吴诗华徽州位于皖南,居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林木密茂,山青水秀,风景如画。这里民风古朴,物产富饶,旅游资源丰富,有黄山、白岳、新安江、青弋江等名山大川。元代汤显祖曾赞咏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一、...  相似文献   

5.
孙鹄 《建筑》1989,(8):46-46
  相似文献   

6.
艾晓晨  梁杰 《建筑》2009,(16):26-28
“苏苑”是按照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手法,运用传统艺术精心建造的仿古园林,前不久苏州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江南园区工程-苏苑荣获室外展园金奖、建筑施工奖、园林建筑小品奖等多项奖项。随着“苏苑”的获奖,苏州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对苏州古典园林设计风格的建设步伐加快了,经他们的手,一个个水天相应,风格迥异的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7.
衣学领 《园林》2005,(4):10-11
苏州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散落在城中的粒粒明珠——古典园林更是成就了苏州“园林之城”的美誉,奠定了文化苏州的地位,并成为苏州与世界各国间的友好使者。源远流长的苏州园林魅力永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和园林建筑风格出发,分析了当代园林小品与园林风格不协调的原因,介绍了当代园林的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园林建筑小品与园林风格协调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门窗洞墙--古典园林的小品之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云 《华中建筑》2003,21(3):108-109
造园好似绘画,游园犹若赏画,“刹宇隐环窗,仿佛片图小李;岩峦堆劈石,参差半壁大痴”。小李是指唐代山水画家李昭道。其父李思训(653~718)“书画称一时之妙,……其画山水树石,笔格遒劲,……时人谓之大李将军。”李昭道颇能继承家学,故人称小李将军。李昭道工画金碧山  相似文献   

10.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并逐步引起小城镇建设者的重视。然而,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资源并非每个地方都拥有。 本文作者通过潜心研究“钟馗”这一华夏民族扶正祛邪之“神”,挖掘、升华其“钟馗”始祖文化,率先提出创建展示弘扬人间正气圣灵的旅游园林景区一“中华馗园”之构想,走人文景观旅游路线,也不失为一种小城镇旅游开发的途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了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破山寺后禅院在今江苏常熟,属于一般的寺观园林。常建的诗句把这个园林幽深的意境给描画出来了,因而历来广为传诵。欧阳修在《题青州山斋》中说:“吾常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他对常建这两句诗的喜爱,是有广泛的代表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常建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不同著作加以收录或引录,“竹径”或作“一径”,或作“曲径”。一字之差,却值得作一番美学探索。唐代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总集之一。它首录常建的诗作“竹径”。唐末韦庄的《又玄集》以及后人刻的《常建集》收录此诗,均作“竹径”。据此推测,  相似文献   

12.
廖俊璞 《城市建筑》2020,(2):102-103
在中华几千年的建筑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园林当属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影响着中华文明.本文以建筑美学的视角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浅析,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所要表达的传统美学思想,并从社会文化、哲学思想、整体布局、意境表达等多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时建设 《中国园林》2003,19(5):16-18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古猗园,在众多的江南古典园林中独具魁力。园中的建筑形式多样,轩榭楼阁立体造型变化多姿。在有限的空间内构成不同的景点,产生相互关联和对比的艺术效果,居中可观景,观之能入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营造了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  相似文献   

14.
徐文涛 《园林》1999,(3):36-3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批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苏州古典园林成了人类共同的财富。本文就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16.
山石在园林中的地位,我国著名的建筑家吴家骅给予了重要的定位:“石头的功能用途和它所表达的情绪被视为其生命的象征。”“作为品格的象征,他表现了君子的坚韧和气节。”以小的山石佐证整个园林的环境因素;以园林局部的传统文化窥探中国博大的文化思想,浅显易懂,更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分析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影响,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的亲和自然之美。认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张树民 《中国园林》2003,19(4):64-67
晋词是我国现存的大型古典祠堂园林,根据唐宋园林的特点,分析晋祠内园林形成的历史沿革、发展史,分析全国的布局、山水的利用、植物种植的特色以及园林建筑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苏州园林的空间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吴文化的重要载体。叶圣陶先生曾经以"苏州园林甲天下"来赞美苏州园林的名扬四海。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秀美的景致,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土人情,而且富有众多十分精美的古典私家园林。苏州园林汇集了中国园林的精华,至今可实际考察的、保存完整的园林数量苏州园林占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