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钢高炉热风炉高风温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首钢高炉热风炉现状和技术进步,说明首钢高炉热风炉向大型、高风温方向发展。通过分析首钢北京地区、首秦和迁钢等高炉热风炉投产以来的风温变化,阐明首钢全烧高炉煤气热风炉采用高温空气燃烧预热技术实现风温1250℃。利用仿真和冷态试验等手段从理论和机理上研究了首钢现有不同高炉热风炉结构的流场和温度分布特征,指出了顶燃式和内燃式热风炉存在的问题。首钢高风温试验研究采取加强系统监测、操作制度优化和改善原燃料条件等措施,实现了1250~1280℃的风温。该试验研究结果将在首钢迁钢3#高炉、京唐大型高炉上进一步实施,为国内外高炉提高风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改善5 500m~3特大型高炉精料入炉水平,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停配白云石熔剂实现自然镁烧结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烧结杯试验做了微观组织结构研究。根据生产实际,通过采取优化配矿结构以及调整过程控制参数等措施,逐步降低烧结矿SiO_2与MgO质量分数生产低硅低镁烧结矿。通过低硅低镁烧结技术的应用,首钢京唐炼铁作业部在改善烧结矿品位稳定强度、粒度的基础上保证了入炉精料水平,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首钢京唐5 500m~3特大型高炉提高综合入炉品位、降低渣比以及喷煤降焦创造了良好的原料条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钢2 200 m3高炉喷煤系统投产后,喷煤系统喷吹能力不足、瞬时喷吹量波动较大等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设备改造,取得较显著的成效。喷吹能力由原来的20 t/h提高到45 t/h以上,瞬时煤量波动由原来的1 t/h稳定在300 kg/h以下,并依此指导了后期投产的2 800 m3高炉喷煤系统的设计,使得2800m3高炉的喷煤按计划顺利投产并达到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高炉炼铁技术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当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目标。阐述了高风温、富氧 喷煤对高炉炼铁的意义和作用。重点分析和论述了实现高风温和高富氧大喷煤的关键技术。提高风温、提高富氧 率、增加喷煤量是降低燃料消耗、节约生产成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风温、低燃料比冶炼条件下, 当代高炉炼铁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张福明 《炼铁》1995,14(6):16-20
首钢高炉喷煤始于1964年,讨论进一步了发展首钢高炉喷煤技术应该采取后些措施,如提高精料水平,提高热风温度改用分配器系统的喷吹方式,实现富氧大喷煤,喷吹烟煤,彩煤粉浓相输送技术,提高喷煤自动化控制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唐顺兵 《中国冶金》2011,21(4):37-42
太钢4 350 m3高炉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高炉,2006年10月13日开炉。2008年通过分析煤比200 kg/t生产情况下要求的原燃料成分和性能水平,不断探索在高富氧率、大喷煤高炉腹煤气量指数生产下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操作炉型的控制,同时加强炉前作业管理,在2008年2月后实现连续5个月(全年有8个月)煤比200kg/t以上。  相似文献   

7.
苏少雄 《钢铁》1989,24(8):7-11
本文总结了首钢高炉大喷煤量的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大喷煤量操作不仅能节约部分昂贵的炼焦煤,而且也是在高炉冶炼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种手段。喷煤对高炉顺行、高产、优质低耗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基本无富氧条件下,入炉品位正常时,只要高炉基本操作制度合理并贯彻“四稳定”操作方针,保证喷煤量100~150 kg/t,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文中还对首钢高炉富氧大喷煤强化冶炼进行了简略评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首钢高炉喷煤粉技术发展十七年来的简要总结.介绍了首钢在高炉喷煤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首钢喷煤系统的概况、工艺流程及其特点;煤粉喷入高炉的行为和影响;并对喷煤量和置换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喷吹烟煤和无烟煤在操作技术上的差异,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最后,通过用首钢高炉的焦比与先进的日本高炉焦比的对照分析,说明高炉喷吹煤粉技术的优越性,并展望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攀钢在分析首钢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喷煤试验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成功地开发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普通喷煤、氧煤混喷技术,对无烟煤喷吹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实现了无烟煤、瘦煤混合喷吹,使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喷煤比达到了普通矿高炉冶炼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学术委员会于1987年11月20~21日在苏州召开了高炉喷煤技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首钢、鞍钢、马钢、苏州钢铁厂和有关的大专院校、科研、设计单位从事喷煤工作的科研、技术人员19人。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外高炉喷煤技术的发展状况。近几年来、由于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油价飞涨,国外高炉喷煤技术发展很快,主要特点是:喷吹煤粉的高炉座数迅速增加,如日本、西德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生产高炉实现了喷煤;大型高炉喷吹烟煤技术已得到普及,喷吹的煤种基本上是烟煤、褐  相似文献   

11.
从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近6年来操作炉型调整和变化过程出发,对比设计炉型,通过对原燃料管理、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和渣铁排放制度等高炉操作制度的摸索,分析总结高炉合理操作炉型特点,从而确定高炉操作炉型管理方案,使高炉煤气稳定,煤气形态合理,保持正常的操作炉型,确保高炉长期顺稳,实现高炉各项指标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高炉炉缸安全是高炉长寿的主要限制环节,首钢股份公司环保限产期间对2号高炉进行了在不切割炉壳情况下的炉缸保护性清理和浇注修复施工。在此期间对高炉炉缸的破损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了首钢股份公司 2 号高炉风口以下炉缸渣皮、风口区域、出铁口前泥包的状态和炉底陶瓷垫的侵蚀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及炉缸中钛和锌元素的物相。研究发现炉底陶瓷垫未形成锅底状侵蚀,越是靠近炉墙位置,陶瓷垫侵蚀越严重,说明了炉缸活跃度不够。而象脚区炭砖侵蚀主要是受铁、钾和硫等元素的渗透侵蚀;炉底象脚区域发现大量古铜色碳氮化钛沉积物,沉积物呈带状分布;破损炉缸中发现的大量ZnO富集物是黄绿色而非传统的白色。此次破损调研为后期炉缸浇注、高炉操作以及今后的炉缸设计提供现实可靠的依据,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王志堂  刘卯 《中国冶金》2014,25(7):48-54
在马钢2号2500m3高炉的生产实践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生铁成本,提高大型高炉的综合经济效益,针对原燃料质量持续劣化的现状,通过采取小块焦回收再利用、强化入炉料管理、改善喷吹煤质量、优化上下部调剂、稳定炉温和改善渣系、高风温及富氧综合喷吹、高顶压操作、加强炉型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煤比大幅度提升,焦比显著降低。在燃料比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焦比降低到320kg/t,与2012年相比,焦比降低了60~70kg/t,高炉利用系数稳定在2.4t/(m3·d)。  相似文献   

14.
对首钢京唐5500m~3特大型高炉高风温新型顶燃式热风炉的技术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对于特大型高炉高风温新型顶燃热风炉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必须运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理论的分析计算、仿真模拟、实验室冷态试验、热态模拟试验、现场测试等研究,以确保特大型高炉高风温新型顶燃式热风炉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喷吹煤Y在首钢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Y煤的基础性能研究,完成了其用于首钢高炉的可行性评价。与首钢现用A煤相比,Y煤的灰分接近、发热值高、理论置换比高、挥发分略低、硫分略高、可磨性指数相同一致、燃烧性略高。分析认为,Y煤使用后有利于降低燃料比。2009年9月在首钢炼铁厂某高炉进行配喷Y煤的工业试验,Y煤最高配比为35%,试验期间高炉顺行状况良好,校正置换比由0.80升高至0.83,高炉煤粉利用率较高,达到99%以上,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阐述。1号高炉以"高效、低耗、优质、长寿、清洁"为设计理念,优化集成了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实现高炉生产的大型化、高效化、现代化、长寿化、清洁化。  相似文献   

17.
周东东  姜曦  周翔 《中国冶金》2016,26(12):1-5
由于大高炉是中国高炉炼铁先进技术的集中代表,大高炉具有单位容积投资经济、能耗低、环境负荷低、劳动生产率高的优点。为了给中国大高炉及其他类型高炉生产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对比,选取中国21座4 000 m3及以上高炉2016年1—6月部分生产技术指标进行分析,从生产、操作参数及原燃料等方面剖析大高炉生产指标和技术特点。并通过分析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大高炉生产指标,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供各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冠军  刘洪松  倪苹 《工业炉》2010,32(4):19-21
在比较国内外高炉风温基础上,结合风温变化,说明首钢高炉高风温的技术进步。近年首钢在高风温热风炉、高风温工艺流程和高风温管道等方面开展的理论研究,为首钢高炉实现高风温奠定了基础。在首钢搬迁调整之际,高温空气燃烧预热和自研发的热风炉等技术在首钢得到推广应用。通过首秦与迁钢开展的高炉高风温实验研究,表明首钢实现了1 250~1 280℃的高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