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食物当量统一量化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和食物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结合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探讨了居民食物消费种类的变化;通过进一步比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和不同收入阶层食物消费性支出,对比分析中国城乡居民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的食物消费支出差异。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的食物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种类趋于多元化;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逐年降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持续增加,未来我国食物安全问题将转变为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安全问题;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及饮食结构相似的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目前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已达到要求,肉类食物的摄入量略高于标准,但奶类的消费量还远远低于营养目标,食物消费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台湾过去60年居民食物消费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特征是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在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前,居民对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食物消费模式属于主食类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模式。在小康向富裕过渡时期,食物消费结构调整显著,口粮消费大幅下降,副食类食物消费大幅增长,食物消费模式进入以副食为主导的时代。达到富裕生活水平后,各类食物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参照台湾食物消费变化特征,预测中国大陆未来10年食物消费变化的趋势是:居民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水果、肉蛋奶及水产品等高附加值的食物消费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食物消费变化趋势,制定符合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食物生产、贸易政策,才能确保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福建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的感知现状,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对城乡居民猪肉、鱼肉和蛋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收入、价格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外,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感知也会影响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选择,并且这种影响较为复杂,一是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存在差异,二是对不同动物性食品消费的影响也不相同。当面临食品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时,居民不应简单地减少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而是更加理性地调整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消费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动物性食物消费支出和消费量呈增加趋势,虽然植物性食物仍是城镇居民的主要消费种类,但其地位呈明显下降趋势;城镇食物消费行为变化明显,在外就餐支出不断增加,且消费比重明显上升。针对这些变化特点,结合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强食物生产消费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和改善居民膳食消费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阶段,研究食物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需求和指导生产结构调整。根据全国20省居民家庭食物消费调研的数据,运用线性系统模型分析收入、价格、地区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水产和奶类等食物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系数均为0.20;产区、地区差异、饮食结构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应该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食物消费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重点发展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并且推广和引导健康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食物消费已完全达到小康阶段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的粮食、水产品、肉类等主要食物的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从家庭消费和户外消费两方面探讨了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食用消费情况,并对2007年、2010年的我国居民主要食物的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变化趋势影响着城乡居民整体食用植物油消费走向,深入研究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粮油供给安全战略和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基于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数据,从宏观角度出发,利用城市化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食用植物油零售价格指数、消费习惯4个主要因素构建灰色GM(1,5)预测模型,并对2021—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4.94%,满足模型预测要求;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发现,2021—202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恢复到10 kg以上,且呈小幅增长态势,叠加持续增长的城镇人口数量,我国油料油脂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为此,提出了引导油脂消费结构调整、加强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监督、提高食用油利用效率和杜绝浪费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米糠和玉米胚芽资源为国家增产油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发展油料生产是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重要措施 油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消费必需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消费品呈不断增长趋势,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9.
发展油料生产是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的重要措施 油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植物油是重要的消费必需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消费品呈不断增长趋势,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我国主要食物生产持续保持增长,而消费需求增长相对放慢,部分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现象。总体上,我国食物有效需求相对不足,食物发展开始呈现出以消费需求增长带动生产增长的新格局。食物消费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失衡,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居民购买力相对不足;居民食品消费支出下降过快,阻碍了有效需求的释放。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改革时期各种保障体系不健全,其他消费支出快速增长;预期收入不稳定,居民储蓄倾向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比例较大,食物需求难以保障;信用体系缺失,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为此,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思路,适当降低投资率水平,增加居民收入,提高食物消费能力,是促进我国食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运用2003~2008年间国内部分省市城乡居民养殖产品及其加工品消费支出与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面板数据,结合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养殖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费趋势。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后对肉类、水产品、禽类等养殖产品消费的增长空间较大;而城镇居民则对肉禽加工品、奶类及加工品需求更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京市537位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中老年人食物消费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食物消费结构方面,中老年人群食物消费偏好更加倾向于植物性食物,占其日均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6成,奶类、畜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23. 34%、5. 33%;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群的食物消费结构略有差异。在不同年龄群组食物消费差异方面,中老年人群植物性食物中的粮食、蔬菜消费少于其他群组,而动物性食物中奶类消费量基本持平、畜禽肉类略低于其他群组。在中老年人群对其他年龄人群食物消费影响方面,对食物消费观念影响的"两极化"特征明显,而"不太受父母影响"普遍偏高,受影响群组的食物消费量不同程度减少。  相似文献   

13.
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因素引入到LA/AIDS模型中,实证检验了消费结构受收入增长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并进一步对比消费支出弹性系数和收入增长差异,考察居民收入增长对其消费结构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并探索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来缩小消费的差距。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和消费形式上趋于一致;其次,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助于降低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医疗保健和其他类商品的消费差距,而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助于降低食品、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差距;最后,收入增长对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化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2014年开展的我国16个省(市)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预包装饮用水消费数据,选取43 319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率分别为26.2%和14.4%,人群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9.7和56.4 mL/d,饮用者平均消费量分别为951.6和392.2 mL/d。男性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女性;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3万元以上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城市地区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农村地区人群,而农村地区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城市地区人群。此外,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较低,其消费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地区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居民消费观念和结构都有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食品消费方面,居民的消费需求和习惯都在逐渐发生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的现状,主要食品消费量趋于稳定,城乡食品消费占比仍存差距,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消费量不断提升。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影响、消费观念的变化、膳食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和生活节奏变化的影响。再次,本文指出了我国居民食品消费的趋势,主要有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方便食品和健康食品成为消费主要趋势、食品消费更加追求个性化和新颖化。最后,根据居民食品消费趋势的变化得出了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述我国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律,为进一步优化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1980—2021年食物生产及消费统计数据从宏观层面把握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讨论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食物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结果:1980—2021年谷物和薯类的消费量呈现出平稳波动但整体变化不大的趋势;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增长趋势最为明显;肉类、蛋类、牛奶、水产品、坚果、食糖和植物油等食物的消费量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结论: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逐渐多元化的同时,也呈现出杂粮消费减少以及动物性食物、植物油和食糖消费持续增加等特点,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调整改善居民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我国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影响因素,利用1982—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农村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等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多种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就消费量的四段异常波动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与农村居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消费习惯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模型中城市化水平的弹性系数为0.30,农村居民收入的弹性系数为0.11,消费习惯的弹性系数在0.70以上;误差修正模型中只有消费习惯通过t检验,其弹性系数在1.1以上;突发事件是造成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短期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这又会随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消费习惯的黏性而逐渐回归正常。长期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对其食用植物油消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短期来看,消费量的变动主要受消费习惯影响,而与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相关性不强。基于上述结论,就当前农村地区食用油摄入过量问题,提出注重城市化建设质量、加快乡村振兴实施步伐、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健康消费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状况及变化。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1省份150个监测点62 857名居民。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收集谷类食物的摄入情况。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经过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中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结果:2010—2012年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35.4 g,城市(279.8 g)显著低于农村(388.6g),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谷类摄入量呈递增趋势,分别为265.7、282.2、371.6、426.8g。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杂粮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最为明显。相比于1982年,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了172.4 g(33.8%)。结论:过去30年我国居民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需要引导居民合理摄入谷类食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贫困地区人口食物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西部3省138户农户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农户食物安全存在动物性食物消费量低等问题;分析表明,收入、教育程度、劳动力比率和是否饲养肉类牲畜对家庭动物性食物消费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贫困地区农村家庭食物营养改善的政策性建议,如口粮援助、开发地方资源和加强食物安全方面的综合扶贫措施等。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农村居民牛肉消费特征进行了总结:农村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总体上不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牛肉消费量占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的比例持续波动,农村居民牛肉消费的地域差别明显。利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牛肉价格和猪肉价格是影响农村居民牛肉消费的显著性因素,并且农村居民牛肉消费对收入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