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永超 《广州化工》2010,38(9):247-248,254
简述了成品油油库油气回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成品油油库油气排放治理现状。简要介绍了现有油气回收方法,并提出了油库整套油气回收工艺的设计方案并应用于实际,指出了在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成品油油库应用油气回收技术成效明显,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2.
丁戈 《广东化工》2016,(8):97-98
文章介绍了油气排放的危害和回收意义,重点分析了"冷凝+吸附式"油气回收技术在油库中的实际应用,以及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等,认为此技术能满足油库需求,使油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油气回收设备使用在炼油厂、油库,属于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环境。油库安装油气回收系统,既是加强环保的措施,也是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目前,油库在用的油气回收设备存在防爆安全方面的问题,有防爆控制方法不规范、将普通电器当防爆电器用、将防爆电气与不防爆电器混装,留下不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陈艳君 《广州化工》2014,(9):171-172,189
在汽车装车时汽油会产生大量油气,任其散发到空气中,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火灾隐患。本文简要介绍了油气回收的几种方法,并提出了油库油气回收工艺系统的设计方案,指出了在实施油气回收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成品油油库应用油气回收技术成效明显,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   

5.
陈龙  冯新利 《化工设计》2015,(3):44-45,2
油库在运行过程中,其油气排放过程主要发生在发油阶段。基于此对油库发油阶段实施油气回收。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采用吸附剂活性炭加硅胶进行填充,降低吸附床层的吸附热,提高安全性,延长活性炭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成品油在储存、装卸过程中,一部分油气挥发进入大气,不但造成油品蒸发损耗和环境污染,而且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4种常见的油气回收技术:活性炭吸附法、溶剂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的原理。最后,提出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注意事项,简述了某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油气回收系统作为油库的配套工程,可有效降低油气挥发损耗率,提高油品品质,促进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文章介绍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油气膜分离技术。油气回收技术的应用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石化码头油气回收相对于其他的炼厂、油库和加油站这些场所来说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仍处于推广的发展阶段,虽然石化码头油气回收技术可以借鉴油库和加油站等场所已有技术,但由于船岸安全在码头油气回收的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就不能全部的参考,要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主要探讨了一些有关船岸安全的相关技术,以及一些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油品蒸发损耗的根本原因及其危害性,提出了利用油气回收技术是降低油品蒸发损耗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采用较多的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四种主要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从经济、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根据武警部队油库(站)的油气排放分析,对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武警部队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分析活性炭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比较适合在武警部队油库(站)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变压吸附技术在油气回收中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油气回收的必要性,着重介绍广州某南沙油库项目利用变压吸附油气回收技术,解决了轻油组分挥发带来的安全环保隐患;对油品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降本减耗、安全环保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油库、加油站、油品运输车辆加装油气回收装置,是近年来我国提高油品储运环节本质安全度、减少油气挥发、改善大气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系统探讨了油气回收项目推广对健康、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并重点对企业在实施油气回收工程改造过程中遇到的6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使油气回收工程更有成效、经济效益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咸阳油库位于咸阳市东郊石油化工工业园区,总库容18万立方米,油库年发油能力300万吨,吞吐能力400万吨,日发运各类油品5000余吨,年周转次数15次以上。2010年10月,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进行油气回收系统项目建设,次年3月1日一次性投运成功。投运后,油库处理后的油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降低了作业现场油气浓度,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最早开始在欧美出现,于今发展渐趋成熟。油气回收法规和技术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一是油气泄漏对环境有巨大影响,二是汽油的不断挥发将导致加油站业主的巨大经济损失。加油站及油库的油罐均有油气呼吸口以保持和大气的连通,达到平衡,油气通过呼吸口挥发到大气中,  相似文献   

14.
吸附-吸收油气回收工艺是目前油库及装卸系统应用最为普遍回收技术,相对于其他油气回收技术,吸附-吸收工艺具有能耗低、处理量大和吸收效率高等优势。为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我车间于2015年建成处理能力300m~3/h的公路油气回收系统,本文根据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对选择工艺提供指导性建议,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膜技术在油气回收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连军  李恕广 《现代化工》2004,24(12):51-54
介绍了膜技术这一新兴的化工分离技术应用于油库及加油站挥发油气回收过程的工艺流程,同时对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现场工业化试验装置的运行数据,对膜技术油气过程的工艺特点、性能指标、经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对油气挥发量较大且集中的油库,膜技术的单独使用并不经济,而将膜技术与传统的压缩、冷凝、吸收技术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工艺与膜技术各自的优点,使整个油气回收工艺得以优化;对于挥发油气量较少且分散的加油站,膜技术具有清洁、环保、简便、易用等优点,使膜技术单独使用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油气回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油气回收工作不但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应,在环保保护方面的更是会改变人们对石油行业高污染的传统认识.汽油属于易挥发挥发性的轻质油,挥发率在千分之七左右,油气混入空气形成爆炸气体,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极易发生爆炸,由于爆炸威力极大,往往给人们的人生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极其必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回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三层冷凝分离技术和膜法油气回收新技术进行对比,并重点对企业在实施油气回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使油气回收工程更有成效、经济效益更好的思路,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油气回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油气回收工作不但会产生极大的经济效应,在环保保护方面的更是会改变人们对石油行业高污染的传统认识。汽油属于易挥发挥发性的轻质油,挥发率在千分之七左右,油气混入空气形成爆炸气体,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极易发生爆炸,由于爆炸威力极大,往往给人们的人生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在油库推广和采用油气回收技术极其必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回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三层冷凝分离技术和膜法油气回收新技术进行对比,并重点对企业在实施油气回收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系统规划、统筹布局,使油气回收工程更有成效、经济效益更好的思路,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韩栋樑  丁波 《广州化工》2015,(5):173-175
油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经常会有一部分液态轻烃组分汽化而进入大气中,不仅会造成一定的油品数量的损失和质量的下降,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因此对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浙江地区多座油库现役油气回收装置的分析,给出了影响其回收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措施,以提高装置的回收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梁颖 《辽宁化工》2012,41(7):745-747
延长油田是油气资源的生产和储运企业,为了保证油品存储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减少油品损失,改善油区生产环境,对油库进行蒸发损耗量的测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选用了适合延长油田的油气损耗计算公式以及数据计量的方法,为找出油气损耗的主要原因和日后油气回收工作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0.
单介绍了吸收法、吸附法、膜回收法和冷凝法油气回收工艺,并对这几种工艺进行了比较。广东众和有限公司综合考虑各回收工艺的特点和油库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冷凝+吸附的油气回收工艺。回收装置投用后运行状况良好,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尾气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最后针对装置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