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有重要作用,然而城市双修理念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和修补,本文从城市设计角度出发,强调基于城市双修视角的徐州城市环境生态的改善和功能提升,以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促进"城市病"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实践将有助于探索我国城市转型阶段的发展之路。本文以三亚实践为例,从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的策略及其工作启示三个层面来探求"城市双修"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破解"城市病",城市生态修复成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新型城市建设方式,其概念、对象、尺度等有所变化。本文研究了城市生态修复在国内外发展的历程,梳理了城市生态修复的概念,综述了相关研究热点和进展,目的是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理解其概念、发展史和理论传承,思考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该文根据住建部颁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目标和具体工作要求,结合重庆特征和主要问题,提出重庆市开展"城市双修"总体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回顾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的缘起和研究背景,对我国住建部选择三亚作为开展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从现状城市问题、城市发展目标以及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认识;接着,结合三亚市的具体实践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相关规划、建设及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从价值理念、技术方法、推进时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此次"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的创新意见与思考;最后,进一步总结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对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3)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一项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综合性工作,是为应对中国城市转型的阶段要求和"城市病"高发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拥有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视角,以及更为综合、全面、系统的手段。笔者尝试分析"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概念提出的时期背景和阶段特征,与国内外类似概念进行初步辨析,认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内涵、意义与工作要点,并结合三亚的试点,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经验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田时弥 《市政技术》2022,(12):173-177
“城市双修”旨在治理城市病,通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生态功能。由于城市建设开发与理水不同步,导致城市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而影响城市景观、人居安全以及生态稳定性。目前山地城市水环境治理多侧重于水体本身,忽视了山、城、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流域性。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在三明市城区水环境修复策略研究实践中发现:山地城市水环境治理应以山-城-水为治理体系,同步推进山体修复、城市污染源治理与水系生态恢复;并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实施源头修复、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适应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市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污染性化工企业面临异地搬迁重建工作,而搬迁后的生态修复和工业遗产合理保护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量子纠缠"理论,遵循市场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从"城市双修"视角对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异地搬迁、生态修复和工业遗产保护工程进行科学规划,稳步实施,重点建设工业遗产展览和文创产业园区,重视对厂区和碱渣池的生态修复以及陈旧建筑的维护再利用,完善了城市功能,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形成了一套良性生态治理模式,为中小城市老工业地段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式进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城市从注重经济增量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存量挖掘"的转型时代。在城市的快速更新过程中,旧工业地段的发展问题显得尤为严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土地更新潜力巨大,因此旧工业区改造规划研究极其重要。本文引入"城市双修"的理念,以合肥市东部新中心西部地块为例,从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两个层面,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结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及城市生态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城市旧工业地块可持续性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对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例,从生态环境、功能空间、人居环境3个方面发现问题,针对合肥市环城公园现有的问题进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人居环境改善的更新策略研究,提出修复自然生态格局、功能修补与空间修补并重、完善生活服务设施等具体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为指引,剖析双修工作对独立工矿区城市建设问题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基于对白云鄂博矿区的实地调研和规划编制,研究"双修"在改善独立工矿区生态环境品质、生活条件水平以及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法,针对生态环境、产业转型、城市功能、综合交通、公服设施、城市形象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0日,住建部陈政高部长在三亚召开的"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强调:城市"双修"工作,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充分借鉴。三亚市是2015年6月被住建部列为首个"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双修"工作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美丽城市的基础,旨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双修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设计的指导产生了新的变化,要求其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以修复城市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中心,确保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对"城市双修"做出了解读,并提出了在城市双修视角下生态城市设计的着力点以及相关设计策略,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引言2017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着力解决城市病、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天津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实现了空间重构,增量拓展,城市旧貌焕新颜。另一方面,依然存在对生态绿化空间重视不足,城市存量空间品质不高的问题。交通拥堵、社区老旧、配套不足、内涝积水等“城市病”凸显,保护城市碧水蓝天迫在眉睫。为落实城市“双修”目标、补足城市建设短板、  相似文献   

15.
<正>市政、园林、古建、加固改造、生态修复迎商机本刊讯去年年底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相继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经验》和《关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的通知》,继三亚市成为首个试点城市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同时对在全国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回顾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的缘起以及近来的趋势和政策文件要求,对住建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三亚试点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继而从城市视角到国家视野、从现实问题到理想目标以及城市发展阶段性特征等方面论述了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认识。并进一步结合三亚工作的实践,在空间提升与治理的层面,从价值、审美、方法、绩效、时序、治理等六个维度全面、立体地提出对当前该项工作开展的一些思考。最后,对当前发展阶段中国城市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内涵意义进行了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严峻形势,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统称"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  相似文献   

18.
<正>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城市双修"作为治理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部署,全力推进。去年以来,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继三  相似文献   

19.
郑璐  姜超 《华中建筑》2023,(9):101-104
要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水乡城镇特色与城市化发生碰撞,对生态和景观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乡印象消逝等诸多问题。在“城市双修”理念引导下,该文以江浙地区典型的平原水网城镇——南浔中心城区的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将水系作为中心启动点,从水绿系统生态修复、滨水公共空间修补、文脉与特色风貌修补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并总结水网城镇滨水空间体系构建的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四川建材》2017,(10):204-205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日渐增加,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恶劣天气频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产生大量的垃圾或随处填埋,许多化工企业向地下排放各类污水,对城市水生态环境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大中型城市频繁的内涝和短期的缺水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基本的水生态环境和正常的水循环系统。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型发展城市理念指引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尽快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新概念的提出为整体修复破损的城市水生态环境创造了契机,通过研究、探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将进一步优化现有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