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对不同种类和级分的纸浆纤维进行水性油墨颗粒的吸附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水性油墨颗粒的吸附过程;对于不同级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SBKP)纤维,水性油墨颗粒在P50/R100级分上具有最大吸附量,比R30级分多1 mg/g,其吸附速率在初始阶段比R30级分的快2倍;油墨颗粒在针叶木热磨机械浆(TMP)纤维上的吸附量比在SBKP纤维上的明显减少,最大吸附量的降幅为0.8 mg/g;两种纸浆中的油墨颗粒在纸浆纤维上的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该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不同级分的SBKP纤维中水性油墨在R30级分纤维上有最大吸附焓变,P50/R100级分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熵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凝-絮凝工艺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探讨了油墨废水初始pH值、PAC用量和CPAM用量对CODCr去除率、色度去除率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多因素实验并优化混凝-絮凝过程中的3个影响因素。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絮凝工艺处理废水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以及架桥作用完成的,降低废水初始pH值可以提高去除率。多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为6.56,PAC最佳用量为126.5 mg/L,CPAM最佳用量为4.6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5%;废水初始pH值为6.78,PAC最佳用量为107.7 mg/L,CPAM最佳用量为3.0 mg/L,色度去除率接近100%;废水初始pH值为6.5,PAC最佳用量为107.8 mg/L,CPAM最佳用量为5.8 mg/L,浊度去除率达到99.97%。整合以上3个响应面的最佳条件,油墨废水的初始pH值为6.51,PAC最佳用量为128.7 mg/L,CPAM最佳用量为4.9 mg/L,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电解质层层沉积技术,通过在OCC浆纤维表面进行阳离子淀粉与阴离子淀粉交替包覆的方法,研究了无机盐种类、每次包覆的淀粉用量、纸浆浓度、每次包覆吸附时间、pH值和无机盐浓度对OCC浆纤维表面淀粉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协同淀粉3层包覆OCC浆纤维的适宜工艺条件为:AlCl3浓度108 mmol/L,纸浆浓度5.0%,每次包覆吸附时间10 min,每次淀粉用量9 mg/g纤维,pH值5.0。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无机盐协同淀粉3层包覆OCC浆纤维表面淀粉吸附量为22.78 mg/g纤维,其纤维表面的淀粉保留率为84.4%,与吸附单层阳离子淀粉的试样相比较,AlCl3协同淀粉包覆OCC浆纤维表面淀粉吸附量增加了180.89%。  相似文献   

4.
白水循环导致湿部化学系统中无机盐的积累,回用时影响纤维与阳离子助剂的吸附。在无盐条件下,纤维吸附CPAM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是一种单分子层吸附,纤维吸附CPAM的过程即是纤维表面逐渐被CPAM分子覆盖的过程。本文采用三种无机盐模拟了其对湿部化学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种无机盐对纤维吸附CPAM的影响不同,随Na2SO4浓度的增加,CPAM的吸附量增大,当Na2SO4浓度超过一定值时,CPAM的吸附量开始下降。高电荷密度的CPAM2能适应更高浓度的无机盐环境。二价的Mg2+和Ca2+则会与纤维上的羧基、酚羟基发生络合吸附,占据了CPAM吸附到纤维上的作用点,导致CPAM分子不易吸附到纤维上,吸附量下降。  相似文献   

5.
基于正负电荷相吸的原理和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技术,对杨木APMP纸浆纤维表面依次进行阳离子淀粉、阴离子淀粉和阳离子淀粉包覆,讨论无机电解质种类、淀粉用量、纸浆浓度、无机电解质浓度、pH和吸附时间对APMP纤维表面淀粉吸附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AlCl3的浓度为36mmol·L-1、纸浆浓度4.0%、吸附时间15min、淀粉用量11mg·g-1纤维、pH5.0时,淀粉3层包覆后的APMP浆纤维表面淀粉吸附量为31.48mg·g-1纤维,纤维表面淀粉保留率达到95.4%,同吸附单层阳离子淀粉的空白样相比较,多层淀粉包覆APMP纸浆纤维表面淀粉吸附量增加247.56%。  相似文献   

6.
基于聚电解质层层沉积技术,本文通过AlCl3协同阴/阳离子淀粉多层交替包覆APMP纸浆纤维,从而探讨AlCl3协同淀粉包覆APMP纸浆纤维的层数对淀粉吸附量、纸浆Zeta电位和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Cl3的浓度为36 mmol.L-1,纸浆浓度为4.0%,每次吸附时间为15 min,每次淀粉用量为11 mg.g-1纤维,pH为5.0的条件下,淀粉八次交替包覆APMP浆纤维表面的淀粉吸附量为63.36 mg.g-1纤维,纸浆Zeta电位为-5.36 mV,随着淀粉包覆纸浆纤维层数增加,纸浆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及环压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而撕裂指数先增加后降低。AlCl3协同阴/阳离子淀粉多层交替包覆APMP纸浆纤维产物的扫描电镜(SEM)表明,AlCl3协同阴/阳离子淀粉三层包覆纸浆纤维表面的淀粉复合膜粗糙程度高于三层淀粉直接包覆纸浆纤维表面复合膜粗糙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助凝剂,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和硫酸亚铁4种混凝剂对无碳复写纸涂布废水进行常规混凝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厌氧污泥作为强化剂,考察强化剂对混凝法处理涂布废水的强化效果,并对混凝絮体进行粒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PAC处理效果优于PFS、硫酸铝和硫酸亚铁,在PAC与CPAM投加量分别为400 mg/L和6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COD_(Cr)、固体悬浮物(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8. 6%、98. 9%和99. 1%;厌氧污泥强化混凝对CODCr的去除具有显著的效果,在PAC、CPAM和厌氧污泥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4 mg/L和10 m L/L时,CODCr去除率达74. 6%,比常规混凝处理提高约6个百分点,而PAC和CPAM投加量比常规混凝处理分别减少50%和33%;絮体的粒径和SEM分析表明,厌氧污泥强化混凝处理产生的絮体粒径增大,吸附能力增强,沉淀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胶原纤维固载铁对砷As(Ⅴ)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Fe(Ⅲ)固载在胶原纤维上制备吸附材料,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砷酸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为3.0~6.0范围内平衡吸附量最大;当温度为303 K,As(Ⅴ)初始浓度为52.5 mg/L时,胶原纤维固载铁(FeICF)对As(Ⅴ)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5.4 mg/g.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经过戊二醛交联制备耐水性PVA/CS纳米纤维,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检测纳米纤维对Cr(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VA/CS纳米纤维对Cr(Ⅲ)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在pH=6.0、Cr(Ⅲ)初始质量浓度为75和150 mg/L时,120、240 min后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在温度为288 K时,PVA/CS纳米纤维对Cr(Ⅲ)的最大吸附量约为31.25 mg/g;当温度升高到318 K时,最大吸附量约为64.34 mg/g。对Cr(Ⅲ)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具有吸热和自发性特征,循环吸附实验表明PVA/CS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XPS图谱表明PVA/CS纳米纤维中的N和O共同对Cr(Ⅲ)的吸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铜版纸损纸回用会影响造纸湿部和纸张的性能。实验研究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膨润土助留系统中,铜版纸损纸回用对首程留着率、填料留着率及浆料滤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损纸回用过程中影响浆料留着的因素。结果表明,铜版纸损纸浆回用对浆料的留着及滤水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损纸比例的增加,浆料的Zeta电位显著降低,首程留着率、填料留着率和滤水性都降低。CPAM和聚合氯化铝(PAC)的加入能够改善浆料的留着及滤水。在铜版纸损纸回用过程中,对浆料留着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CPAM用量,其次为损纸浆用量和PAC用量。当损纸浆比例提高时,可以通过适当提高CPAM和PAC用量来提高留着率。  相似文献   

11.
郑洪钦 《中国造纸》2012,31(11):44-46
介绍了自行开发和研制的新一代脱墨浮选设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脱墨浮选槽能够有效地去除油墨颗粒、提高白度约8~10个百分点,清水用量少,纸浆纤维流失比较少(理论上仅为废纸总量的5%左右),脱墨浆抄造的纸张物理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环保型水性树脂在印刷及涂料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由于水性油墨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较低的干燥速度,容易发泡,pH稳定性及不同的黏度特性,使水性油墨的研制非常困难。但随着化学和印刷工业的发展,水性油墨将逐步取代溶剂型油墨。本文以内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水性树脂为原料,正丁醇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基乙醇胺为pH调节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得到丙烯酸树脂。合成的丙烯酸乳液与纳米二氧化硅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得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性丙烯酸乳液,并且利用此乳液制备水性油墨。通过动态光散射仪与电子显微镜来研究粒子的分布及表面形貌,并且还研究了油墨在玻璃板上的附着力及油墨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3.
旧报纸浮选脱墨过程中油墨粒子和纤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旧报纸浮选脱墨过程中油墨粒子的变化和纤维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化学脱墨中碱和脱墨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了2种自制脱墨剂的应用效果,并与进口脱墨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碱对于旧报纸油墨粒子的剥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促进碱液的作用,并有助于剥离下来的油墨粒子与纸浆悬浮液的分离;而未能脱除下来的油墨和进入纤维表面凹陷的油墨分别是白度较低和长纤维尘埃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还表明自行研制的脱墨剂的脱墨效果已达到进口脱墨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纳米银导电油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刷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导电油墨的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本文研制的是纳米银导电油墨,首先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水合肼为还原剂,以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分散剂,还原硝酸银溶液得到纳米银颗粒;然后以制得的银微粒为填料,以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连接料,乙酸乙酯和乙醇为溶剂,加入适量的油酸分散剂,经过搅拌混合分散,配制导电油墨。用SEM表征制取的银微粒平均粒径为62.79nm。最后用300目的涤纶丝网版在电路板底基上印刷导电油墨,高温干燥后,测试油墨的导电性能、耐摩擦性能和附着力等;测试表明:所研制导电油墨的电阻率数量级达到10-4欧姆·米(Ω·m),耐摩擦次数达6000次以上,能抵抗封箱胶带的多次撕拉。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的大豆油基油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油基油墨这一应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要求兴起的环保型油墨,阐述了这种油墨的性能优势、研究历史以及类型,列举了一系列目前的新技术进展,并对其在国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得出大豆油基油墨在国内的推行是势在必行的潮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废纸碎解时油墨物理剥离的动力学以及其他有关油墨的附着、碎片化、研细和再沉积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何平 《丝网印刷》2009,(10):34-39
介绍了UV油墨的种类、特性和用途,阐述了UV技术与UV艺术的相互关系,重点讨论了采用UV金属油墨装饰天花板的技术要点与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胶印墨的乳化一直是印刷工艺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天津东洋油墨有限公司生产的“天狮牌”胶印四色墨为样品,主要讨论了乳化时间-乳化率;供水量-乳化率;四色墨的乳化率大小及乳化率与印品密度间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彩喷技术进步与打印介质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彩色喷墨打印质量取决于打印机、墨水及打印介质,文章就这三方面予以介绍.目前大多数用无光泽涂布纸,文中列举了该典型基本组成及涂层的化工原料.另外,对彩喷打印介质的发展提出看法,认为照相级高光泽涂布纸和低档机内涂布纸产品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0.
从国内相关专利看专色油墨配墨设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专色油墨配色方法及配墨设备的相关专利,以反映国内专色油墨配墨设备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专色油墨配色理论模型较成熟,已有相应的配色软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国内智能专色油墨配墨设备较少,在环保和清洁生产的前提下,实现专色油墨调配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