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粤北始兴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彰显始兴烟叶浓香型风格,明确始兴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对始兴烟区156个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始兴烟区土壤pH 4.62~8.33基本适宜烟叶正常生长发育;有机质、水解氮含量偏高,速效磷含量除有15.4%土壤低于10 mg/kg处于极度缺磷外,其余土壤磷含量丰富;速效钾、有效硼含量普遍缺乏,是影响始兴烟区烟叶质量的主要土壤因子;钙、镁、锌含量丰缺不一。不同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差异较大,生产上要根据土壤特性进行合理施肥,可加强该区紫色土优质浓香型特色烟叶的开发,但应注意适当增施腐植酸及硼肥;对其他类型土壤养分应进行有效调节,适当控制牛肝土田、黄泥田、麻沙泥田的氮肥和有机肥施用量,增施钾肥;黄泥田、麻沙泥田应适当增施钙镁肥;同时针对始兴烟区普遍缺硼的问题生产中要适当增施硼肥。  相似文献   

2.
南雄烟区生态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南雄烟区生态特征,收集了南雄烟区近25年有兲气象资料,测定了南雄烟叶主产区300份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大田期气象条件及主要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南雄烟区还苗期、伸根期气温偏低,降雨量偏多,日照时数偏少;旺长期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较适宜;成熟期气温稍偏高,降雨量明显偏多,日照时数较长。紫色土偏碱性,有机质、氮含量较低,磷、钾含量较高;牛肝土田偏酸性,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较高;沙泥田呈酸性,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钾含量偏低。3种植烟土壤类型水溶性氯含量普遍偏低,有效硼、交换性锰和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极缺乏的水平。南雄烟区生态条件总体较适宜,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南雄烟区生态特征,收集了南雄烟区近25年有关气象资料,测定了南雄烟叶主产区300份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大田期气象条件及主要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南雄烟区还苗期、伸根期气温偏低,降雨量偏多,日照时数偏少;旺长期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较适宜;成熟期气温稍偏高,降雨量明显偏多,日照时数较长。紫色土偏碱性,有机质、氮含量较低,磷、钾含量较高;牛肝土田偏酸性,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较高;沙泥田呈酸性,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钾含量偏低。3种植烟土壤类型水溶性氯含量普遍偏低,有效硼、交换性锰和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极缺乏的水平。南雄烟区生态条件总体较适宜,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湖南郴州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郴州主产烟县(区)734个土壤样品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郴州烟区土壤略偏碱;有机质总体上较丰富,平均为42.30 g/kg,高于湖南省平均值;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高;全磷含量平均为0.93 g/kg,速效磷在土壤中的分布极不均衡,适宜范围10~20 mg/kg的土壤样品只占20.84%;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偏低,由南到北,由西到东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烟区土壤普遍缺硼,有91.28%的土壤样品低于缺硼临界值0.30 mg/kg;有效锌含量总体上较高,2~4 mg/kg丰富含量范围内的土壤样品占52.04%;有效锰含量高于20 mg/kg以上的样品占37.53%;有效铜总体上含量丰富,高于1 mg/kg的土壤样品所占比例高达79.57%;有效铁含量平均为87.23 mg/kg,处于极丰富水平。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含镁量很低,烟株总体上缺镁。  相似文献   

5.
大理烟区不同类型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理烟区1111个土壤样品的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理烟区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水稻土、新积土和紫色土,4种土壤类型pH值介于4.66~8.46之间,不同土壤类型pH值适宜烤烟生长(5.5~7.0)的比例分别为红壤67.22%、新积土63.49%、紫色土61.91%、水稻土57.80%;(2)4种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整体较为丰富,含量高低依次为水稻土(42.55 g/kg)> 红壤(36.04 g/kg)> 新积土(35.51 g/kg)> 紫色土(28.76 g/kg);(3)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平均含量均以水稻土最高,紫色土最低;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以红壤最高,紫色土最低;(4)土壤水溶性氯偏高的土壤(>30 mg/kg)所占比例分别为水稻土19.7%、红壤16.8%、紫色土9.09、新积土8.72%;(5)4种土壤类型有效锌含量整体较为丰富,除紫色土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0.5mg/kg)的土壤比例达6.06%以外,其余3种土壤类型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的土壤比例均较低;有效硼含量低于临界值(<0.5mg/kg)的比例以红壤最高达51.79%,其余土壤类型在38.87%~43.29%之间;4种土壤类型有效钼含量低于临界值(<0.15mg/kg)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紫色土89.18%、新积土77.78%、水稻土68.54%、红壤56.47%。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湖南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以便对土壤养分进行分区管理。采用GPS技术,在湖南省典型稻烟轮作区采集土样3255份,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的总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烟稻轮作区土壤养分表现为各向异性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显示,全氮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有机质缺乏(10~20 g/kg)的面积仅为7.43%,有效磷和速效钾区域差异较大,有效磷缺乏(<10 mg/kg)面积占研究区的18.33%,速效钾缺乏(<100 mg/kg)面积占研究区的33.25%。  相似文献   

7.
福建烟区土壤特性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福建烟区1994年48个代表性土壤及相应的烟叶样品的分析化验结果表明:福建烟区土壤养分的平均含量为:有机质25.5g/kg,全氮1.529/kg,速效氮143.50mg/kg,全磷0.35g/kg,速效磷23.03mg/kg,全钾18.61g/kg,缓效钾181.06mg/kg,速效钾64.99mg/kg,交换性镁0.34mg/kg,有效硼0.22mg/kg,含氯量36.67mg/kg。种烟土壤主要为黄泥田和灰泥田。经相关分析,影响福建烟叶质量的主要土壤因素为pH值偏低,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偏高,有效钾严重不足,镁、硼等中微量元素普遍较缺乏。生产优质烟叶必需注意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调节土壤pH,控制氮肥的使用时期,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并改进施用方法,注意补充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8.
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养分分析与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调查收集、取样分析等方法对环神农架地区1700多个耕层土壤样品的pH、有机质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一般范围分别为5.02~7.92,11.19~52.24 g/kg,58.69~216.20 mg/kg,3.92~39.00 mg/kg和51.84~332.14 mg/kg,以土壤pH变异最小,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异最大。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pH 5.5~7.5的样品占总数的82.5%,多数土壤pH适宜优质烟叶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氮含量总体较高,磷和钾含量相对较低。以该区烤烟产值为目标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结果表明,环神农架地区绝大多数烟区处于供氮能力中等和高的范畴,土壤供磷和钾的能力则多处于中等和低的范畴;土壤供钾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土壤供氮和供磷能力地域分布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豫西烟区土壤养分现状及其演变与烤烟施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豫西烟区土壤定点取样(507个)分析,研究了豫西及其主要植烟市洛阳、三门峡土壤养分现状与演变.结果表明,2007年豫西烟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适宜优质烟生产;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水溶件氯平均含量低于30mg/kg;有效锌平均含量较高,但由于变异较大,缺锌的土壤约占60%;有效硼普遍缺乏.洛阳、三门峡两市相比,洛阳植烟土壤的养分总体略低于三门峡.2007年豫西烟区土壤养分与2001年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有所上升;速效钾含量基本保持在2001年的水平;水溶件氯含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有效锌平均含量有所增加,但有约一半的土壤仍然缺锌,有效硼则普遍降低而缺乏.根据豫西烟区土壤养分含最现状及其演变,提出了"稳氮、增磷、补钾,普施硼肥和缺锌补锌微肥"的烤烟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探明烟田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特征,为烤烟高产优质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地统计学等方法,分析了大理州祥云和弥渡两个典型植烟县1982、2012和2022年烟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时空演变特征。1982—2022年祥云土壤碱解氮含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弥渡土壤碱解氮含量3个年度间无显著差异且以Ⅲ级为主(100~150 mg/kg),空间分布均匀。烟区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弥渡北部和祥云中西部高,其他区域低。近40年土壤速效养分块金效应由<25%上升至50%,表明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中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减弱,施肥等人为因素影响增强。土壤碱解氮含量一直处于中等水平(100~150mg/kg),磷钾肥施用导致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持续升高。根据土壤速效养分丰缺状况,祥云中北部、西部及弥渡北部区域烟田应“稳氮减磷钾”,其余区域需注意“稳氮控磷钾”。  相似文献   

11.
广东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分析和评价广东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以2013-2017年度广东烟区8个主产县的C3F烟叶为材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等构建烤烟化学成分评价体系,分析了广东烟区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的年度、区域特征并进行了可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近5年来,广东烟区烤烟中部叶总糖(25.09%)、还原糖(21.83%)、氯离子(0.25%)含量相对较低,糖碱比(8.52)和氮碱比(0.69)相对较小,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在"中等"及以上占85.00%;部分年度间、产区间烟叶的总植物碱、总氮、钾离子含量以及糖碱比、氮碱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产区之间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无显著差异;广东烟区中部烟叶依化学成分可分为3类,分别相对集中于同一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2.
遵义烟田土壤pH的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遵义烟区土壤pH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2016—2017年在遵义11个植烟县区采集4816个土壤样本进行pH测定,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及2000—2005年调研取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16—2017年遵义全市烟区土壤pH变幅为4.4~8.8,平均值为6.6,变异系数为14.72%,适宜植烟pH的土壤样本占比62.5%,偏碱范围的土壤样本占比20.5%,偏酸范围的占比17.0%;(2)11个植烟县区的烟田土壤pH均值介于6.2~7.4之间,不同县区烟田土壤pH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各等级分布频率差异明显,总体呈现南酸北碱的空间分布格局;(3)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遵义烟区在最适宜pH区间的土壤比例不断减少;在较适宜区间的土壤比例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偏碱区间的土壤比例不断增加;在偏酸区的土壤比例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总体来看,遵义烟田土壤pH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后续要进一步开展其演变成因与调控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3.
烤烟新品种中烟300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烟300是以定向改良主栽烤烟品种K326的病毒病抗性为育种目标,以K326为母本、3个抗病毒病烟草种质为父本,经过杂交、复交,连续多代回交,利用与病毒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常规育种定向改良,育成的抗病毒病新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中烟300田间长势长相、主要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与对照K326无明显差异;工业评价结果显示,中烟300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与对照K326相当;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中烟300对病毒病抗性突出,对TMV免疫、抗CMV和PVY,其他病害抗性与对照K326基本一致。中烟300的培育,既解决了K326主要病毒病抗性差的问题,又保持了K326其他主要性状不变,实现了预期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不同真核生物源虾青素合成酶在烟草中的异源表达生物活性特征,明确开发虾青素烟草生物反应器的关键分子基础,本研究对夏侧金盏花(Adonis aestivalis)、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及红发夫酵母(Xanthophyllomycesdendrorhous)3种真核生物源虾青素合成酶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合成及表达载体构建,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和稳定表达试验比较了其在烟草中合成虾青素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3种来源的虾青素合成酶基因均能在烟草中表达,但是仅夏侧金盏花和雨生红球藻来源的合成酶能在烟草中特异合成虾青素,且夏侧金盏花虾青素合成酶的活性最高。此外,稳定表达体系优于瞬时表达体系,能准确展示不同虾青素合成酶的活性差异。本研究为真核生物源虾青素合成酶在烟草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烤烟种质资源黑胫病抗性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准鉴定国家烟草种质资源中期库中种质资源的黑胫病抗性,采用田间人工接种烟草黑胫病0号生理小种的方法,对77份原标记为抗病的烤烟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再鉴定。结果表明,大青筋和尖叶柳2份材料表现为高抗黑胫病;黑柳子等23份材料表现为抗黑胫病,其中大黑柳、胎里肥2412、弯梗子、大白筋0522、大黄金0295和黄苗二苯烟2221的抗性强;落地黄等20份材料表现为中抗黑胫病;中感黑胫病和高感黑胫病材料各12份;8份材料表现为感黑胫病。对25份抗性材料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供试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叶宽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研究结果为烟草黑胫病抗性育种提供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6.
凉山促进烟农增收种植模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烟农增收是当前烟草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大部分产区均开展了促进烟农增收工作的探索。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凉山烟区以烟为主的不同种植模式。调查发现,凉山烟区主要有烤烟-水稻、烤烟-大麦、烤烟-小麦、烤烟-苦荞麦、烤烟-油菜、烤烟-秋豌豆、烤烟-光叶紫花苕、烤烟-大蒜、烤烟-玉米、烤烟-结球甘蓝、烤烟-芜菁等种植模式。由于不同市县烟区海拔、气候条件及生产习惯等不同,不同种植模式分布区域有所不同。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差别较大,最高可达2000元/667 m2以上,最低仅为200元/667 m2左右。不同种植模式均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综合分析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凉山水旱轮作区和旱地轮作区以烟为主的促进烟农增收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菌引起的烟草细菌性病害,是危害我国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解析烟草青枯病的抗性遗传效应对指导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以多个抗病/感病样本为亲本,构建了两个不同的杂交组合,进行群体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岩烟97的青枯病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以及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反帝三号-丙的青枯病抗性受1对加性-显性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烟草青枯病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有利于等位基因聚合育种及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8.
植烟土壤高活性氨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氨化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控植烟土壤有机态氮分解,从贵州省威宁县和湄潭县植烟土壤分离出52株氨化细菌。通过纳氏试剂法和氨化菌培养液培养法筛选,发现W2、W4、W6、W12、W16、Z3、Z6、Z15、Z9、Z50对有机氮具有较强的分解效果。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W2、W4、W6、W12、W16、Z3、Z6、Z15、Z9和Z50分别属于金黄杆菌属、泛菌属、芽孢杆菌属、简单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土壤杆菌属、巨大芽孢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和节杆菌属。通过氨化菌培养液培养法对菌株的分解能力测定表明,培养72 h后,Z9菌株的有机氮分解能力显著(p≤0.05)高于其余9株,分解效果达到46.1%~93.4%。室内有机肥培养试验结果显示,施用菌株处理的无机氮含量均高于不施用菌株处理(CK),培养65 d时各菌株处理较CK处理无机氮含量增加了550.80~1823.71 mg/kg,添施菌株使无机氮含量提高了1.15~1.49倍。研究结果可用于有机氮分解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配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烘焙出能充分表现超强筋小麦济麦229面粉品质特性的优良面包,设置了4种醒发时间处理、5种酵母和糖用量处理、4种配粉处理,对超强筋小麦面粉的面包品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4个醒发时间处理中,当面团醒发时间为30 min和面包胚醒发时间为50 min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在5种酵母和糖用量的处理中,利用吐司面包程序时,干酵母和糖的用量分别为6 g和24 g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利用法式面包程序时,干酵母和糖的用量分别为3 g和18 g时烘焙的面包品质最好。在4个配粉处理中,200g超强筋小麦济麦229面粉中添加100 g普通小麦济麦22面粉的混粉烘焙得到的面包品质最好。因此,适当调整超强筋小麦粉面包的面团、面包胚醒发时间及物料配比,可以烘焙出品质优良的面包。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有的植物Catalase 2基因(CAT2)序列设计烟草Nicotiana tabacum CAT2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获得Nicotiana tabacum var.NC89 CAT2全长mRNA序列,包含1479 bp完整的读码框(ORF),可编码492个氨基酸残基。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烟草NC89 CAT2N.benthamiana CAT2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CAT2基因在NC89烟草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其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CAT2基因在烟草NC89的根、茎、叶、花瓣、花萼、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茎、种子和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烟株,其CAT2诱导表达分析显示,机械损伤、渗透压、低温和高温、干旱和感染PVY时CAT2表达量均上调。上述研究表明烟草CAT2基因可能参与了应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