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变迁、文化更迭、环境伦理观演变,后工业区经历了50年的更新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全球后工业区更新的4个嬗变历程:初现变革、剧烈变革、结构变革、整合性变革,以揭示后工业景观变革在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社会与法规、生态主义思想、创新理念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历时性分析,重新解读50年变革历程中的代表性案例,揭示风景园林实践进程中后工业区更新的多元化探索。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历史分期—变革内涵—里程碑案例的后工业景观研究脉络,以期为当下中国后工业景观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规划的比重不断增加,这是风景园林专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理念在教学、科研与应用实践中的响应。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复杂的生态过程,掌握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将生态环境可持续理念融入相关设计中,进行面向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生态规划课程的GIS空间分析技术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程设置、融合方式、课程评价3个方面,探讨了面向风景园林专业生态规划教学的GIS空间分析技术的融合路径,可为风景园林生态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出现争议的大背景下,通过梳理当代风景园林不同的发展观,并结合案例对比分析,对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的内涵进行定义。概括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当代性特征,其一是风景园林(景观)协调各相关专业主导大尺度区域总规及城乡片区规划;其二是生态保护理念与技术广泛应用并成为场地规划设计的基础;其三是设计对象经历了从独立花园到城市开敞空间,从满足单一休闲功能到服务城市综合功能的过渡。中国风景园林已经在当代性视野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但风景园林当代性还需要对时间、阶段和标志性的理论贡献与实践项目等内容进行界定。对其进行抛砖引玉地梳理和界定,以期引发行业学者对风景园林当代性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9,35(12)
为推动我国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的发展,推广国内外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实践研究的前沿理论、方法与案例,培养我国在这一新兴领域的教育、科研及实践队伍,2019年5月17~19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同济大学生态智慧与实践研究中心及《规划师》杂志社等相关单位联合主办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智慧实践"沙龙、"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研究前沿"讲堂,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及设计师就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社会生态实践和生态智慧等内容展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朱育帆  姚玉君 《中国园林》2007,23(11):50-56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化的产物,自19世纪起就成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实践主体,直至今天仍是风景园林师最主要的实践类型。在城市特殊地区如商务中心区(CBD)高密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如何营造舒适的公园绿地环境则是在新时代仍需拓展研究的专业领域。以北京CBD现代艺术公园为例,从规划和设计2个层面详尽论述了公园从概念到实施思考的逻辑过程,并提出了作为"基调"的外环境设计的创作理念,试为特殊景境下营造都市理想空间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相关学系发展迅速,但要可持续发展,还有待改变对待自然资源生态运用的思维,回应人文社会经济效益多元价值的整合,实现人类社会面向更安全与健康、更具福祉与美质的真正实践。依此,首先探讨并回顾美国风景园林在过去150年的历史与传承,以纽约重大工程部门风景园林的实践和经营管理要求为始,检视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分析并对比在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风景园林学运用的2种方法论,提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整合性方法。同时,风景园林教育应改变只有风景园林景观的狭窄思维,放弃成见,不纠缠于学科命名,而以解决目前社会人民所遭遇的各类问题为依归。最后,建议通过"思考-准备-练习-提升-检核"的步骤,达到上述"更安全、更健康、更具福祉"的社会目标,从而达到风景园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实践是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各院校应如何立足于自身学科基础,开展生态教育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十数年来探索了课堂内外的生态实践系列。课堂内,主干规划设计实践系列课程融合生态基础知识、理论、技术方法等内容,建立"营造的生态思维",训练学生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并探索设计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目标。课堂外,校园生态实践系列将身边环境作为研究和营造实践的样本,组织学生社团动手营建校园花园,青年教师指导工作坊和联合毕业设计,持续研究城市生态问题,探讨绿地更新规划设计,培养风景园林师全面的生态价值观和实践素养,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晓明 《中国园林》2006,22(12):1-4
美国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早成立风景园林专业的大学。100多年来,其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在美国乃至世界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哈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理念,风景园林学科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科的关系,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实践与科研三者的结合,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突出成就,对哈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专业人才的责任。景观生态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支撑和重点发展方向,生态教育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程度、开展情况成为衡量学科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文章选取了国内10所开办建筑类、农林类风景园林专业的典型院校,以近3年的本科培养方案及主要生态学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课程结构、内容分布、教学要求、课程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风景园林专业院校本科阶段生态教育的课程构成现状及基本特点,对风景园林生态教育在新时代生态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结合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提出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对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风景园林专业需要积极拓展思维、加强多专业协作,在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提升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地位。回顾和反思风景园林工作的发展历程,讨论风景园林行业如何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五个统筹",并结合风景园林专业工作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和北京石景山区宜居环境建设等宏、中、微观层次的规划设计实践,强调风景园林专业在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温室效应、极端气候,这些词近年与景观行业紧密相连。作为风景园林师,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每一个风景园林师的使命和职责。本文以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园孢子植物区景观原生态模拟改造项目及惠州古树森林庄园为例,探索华南雨林生境修复途径。风景园林师通过对雨林植物、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的研究、踏勘,结合场地现状环境因素,运用有针对性的策略,最终实现各自项目的总体定位。尤其是仙湖植物园孢子植物区景观原生态模拟改造项目,经过4年持续跟踪、记录,被摧毁的生境已基本修复,孢子植物均表现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增加,已成为人工与自然完美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修复类典范案例。  相似文献   

12.
详细阐述了第一代葡萄牙风景园林大师弗朗西斯科·卡德拉·卡法兰的求学和工作历程,着重介绍了他在葡萄牙风景园林教育和研究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创立专业的实践课程并为教育系统奠定基础,使其成为欧洲风景园林行业先锋之一。法兰卡还积极参与风景园林实践,从私人庭院、公园到农场建设、水利灌溉以及当地和周边的景观规划都有所涉及,设计了设计了国家体育馆、阿格莱拉庄园和其他在全球各地的精典作品。  相似文献   

13.
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确立至今,学科处于深化发展阶段,在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教育论坛"的契机下,以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系校园生态实践相关课程组成与教育内容为例,对景观场地设计、校园"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工作营、风景园林设计studio课程: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实践、校园空间改造等课程进行描述与评价,揭示现阶段校园生态实践教学面临知识体系破碎化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价值取向三个层面构建专业知识体系,并以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教学内容,以课程教学、综合实践、研讨和独立研究的教学形式开展校园生态实践教学,构建风景园林专业校园生态实践教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新建筑》2001,(5):12-14
在美国,景观建筑设计经过10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并为美国的环境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美国景观建筑设计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向生态领域迈进.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也正在积极拓展它的市场,借鉴美国的景观建筑的实践,给我们的环境建设带来很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倩娜 《风景园林》2016,(11):72-78
随着可再生能源设施规模和数量的逐步增加,这些出现在自然景观内的人工设施无疑给风景园林领域带来全新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目前,风景园林学科对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及实践的历史不长,尚未形成较完善的理论及实践体系,属于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本文着眼于新能源与风景园林的交叉领域,提出了"新能源景观"的概念。首先分析了新能源在我国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背景下快速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此趋势给风景园林学科带来的诸如景观视觉影响等方面的一系列课题。其次,基于文献及案例提出并总结了新能源景观的概念及特征,同时梳理出了新能源景观框架下包含的空间规划、新能源景观设计及模拟、景观视觉影响评价、效益评估等4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及案例。最后,探讨了新能源为风景园林行业带来的研究范式转变及拓展未来职业范围的机遇与变革,旨在为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有意义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今平等、公平和气候韧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风景园林教育模式能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同时也在政治及社会层面更富影响力的学生,从而为社会变革带来更为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应如何从教育开始布局,从而推动专业及社会的发展?受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创新与领导力研究奖金资助,主要探索了社会实践与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尝试从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的各个角度出发,发掘其中的不同观点及其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本计划采取3种方法进行调研:1)在美国一系列研讨会中举办工作坊,进行意见汇总;2)对先进教育工作者及风景园林专业人员进行访谈;3)以美国风景园林基金会的订阅邮件为渠道,向学校及相关教育培养项目主管发送问卷。最后通过相关技能、挑战、机遇及现行教育模式进行研讨,并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文件,其内容包含行动纲领及一系列主要的风景园林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17.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认证的介绍,展现出香港对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最后指出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大胆设想和发展方向。美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为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探索和改革提供了借鉴。在简述美国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教育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康奈尔大学风景园林系跨学院设置的特色和意义的分析以及香港大学园境学专业设置和认证的介绍,展现出香港对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最后指出了当前风景园林专业和行业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大胆设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景观绩效评价是实现风景园林循证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多个国外风景园林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发了以风景园林实践为对象 的评价指标、方法和体系,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改善当前风景园林行业缺乏基于循证的系统化评价方法和可推广、可操作的公共平台 问题,而研究风景园林效益评估方法和开发在线服务平台。采用单因子量化模型集群与网络线上实时评价的方式,构建了基于北京城市景 观空间典型特征的景观绩效评价体系与公共在线服务平台。评价体系的指标系统涵盖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的价值认知,包含 30 个 具有代表性的效益因子,111 个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并开发了具有线上实时评价和循证资源收集功能的网络平台。以北京市北极寺公园景 观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为例进行验证。景观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为风景园林效益评估提供了匹配度较高的评价方法,提升了评价的量化程度 和可操作性。在未来的绩效评价实践中,应注重可持续性效益和相关指标的积累和验证,提升风景园林在构建人居环境层面的实践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全面介入城市的环境设计:从风景园林到景观建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冬辉 《新建筑》2001,(5):12-14
在美国,景观建筑设计经过10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并为美国的环境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美国景观建筑设计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向生态领域迈进。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正在积极拓展它的市场,借鉴美国的景观建筑的实践,给我们的环境建设带来很多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自1909年建校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建设一直持续至今。其中,校园环境不仅是服务于农业等生命科学研究的实验场,也曾是代表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在城镇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转变中,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面对着角色的转换。新的校园更紧密地与生态环境、地方资源联系,努力发展生态校园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认可。与此同时,华南农业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创立以来,结合生命科学类研究资源优势,积极培养服务于华南地区生态建设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绿化管理人才。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环境也在此过程中成了风景园林学科人才培养的平台、科学训练的重要研究对象。两者在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实现了生态校园环境、生态环境知识及技术人才的共育。其中校园环境价值的重新定位、校园资源的整合、多元的师生共创模式,是华南农业大学实践生态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