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祝晓峰 《当代建筑》2021,(10):45-51
本文以建筑师对待技术的态度为视角,简要梳理了技术在现代建筑进程中的三条线索,讨论了技术在建筑演化途径中的定位,倡导技术与自然环境、身心需求,以及建筑本体的深度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2.
王菲菲 《山西建筑》2007,33(7):59-61
从对两次国际建筑竞赛的分析入手,展开了对建筑表皮开放与隐藏两个话题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建筑师对待建筑表皮各自的建筑观和态度的差异,为引发建筑师的进一步思考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建筑评论的具体含义、目的及作用,介绍了我国建筑评论的现状。并且从建筑师的角度,对如何促进建筑评论的发展和对待建筑评论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小房 《建筑师》2007,(3):41-49
如何建好一个房子,是每一个建筑师需考虑的问题。本文介绍德国建筑师B·迈耶施贝尔(Bernd Meyerspeer)的两个项目,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师是以什么态度和精神来对待建筑,其中在对建筑的基本问题处理上迈耶施贝尔有自己的理解和手法,视建筑为高质量的产品,并严格的控制建筑设计的每一步及至建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牟晓阳 《城市建筑》2014,(11):273-273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现代本土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当代青年建筑师在对待本土文化设计时所呈现的态度。结合他们的创作背景及建筑作品,总结归纳了其创作“姿态”,从中寻求当代建筑师所应秉持的态度与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对话隈研吾     
UED:您是一位全方位思考的建筑师。您曾经专文提及凯恩斯及其经济理论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并探究建筑师品牌对社会创造力造成的伤害。您认为建筑师对社会应该有怎样的影响?您是否用建筑来改善这种品牌化的设计与经济模式所产生的影响?隈研吾:像麦当劳连锁店在全世界兜售麦当劳汉堡一样,对于采用这种方式的建筑师,我一直都是持批判态度的。我认为建筑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个建筑所在的场所和使用该建筑的人,创造出一个个"新"建筑。与之相反,没有采取这种做法的建筑师只能在21世纪的新经济体系中逐渐被人遗忘。  相似文献   

7.
丁格菲  邹广天 《华中建筑》2007,25(12):30-34
建筑形态在建筑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建筑形态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文章结合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实践,从建筑形体形态、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装饰形态三个方面对获奖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的形态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对我国建筑设计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艺洋  石坚韧 《安徽建筑》2009,16(6):132-134
通过对建筑师培养所需因素的分析,探索了培养国际化建筑师所需要的基本模式和方法。以往届世博会和上海世博会为例,阐述了世博会场馆的建筑设计项目为建筑师培养所提供的国际化平台和条件,并分析了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思路与手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世博会建筑对中国建筑师培养、成长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力,最终提出了对中国建筑学教育及建筑师培养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缺点,从建筑师的角度,探讨高层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如何与建筑设计结合,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我所倡导的"本原设计"不是以狭义的技术层面来界定建筑师的思想空间,而是以开放的态度,在各个层面与领域探求"建筑服务于人"及追求建筑"全方位人文关怀"的本原问题。医疗改革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改革,不应只是单纯的医院自身变革,从医院空间设计的角度考虑,建筑师也应该参与其中。建筑师如何反思医院设计中惯常的设计内容、方式与流程,建筑设计如何更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ree residences designed by landscape architect James Rose, focusing on their bioclimatic concepts (layout of the buildings: orientation in relation to sun and wind, geometry of the building form; spacing: site planning-landscape; air movement; openings: siz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protection; and building envelope: choice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detailing). James Rose (1913–1991) was one of the three pioneer landscape architects who established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design three residences and their landscapes which constitute the clearest expression of his views about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idences conceived in Rose's design philosophy result to the creation of an “environment” instead of the ordinary approach of architecture plus landscape, exhibiting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less aggressive architecture, more attentive and integrated to the environment. This is a rare approach where the design is product of one single mind that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 Several bioclimatic concepts are apparent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s works, showing a deep concern with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The three cases explored are: the landscape architect's environment (1952, 1970), the Zheutlin environment (1956), and the Slutzker environment (1964).  相似文献   

12.
张利香 《山西建筑》2009,35(26):338-340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学,从古典园林建筑实例出发,分析了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情景交融,指出在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中应传承历史文脉,注重情景交融,以完善园林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3.
杜宏武  郭谦 《新建筑》2014,(3):104-107
景观敏感地段的建筑设计虽有诸多限制因素,但也可提供更多创作机遇,整体设计观念的引入在这类地段往往有特别价值。尝试回顾广州白云山麓湖风景区边缘的横枝岗路某建筑的创作,探讨景观敏感地段建筑创作可采取的整体性设计策略:通过建筑形体的控制和轮廓线的推敲,妥善处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强调建筑、景观和室内的整体性设计;关注建筑细部和材质的协同:借鉴地域文化与风格,使建筑融入环境并体现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法制是从学科属性出发,探讨与风景园林 实践行为和现象相关的法律制度目标、原理、机制、体系等 议题的一种学理界定,是中国法制建设实践与理论的“横切 片”。法律制度在引导风景园林行业发展,规制规划、设计、 建设行为方面具有基础性地位。提出风景园林法制的立法综合 性、环境部门法两大学理特征,解析中国风景园林法制进程及 存在的典型问题,从目标和制度层面提出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 风景园林法制方向,提出制度意识与制度分析在风景园林教学 中的重要性,从法理学、法哲学、法律体系、具体法律制度层 面提出风景园林法制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建筑景观的物质性与生产过程的事件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大型博览会结束后物质空间的延续难题。在建筑与景观的设计阶段综合考虑时间的地质性、社会性、事件性等维度,能够为博览会空间的延续提供一种前置的解决策略。在第十一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具体场馆与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的回应性策略使得建成后的园区不仅服务于博览会事件,而且兼顾选址场所本身的特性,从而将单一的事件性景观融贯于连续的时空线索中。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建筑与景观设计统一的相关理念,并探讨了建筑景观统一的设计策略,最后指出只有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建筑设计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建筑与景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沈洁 《风景园林》2018,25(6):124-129
作为一门以落地性为特征的应用型学科,对学生规划设计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通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规划设计思维与能力也成为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设计思维的特性出发,针对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一套控制方式和流程,并以同济大学本科三年级上学期的公园设计课程为例,对景观设计思维的培养途径和方法展开了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8.
乌恩  程静琦 《风景园林》2019,26(10):54-59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环境解说已成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如今,环境解说也已经引起了中国内地风景园林学界、业界的关注,但从对环境解说重要性的认知到规划、设计实践能力来看,环境解说还仅是中国景观规划设计表达中的一种"新语言"。从环境解说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环境解说之于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环境解说系统能够使游客的景观理解更加深刻、丰富;对于保护地和国家公园、郊野公园等自然公园的规划设计,环境解说更是体现公园特色和个性的核心工作内容;按照传统风景观来看湿地等缺乏景观变化性、丰富性的自然空间,环境解说甚至可以成为公园游赏系统规划时的主要线索;环境解说具有辅助游客行为管理、提效资源环境保护的功能;优质的环境解说规划设计可以提升景观美感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瑞冬  金云峰  沈洁  李涛 《风景园林》2018,25(1):118-122
"共享平台"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融合同济"风景园林学"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特色,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为"突出主线",通过四项课程改革子项,即"建筑与建成环境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详细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子项、"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子项,进行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组织重组等的深化改革研究。从而建构"主线突出,两翼并重,三级分层,相互协同"复合网络化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框架,实现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从进口至出口的知识、人格、素质和能力(KAQP)的全面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国家战略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肩负着新的使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科学型硕士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设计1”为例,在分析国家战略下的学科发展新趋势、人才培养新目标两方面课程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新时代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实践“产学研用多维融合”的新要求。进一步把握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课程实践新方向包括国家战略导向突破选题普适瓶颈、前沿热点问题激发研究创新能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团队优势互补、重大建设项目推动产学研用联动4个方面。之后分别从产、学、研、用4个角度,总结出课程实践的具体策略包括课程选题时效性、前沿技术应用性、团队组织灵活性和教学实践创新性,并详细论述了4项反馈成果,以期为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引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