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磊 《重庆建筑》2015,(11):63-63
<正>《国·家·大剧院》一书虽是随笔式的读物,但它意味深长、内涵丰富。"国"指"匠人营国",讲述了吴良镛院士跟随梁思成传承中国建筑文化的故事,介绍了吴院士主持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宪章》,这部分虽名为从北京到南通,但实则讲了许多城市,尤其讲述了百年来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实业家、建筑师、规划师,这些人的共性是都有一片为国家的情怀。"家"指"家在蓝旗营",即清华建筑系研究住宅建筑  相似文献   

2.
张祺 《建筑创作》2006,88(10):197-198
我1982年考入清华建筑系.上建筑系源于我对绘画的热爱。从高二填报志愿想上清华,建筑系留在我心里的记忆已有25年之多,这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光在我42年的生命里占据着相当的比例。可能还是年龄尚轻.阅历尚浅.在我欣喜地接受《建筑创作》杂志的邀请拟文后的数周里,回忆总在忙碌中停顿.断断续续的竞未能成文。但是清华的读书时光.建二二的集体生活……还是让我时隐时现地又回到了美丽而亲切的清华园。  相似文献   

3.
《建筑学报》2021,(9):78-79
| SATU | 您来清华建筑系跟随梁思成先生读书的经历是怎样的? |蔡君馥| 1946年考到清华以前,我已经在天津工商学院读过一年建筑系了.因为梁先生是知名的学者、清华也是知名的学府,知道梁先生要在清华创办建筑系的消息后,我毅然决定牺牲一年再考一次,上清华建筑系.1946年是第一班,建筑系只有十几名学生,多数都是男同学,女同学就我和杨秋华两个.建筑系刚刚创办的时候,梁先生作为中国代表正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林徽因先生在系里,主要是吴良镛先生在指导我们练习基本的建筑制图,等到1947年,梁先生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报》2021,(9):78-79
| SATU | 您来清华建筑系跟随梁思成先生读书的经历是怎样的? |蔡君馥| 1946年考到清华以前,我已经在天津工商学院读过一年建筑系了.因为梁先生是知名的学者、清华也是知名的学府,知道梁先生要在清华创办建筑系的消息后,我毅然决定牺牲一年再考一次,上清华建筑系.1946年是第一班,建筑系只有十几名学生,多数都是男同学,女同学就我和杨秋华两个.建筑系刚刚创办的时候,梁先生作为中国代表正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林徽因先生在系里,主要是吴良镛先生在指导我们练习基本的建筑制图,等到1947年,梁先生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5.
<正>时间:2015年11月3日地点:北京·清华大学1颐和园研究简述|丁垚|贾老师好,大家都知道,自梁思成先生以来,清华大学建筑系就成为颐和园研究的重镇。不仅有上世纪末出版的专著,而且您近年参与编写的《北京古建筑五书》中也包含《北京颐和园》这本。所以这次来主要是想请您,作为古代园林史研究的一线学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清华学人对颐和园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建筑教育、建筑学术思想研究、建筑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归纳了清华“新三届”建筑学人(1978级、1979级)的成就,分析了改革开放及大规模城市建设背景下这三个领域中清华“新三届”的作用及影响力,总结了在清华建筑系教学思想影响下他们的共性及特征.  相似文献   

7.
刘伯英 《建筑创作》2006,88(10):186-187
2006年10月23日,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岁生日。抚今追昔.我从来清华建筑系学习.到走出清华校门.几年后再回到清华工作.前后加起来.在清华建筑系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至今已经20年了。  相似文献   

8.
<正>理论与实践,这是建筑学的两个方面,也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学人缺一不可的两个领域。我是1978年2月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的,之前我对建筑学几乎一无所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4年使我接受了较为完整的建筑学训练,从设计到理论,从历史到技术。与今天的情况相比,我在南工学习的那几年是一个理论著作相当匮乏的时代。《建筑师》杂志曾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理论窗口。不过,今天回想起来,还有一本名为《建筑·学生·思考》的学生刊物真正激发了我的理论学习热情。这是一本油印的非正式刊物,  相似文献   

9.
2012年4月6日,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曹晓盺"无间之道"主题演讲,在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系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演讲由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鹏举主持,同时《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彭礼孝,被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并在演讲后进行发言。  相似文献   

10.
<正>时间:2014年11月2日地点:南通大学主办单位:《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项目建筑师:章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教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  相似文献   

11.
兰闽     
《世界建筑》2014,(4):50-50
<正>B.19681987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兰闽建筑师事务所(LMA)首席建筑师原景建筑设计咨询公司艺术总监说起来很惭愧,在我从清华毕业的时候,并不明白设计是什么,也没有任何的兴趣。我不知道这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是我自己太不认真。  相似文献   

12.
纪念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及清华建筑系创办五十周年陶宗震清华建筑系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创办的,我也是这一年考大学的,但当时未直接进入清华建筑系,三年后才转入的,其间有一段曲折经历和认识过程,这和梁思成先生的启发和教诲有直接的关系,对梁林二位先生在学识方面...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怀念     
熊明 《建筑创作》2004,(5):118-119
1950年夏.我在上海参加高考,分别报考了原中央大学(现为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有幸都被录取了。中央大学是我国最早创立建筑系的高等学府,有我的好几个同学考取该校,离家又近,但我还是选择了清华,当然是因为慕梁思成先生的大名。到达清华报到后又听说梁先生的夫人是林徽因先生.而且也在系任教。真是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14.
<正>前后期同学、同事、合伙华盖建筑事务所("华盖建筑"),由赵深、陈植与童寯于1933年刊报公告成立,3人皆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是前后期的同学。早年,赵深是陈植、童寯在"(北京)清华学校"的学长,出国留学后,赵深又是陈植、童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学长,他又早于陈植、童寯回国发展(1927年),先在其他事务所任职。1931年,赵深自办"(上海)赵深建筑师事务所",不久后,与陈植合办"(上海)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1931年)。1933年,  相似文献   

15.
《住区》2015,(6)
<正>SLOW Architects成立于2009年底。合伙人王承龙、刘凌晨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士)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设计学院(硕士),其作品发表于《城市·环境·设计》、《a+a》、《续纷space》》、《Case da Abitare》、在Pro Design Magazine》,《Area Magazine》等国内外专业刊物,gooood.hk、archdaily.com等国内外主流网媒,《ELLE家居廊》、《时尚家居》、《瑞丽家居》、《外滩画报》等多种时尚媒体,2014年入选《世界建筑》清华建筑学人专辑。  相似文献   

16.
<正>何广麟1946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全国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学校教书育人先进教师。1988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医疗·洁净·心理环境的创造——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研究》。1997年参加编制出版的《军队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与《军队医院洁净护理单元技术标准》,均获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强调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子,诸如张润武、滕绍华、靳瑞珺等。  相似文献   

17.
宁静致远     
陈为邦 《建筑创作》2006,(7):144-144
黄星元是我清华建三(1963年建筑系毕业)的同学。前几天,他赠我一册制作精致的《黄星元建筑作品》。我连夜一口气拜读完毕,合上大作,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8.
张桦     
《世界建筑》2014,(4):32-32
<正>B.19621980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在清华建筑系读了一年有余,花了大量的时间完成线条练习、渲染技法学习、平面和立体设计等基础性技能教育。总算有一天,老师要我们用一个星期日完成一项小设计——一个花坛的设计。同学们一下沸腾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终于等到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同学们都是历  相似文献   

19.
| SATU | 您是1959年入学清华建筑系,作为学生,您觉得在清华读建筑最受益之处是什么? |马国馨| 我入学的时候正赶上清华处在几种教育思想交织、碰撞的时期.其中有几条路线:学习苏联是一条线;蒋南翔的教育思想也是一条线,与学苏还不完全一致;同时原来欧美的教育观点仍然存在影响.从我们6年的本科学习来看,一方面,主流思想强调学习苏联,学院成为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另一方面,从学科的角度,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方面依然备受重视.建筑系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既培养专才,又培养通才.虽然我入学以后,梁先生除了教"建筑初步"以外很少直接给学生授课,但他为建筑系创立、网罗的名师都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培养"通才"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0.
<正>同者合会也;衡者横也。《荀子·赋》"以能合从又善连衡",正是"同衡"的由来,也成为其家国情怀的追求。"家国天下,规划论衡"作为清华同衡每年学术周的大主题,今年学术周就"人居·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人居——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当下中国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