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春晓  单筱秋  张毅 《丝绸》2020,57(2):72-77
唐代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织锦纹样陵阳公样的窠环形式变迁,不仅是纹样主题演变的结果,也是受众生活状态与思想认知的反映。通过图像倒序分析法,对新疆吐鲁番、青海都兰和甘肃敦煌等地出土的陵阳公样织锦进行图像考证,并结合唐史,以民族文化、中外文化、南北文化三种文化融合方式为背景,按照年代顺序,对其进行窠环骨架的发展与窠环图案特点的图像信息总结,明确窠环图案的深层文化内涵与大众审美方向,分析唐代受众心理状态与思维方式两方面与陵阳公样窠环纹样流变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丝绸》2017,(11)
在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流视野下,以唐代经典图式之一陵阳公样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论述对陵阳公样的概念作进一步界定。采用图像分析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梳理陵阳公样的形成和流变,透过其发展历程探析中外织锦技艺的交融与演进。研究认为:萨珊艺术的传入带来了构图模式的演变,提花工艺的交融促成了织造技术的进步,纹样设计的本土化创新引发了织物装饰题材的变迁。陵阳公样是东西方工艺文化交融创新的一个极佳例证,其研究对深入探析丝绸之路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胡汉文化大融合的唐代,陵阳公样作为时代流行纹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丝路通商、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陵阳公样的本土化发展是东西方装饰艺术融合的标志。通过对东西方早期装饰图案的分析,按照年代顺序,梳理出丝路通商之前陵阳公样图像形式在西方、中国的图案雏形演化,以及丝路通商之后陵阳公样图像形式的本土化发展过程,对陵阳公样图式的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演变阶段进行总结。经图案对比与地域文化象征意义的解读,唐代陵阳公样的出现绝非偶然,是地域文化交流后形成的产物,此纹样在唐代的发展演变也与时代文化和受众心理需求有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4.
敦煌藏经洞中出土了大量图案精美的唐代丝绸,其中以团窠纹最为华丽.敦煌丝绸上的团窠纹主要有联珠团窠、宝花团窠和动物团窠.联珠纹起源于西方,与从中国传统的花卉纹发展演变出来的宝花融合,演变出一种以"陵阳公样"为代表的新样.晚唐开始,一种以喜相逢形式排列的动物团窠开始流行,直至明清.  相似文献   

5.
安薇竹  赵丰 《丝绸》2020,57(5):62-67
"阿兹勒格"是印度代表性的凸版印花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印染技艺。通过对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喀奇地区模版印花"阿兹勒格"印染技艺的调查,结合对纹样题材、布局、文化内涵的分析,发现"阿兹勒格"是借助防染剂和媒染剂套染而成的多色印花布,纹样受伊斯兰文化影响,以抽象几何纹和植物花卉纹为主,鲜见动物纹和人物纹样,排列方式有四方连续和二方连续两种,四方连续纹样的布局形式又有波形连缀式、几何骨架式、散点式、缠枝式。"阿兹勒格"与中国新疆地区的模板印花在工艺、纹样、布局形式、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汉代云气纹样蕴含的文化内涵为背景,阐述了其典型的造型特征,并提出了云气纹样与家具装饰结合的可能,进而分析了云气纹在传统家具中的装饰应用手段,指明了云气纹独特的装饰特征对增强家具文化内涵存在的意义;以及通过直接装饰、抽象与重组、立体装饰等装饰手法,以现代审美观为基准,对现代家具装饰中云气纹样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索,丰富家具装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韩楚彤  贺阳 《丝绸》2023,(6):142-150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资料中多种“有翼神兽”特征的描述,并将其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MFB9736唐代半臂藏品中的纹样进行比对,判断出该藏品中的“有翼神兽”纹样称谓为“飞廉”。唐代纺织品装饰中所见“有翼神兽”纹样种类包括中国本土“飞廉”纹、外来“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以及最为常见的“翼马”纹、“翼鹿”纹等。而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交融发展,中国本土的“飞廉”有翼神兽纹样逐渐被外来文化中的“有翼神兽”纹所替代并逐渐消失,并且典型的外来“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也并没有成为唐代的主流纹样,反而最为常见的“有翼神兽”纹样造型则是抛弃了传统有翼神兽“多种动物形象组合”的特征,只见单一动物形象与羽翼组合方式的“翼马”纹、“翼鹿”纹等。无论是中国本土的“飞廉”有翼神兽纹还是外来的有翼神兽“格里芬”纹与“森木鹿”纹,终究没有成为唐代装饰艺术中的主流。本文探究其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翼神兽“飞廉”的功能、唐代道教求道升仙观念的削弱与养生观念的提升,以及唐统治者对于外来艺术的接受态度与取舍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珍  刘瑞璞 《丝绸》2022,(4):153-159
文章以王金华、王小潇两位收藏家的代表性二十四孝情境纹服饰为研究样本,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这一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深入研究晚清时期汉族女德教化的物质形态.研究表明:晚清时期汉族女装二十四孝纹样是对唐、宋、元、明等时期不同二十四孝故事的发展性继承,此时期的二十四孝纹样已成为一种"孝文化符号",其"情境式...  相似文献   

9.
“从茱萸纹到缠枝纹”论中国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茱萸纹、忍冬纹、卷草纹、缠枝纹四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依托它们的社会时代背景,从形式与意味两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从汉代茱萸纹的题材意味胜于结构形式,到明清缠枝纹的结构形式重于题材意味,梳理出存在于它们之间的生命轨迹。四种纹样经历了对表现题材本身神秘力量的敬仰,趋向对纹样结构样式的形式美感和象征寓意的显现,与它们之间结构模式从无定型期走向程式化相一致,而其应用也从相对的单一逐步多元化。从汉代"茱萸纹"到明清"缠枝纹",传统植物纹样的演变与应用,与人的智性发展及主体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汉代服饰图案源于日常生活,同时也蕴含着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通过将植物、动物艺术化融入到服饰纹样中,表达出了祈福纳吉、延年益寿、驱邪禳灾的美好愿望。文章通过对茱萸纹、穗云纹、凤鸟纹、四灵纹等的分析,揭示它们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并论述了将这些纹样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的方法,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忍冬纹是自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结合汉代云气纹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纹样,其内在文化寓意和设计理念是现代设计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该时期忍冬纹样的研究,能深刻地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化。文章从相关文献资料入手,整理归纳魏晋南北朝忍冬纹类型并剖析其内在含义,研究忍冬纹与现代首饰设计的关系,探讨可行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通过设计实践,将魏晋南北朝忍冬纹的结构造型、文化内涵和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用首饰设计来传承我国的传统纹样并提出一些思考,希望将传统纹样融入首饰设计之中,使其既具有现代美感又不失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鲍子茜  徐鑫  刘新有 《家具》2023,(5):63-66
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探寻出具有一定现代审美与可玩性的新中式风格纹样来应用于现代家具,创新出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家具。通过对明清时期的云气纹样特点以及各时期云气纹的发展进行分析,挖掘并提炼出中国明清云气纹特有的文化内涵,结合现有的纹样图案,加工再设计出适合现代家具的新纹样,让现代家具在满足可玩性和创新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文化底蕴,让现代家具在对未来有所展望与进步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新纹样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激发新思路、融合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相似文献   

13.
试论商周时期的发饰"笄"的造型纹样的文化精神之美,突出其纹样造型的"古典""震慑"艺术风格之美,提出其应用价值反映的精神文化思想的内涵,探讨其历史意义,这些历史文物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历史文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庆  方敏 《丝绸》2012,(7):61-64
针对当前学术界中研究战国时期楚国丝绸纹样时出现的"重视动物纹,轻视植物纹"及将植物纹与动物纹割裂的现象,将扶桑与凤鸟合体共生的图形看作一个完整的纹样,提出"扶桑凤鸟纹"的概念,立足于楚人的文化、哲学等因素,一方面要从现代象征思维的角度对传统艺术中"形而上"的精神进行还原、理解,进一步探寻、还原楚人当时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另外一方面要在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造物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象征思维方式进行拓展、发扬,为开创新的"中国风"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谭雯 《西部皮革》2024,(4):63-65
“蝴蝶纹”是苗族传统纹样中最具有民族内涵和精神寓意的纹样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式,探寻“蝴蝶纹”的内涵价值,探究传统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对苗族蝴蝶纹的文化起源,工艺、形态、色彩特征分析,揭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理念的碰撞与融合,获得将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进行有效融合的方法,为现代时装设计的创新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施洞一带的服饰纹样进行分类总结与分析。得出:施洞苗族服饰纹样主要用于女上装、织锦围腰及银饰,题材以动物纹和人形纹为主,辅以植物纹、几何纹和宗教纹,组织形式包括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适合纹样,工艺手法包括当地特有的破线绣、苗族堆绣、锁绣及铸银等。施洞苗族服饰的纹样不仅体现了当地苗民技术与艺术高度统一的服饰艺术,更通过纹样不同形式的协调搭配和作为二次装饰的完美表现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相似文献   

17.
《丝绸》2015,(6)
纹样是一种足可替代文字的、有效的、视觉符号。每一种纹样背后都隐含着时代特点、宗教信仰、美学观念等历史文化内容。石榴纹作为传统植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灵活形态,而且蕴含丰富内涵。从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宗教观念和审美意识入手,对处于中国明至清初时期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石榴纹进行对照,注重对构成元素、组织布局、色彩及装饰方法等方面研究,藉以阐明不同地域石榴纹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的差异性,为现今相关理论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尹娜 《丝绸》2015,(6):48-53
纹样是一种足可替代文字的、有效的、视觉符号。每一种纹样背后都隐含着时代特点、宗教信仰、美学观念等历史文化内容。石榴纹作为传统植物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灵活形态,而且蕴含丰富内涵。从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宗教观念和审美意识入手,对处于中国明至清初时期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石榴纹进行对照,注重对构成元素、组织布局、色彩及装饰方法等方面研究,藉以阐明不同地域石榴纹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的差异性,为现今相关理论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染织纹样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主流纹样及流行纹样,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却以某一种纹样为主。唐代以前动物纹在染织纹样中占主导地位,而后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过渡到了以花草纹为主的花草纹时期。在此主要探讨了我国染织纹样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鹤纹在历史各时期发展演变的历程,探讨了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内涵,并梳理了其在传统图案中常见的搭配元素。从形态提炼、色彩搭配、纹样组合和排列形式以及半立体构图等角度提出了传统鹤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