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田林路下穿中环地道新建工程中,采用大断面管幕-箱涵工艺在饱和含水软土地层中穿越城市快速路施工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详细介绍了管幕-箱涵法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管幕及中环路面的竖向位移监测,实时了解管幕及箱涵掘进施工过程中中环路面及管幕的变形情况,尤其是箱涵掘进过程中上方管幕的竖向位移,决定了箱涵掘进安全及上方中环路...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一直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不仅限制了地下工程暗挖技术的发展,也限制了地下空间开发的步伐。针对上海轨道交通M8线(杨浦线)1号、2号出入口过街通道在软土地层中采用的浅埋暗挖法施工,介绍了大管棚加小导管注浆为超前支护手段,开挖采用CRD分部开挖工法,附以掌子面全断面注浆加固等辅助工法,使工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地铁重叠隧道上覆地层变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在建的深圳地铁I期工程重叠隧道为例,采用FLAC3D非线性大变形程序对重叠隧道暗挖四步台阶法施工引起的地层三维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现场试验断面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到隧道开挖过程中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和失水引起的地层变形量值,并区分一般地层和含水、含砂地层的环境控制标准,明确了深圳一般软土地层地表沉降最大值为60mm,含水、含砂地层地表沉降最大值为120mm。同时指出,对沉降控制要求较高的地段,可采用造价较高的地表垂直旋喷等辅助施工措施减小地层变形,这已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成功。研究结果对深圳地铁后期建设和同类地层地铁施工环境控制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对浅埋暗挖法在富水软土地层中的推广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管幕法隧道施工,也是世界上在饱和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断面尺寸最大的管幕法工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创新的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施工工法;本文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从而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下空间的深度开发,软土地层条件下浅埋暗挖施工需求逐渐增多,由于土性差工艺复杂施工风险大,故仅适用于部分特殊环境条件。本文首先对软土地层暗挖技术现状及典型案例进行了全面介绍,侧重分析总结管幕及冻结工艺技术。其次结合上海长宁凯桥绿地地下空间开发,构思了管幕箱涵顶进及管幕冻结注浆综合暗挖顺筑两种工法,从技术安全工期及经济成本等多方面进行了比选。最后对管幕冻结注浆综合工法技术方案及设计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并利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对施工参数展开研究,从工艺流程、开挖步序、结构内力、土体变形、安全监测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构建了整套管幕冻结注浆综合暗挖顺筑施工方案。该工法综合了利用了现有暗挖工艺的有效技术手段,工艺流程顺畅,技术安全可靠,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工程位于珠江口临海软土地区,下穿国内第一大陆路口岸拱北口岸,采用"曲线管幕+水平冻结+五台阶十四部"工法施工。注浆加固和止水是软土地质常见的施工辅助措施,结合拱北隧道暗挖段,详细介绍管幕安装、人工冷冻、大断面开挖及冻结圈解冻等不同施工阶段的辅助注浆施工技术,并针对各种注浆技术的作用、特点、工艺、效果等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在软土地区修建专用电缆隧道一般采用顶管法或盾构法,而在硬质岩地区则选用浅埋暗挖法。一般情况下,电缆隧道周边的构筑物或管线对地层变形允许值要求都比较高,当浅埋暗挖电力隧道采用国家电网公司推荐的直墙拱形断面时,隧道施工引起的周边地层变形都较大,实施过程往往需要迁改地下管线。在对双回路超高压电力电缆空间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优化隧道内的电缆及其附属设施的布置方案,而后采用三心圆法绘制曲墙拱形的浅埋暗挖隧道断面;与此同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过程引起的周边地层变形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三心圆形法的隧道断面较直墙拱形隧道断面减小周边地层变形量达15%以上,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研究结果指导工程建设,并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城市暗挖隧道多采用人工开挖,由于隧道内灰尘弥漫,施工环境十分恶劣。为改善暗挖隧道施工环境,自主研发了多功能暗挖一体机对传统暗挖法进行改造升级,实现隧道全断面施工。在通州潞城地铁站附近的杂堆土地层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证明使用暗挖一体机进行浅埋暗挖隧道全断面施工是可行的,相比传统暗挖法其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可大大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一北虹路下立交工程设计采用管幕结合箱涵顶进——有中继间的推进工法施工,是我国第一次引进管幕工法施工,也是世界上在饱和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最大、最长的管幕法工程,其工程规模大,工艺新颖,工程地质条件差,存在很大的施工风险。运用风险分析方法,分析了饱和软土地层中施工管幕法隧道时在管幕顶进精度、管幕顶进阻力、地表沉降(隆起)、管幕损坏、管幕水密性、管幕锁口连接以及箱涵开挖面稳定、箱涵损坏、箱涵方向控制、管幕下沉、箱涵安全出洞、地面变形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得出了工程的总体风险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锁扣管幕法作为一种超前支护方案,它利用钢管在地下密排并相互咬合预先形成钢管帷幕,为开挖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保护。本文以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横琴站出入口下穿大型市政综合管廊浅埋暗挖施工为背景,进行了管幕超前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从钢管加工到开孔顶进形成管幕全过程,通过采用半自动化设备加工锁扣钢管、优化顶管开孔开槽施工方案、提出双管挤土顶进工艺等多项技术创新,在沿海淤泥质软土地层中,提供一种更加高效、优质、安全可靠的地下暗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斌  魏东方 《安徽建筑》2022,(10):39-41
文章结合合肥骆岗生态公园大连路(青海路-包河大道)道排及管廊建设隧道工程,对道路部分隧道下穿现状骆岗机场跑道采用管幕-顶进工法,通过对设计方案中管幕-顶管和隧道结构的受力进行研究和对地层沉降的模拟,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合肥典型老粘土地层的管幕-顶管的工程暗挖技术,旨在为后续类似暗挖法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管幕工法是一种新型的地下空间暗挖技术.国内首次应用于上海市中环线浦西段的北虹路下立交工程.该工法为解决软土地区超大断面地下工程的施工变形问题开创了新的领域.管幕工法虽然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消除.作者在充分研究钢管幕顶进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滚动预测方法,对管幕工程的地表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一步滚动预测可以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但精度相对偏低.而多步滚动预测虽可以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需解决量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与日俱增。面对越来越多的城市市区地下空间暗挖工程事故的发生,从源头出发,选取适宜的施工工法能达到重大防范和降低事故概率效果。最优的暗挖工法的选择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至关重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地层条件、线路条件、环境与工期条件、成本造价与安全作为一级指标,将软土地层、砂卵石地层、复合地层、地下水、长度、断面、埋深、沉降、工程期限、成本造价、安全控制作为二级指标,选取了具有代表意义的土压平衡盾构法、泥水平衡盾构法、顶管法、浅埋暗挖法、管幕法、浅埋暗挖法5种暗挖工法进行了适应性和优先级的分析。将权重系数值作为暗挖工法选取的优先级判别标准。同时,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层次分析法(AHP)算法和开发出工法决策软件,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和软件算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该暗挖工法的适应性研究实现了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对暗挖工法适应性的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埋暗挖法是地下过街通道施工常采用的一种工法,而在长三角粉砂软土地区地下过街通道采用浅埋暗挖施工工法的较少。针对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站物业6号出入口地下过街通道浅埋暗挖施工,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施工工法、预加固方式2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浅埋暗挖过街通道开挖变形特征并得出几点结论,对于软土地区浅埋暗挖过街通道施工开挖变形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在地铁、小型过街通道及山岭隧道浅埋段被大量应用,但对于地表水位高、覆盖层浅、隧道断面大等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今以杭州市紫之隧道深厚软土地区浅埋暗挖法工程案例为背景,重点介绍了紫之隧道浅埋暗挖段穿越较厚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的土体加固方法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并客观地分析、总结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李鹏飞 《市政技术》2022,(9):142-148
为研究超大断面车站暗挖施工安全性和技术经济性,依托贵阳地铁3号线贵医站暗挖工程,对双侧壁导坑法、拱柱暗挖法和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3种超大断面暗挖工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通过有限元模型对周边围岩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并对其安全、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主要施工控制要点。结果表明:双层叠合初支拱盖法对周边围岩影响较小,具有安全可靠、工期短、造价低的特点,在贵阳岩溶地区实用性比其余2种工法优势明显,可为类似地铁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管幕工法是一种新型的筑造大断面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以太原市迎泽大街下穿火车站通道工程为例,研究了在软土地层中小直径管幕快速施工技术——单螺旋钻出土双管顶进施工技术,着重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双钢管组装、首组钢管制作、双钢管顶进、导向、纠偏等关键技术,并对管幕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进行监测,对顶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施工效率提高1倍;(2)对地层扰动小,地表最大变形满足了高速铁路沉降要求,管幕轴线最大施工误小,满足顶进精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层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我国第1次采用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也是世界上在软土地层中施工断面尺寸最大的管幕法工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创新的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RBJ施工工法(roof-boxjackingmethod),介绍了钢管幕顶进高精度姿态控制和网格工具头设计以及箱涵推进的顶力、地表变形、箱涵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工程施工取得了理想效果,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中环线虹许路-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饱和含水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横截面最大的管幕法工程之一。为降低工程造价,首次在软土地区采用不加固软土方法进行管幕一箱涵顶进施工,为维持开挖面土体平衡,工具管网格的合理设计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以工程为背景,对网格结构形式的选择,工具头基本尺寸的确定,网格工具头的荷载分析,切口及网格梁的计算简图进行了箱涵阐述。工程实践表明所采用的网格设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大中型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立体化建设的需求,在系统分析传统地下空间建设方法,如明挖法、管幕法及顶管法等基础上,通过对支护体系设计、土性改良、开挖工艺、支撑体系转换及结构施工工艺等全过程研究,提出了大断面多层地下空间的管幕暗挖结构顺作施工工艺。该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结构断面适用性强及适合富水软土地区多层地下空间建设等优点,其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