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地方景观设计中,乡土化的设计手法是人们对地方景观设计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本文通过对地区乡土景观元素的挖掘与研究,阐述了乡土元素的概念及运用意义,提出了地方景观设计中乡土元素应用的策略,希望在公园造景中,乡土元素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为今后城市公园乡土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景观面临着其文化内涵减弱、民族特色丧失等诸多难题,为保护和传承广西乡土景观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乡土景观观点及特点等为支撑,归纳总结出广西少数民族景观元素表达和存在问题,指出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洪流冲击下,少数民族景观必需进行有机更新,并提倡有机更新应遵循的启示和策略,即提倡"反规划",建立整体保护观念、立足本土,做根生大地的设计、现代的技术结合乡下的智慧、传承民族传统下的有机更新模式,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少数民族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这也为现代乡土景观设计提供一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变化,城镇一体化也越来越有着欣欣向荣的发展了。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人们之前追求的景观园林也从一开始对国外园林艺术的追求转到了国内具有独特风土气息的乡土园林文化艺术了。从而,有着越来越多的乡土景观元素被灵活的运用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了,这对于当地的乡土文化与园林结合一体传承发展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突破皮革制品的固有设计思想,开拓皮革制品设计的新思路,本研究基于现有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了景观与皮革制品设计共通性的研究价值,并通过举例阐明景观元素和景观思维在皮革制品中的体现以及运用手法。在本论文中,我们对"解构主义"、"变曲为直"、"变直为曲"等设计手法在革制品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案例的分析。因此,也希望借此探索多领域艺术相互融合的方法,从而使皮革制品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中的野外景观为服装图案设计提供了丰富灵感,将不同的地理特征进行元素提取与重组,设计与相应地理区域所适应的艺术化图案,具有装饰性、隐蔽性、警示性等功能性。文章以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野外景观为例,详细介绍野外景观隐蔽图案设计方法,包括色彩提取、元素提取、元素重组,并分别设计自然保护区春秋季和冬季功能性工作服,其结构具有防水、透气、耐磨、防蚊虫等功能,其图案具有隐蔽、警示等功能,为自然保护区工作服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园林景观建设中,比较注重一些外来元素、物种,往往忽略了一些本土元素,所以建造的园林景观缺乏本土特色,且不适宜当地的水土气候,非常严重地增加了建设的成本,并且伴随很大的损耗。本文主要是从乡土元素的相关理念、以及在园林景观中如何使用乡土景观元素这几点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为了突破皮革制品的固有设计思想,开拓皮革制品设计的新思路,本研究基于现有的景观设计理论,探讨了景观与皮革制品设计共通性的研究价值,并通过举例阐明景观元素和景观思维在皮革制品中的体现以及运用手法。在本论文中,我们对"解构主义"、"变曲为直"、"变直为曲"等设计手法在革制品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案例的分析。因此,也希望借此探索多领域艺术相互融合的方法,从而使皮革制品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乡土元素在景观设计中不容乐观的应用现状及其主要方法,通过强调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乡土元素的重大意义,引起人们特别是园林设计者对乡土元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说明:立足冈沟河水环境现状,遵循生态性、适应性、人文性的设计原则,合理规划滨河空间和场地功能,营造出集休闲体验、文化展示、调蓄雨洪、生态修复于一体的水环境景观。同时,选用乡土性水生植物搭配植物生态生境,进行水环境景观的水体净化和生态治理,构建"蓝绿交融"的水环境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及“公园城市”新理念的实践,郊野绿道逐渐成为城乡融合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其建设活动带来景观重构的过程中,突出景观乡土性在延续乡村传统场所精神、增强社会认同及提升景观品位、增强旅游吸引力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出发,分析郊野绿道的特点以及乡土景观在郊野绿道中的重要性,基于成都市锦城绿道乡土性景观要素的调查,探析锦城绿道乡土景观要素构成及表现手法,概括其优点及不足之处,提出乡土性视角下成都郊野绿道景观优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出发,结合居民的需求与景观的积极作用,在设计中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并运用多种景观元素,进行景观设计。同时注意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协调,在内部景观设计中强调生活、文化间的有机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营造宜人宜居的居住区景观。  相似文献   

12.
李萍  陈晶  李孜  郭蓉 《黑龙江粮食》2023,(12):124-126
本文以马巷子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其乡土景观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查阅地方志、拜访当地村干部与居民收集有关的历史和人文资料。运用PS、SU、CAD、Lumion等软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对马巷子村进行合理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景观建设规划,达到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地域文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探索适应当下时代背景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以期对乡村振兴以及乡土景观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政府加强民生建设的背景下,各安置房项目开始大量建设。文章主要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对南京安置房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对暴露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本项目的建设基本情况和设计思路,探讨如何做该类的项目的景观环境设计;景观环境设计中应考虑合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并通过实用的功能设计,简朴景观元素,创造出宜人的住宅景观。  相似文献   

14.
景观是作为一门空间艺术形式存在,由空间单元、空间结构、和空间序列组合而成,空间是由点生线,由线成面,是以"点"、"线"、"面"为景观基本构成元素,其中,三者的不同组合方式构成了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线条又作为景观中最具表现力的元素,承接着"点"与"面",同样也最能够体现思想与内涵。  相似文献   

15.
"统筹各要素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是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景观规划设计在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合理利用景观分隔空间中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如何保持乡村特色,饱含乡土情怀,实现生态、文化、经济一把抓是景观规划设计恒久的课题。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利用乡村营造建设标准,挖掘乡村文化,搭建乡村旅游平台等有效手段提升乡村产业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我国乡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乡村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突显出来,如土地布局不合理、乡村布局混乱、乡土风貌破坏严重等,这对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因此需要充分的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加快推动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入手,分析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并进一步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品的外包装逐渐发生变化,智能包装悄然兴起,乡土特色食品包装的创新性设计引起人们关注。以传统地域文化为基础,加入现代潮流元素和信息化理念,不仅能满足人们追求个性、情感、审美的内在需求,同时对于繁荣地方经济也具有重要意义。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日益火热,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对于当地的乡土特色食品也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乡土特色食品逐渐从农村进入城市。但其一部分低端、高度雷同且信息化程度低的包装外观,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就要求乡土特色食品在追求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打破传统包装的惯性思维,努力提高包装设计的创新性,以传统地域文化为基础,加入现代潮流元素和信息化理念,以满足人们追求个性、情感、审美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作品说明:入口广场设计以岭南佳果荔枝意向进行设计元素的抽象提取,运用现代手法进行重构,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入口景观。休息亭以当地竹编农具为意向,运用参数化设计手法,形成富有光影效果的景观廊架和极富韵律感的景观座椅,唤起农耕文化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缤纷家居》2014,(5):66-71
正景观是中国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中国传统景观的设计呈现了微观世界的哲学理念。当设计师面对"如何在不断改变的文化环境中创建自己的设计语言,在现代语境下得到传统元素的启发这类问题时,其实可以从传统景观中获得很多策略。"在新加坡重叠房项目中,如恩在植物园旁边一片开放的场地上,为一个三代同堂的华人家庭设计了共有四个家庭单元的住宅。由于业主非常重视自己的华人身份,因此希望在家的设计中体现出作为炎黄子孙的文化传承。因此,即使是在海外的项目,  相似文献   

20.
以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程为对象,探讨了以人工湿地+生态塘为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生态化景观设计。通过对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现存环境问题的分析,因地制宜地运用乡土景观元素,对现有地形地势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成一个既实现污水净化又获得景观效应的村中湿地生态公园,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