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科技学术论文写作的逻辑方法和新科学方法.并对新科学方法作了重点的阐述,它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耗散结构理论方法、协同学方法和突变论方法等。论文写作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叫作论文写作学。  相似文献   

2.
Matin 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本质三阶段论”,已在世界教育界获得广泛认同,也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思想.本文针对这一具有世界普适性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理论,以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和原理进行了系统地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总能量耗散模型、层流底层能量耗散模型、湍流核心区能量耗散模型;以基本耗能单元"涡"为切入点,结合了涡运动理论和混合长度理论,确定了管道能量耗散分布;利用尼古拉兹实验数据对各类模型进行了定量化.结果表明:湍流核心区能量耗散占总能量耗散的一半以上;壁面粗糙度通过影响层流底层的能量耗散达到降低通风阻力的目的;增大半径降低了湍流核心区边界处的能量耗散,起到降低通风阻力的作用;管道风速只在湍流核心区边界处对能量耗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研究得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作用等自组织特征,并存在涨落,是典型的自组织结构.通过定性描述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序参量--协同力的前提下,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自组织演化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演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内应变率空间中的最大Homilton耗散率原理,建立了黏性和塑性相统一的广义黏弹性本构理论.利用凸分析数学理论,阐明了内应变率空间中的最大Homilton耗散率原理等价于内应力空间中的最大Lagrange耗散率原理.当Homilton耗散率函数为内应变速率的一次欧拉齐次函数时,材料的黏性特性退化为塑性特性,最大Lagrange耗散率原理退化为Hill最大塑性功原理,因此,塑性是材料广义黏性的一种特例.选取不同的自由能函数和耗散率函数,利用最大Homilton耗散率原理和最大Lagrange耗散率原理,建立了准Maxwell模型、准Kelvin模型和准临界状态黏弹性模型,证明了广义Von Mises屈服准则、广义Von Mises线性运动硬化屈服准则和魏汝龙临界状态屈服准则是准Maxwell模型、准Kelvin模型和准临界状态黏弹性模型当耗散率函数为一次欧拉齐次函数时的特例.通过数值算例和图可以直观地验证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模式,是21世纪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理想目标.城市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整体性发展理论、经济与环境综合发展理论和城市耗散结构理论是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对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耗散结构理论指导装备保障网络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然科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从分析联合作战条件下装备保障体系的4个耗散结构特性入手,提出了建立稳定有序的装备保障体系必须走网络化发展道路的思想。在总结装备保障网络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以耗散结构理论为指导从装备保障指挥部署、保障资源、支援力量3个方面实现网络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用系统理论分析"李约瑟难题",并用复杂性思维观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坚持对外开放,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1],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9.
企业管理中的耗散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系统论的新发展,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在简要介绍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企业管理系统中的耗散结构特征以及它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军事科技理论是分不开的,两者协调发展.而且军事科技往往领先理论一步.从理论上来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理论的进步,所以科技对于军事理论的发展必然产生由低向高、由点向面的影响.我们知道,很多军事理论虽然很经典,但是如何更好的理解与运用还是要依托科技的现状与发展.与此同时,先进的军事理论能够有效带动相关科技的发展,如果没有优秀的军事理论的指引,科技也很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重科技、轻视理论,与只重理论、轻视科技一样,对二者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