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音  巢晃  吴雄英等 《印染》2013,39(18):41-45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方法,界定了能源及物料水足迹系数的基本概念;通过重点分析讨论其核算方法,进而对若干纺织服装工业用能源及物料的水足迹系数进行计算与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原煤、石油天然气、火电的水足迹系数分别为7.01 m3/t、9.25 m3/t、10.15×10-3m3/kW·h;纸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的水足迹系数分别为10 567.39 m3/Adt、29.27 m3/t、82.85 m3/t;核算结果数据质量等级分总体较高,评价等级良好,核算体系不确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在纺织工业中引入水足迹理论,加强纺织品及服装生产中的水资源管理,阐述了纺织品、服装的工业水足迹的概念,重点分析讨论了纺织品与服装工业水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拆分原则和结果评价基准等关键问题。结合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加工工艺、耗水和产污排污特点认为:纺织品及服装工业水足迹的核算需明确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并重点关注直接工业水足迹的核算;废水回用可有效减小工业蓝水足迹,初始工业灰水足迹能直观反映工业废水的水环境负荷;基于产量和产值的整体数据合理拆分可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度;工业水足迹的内部评价对减少单类产品的水耗和产污量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琬文  李一  王来力 《印染》2017,(17):52-55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琬文  李一  王来力 《印染》2017,(17):52-55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何琬文  李一  王来力 《印染》2017,(17):52-55
水足迹作为水资源环境负荷量化的工具,为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基于ISO 14046对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的方法论、框架、系统边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产品水足迹的核算边界包括核算链段以及链段内的投入产出,核算边界的一致性是水足迹核算结果比较的前提条件;水短缺足迹的核算考虑区域水资源压力系数,可以比较不同区域同种纺织服装产品的水资源环境负荷;水劣化足迹的核算较单一核算灰水足迹更全面,多维角度评价了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灰水足迹核算与评价的研究进展,对纺织服装产品灰水足迹核算与评价中涉及的多污染物影响、时间效应、"潜在水环境影响稀释"和区域评价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基于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且理化性质复杂的特点,分析得出:进行纺织服装产品灰水足迹核算时仅考虑特征污染物会导致核算结果偏高,应重点关注多种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回顾国内外纺织服装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特点,重点探讨了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亟待解决的核算边界不清、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难以计量、公用能耗及物料碳足迹数据拆分不易、能源及物料的碳排放系数及计算方法不统一、产品分类质量基准庞杂、生产环境差异影响显著等几类基础性问题,为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染整技术》2021,43(4)
综述了化学品足迹概念、核算方法及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分析了纺织服装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的核算方法选择、特征因子获取与完善、评价模型优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化学品足迹核算与评价可以量化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内因化学品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USEtox模型中无机物核算方法的补充、化学品特征因子及其核算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及环境影响评估法的优化可提高纺织服装产品化学品足迹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和科学性,从而识别纺织化学污染物潜在影响的关键时期,完善纺织化学品足迹的研究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昕  吴雄英  丁雪梅 《印染》2013,39(12):35-38
针对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特点,重点探讨纺织服装产品工业碳足迹核算中亟待解决的核算边界不清、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难以计量、公用能耗及物料碳足迹数据拆分不易、能源及物料的碳排放系数及计算方法不统一、产品分类质量基准庞杂、生产环境差异影响显著等几类基本问题,认为需从纺织服装工程、机械设备工程、信息工程和生产管理等多学科全面深入地探索碳足迹核算方法,确保核算方法有理可依。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足迹理论,结合取水定额标准和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提出低水足迹纺织产品的概念和分级评价方法,并选取染色棉面料进行低水足迹纺织产品量化与评价示范.结果表明,染色棉面料的预处理与染色工序产生的水稀缺足迹与水劣化足迹都大于上浆和后整理工序;水富营养化足迹中总氮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分别约占染色棉面料水富...  相似文献   

11.
纺织产品的灰水碳足迹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来力  丁雪梅  吴雄英 《印染》2013,39(9):41-43
水足迹是一种衡量水资源消耗、水源类型、污染量和污染类型的多维指标,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中结合纺织产品的生产加工特点,参照水足迹理论,提出了初始灰水足迹、残余灰水足迹、工序灰水足迹和整体灰水足迹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对纺织产品灰水足迹的核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工业碳足迹和工业水足迹概念,探讨了其在纺织产品上应用的可行性,并对七种棉针织印染布进行了工业碳足迹和工业水足迹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从纱线到成品布料加工阶段,染色阶段的工业碳足迹和工业水足迹最大;染色、洗水、漂白、热定形和定坯等工序的工业碳足迹之和占工业碳足迹的80%以上,染色、漂白和洗水等工序的工业水足迹之和占工业水足迹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生态足迹概念比较具体、形象,其核算方法简便易行,目前对生态足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足迹及碳足迹的标准制定、模型建立及测算上。生态足迹分析法能改善资源的管理。纺织印染行业不仅是高耗水耗能行业,也是高废水废物排放行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影响纺织印染行业的未来发展。以纺织品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产品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包括水足迹的连锁求和法和步进式累积法和以PAS 2050:2008、ISO 14040:2006、ISO 14044:2006为参考标准来计算产品碳足迹的5个步骤。阐述了发展纺织印染行业生态足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足迹作为核算和评价产品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负荷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到广泛的研究和示范。回顾了碳足迹的概念,综述了当前纺织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对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各类投入的碳排放系数、公共投入的拆分原则、核算结果比较评价的质量基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结合中国纺织工业在纺织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重点开展纺织产品在工业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研究和示范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ter scarcity and food security concerns, water footprints are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in the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tors. Using a recently developed life cycle assessment-based methodology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local water stress where operations occur, the normalized water footprints of milk products from South Gippsland, one of Australia's major dairy regions, were 14.4 L/kg of total milk solids in whole milk (at farm gate) and 15.8 L/kg of total milk solids in skim milk powder (delivered to export destination).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dairy products can be produced with minimal potential to contribute to freshwater scarcity. However, not all dairy production systems are alike and the variability in water footprints between systems and products should be explored to obtain strategic insights that will enable the dairy sector to minimize its burden on freshwater systems from consumptive water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