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准确检测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中的用户概貌注入攻击,从攻击的目的性考虑,通过对攻击概貌中目标项目与填充项目之间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项目评分背离度的计算方法;利用项目评分背离度来确定受攻击的目标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目标项目识别的用户概貌注入攻击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攻击检测的精度,确保了系统推荐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现有的用户概貌攻击检测算法不能对多个受攻击项目同时进行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项目检索的无监督用户概貌攻击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双聚类中的Hv-score度量方法,得到对攻击检测有价值的用户概貌集合;然后,在该集合上检索可疑的目标项目,动态生成目标项目树;最后,根据项目的联合评分偏离度,确定受攻击的目标项目并检测出相应的攻击概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是检测目标项目还是攻击概貌,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流行度分类特征的托攻击检测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容易受到托攻击的危害, 如何检测托攻击成为推荐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针对现有托攻击检测手段使用基于评分的分类特征易受混淆技术干扰的局限, 本文从用户选择评分项目方式入手, 分析由此造成的用户概貌中已评分项目的流行度分布情况的不同, 提出用于区分正常用户与虚假用户基于流行度的分类特征, 进而得到基于流行度的托攻击检测算法. 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托攻击检测中具有更强的检测性能与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协同过滤技术的推荐系统中,恶意用户通过注入大量虚假概貌使系统的推荐结果产生偏离,达到其攻击目的。为了检测托攻击,根据用户的评分值或基于攻击时间的集中性假设,从不同视角提取攻击概貌的特征。但是,这些基于人工特征的检测方法严重依赖于特征工程的质量,而且人工提取的检测特征多限于特定类型的攻击,提取特征也需要较高的知识成本。针对这些问题,从用户评分项目的时间偏好信息入手,提出一种利用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自动提取检测特征的托攻击集成检测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将项目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流行度设定为多个等级,对用户的评分数据预处理得到用户-项目时间流行度等级矩阵。然后,采用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对用户-项目时间流行度等级矩阵自动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评分模式的低层特征表达,消除了传统的人工特征工程。以SVM作为基分类器,在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的每层提取特征并进行攻击检测,生成最终的集成检测结果。在Netflix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对均值攻击、AoP攻击、偏移攻击、高级项目攻击、高级用户攻击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用户概貌攻击集成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有监督方法在检测用户概貌攻击时准确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引入仿生模式识别理论和集成学习技术提出一种集成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计算被覆盖直线段与最近邻真实概貌的距离,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元超球半径计算算法,为每个神经元确定合适的超球半径;然后利用该超球半径对现有的一个3层神经网络进行重新设计,使其能够对攻击概貌样本进行更合理覆盖,以提高分类性能;最后,提出一种用户概貌攻击集成检测框架,通过组合多种攻击类型,利用提出的基训练集生成算法建立不同的基训练集,以训练新设计的神经网络生成基分类器,基于信息论得分(information theoretic score,ITS)算法提出一种选择性集成检测算法对基分类器进行筛选,并采用多数投票策略融合基分类器的输出结果.在MovieLens和Netflix两个不同规模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集成检测方法能够在保持较高召回率的条件下有效提高用户概貌攻击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检测托攻击的本质是对真实用户和虚假用户进行分类,现有的检测算法对于具有选择项的流行攻击、段攻击等攻击方式的检测鲁棒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真实用户和虚假用户的评分分布情况,结合ID3决策树提出基于用户评分离散度的托攻击检测Dispersion-C算法.算法通过用户评分极端评分比、去极端评分方差和用户评分标准差3个...  相似文献   

7.
周全强  张付志  刘文远 《软件学报》2014,25(11):2652-2665
针对已有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地检测未知推荐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bionic pattern recognition)的检测方法。首先,依据项目流行度划分项目到不同的窗口,把用户对窗口内项目的评分视为随机事件发生。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提取评分分布特征作为检测推荐攻击的通用特征。然后,在特征空间中,利用仿生模式识别技术覆盖真实概貌样本,将覆盖范围外的测试数据判为推荐攻击。在MovieLen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未知推荐攻击时具有较高的命中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8.
张付志  高峰  白龙 《计算机工程》2010,36(16):118-120
目前的用户概貌攻击检测算法无法避免垃圾用户和真实用户的误判现象,从而影响个性化协同推荐系统的精度。为解决该问题,将时间集中性的概念引入到攻击检测中,提出一种基于正态云模型和时间集中性的可疑评分度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攻击检测的用户可信度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评分的真实程度为每个用户计算出评分可信度,提高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的推荐算法面对托攻击时鲁棒性差的情况,提出一种融合层次聚类和粒子群优化的鲁棒推荐算法.首先,根据用户评分矩阵,使用层次聚类将用户聚为两类,并根据平均类内距离进行类别判定,对攻击概貌进行标记;然后,基于矩阵分解技术,引入粒子群优化技术进行特征矩阵初始化,为模型训练提供初始最优解;最后,根据攻击概貌标识结果构造标记函数,降低对模型训练过程的影响,实现对目标用户的鲁棒推荐.在公共数据集上将本文提出的算法和其他算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算法在鲁棒性方面有很大的提升,推荐精度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推荐系统托攻击检测算法监督学习过度依赖训练集,无监督算法依赖于攻击概貌之间相似性。本文提出一种半监督托攻击检测模型,对标记用户分类计算簇中心,给出中心用户相似度特征属性。对不同攻击选择合适的特征指标,把输入用户划分到不同的簇集中,通过簇集中输入用户全部评分项为最大值的均值与标记用户对该项均值差,确定攻击项。依据特征指标对不同簇集进行两次分类,进而确定攻击对象。实验证明,该检测算法对不同的托攻击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