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无源地震监测水驱前缘技术是近年开始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无源地震原理及摩尔-库伦理论、断裂力学准则、波速场分布与地下渗流场分布的关系等的分析,确定无源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应用于监测水驱前缘.通过对塔中4油田注水井TZ4-16-8进行水驱前缘的实时监测,证明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水驱前缘的变化情况、水驱波及范围、优势注水方向等的实时监测,为评价区块水驱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直接资料.  相似文献   

2.
徐晓会 《石油仪器》2009,23(6):69-72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技术时间推移监测试验通过监测选定区块内注水井不同注水阶段的水驱前缘,了解区块内各注水井的优势注水方向、推进距离等监测参数的变化情况,与地质资料相结合,最终给出随时间推移的水驱前缘展布图。文章重点介绍了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原理以及时间推移监测试验测试实例,分析此项技术在大庆油田生产中的作用,及时掌握井组的水驱波及动用状况,加强注采井组调控,为区块开发方案制定及调整注水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技术是基于地球物理、岩石力学、信号处理及地震波传输等理论的一项监测技术,通过监测注水引起微裂缝重新开启及造成新的微裂缝时产生的微震波,确定微震震源位置,进一步确定监测井的水驱前缘、注入水波及范围和优势注水方向。重点介绍了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原理及现场施工工艺,并结合现场实例,分析该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水驱前缘测试技术在复杂砂岩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辉  邱小薇  阳彬  李宁  赵黎明  隋胜利 《石油仪器》2006,20(4):71-72,81
对平面剩余油分布的认识,是油田开发后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水驱前缘测试是当前平面剩余油监测比较好的方法之一。水驱前缘测试技术是利用注水产生的微地震,通过检测分析微震信号来确定裂缝发育状况、水驱波及范围、优势注水方向,为评价区块水驱状况和平面剩余油分析提供直接依据。因此开展该项技术的现场试验与运用研究,对油田开发和产油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该技术方法的原理以及在华北复杂砂岩油藏水驱特征分析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研究对聚合物驱机理分析、过程评价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驱替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和聚合物质量浓度物质守恒方程出发,运用特征线法解析了一维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研究表明聚合物驱替过程中存在水驱前缘和聚合物质量浓度前缘,前缘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前缘突破的先后顺序,驱替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根据前缘突破时间、含水率及采出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将聚合物驱分为早期聚合物驱、中期聚合物驱和晚期聚合物驱3种类型.早期和中期聚合物驱聚合物质量浓度前缘落后于水驱前缘,而晚期聚合物驱不存在水驱前缘;早期聚合物驱含水率曲线不会出现“下凹”现象,而中期和晚期聚合物驱则会出现.  相似文献   

6.
齐40块微地震监测汽驱前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及时了解齐40块汽驱开发进展情况,提高汽驱效果,由微地震技术基本原理入手,对汽驱试验井组进行汽驱前缘监测,分析汽驱井组间蒸汽腔及蒸汽通道的扩展情况,确定汽驱优势方向及波及范围,实现对汽驱井组开发效果的实时评价,为下步措施及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驱前缘监测技术在北16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水开发油田水驱前缘是油藏工程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注入水朝哪个方向推进?水驱前缘位于何处?目前大部分依靠油藏工程师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判断,示踪剂监测也只能进行粗略分析判断。注水井水驱前缘监测技术对注水井进行监测,从而得到该井的水驱前缘、注入水的波及范围、优势注水方向,从而为后期注采井网调正,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依据,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目的。注水井水驱前缘监测技术在北16油田的5口注水井应用,解释结果和油藏动态分析结果接近,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潜入式水驱前缘和裂缝监测系统,通过微地震信息的现场监测和解释,结合生产动态及其他监测资料综合分析,描述了乾安油田注水开发状态下水井井周裂缝发育特征,确定了水驱前缘位置,研究了地下油水运动规律,结果表明,乾安油田水驱前缘“指状”突出现象普遍,油井排100m附近剩余油较多。  相似文献   

9.
BRENT油田利用气举插入管式完井方式实施水驱采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完井方式的管柱结构,技术性能,安装方法及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0.
哈得4油田薄砂层油藏首创采用双台阶水平井注水开发,然而双台阶水平井的动态监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注入水朝哪个方向推进、主力驱替方位如何、水驱前缘波及何处都难以判断。示踪剂方法施工复杂、周期长、精度不够,只能粗略判断,而利用微地震监测水驱前缘技术,却可准确得到注水井的水驱前缘状况、注入水的波及范围、优势注水方向,为中后期合理调整、挖掘剩余油、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水驱前缘和裂缝监测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以无源地震、摩尔-库伦理论、断裂力学准则、波速场分布与地下渗流场分布的关系等理论为基础的水驱前缘监测技术,通过在吉林乾安油田的应用,表明该技术对于砂岩注水开发油藏是适用的,通过对注水井水驱前缘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掌握水驱前缘变化状况、水流走向等,为注采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注水开采技术现已广泛用于三次采油。该技术的关键是正确地确定油层中注水区分布范围及其前线位置和运动状态。本文用正演模拟法证明:在一定条件下,重力测并方法可用于四定油层中注水波及面积、跟踪注水前缘位置和确定注水前缘推进方向等。对孔隙率大于15%、含水饱和度变化率大于50%的砂岩层,采用高精度重力测井方法至少可监测到距观测井50m范围内注水前缘的变化,并可监测出以注水井和观测井连线为零线的±60°范围内注水前缘推进方向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分形维数可以对复杂曲线特征进行描述,并具有计算简单、物理意义明确、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利用分形维数可以较为定量的描述驱替前缘形状的复杂程度,通过计算水驱前缘的分形维数可以反映出驱替前缘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微观模型的波及效率。该文使用盒计维数法(Box-dimension method)对水驱前缘的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水驱前缘稳定的分形维数,并研究了水驱前缘分形维数与波及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为研究水驱油采收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油田开发的不同时期,对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进行压裂裂缝监测、水驱前缘动态成像、套损检测、流体注入情况、油藏结构描述等在油藏实时特征描述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同时,对微地震监测技术应用的相对局限性、存在的相应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结合大庆油田微地震监测施工实例,重点对压裂裂缝和水驱前缘监测技术进行了说明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use of Centric Scan SPRIT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chnique to visualize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flooding as a mobility-control technique. The fronts and interfaces between displaced and displacing fluids are monitored. The development of a piston-like displacement front, as a result of polymer-augmented waterflood, and the effect of polymer concent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favorable water displacement front are directly observed. MRI demonstrates to be a useful imaging tool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polymer flood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a close agreement between fluid saturations determined by MRI and fluid saturations estimated from material balance.  相似文献   

16.
影响牛东火山岩油藏开发效果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东火山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表现出油井产能差异大、产量递减快的特点。通过开展油藏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分布特征、精细小层对比和储层反演研究以及应用注水试验井组微地震水驱前缘监测等技术,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储层发育程度、储集空间类型及裂缝发育产状、地层能量以及注采井网方式等。这些认识对牛东油田减缓产量递减、提高动用储量和规模推广注水开发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与开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明寨油田是一个极复杂的断块油田,对其快速高效注水开发,主要是根据油藏特点,选择合理的注水方式,坚持以深化油藏认识为基础和注水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注水结构,以提高水驱动用程度从而开创了油田注水开发的新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