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_(28)合金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Cu28二元共晶合金,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球磨机转速、球料比及过程控制剂对合金化过程的影响,利用XRD、SEM、TG-DSC等方法对球磨粉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熔化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Cu经过30h球磨,生成了Ag(Cu)过饱和固溶体,其熔化温度为783.8℃,该合金属于亚稳态结构,退火处理后以富银、富铜相形式存在.合金化过程中,硬脂酸作为过程控制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小颗粒尺寸,但对合金化不利.  相似文献   

2.
《黄金科学技术》2010,18(2):1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锟俱化银可见光光催化材料,由纳米银和溴化银构成,化学式是Ag/AgBr,纳米银颗粒负载在溴化银的表面,纳米银颗粒占总重量的23.5%~47%。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固相烧结的方法合成钼酸银,取氧化钼和氧化银混合、压片后烧结,烧结物即为钼酸银;(2)按1g钼酸银和20mL浓氢溴酸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后放入高压釜中,加热到150-220℃并放置48—72h,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BAg34CuZnSn钎料(3.5%Sn,质量分数)基材表面刷镀微米锡层,采用感应钎焊方法对316LN不锈钢进行连接。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基材表面锡镀层的结晶取向和界面形貌,以及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断口形貌,并借助万能拉力试验机测试了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基材表面锡镀层结晶晶粒呈现明显的(200),(112)择优取向。BAg34CuZnSn基材钎料和5.0%Sn含量镀锡银钎料连接的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组织主要由Ag相、富Cu相、CuZn相、Cu_5Zn_8相组成;当镀锡银钎料中Sn含量为6.4%时,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组织主要由Ag相、富Cu相、CuZn相、Cu_5Zn_8相、Cu_(41)Sn_(11)相和Ag_3Sn相组成。镀锡后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基材钎料连接的接头强度,且随着镀锡银钎料中Sn含量逐渐升高,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镀锡银钎料中Sn含量为5.5%时,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为415 MPa。镀锡不改变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的断口特征,镀锡前后316LN不锈钢钎焊接头的拉伸断口均呈现以韧性断裂为主脆性断裂为辅的混合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稀土La对(Ag-cu28)-25SnxLa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稀土La含量的变化在其凝固过程中的作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炼,经水淬制得(Ag-Cu28) -25Sn-xLa合金.通过XRD,SEM,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的物相组成、凝固组织及元素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微量的稀土La足以改变(Ag-Cu28) -25Sn合金的凝固过程;La含量不大于0.5%时,合金的物相组成为Ag3Sn,Cu3Sn和Cu6Sn5相;当La含量不小于1.0%(质量分数)时,合金的物相组成为Ag3Sn和Cu3Sn;同时,随L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凝固组织不断细化,且有利于Ag(Sn)固溶体初生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5.
西林铅锌伴生银矿床,银具大型规模.为配合难选矿石可选性研究,通过矿相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银物相分析、各种矿石或矿物含银分析、化学溶矿试验等综合测试方法,对该类型矿石银赋存状态及综合利用价值进行了考查.所获资料,无论对矿床地质成因、找矿评价还是综合利用皆具实际意义,并在可选性试验中已取得显著效果.本文主要介绍银的赋存状态及工艺特性.工作粗浅,有待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界的铅锌硫化矿中,银主要以自然银(Ag)和辉银矿(Ag_2S)存在,经过火法、湿法冶炼之后,从其残渣中提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氯化溶浸法是通常采用的提银方法,故从氯化溶液中捉银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对Ag—Cl~-—H_2O系的电化平衡进行分析,试图为氯化溶浸法处理含Ag物料的科  相似文献   

7.
以硝酸银、聚乙二醇、水合肼、EDTA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新型钛基银电极(Ag/Ti-N2H4,Ag/Ti-PEG,Ag/Ti-PEG-EDTA)。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表明,银颗粒在基体钛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沉积层,3种电极的表面呈现不同的结构特征,Ag/Ti-N2H4电极上形成了直径1μm银颗粒,Ag/Ti-PEG电极上形成了直径400~600nm银球形颗粒,Ag/Ti-PEG-EDTA电极上的银金属球形颗粒粒径最小,约为200~300nm,并且分布均匀、相互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1mol·L-1NaOH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3种电极对肼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电极对肼都具有催化氧化作用,与多晶银电极相比(-0.35V),肼在这3种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起始电位更低,Ag/Ti-PEG-EDTA和Ag/Ti-N2H4电极为-0.6V,Ag/Ti-PEG电极为-0.7V。在加入的肼为20mmol·L-1,在电位为-0.36V处,多晶银、Ag/Ti-N2H4,Ag/Ti-PEG和Ag/Ti-PEG-EDTA电极对肼氧化的阳极电流密度分别为2.5,33,42和51mA.cm-2。相比而言,Ag/Ti-PEG-EDTA和Ag/Ti-PEG电极对肼氧化的电活性最为优异,有望作为水合肼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银的化学物相分析主要是分析银在各载体矿物中的含量。以往银的化学物相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铅锌矿,银锰矿中银的化学物相分析报道很少。实验通过对云南澜沧县银锰矿中锰的化学物相分析后,确定了该矿中银主要分为碳酸锰中银、与锰结合银、自然银、硫化银、铁氧化物中银和硅酸盐中银6相。选取醋酸溶液浸取碳酸锰中银,亚硫酸溶液浸取与锰结合银,硝酸铁溶液浸取金属银,硫脲-硫酸溶液浸取硫化银,硝酸浸取硫化物中的银,最后残渣测定硅酸盐中的银。通过对该矿进行6次分析,得到其各相态中银的含量,分析结果稳定,各相态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满足物相分析的误差要求,且各相态银加和等于总银,说明分相正确。  相似文献   

9.
银的化学物相分析主要是分析银在各载体矿物中的含量。以往银的化学物相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铅锌矿,银锰矿中银的化学物相分析报道很少。实验通过对云南澜沧县银锰矿中锰的化学物相分析后,确定了该矿中银主要分为碳酸锰中银、与锰结合银、自然银、硫化银、铁氧化物中银和硅酸盐中银6相。选取醋酸溶液浸取碳酸锰中银,亚硫酸溶液浸取与锰结合银,硝酸铁溶液浸取金属银,硫脲-硫酸溶液浸取硫化银,硝酸浸取硫化物中的银,最后残渣测定硅酸盐中的银。通过对该矿进行6次分析,得到其各相态中银的含量,分析结果稳定,各相态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满足物相分析的误差要求,且各相态银加和等于总银,说明分相正确。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克什克腾旗亚玛图地区为铅锌银成矿远景区,文章通过对该区进行1:5万土壤测量,确定为Au、Ag、Sb、Cu、Pb、Zn、Hg、Bi多元素综合异常区。进一步1:1万土壤测量、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及地质测量综合找矿方法应用表明:土壤中银、铅、锌、锡含量达到或接近矿化含量水平,且兼具异常规模大特点,圈定了10处组合异常。高精度磁法及激电中梯测量表现出区内具有较强的磁性和电性异常体的存在,与化探异常呈现较好的套合性。地质填图在化探异常部位发现银锌矿(化)体8条,矿化蚀变带7条。目前在2个物化探综合异常钻探工程施工6个孔均见良好的银铅锌工业矿体,表明了该区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应用的良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健  文武  矫立男 《有色矿冶》2005,21(6):42-45
以Zn(NO3)2.6H2O、AgNO3和Na2CO3为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采用低温固相法在350℃下制得纳米ZnO/Ag。通过XRD物相分析,得知沉积贵金属Ag的ZnO纳米粒子样品的物相均是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TEM形貌观察,粒子基本为球形,未包覆的ZnO的平均粒径约为20 nm,被Ag包覆的ZnO的平均粒径约为40 nm;在350℃时分解完全。水溶液中次甲基蓝染料在ZnO/Ag半导体光催化条件下,pH为9时,能迅速分解,在降解90 min时,次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青海景日强玛地区位于雁石坪镇通天河上游一带,雁石坪弧后前陆盆地三级构造单元带。内涉及1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3处1∶1万土壤综合异常,异常元素以Pb、Ag、Zn、Sb、Cu为主,相同位置不同比例尺的化探异常,元素对异性、重显性较好,特别是主要的成矿元素Pb和Ag,异常浓集中心显著,异常的强度大。通过对研究区内1∶5万和1∶1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所处地质成矿条件综合分析,结合已有的找矿效果,圈出9条铅银铜矿体。综合分析区内具有成矿有利地层、良好的化探异常,总结找矿标志,指出区内下步找矿方向应以地表找矿为主,钻探深部验证为辅展开工作;寻找中低温热液型铅银多金属矿为主攻方向,对区内下步找矿方向具有较好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套筒电极及对电极打弧测定区域化探样品中痕量银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采用碳粉、聚三氟氯乙烯、硫酸钠和硫磺粉的混合物为缓冲剂,锗作内标,可测定0.01~10ppm的银,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7.3%,适合于大批量化探样品中痕量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质样品中痕量金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了地质样品中金含量为10~(-8)数量级时的物相分析方法.方法主要是为在化探异常评价研究中,通过查明金的赋存状态,为解释金异常的形成机制服务的.提供的分析手续可测定裸露和半裸露自然金,碳酸盐矿物包裹金,铅、锌和铜硫化物包裹金,褐铁矿包裹金,黄铁矿包裹金和石英难溶硅酸盐包裹金等六相.金总量≥10×10~(-8)时,分相后的测定限为1×10~(-10).  相似文献   

15.
火法试金分析是现今最主要也是最经典分析铅阳极泥中金、银的方法,其中配料是关键.本文针对某公司阳极泥中Ag、Cu、Bi高含量的特点,运用观察法确立铅阳极泥的配料方法.试样与适量的溶剂高温熔融,以铅捕集试样中的金、银形成铅扣.试样中的其他杂质与溶剂生成易熔性的熔渣.通过灰吹使金银与铅分离.得到金、银合粒.利用金不溶于硝酸的性质使金、银分离.用称量法测定银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李良锋  马雪  丘泰 《稀有金属》2012,(3):385-389
研究了稀土La对(Ag-Cu28)-25Sn-xLa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稀土La含量的变化在其凝固过程中的作用。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熔炼,经水淬制得(Ag-Cu28)-25Sn-xLa合金。通过XRD,SEM,ED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的物相组成、凝固组织及元素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微量的稀土La足以改变(Ag-Cu28)-25Sn合金的凝固过程;La含量不大于0.5%时,合金的物相组成为Ag3Sn,Cu3Sn和Cu6Sn5相;当La含量不小于1.0%(质量分数)时,合金的物相组成为Ag3Sn和Cu3Sn;同时,随La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凝固组织不断细化,且有利于Ag(Sn)固溶体初生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17.
云南播卡金矿床的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含银自然金等,以含银自然金为主,金矿物形态多样,粒径多集中在0.002~0.064 mm,黄铁矿为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金矿物的赋存形式有裂隙金、包体金、粒间金等,成色变化范围为696.2~961.5,平均成色821.9,成色随着赋存形式的变化而有明显区别.播卡金矿富含微量元素Hi、Bi,较大金矿物颗粒从中心到边缘,Ag/Au依次升高,存在Ag元素的环带现象,这些都反映了该矿床在形成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变化,揭示该金矿床的中深成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火试金法分离并捕集银阳极泥中的金和银,灰吹所得金银合粒称重后,加入一定量纯银标准并进行二次灰吹,使金银合粒能被稀硝酸溶解.利用金不溶于硝酸的性质使金、银分离,用重量法测定金量和银量.应用于实际试料的分析,方法的精密度(RSD,n=5)分别为Au<0.1%,Ag<0.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Au:99.88%~ 100.67%,Ag:98.81% ~ 100.06%.  相似文献   

19.
在304L不锈钢的成分基础上,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72%~0.132%)的Ag,并对其热轧板进行固溶处理和冷轧,发现材料的显微组织均为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且随着Ag含量的增加,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变化均不明显。利用OM、SEM和TEM观察不同变形条件下材料中Ag颗粒变化,发现Ag颗粒主要为材料冶炼时未熔入到基体内的Ag,其在基体中弥散分布,呈椭球形或球形;Ag颗粒有2种存在形式,即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富Ag相、由多个纳米级Ag相团簇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几百纳米到几微米的Ag颗粒聚集物。另外,热轧后,富Ag颗粒聚集物沿轧制方向变成带状、棒状,部分分裂为椭球状或球状;进一步冷轧变形后,富Ag颗粒的尺寸减小,且变形量越大,Ag颗粒尺寸越小。  相似文献   

20.
在304L不锈钢的成分基础上,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72%~0.132%)的Ag,并对其热轧板进行固溶处理和冷轧,发现材料的显微组织均为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且随着Ag含量的增加,屈服强度及伸长率变化均不明显。利用OM、SEM和TEM观察不同变形条件下材料中Ag颗粒变化,发现Ag颗粒主要为材料冶炼时未熔入到基体内的Ag,其在基体中弥散分布,呈椭球形或球形;Ag颗粒有2种存在形式,即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富Ag相、由多个纳米级Ag相团簇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几百纳米到几微米的Ag颗粒聚集物。另外,热轧后,富Ag颗粒聚集物沿轧制方向变成带状、棒状,部分分裂为椭球状或球状;进一步冷轧变形后,富Ag颗粒的尺寸减小,且变形量越大,Ag颗粒尺寸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