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钛/锆钝化膜烘干温度对有机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并对结合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六氟钛酸和六氟锆酸为钝化液的主要成分对6063铝合金表面进行钛/锆钝化处理,经不同温度的烘干处理后进行静电粉末喷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漆膜冲击试验机和划格仪等分析了钝化膜喷涂前后的微观形貌及有机涂层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成膜时间为60 s获得的钛/锆钝化膜表面平整致密。钛/锆钝化膜的最佳烘干温度为100~110℃。膜层烘干温度过低,膜层表面会因水分子残留形成气泡,降低与有机涂层的附着力;烘干温度过高,会使膜层表面的微裂纹变宽、数量增加,降低与有机涂层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2.
周夫东  刘连宝 《电镀与涂饰》2021,40(20):1591-1596
介绍了聚氯乙烯(PVC)胶与水性中涂漆"湿碰湿"工艺,从材料和工艺方面对影响漆膜质量的因素(包括PVC胶配方,水性中涂漆黏度和喷涂厚度,PVC胶湿膜放置时间,烘干温度和时间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以下措施可以满足PVC胶和中涂漆的匹配性要求:PVC胶溶剂含量为1.0% ~2.5%,黏度为80~97 s,增加高分子量增塑剂比例并控制增塑剂总量;水性中涂漆黏度为30~60 s,喷涂厚度为20~30μm;PVC胶湿膜放置时间不超过48 h;预烘干温度80~85°C、时间10~15 min,烘干温度150~180°C、时间15~20 min.  相似文献   

3.
二硼化锆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高温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电极材料、薄膜材料、耐火材料、核控制材料等领域,但二硼化锆粉体目前多为实验室合成,本工作进行了二硼化锆粉体的工业合成研究.以ZrO2、B4C、C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分别在真空感应炉和电弧炉中完成了二硼化锆粉体的工业合成,研究了工业合成二硼化锆粉体的反应过程、产物组成和结构以及工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ZrO2、B4C、C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工业合成二硼化锆粉体工艺路线可行,产品质量好,二硼化锆粉体纯度>98%(质量百分比,下同),粉体粒度为1~4 μm.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微球乳液,以此作为形成微纳米结构的基料,然后与作为低表面能材料的端羟基全氟聚醚(PFPE)以及作为交联剂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混合,制备了疏水疏油剂。以简单的浸涂方式用它来整理棉布,然后在80°C下预烘30 min再烘干,赋予了棉布优异的自清洁功能。考察了微球乳液用量、氟醚用量、烘干温度以及烘干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的涂层制备条件为:PS微球乳液、PFPE、HDI三聚体的质量比2.00∶2.00∶1.86,烘干温度140°C,烘干时间60 min。棉布表面水、二碘甲烷和大豆油的接触角分别为145.7°、126.4°和124.2°,它们的滚动角依次为29.9°、29.7°和40.6°。经过洗涤或磨损,棉布表面的接触角不变。滴上98%H2SO4和60%KOH溶液后3 min内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耐火材料对大气的污染,保护环境,以天然锆英石、中低品位铝矾土和Si C粉为主要原料,首先将锆英石和中低品位铝矾土按质量比为9 1配料在N2气氛中于1 600℃保温3 h碳热还原氮化合成Zr N-Si Al ON粉体;然后选用蔗糖为环保型碳质结合剂,以60%(w)的Si C粉和40%(w)的Zr N-Si Al ON粉体,经150℃烘干后制备了Zr N-Si Al ON-Si C复相耐火材料,并研究了蔗糖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4%、8%、12%和16%)对复相材料经150℃烘干和1 500℃热处理后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蔗糖外加量为12%(w)时,经过150℃烘干后的Zr N-Si Al ON-Si C复相耐火材料的显气孔率最小(17.6%),体积密度最大(2.48 g·cm-3),抗折强度最大(22.2 MPa);经1 500℃热处理后,蔗糖结构被破坏,粘结性降低,导致耐火材料显气孔率变大,体积密度减小,抗折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锆化液pH值和锆化时间对5083合金表面锆化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在最优成膜工艺下分析了膜层的显微形貌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锆化处理时间为2.5min,锆化液pH=4.5时,5083合金表面锆化膜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锆化处理2.5min可以在5083合金试样表面形成致密的网状锆化膜,锆化膜厚度约在60μm~80μm,与5083合金基体结合良好,成膜过程中Zr元素优先在第二相颗粒处形核;在2mol/L HCl和2mol/L H_2SO_4溶液中,优化工艺下锆化膜试样的耐腐蚀性能都要优于5083合金基体,浸泡腐蚀失重测试结果与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江苏陶瓷》2003,36(4):42-42
该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该方法是以氧氯化锆(ZrOCl2·8H2O)、草酸(H2C2O4·2H2O)为原料,在室温下分别配制氧氯化锆(ZrOCl2)与草酸的水溶液,并在不断搅拌氧氯化锆溶液的情况下,将草酸水溶液慢慢加入到氧氯化锆溶液中,然后继续不断地搅拌,得到锆溶胶;然后将多孔氧化铝膜浸入到所得的锆溶胶中,待10min后,在压力为1.3MPa情况下加压5h;将经处理过的膜从溶胶中取出,在红外灯下烘干,再在500℃、氩气氛下常压焙烧5h,即得到氧化锆纳米线阵列。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可合成出直径为50~300nm,长度大于10μm的氧化锆纳米线。…  相似文献   

8.
黎敏  姜发同  袁超  林兴明 《电镀与涂饰》2021,40(12):915-920
对比研究了磷化和锆化前处理对热镀锌(GI)板电泳漆膜抗石击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处理后的抗石击腐蚀性能明显优于锆化处理.这是由于磷化膜的粗糙度与GI板相比明显增大,而锆化膜的粗糙度与GI板差不多,同时磷化膜是多孔晶体结构,更厚,也更耐碱蚀,能与电泳漆膜形成一定的机械互锁,电泳漆膜在它之上的附着力比在锆化膜上更强.  相似文献   

9.
以50%(体积分数)的硝酸溶液对304和316化学镀镍用不锈钢槽体进行钝化处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钼酸铵及氧化钇的添加量、钝化时间和钝化温度对304和316不锈钢槽体表面钝化膜孔隙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钝化工艺条件如下:钼酸铵和氧化钇的添加量分别为硝酸质量的4.0%和0.4%,304和316不锈钢的钝化温度分别为40°C和35°C,钝化时间5 h。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钝化前后不锈钢的表面形貌,测定了钝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钼酸铵和氧化钇的加入使钝化膜的孔隙率显著降低,提高了钝化膜的耐蚀性。优化工艺制备的钝化膜主要由Cr、Fe、Ni和Mo的氧化物组成,膜层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商用车储气筒行业粉末涂装前处理能耗高的问题,对原有涂装前处理工艺进行常温环保化改造,在保证涂装前处理质量不降低的提前下,用常温脱脂取代加温脱脂,用无磷锆盐转化替代加温磷化,使前处理槽液的使用温度降至25~30°C。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由水溶性树脂、水溶性防锈剂和成膜助剂组成的钝化液令镀锌板表面形成耐指纹膜。分析了影响耐指纹膜耐蚀性、膜重等性能的因素,得到如下较优的工艺条件:镀锌板表面粗糙度0.8~1.3μm,辊间压力400~600 N,涂覆辊转速100 r/min,拾料辊转速120 r/min,烘干温度90~130°C,烘干时间2~3 s。产品的合格率由原先的65%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在C/C复合材料中添加难熔金属化合物的新方法:溶胶-凝胶法。通过TG和XRD测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醋酸锆溶胶-凝胶分解反应。TG测试结果表明,醋酸锆凝胶的分解反应主要发生在400℃之前。对不同温度处理的醋酸锆凝胶做XRD测试发现,在400℃时,醋酸锆凝胶开始分解生成ZrO2,并在1600℃时开始发生转变,生成ZrC。利用醋酸锆溶胶对密度为1.39,1.59g/cm3的C/C复合材料进行浸渍,9次增重后密度最终分别达到1.86,1.88g/cm3,含锆量(ZrO2)分别为14%和24%,达到在C/C复合材料内引入高含量难熔金属化合物粒子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弧源技术,复合中频磁控溅射石墨靶,避免H元素的引入,在锆合金表面快速沉积了致密、超厚(约20μm)的Ti–Al–C涂层。经过不同温度(550、650、750和850°C)和时间(1、2和3 h)的真空退火后发现,至少在650°C才能获得Ti_2AlC结构,更高的温度会加速Ti_2AlC的生成。高温沉积对制备Ti_2AlC相涂层而言是必备的。  相似文献   

14.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2-ZnO膜,通过TG-DT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对TiO2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废水中S2-进行光催化氧化,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对废水中的S2-进行测定。研究表明:焙烧温度450°C,提拉次数为5,制备的复合材料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牢固性。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反应服从零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对废水中S2-的处理降解率达到88.90%,和纯纳米TiO2膜相比降解率提高了22%。  相似文献   

15.
SO42-改性的锆交联黏土固体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细化工》2002,19(1):28-31
制备了SO42-改性的锆交联黏土固体酸催化剂(A),用于柠檬酸(B)和正丁醇(C)的酯化反应,与浓硫酸,钠基膨润土和锆交联黏土作催化剂的情况相比,SO42-改性的锆交联黏土作催化剂时柠檬酸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纯度更高.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w(A)、酸醇量比n(B)∶n(C)、反应时间(t)、反应温度(θ)对其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D)的影响,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及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O42-改性的锆交联黏土固体酸催化柠檬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50 ℃,n(B)∶n(C) = 1∶4,反应时间3.5 h,催化剂用量占反应投料总质量的百分比w(A) =1.2%,柠檬酸的转化率达96.60%,反应产物柠檬酸三丁酯的质量分数w(D)>99.00%.  相似文献   

16.
硅锆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锆为前驱体,二氧化硅为晶型稳定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多孔氧化铝载体上制备了无缺陷的硅锆复合膜.借助TG-DTA、XRD、BET、SEM、TEM和AFM等测试手段对膜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种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锆比氧氯化锆更适合作前驱体,可获得均匀分布的稳定溶胶;当二氧化硅含量为25%(摩尔百分数)时,可以得到平整无缺陷的硅锆复合膜;焙烧过程中,不同升温区间须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以防止膜的开裂;由于二氧化硅与氧化锆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了氧化锆晶型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二氧化硅的晶化温度.硅锆复合膜在700~900℃范围内保持单一的氧化锆四方晶型,晶粒大小几乎不随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镀法,以镀液循环的方式在多孔Al2O3陶瓷管内表面制备了钯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钯膜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蠕动泵转数对钯膜沉积的影响,并考察了钯膜在350~500°C之间的透氢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蠕动泵转数增加,钯沉积量和致密性提高,然而当蠕动泵转数过快(如45r/min)时,钯膜产生缺陷,转数为30r/min时较适宜。随着温度和渗透压力的升高,H2的渗透通量增加,当温度为500°C、渗透压力为1×105Pa时,H2的渗透通量为0.24mol/(m2·s),理想气体分离因子α(H2/N2)为480。  相似文献   

18.
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50)与聚醚多元醇(1000D)合成异氰酸酯基封端聚醚醇预聚体(A组分),再与含有1000D、端氨基聚醚(D2000)、自制改性环氧树脂和4,4?-双仲丁氨基二苯基甲烷(6200)的R组分混合反应,制备成环氧树脂改性聚脲。与不含环氧树脂的聚脲涂层相比,环氧树脂改性聚脲涂层的性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当用自制环氧树脂完全取代R组分中的1000D和D2000后,所制涂层的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由4.55 MPa提升至16.63 MPa,耐45%(质量分数,后同)H_2SO_4溶液、75%H_3PO_4溶液和45%NaOH溶液的表现良好;其初始分解温度由288.1°C升至334.1°C,失重50%时的温度由368.0°C升至403.5°C;玻璃化温度由12.6°C升至90.0°C,阻尼温度域变宽,tanδ峰值变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不含磷、无渣、免水洗的有机膜前处理剂。这种产品由脂肪酸皂胺、复合耐高温缓蚀剂、活性成膜剂、多聚螯合剂和齐聚物经特殊工艺配制而成,产品中含有极性强大的─O─、─NHn、═C═O、─CO─O─等基团,能与金属表面发生牢固的配位。与磷化、锆盐硅烷陶化处理相比,该有机膜前处理剂的处理温度为0~40°C,处理时间30~60 s,可省去加温设备、除渣槽、污水处理等设备,综合处理成本最低,只有磷化的62%左右。以该有机膜前处理剂处理后的漆膜附着力为0级,经过264 h的中性盐雾试验后附着力为1级,冲击强度为50 kg·cm,可作为磷化的替代技术应用于喷漆或喷粉的汽车零部件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工件报废率和经济损失,介绍了一种退除铜及钢铁基体上电镀镍层的工艺。该工艺包括除油、退铬(采用体积分数为50%的盐酸溶液)、退镍(在60~80°C下采用80~100g/L退镍粉 10~20g/LH2SO4溶液)和脱膜(采用质量浓度为100~200g/L的氰化钠溶液),适用于电镀镍不合格品的处理及含镍镀层工件的返修,具有退镍速度快、对基体无过腐蚀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